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美] 唐纳德·麦克伯尼  页数:178  译者:王伟平  
Tag标签:无  

前言

刚学习心理学的人往往会发现,心理学入门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与他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部分原因在于很少有人在中学时就学过心理学,即使有人中学时学过,也对心理学敬而远之,甚至有很多误解。我在大学教授《心理学导论》已逾30年,发现很多同学对科学存在误解,尤其是心理科学,这妨碍了他们对心理学的正确理解。有感于此,我在课堂上用了很多时间来澄清这些误解。方法之一是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纸条上,我再一一作答。这能让我处理那些和心理学不太相关的细节,它们是理解心理学本质的绊脚石。本书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很普遍的问题。从而通过直接解答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心理学的动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彰显了心理学的原则和科学之哲学,展示了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障碍物。写作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热衷于教授批判性思维的技巧。许多教材和学生都把科学特别是科学的入门课程,当成了应熟练掌握以备考试的零散知识的大杂烩。无疑,心理学导论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介绍广泛的专业术语、研究范例和实证资料。

内容概要

本书以娓娓道来的对话方式,从问题出发,以生动鲜活的例子和富于逻辑思辨的语言分析了心理学中一些最常见的和最容易引起疑问的问题。
本书共有12个部分,49个常见问题。它在心理学与科学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生理基础、发展、感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动机和情绪、心理测试和智力、人格和异常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层面上,就心理学是否是科学、心理学是什么、如何进行心理学研究、身心关系、天性与教养、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的意义等心理学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似曾相识、巧合、巫术、占星术、惩罚”等日常生活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从而澄清人们对心理学的一些误解,加深对心理学科学性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读者对日常生活中某些现象和事物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本书可作为心理学专业各层次的学生学习普通心理学、方法学和实验心理学等课程的补充和课外读物;也可以作为社会大众了解心理学的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唐纳德·麦克伯尼(Donald H.McBurney) 译者:王伟平

书籍目录

序言 ix
导言
第一编 心理学与科学
 思考1 为什么这门课这么难?只不过是心理学!
 思考2 为什么心理学家使用大量的行话 
 思考3 为什么不跳过理论,多讲点事实 
 思考4 这只是你的理论 
 思考5 你太有逻辑了
 思考6 你竟然不留下一点神秘感
 思考7 但科学和我以前的信念有矛盾
 思考8 如果存在自由意志,心理学还是科学吗
第二编 方法
 思考9 为什么我要学习所有这些研究方法?我只是想帮助他人
 思考10 为什么我还要学统计学 
 思考11 但是书上是这样说的…… 
 思考12 我可是在书中看到的 
 思考13 这可是心理学图书
 思考14 可是人人都知道……
 思考15 我想心理学是人的科学,而不是数字的科学
第三编 生理基础 
 思考16 为什么我们必须学习关于大脑的知识 
 思考17 如果我们不了解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还能真正理解行为吗
 思考18 心灵怎样控制身体 
 思考19 我们为什么不探讨心灵到底是什么呢 
 思考20 人不是机器 
 思考21 我们真的只使用了大脑的10%吗
第四编 发展 
 思考22 为什么心理学家不相信惩罚
 思考23 心理学的大部分内容不是常识吗 
 思考24 我自始至终一直知道
 思考25 人类行为以天性还是以教养为基础
第五编 感觉/知觉 
 思考26 你能证明ESP不存在吗
 思考27 怎样才能使你相信ESP
 思考28 设想一下ESP为真的后果
 思考29 为什么心理学家如此多疑
第六编 意识 
 思考30 怎样解释似曾相识现象
 思考31 催眠不是曾被认为是伪科学吗 
第七编 学习与记忆 
 思考32 为什么心理学家研究这些人为情境 
 思考33 老鼠是怎样理解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的 
 思考34 这怎么可能是巧合(一) 
 思考35 这怎么可能是巧合(二)
 思考36 这怎么可能是巧合(三)
第八编  思维与语言
 思考37 从倒放的音乐中能听出邪恶信息吗
第九编 动机与情绪
 思考38 我找到的这本自助书太棒啦
第十编 心理测验与智力
 思考39 如果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心理学还是科学吗
 思考40 生理节律是如何运作的
第十一编 人格与异常人格
 思考41 如何看待占星术
 思考42 为什么心理学家不能准确预测谁会出现暴力行为 
 思考43 我妈妈向心理学家求助,却没有一点用 
 思考44 为什么心理学家回避重大问题
 思考45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罪犯因精神病而免罪
第十二编 社会心理学
 思考46 为什么心理学家如此开明
 思考47 心理学解释往往与常识相矛盾
 思考48 我可不买演化心理学的账,它竟然为一夫多妻制辩护
 思考49 我不买演化心理学的账,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在尽力传递我们的基因

