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之旅2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David duChemin  译者:张海燕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归根结底,摄影是一种交流艺术;如果不能表达视角、意境或情绪,照片就失去了灵魂。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如何使用Adobe
Lightroom更精妙地表现视角。作者首先介绍了视角驱动的工作流程的基本原理,包括视角与风格、颜色与意境、直方图以及如何获得质量上乘的数字负片。然后,阐述了“修改照片”模块中的工具对照片的影响,并介绍了一种巧妙阐释视角的方法:确定视角、避免分散注意力、营造意境和引导观众的视线。最后,使用这种方法对20张照片进行处理。
  无论是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都可从本书获得灵感和启迪,让照片的视角更鲜明。

作者简介

杜舍明是一位国际摄影师,主要进行人道主义主题和世界主题摄影。他因工作环游全球。他曾在严冬的蒙古冒险,也曾去非洲拍掇杀人蜂;曾在埃塞俄比亚染上疟疾,也曾在秘鲁上伤寒症,还在突尼斯从骆驼上摔下来。在印度被街上的孩子抓去打扳球……他的各种冒险经历使他更加热爱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居民。

书籍目录

第1章 视角是核心
第2章 视角和过程
 形成视角是个过程
 视角在不断变化
第3章 视角与风格
 吸收并改良还是照单全收
 马与车
第4章 视角驱动的工作流程
 视角驱动的工作流程
 视角驱动的工作流程的原则
 意图
 美学效果
 过程
第5章 训练声音
 声音乃技艺
 让黑色变成黑色
 直方图
 有得必有失
 以RAW格式拍摄
 视觉艺术素养
 视觉吸引力
 意境
第6章 表达方法
 “修改照片”模块
 表达工具
 直方图
 基本面板
 白平衡
 色调面板
 偏好
 色调曲线
 HSL/颜色/黑白面板
 色相、饱和度和明亮度简介
 HSL面板
 颜色面板
 黑白面板
 那又如何呢?
 分离色调面板
 细节面板
 锐化
 减少杂色
 镜头校正面板
 镜头暗角
 色差
 效果面板
 裁剪后暗角
 颗粒
 相机校准面板
 工具条
 裁剪叠加工具
 污点去除工具
 红眼校正工具
 渐变滤镜
 调整画笔
 接下来如何做
第7章 20个视角,20种声音
 粉红色雨伞
 铁匠
 扬谷
 束缚
 井水不犯河水
 喝茶
 朱迪
 拉达克山脉
 黄墙下的绿色自行车
 拂晓时分的兄弟
 圆锥形帐篷与稻田(1)
 圆锥形帐篷与稻田(2)
 尖塔
 等待
 老人
 收获之路
 光线
 穿越稻田
 孤独的树,孤寂的水牛
 孙子
结语

章节摘录

  但有两种例外情况。首先,如果拍摄的场景中有太阳或其他明亮的反射高光,直方图右边将出现很高的山峰,在这种情况下,我将根据LCD上的预览图像确定哪些高光被剪切掉。如果我不需要太阳或反射高光的细节,则将它们剪切掉也没有关系。其次,如果拍摄场景的动态范围非常大,即高光非常亮,而阴影非常暗,无法通过一次曝光将它们都记录下来,我必须作出选择,决定将哪一端的数据剪切掉。将高光还是阴影剪切掉呢?这完全取决于谁更重要。我通常让大量的中间调位于直方图右边而不是左边(因为这些中间调很可能是照片的重要部分),同时留下尽可能大的弹性空间。请注意高光,如果丢失的高光太多,请降低曝光。另外,还应考虑拍摄多张曝光不同的照片或使用闪光灯给场景补光。  不要被直方图吓倒,它其实很简单。请拿起相机,以合适的曝光拍摄一个光照正常且光线分布均匀的场景。您将发现大部分场景的色调都位于直方图中央。现在将曝光提高两挡,您将发现整个场景的色调都向右移。接下来沿相反的方向进行,将曝光降低两挡,您将发现整个场景的色调都向左移。对于这个场景,以RAW格式拍摄时,什么样的曝光最佳呢,)让文件包含最多信息的曝光最佳。为让文件包含最多信息,需要让直方图右移,因为右边存储的信息最多。但如果向右移得太远,超出了直方图的右边缘,也会丢失数据。有得必有失  对于任何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基本的物理定律。我能教给您的物理知识就这么多,但它管用。Lightroom处理是非破坏性的,您对照片所作的每项修改都是向计算机发出的一条指令,它相当于说“显示这样调整的结果”。不同于Photoshop,Lightroom不允许您执行破坏性编辑,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制作出的照片不会难看。当您导出照片时,这些指令将应用于它;另外,像素可供操纵的空间也有限,突破极限后像素将遭到破坏。即使数字文件的位深很大,其包含的信息也有限,您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调整它们。  鉴于这不是一本技术书,这里只以最粗略的方式解释这个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概念意味着:如果剪切掉了高光,则几乎没有恢复高光细节的机会,因为这些细节在数字负片中消失了。对阴影来说也如此。如果曝光过度不足,则与曝光良好相比,数字负片中的信息将呈几何级数减少。为恢复这些细节所做的努力都将受到限制,即不能带来另一个问题——噪点。如果将“饱和度”设置得太高,信息量带来的限制将显现出来,即蓝色天空出现了色调分离。有得必有失,而这种负面影响终将影响照片的美观。虽然诸如Lightroom等程序很神奇,RAW文件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但我们仍受限于位深和动态范围。  我们学习各种技法旨在在介质的约束条件下工作,并让视角得到最好的表达。这意味着需要知道这些约束条件是什么,并在限定的范围内工作;这意味着需要知道可将照片锐化到什么程度,并选择合适的锐化设置;这还意味着需要对色差、暗角以及技术带来的各种约束有所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您对技法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本书的用途有多大。市面上有很多介绍技法的图书,它们出自Martin Evening、Katrin Eismann、Sean Duggan和Scott Kelby等教师之手,语言清晰,内容权威。我在技法方面遇到难题时,也会向他们求助。就本书而言,重要的是您知道工具有其局限性,因此必须拍摄出尽可能好的数字负片,并在拍摄阶段就考虑在照片修改阶段需要进行哪些调整。以RAW格式拍摄  应以RAW格式拍摄。可以想见,有很多理由不这样做,但如果您需要做些后期处理工作,则应以RAW格式拍摄。如果您无意对照片做大量后期处理或乐意让相机替您作出这些决策,那就以JPEG格式拍摄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视觉之旅2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8条)