章节摘录

插图:并且这一数字并不意味着辩护就成功,约10%的精神失常辩护会成功。所以只有不到0.01%的被刑事拘捕的人因精神失常而免于惩罚。那么为什么我们普遍认为精神失常辩护的使用很频繁呢?原因是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印象,部分源自它们对我们而言的显著性或者突出性。当博比特和亨克里因精神失常而被判无罪时,因其行为太恶劣,从而吸引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我们甚至没有听过其他成千上万的未作精神失常辩护的案子。即使辩护不成立,我们似乎并不把这一事实纳入粗略地概率计算。有多少人还记得达莫(Jeffrcy Dahmer)在作精神失常辩护时败诉了(连环杀人犯的精神失常辩护很少能成功)?事件的不同突出性(事件的突出性或者获得注意的程度)会导致人的一些非常怪诞的想法。许多人不愿意乘坐飞机,因为他们认为这不安全,即使在统计上飞行比驾车安全得多。理由很简单:一旦发生坠机,就会成为新闻,而汽车相撞却很少能得到同样的注意。事实上在美国每天都有一飞机的人死于车祸,但都是三三两两的,不像坠机一下子就几百号人,所以不会引人注目。所以我们对乘坐飞机和汽车的相对安全性会得出有偏差的看法。我有个朋友常把他的秋季假期安排在满月之时,他认为这时的天气往往很好。相信我,事实不是这样的(或者应该说我没找到任何月亮影响天气的证据,我甚至还专门搜索了一番)。如果你想想好天气一满月组合的突出性与坏天气一满月组合的突出性之间的差别,你就会明白他形成错误观念的原因了。我们都在晴朗的夜空下仰望过满月,并感慨于月夜之美。有多少人曾经仰望阴云密布、风雨飘零的夜空,并感慨:“唉,满月竞碰上这样倒霉的夜晚!”

编辑推荐

《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第2版)》:也许你读了一些心理学类图书,了解了不少心理学概念和原理,但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面对这些困惑,你需要的是:首先学会批判性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8条)

 
 

  •   之前在书店中遇到这本书——《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拿起来随手翻翻,我就决定下次购书时一定加上这本。一直到读完,我都觉得这本书买得很值得。
    很难有一本非小说类的书能如此吸引我,这本书做到了。不得不说,这本书既让我觉得过瘾,又受益匪浅。它生动有趣,用了大量的例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还配合了心理学史上的一点逸闻趣事加以佐证,每每回味起来,都忍不住嘴角上扬。同时,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给我这种心理学初学者解答了很多困惑,比如为什么学习心理学一定要学习统计。读完这本书后,在某些事情上,我可以以一种科学的眼光看问题,尤其是有时让我觉得沮丧的小概率事件。虽然这种理性的态度有时会让生活少了那么一点乐趣,比如对巧合的归因,但同样,当我们对所谓倒霉也有了正确的归因时,这将对我们情绪的调节大有裨益。
    当然,这本小书(它薄得很可爱,让你觉得阅读毫无压力)对于普通非专业学习者而言,也是正确了解心理学的轻松读本。
  •   作为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而又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这是一本很让我喜欢的心理学读物。个人认为,对于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课程,完全处于个人爱好去了解、学习心理学的兴趣爱好者,这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课外辅导读物”,用很平实、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学习心理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疑惑,对学习心理学是个很大的帮助。正如书中所说的,很多问题是“理解心理学本质的绊脚石”,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让我们豁然开朗。
    很欣赏书中平实易懂的语言方式,让人读完了一个“思考”冷不住又想接着就读下一个“思考”,鼎力推荐!
  •   很值得一看,书中说到了心理学初学者常见的困惑或观念上的误区,对我们准确地了解科学心理学很有帮助。
  •   老师推荐的,很棒的心理学读物,值得深入思考;思维方式很独特、很棒
  •   其中有与心理学教师互动的环节,但是,感觉可行性不是很大,说真的,真的是适合大一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阅读,我都大四了,没什么机会去探讨了,希望考上了研,就可以继续探讨了,思想很新也很实在,反映的是现实心理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最开始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就被他吸引了,摆脱了多年学心理学的苦闷,不再觉得ta是苦闷的科学、数字、论文,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应用技巧!非常有用!
  •   这本书应该叫心理学导论之类的,写给大学初选心理学的人看的。对于我们认识心理学,了解大众励志和心理学之间的差别很有帮助。文字浅显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物有所值!
  •   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心理学中..”
  •   我是学心理学的,作者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这些我的专业老师从来没有讲解过。
    顺便提下,还有一本《心理学无处不在》也很好。
  •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我是学心理学的,看了这本书原来心中的疑惑解开了不少,真的是一本好书!建议心理学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读!
  •   学心理学的,应该看一下这样的好书。
  •   很喜欢这本书,不过推荐有心理学基础的人看,里面涉及到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用词
  •   通俗的心理学书籍,了解心理学的可用。
  •   这本书看起来很有思想,不过我只是心理学的菜菜菜鸟,有些名词不太能理解到~
  •   适合 有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读
  •   不错的一本小册子,不过最好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读才有意思
  •   心理学老师推荐的,不错
  •   里面介绍了很多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思考方法,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待问题。
  •   如果我们的思考角度可以换换,也许真的可以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也许是因为习惯或者不可逆的原因,我们的惯性思考使得我们有时迷离有时无奈,让自己理智一点,很喜欢这本书。
  •   以前买过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很棒的一本书,看到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也选择了购买,给孩子扩大大一下知识面还是很有好处的,易读易懂。
  •   国外的心理学家和国内的心理学家研究的领域和方法都有很大差别。本书很有参考价值
  •   最近对如何思考问题比较感兴趣,看到微博推荐,应该值得一看
  •   了解潜意识的一部好书.
  •   思维方式的革命
  •   薄薄的一本书,也许内容深刻吧,豆瓣评分一般
  •   好书,确实不错,值得精读,更有指导意义。
  •   刚收到书,质量不错。开始好好学习!
    看到晚上23点还在为我的订单配货,感动!
    感谢为我能收到书而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
  •   别看它薄,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   感觉还不错的一本书
  •   我的心理咨询老师给我推荐的,相当不错!!!
  •   讲的还行吧,个人感觉,支持正版
  •   这个商品不错。好
  •   还没看,翻了一下目录,很喜欢。
  •   还可以................折扣价值得收藏
  •   不喜欢看,很无聊
  •   改变原来的误区
  •   活动的时候买的 还没看 装订还过得去
  •   刚到,薄薄的,看了些,很出彩的观点和看法,很喜欢
  •   不错,蛮喜欢的。
  •   超喜欢的。能把学术入门书写成这样,水平相当高!
  •   视角很不错 简单易懂
  •   简评:这是一本普及心理学的书。从心理学与科学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生理学基础等12个部分,通过48个常见的问题的解释,让大众理解心理学是什么。
  •   作者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不是心理学知识,而是心理学的方法。其实也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读来启发很多。加之,文章都是一小篇,所以读起来很轻松。
    这是一本普及科学思维的一本好书。
  •   读了一半,主要是回答一些学生的提问。看得不是特别的明白,可以看作是对心理学的一些解惑吧。
  •   简单明晰,通俗易懂的入门心理学读物。
  •   书很薄,但很有意思!
    给非心理学专业的人,更多专业化的意见!
  •   作者对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批判性的论述,很有启发。
  •   本书塑模封装,质量给力。内容侧重批判性思考。有意思的。
  •   本以为能学些批判性思维的东西,但里面不少并没有涉及到这个内容。不推荐
  •   从科学教的去看待一些事、物,可以借鉴
  •   能引起思考
  •   这本书不错,挺专业,为心理从业者排难解惑。
  •   很不错的书,有意思,不过是介绍思维的
  •   站在心里学家的角度
  •   可以学到挺多东西的,看起来也不累。
  •   还没看 希望不让我失望 书很薄
  •   师兄推荐的不错
  •   算可以了。。一般
  •   有趣,有点意思
  •   写的还好,就是内容太少
  •   内容太少了还没怎么翻,就看完了。
  •   易于言表!
  •   书 很好
  •   不知道是不好领会原本意思还是怎样...有种看美式笑话的感觉...随便看看了要想培养这种心理学批判性思维,或者说科学的思维,其实还是学习实验心理学比较对路印刷什么的都不错,人民邮电出版社毕竟是引进心理学书籍的良心社
  •   不太喜欢,可能是因为我没学过心理学吧。
  •   这本书是帮别人买的,怎么样不好评价,但是当时换购了一本书,换购的那本书装订有质量问题,想换货,却发现换购的书不能单独换,郁闷!
  •   一本好书 还没看 比书店买便宜 送到家里 方便
  •   对这内容很不满意啊
  •   很薄的一本,看看写了些什么
  •   看评论后才买的。。不知道,慢慢看吧
  •   真的很薄,归纳性的,探索性的语言太多,感觉像是外国某专家写的毕业论文,一个题目就两面纸的内容,实在不划算。关键是读了以后毫无感觉。可怖。
  •   内容还是不错,但是信息量少,就是普通心理学前言部分的扩展,还不如买本普通心理学的书,性价比太差!!!
  •     我买了这本书就将它借给一位渴望将来以心理学为专业的高中生阅读,他读了一周,没有什么感悟。我以为这书晦涩难懂,没想到读起来竟是如此浅显易懂,客观地说,它适合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第一本专业读物。然而矛盾因此产生,如果你从来没读过心理书,你领悟不到里头讲的一些理念的重要性,而当你读过一系列心理书,再来看这本书,你又别提有多遗憾了!没有被洗过脑,你不知道那些客观理论有什么特别的价值,甚至觉得它们索然无味,缺乏一针见血、直截了当所能引起的影响力;可是等你被洗过了脑再得知真相,那种恍然大悟该伴随着多复杂的情感啊。损失掉的时光,白搭了的烦恼,能少则少吧。
      
      由于先前我读过形形色色的心理书,渐渐察觉到,我所读到的书常常彼此矛盾,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矛盾,心理学书之间的矛盾,甚至对同一问题或同一类型案例截然不同的看法,使我非常纠结。读了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必须批判性思考,市面上那些畅销书往往是非常片面的,因为不管是真学者还是伪学者,为了谋利,多数人都以迎合大众为目的,而大众所喜欢阅读和能够理解的书必然是”片面“的。为了与朋友们共勉,从此学会选择阅读书目,或在阅读大众读物时谨慎思考,我头一次对一本书做了这么详尽的阅读笔记。(见我做的6条笔记)
      
      一家之读后感,仅供参考。
  •     整体还行,将批判性思考贯穿全书。
      属于比较浅显的入门书籍,相对于迈尔戴维斯的《社会心理学》来说感觉相对不足了,不过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能求全责备。
      给我启发最大的乃是开篇所述。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理学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中有两条重要法则:1.通过形而上的方式并不能学会批判性思维,只要在不同学科的具体学习材料中才能学会;2.不同学科间批判性思维所需的技能可能并不相同:一个人无法进行抽象的推理,推理的对象必须是具体的事物。更高水平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只能在具体的学科中才能学会。
      
      批判性思维主要是一种爱问“为什么”的态度——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为什么他会发生?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这种观点?
      
      列出关于批判性思维规则的表单,好像记住这些规则,就能成为批判性思考者,就犹如通过记住钢琴的键盘位置,就可以成为钢琴大师一样不可能。
      要想在某个学科上像专家一样思考,就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并且在某个学科掌握的批判性思考并不会迁移到其他学科。
      
      关于批判性思考的规则和指南,保罗的《思考的力量》是一本不错的书
      
      而批判性思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它同具体学科或领域的大量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关,关于这一点,《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也有深刻地阐述和说明。
  •     简评:这是一本普及心理学的书。从心理学与科学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生理学基础等12个部分,通过48个常见的问题的解释,让大众理解心理学是什么。
      
      笔记:
      
      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并非普通常识,而是一门科学。是合乎逻辑事实、理论和法则的统一整体。
      
      2、心理学家使用的行话,传达了更精确而复杂的信息,虽然它经常与日常含义大相径庭。
      
      3、科学的主要目标是理论而不是事实。
      
      4、科学家只相信能对现象作出更好解释的理论,而不是他们偏爱的理论。
      
      5、如果你的逻辑错误,就很难纠正你的观点了(假两难推理)
      
      6、科学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保持神秘。
      
      7、科学是将人的信念表达出来再检验,所以科学对每个人的信念都具有挑战性。
      
      8、科学假定人的行为是可预测的,而并非自由意志。
      
      方法
      
      1、心理学的职业实践得益于对科学实践基础(科学方法)的了解
      2、统计学可以排除极端个例,用来评价证据作出决策。
      3、警惕二手资料。实验结果为一手资料,由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为二手资料
      4、普通大众读物不必当真
      5、注意科学书籍或者期刊的索引
      6、众所周知的事可能是子虚乌有
      7、操作定义,以量化方式测量人的行为,使得科学研究更加精确
      
      生理基础
      
      1、关于大脑的生物学知识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的行为
      2、心理过程中有机体的突现特性,不能在更基础的水平上分析
      3、心理学家都认可一元论,即心灵是大脑的活动。
      4、对于已存在的事物如心灵、意识,心灵学家不做探讨,属于本质主义的问题,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5、科学寻找解释行为的机制
      6、我们只因某些观念有实用价值而认可它,而不是因为有证据证实。
      
      发展
      
      1、心理学家认为奖惩无效,在解释人们的行为时普遍存在回归平均数的现象
      2、心理学并不一定是常识,常识总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3、人的后见之名偏差,即发生后比发生前更具预测感(事后诸葛亮)
      4、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受到遗传和教养的共同影响。
      5、感觉知觉
      6、心理学家对ESP(超感官感觉)的态度:当ESP能被重复验证时,即认为存在。或者假定为真,那么结果是否符合事实。
      7、心理学家具有科学应有的怀疑精神
      
      
      意识
      
      1、似曾相识是一种记忆错误
      2、催眠由伪科学发展为科学,但并非所有伪科学都是如此
      学习与记忆
      1、奥卡姆剃须刀定律说明学习不一定是在意识下完成的
      2、巧合:数字学运用到心理学上,成为数据捕捞
      
      思维与语言
      
      1、任何理论都无法解释自然的复杂
      2、科学用来研究个体的共性,而非特殊性
      3、占星术是伪科学:1,没有发展进步。2,没有试验验证
      4、科学的预测具有概率性,不适用孤立的个案
      5、心理学家只面对能解决的问题
      6、事件的不同突出性:人更容易在意更罕见的事情
      
      社会心理学
      
      1、心理学可能违背常识
      2、自然主义谬误:默认为存在就是对的
      3、行动的动因并不总是在意识层面起作用
      
  •      大学专业课第一门是普通心理学,笑眯眯的汤哥讲过什么心理学知识现在已基本全数奉还,但仍对他强调的要在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记忆犹新。
       比如: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上层建筑的?实践真的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么?这两个问题,至今仍能把我堵得哑口无言。
      
       “经验、习惯、社会期望、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趋同行为,阻碍了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从而我们学会了规则,现实的规则。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已接受了数年的顺从训练。”(P2)、是什么,让我们对接触到的知识、信息全盘接受?是什么,让我们习惯于保持沉默,不再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要点是善于质疑。怀疑主义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皮浪。但普遍怀疑不意味着匆忙地否定一切,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观点。康德亦说过“你们不是要跟我学哲学,而是要学习如何做哲学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去思考。”“哲学教育的真正方法是如古人所谓的探索式的方法,也就是‘探究’的意思。只有在某些部分里,经过熟练的理性,才能成为‘独断的’,也就是‘既定的’”。在学习中,课本的话、老师的话、权威的话不可一味盲信。哲学的历史也可以视作批判的历史。几乎每一种学说,都是建立在对前人思想的批判基础之上的。了解一种观点,思考一种观点,或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是指出缺陷另辟蹊径,不断地批判,思想史才得以向前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众语境中的批判,还带着文革时期的内涵。我们所说的批判不是不由分说的攻击性打压,不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不是无知群体对少数者有知者手中真理的残忍践踏,而是以平等的地位,进行纯粹的思想交流、意见交换。一个真正民主文明的社会,要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和自由。
       《向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本言简意赅的小册子,它基本按照心理学教材的章节顺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学领域具有讨论价值的热点问题,力图培养学生灵活、创新的科学思维。在我看来,批判性思维也可以作为一种范式,应用在不同学科的学习探索之中。
      
       总之,保持好奇心,多想为什么。培养批判性思维,现在还不晚。
      
  •      书中谈到:批判性思维是指主动性或倾向性(也即态度)和特定知识、技能的结合体,从而以一种反思性的怀疑主义态度来从事实践活动或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之所以多疑(见思考29),是因为他们不盲信,对于任何观点或理论在相信之前,总要看到实证证据,甚至自己要进行实验重复验证,心理学家之所以开明(见思考46),是因为他们更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对他人行为的归因更全面、客观,兼顾外部情境和内部人格两方面的影响因素。此外全书对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如如何看待天性和教养(思考25),星座理论(思考41),巧合现象(思考34,35,36),心理学自助书(思考38),统计学(思考15),大脑开发(思考21),超感知觉(思考26,27,28),似曾相识(思考30),内隐学习(思考33),生物钟(思考40),终极问题(思考44),两性吸引力(思考49)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性而又睿智的分析,引导我们一步步深入理解这些现象,看过之后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文章短小精悍,但信息量较大,即使是心理专业的学生对于某些概念还是要借助工具书才能有全面精准的了解。
      前面5节试读大家可以来:http://site.douban.com/110574/
      看看
  •   我读的那本是非常正常的,没有什么排版上的错误。你可以再看看是不是盗版或其他问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