 
 

  •   书的标题有些误导——《视觉之旅2》。A型血追求完美,就把1和2一起请回来了(尽管1字并没有出现在书名里)。书名和介绍里都没有提这是一本介绍Lightoom3技巧的书,幸好没有,不然可能就不买了。幸好误导了,真是一本好书。不仅因为Lightoom正巧是自己一直用的,更是因为作者更多的是从技术和技巧如何为思想和表现(也就是作者所说的视角,以及视角和声音的关系)着眼。理论阐述不枯燥,技术展示不生硬。相信对于从摄影前期的取景,到后期输出的效果都会有巨大的帮助。值得拥有!
  •   《视觉之旅》是一本好书,2一出,立即就买了。摄影的视觉,是非常重要关键的.视角的选择,构图的处理,色彩的配布,光比的处理。这本书,非常追求视觉的和谐效果和冲击力,值得我们多学习
  •   推荐给那些有一定摄影基础的人,这本书主要是讨论后期如何处理,但并不是外界所知的粗浅滥制的ps技巧,而是以一种认真而专业的角度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你的视角。
  •   与《视觉之旅 1》相结合,这本书主要侧重后期。利用LR来简单地处理照片,对于摄影爱好者或者摄影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示范。但是LR仅仅是一个快捷的工具,其繁琐程度略微比秀秀、可牛复杂,但远远没有PS的功能强大。浅层次的处理照片还是够用的。
  •   印刷精美,内容很吸引人,少有的介绍通过lightroom调整确定照片视角的书籍。就是书前页说明的素材下载方式没搞明白,折腾半天没下下来。
  •   视觉之旅是比较有特色的“教材”,称之为教材的原因是它不同于中国式教育的方式,它所给予的是真正精神和技艺上的独到见解,并非到书店就能看到的什么构图圣经、构图法则、黄金法则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形式化,它会影响到你的视觉,你的心灵。没有给你任何法则法规让你去遵循,我觉得任何技艺都是这样,真正想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并不会因为简简单单的法则而提高什么,尤其是摄影这种艺术形式,很不错的一本书。
  •    刚拿到书觉得这个字啊,怎么可以和第一本比,真是坑爹啊。再一看,讲lightroom ,怎么成了软件介绍和使用了。很失望。放了很久都不愿意摸它。后来咬着牙开始看了,怪贵的一本书。
      仔细看下来还是不错的,正如作者所说,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观点,什么意境,至于软件,你知道如何达到目的就可以了,手段是给目的服务的,但是服务之前,你的目的得是要明确不是么?是呀。以前,我很排斥后期的处理,觉得那就是投机取巧,现在这样的想法有所改观,在前期的努力下,后期的锦上添花有什么不好呢?是不是?创造的结果,脑子不同,结果不同啊。
  •   视觉之旅,解释了摄影的目的就是视觉感受
  •   内容很精彩,关于照片的后期制作处理……推荐给爱好摄影,喜欢图片编辑的人们。
  •   根据拍摄意图和思想(也就是作者所说的视角)来处理图片,与单纯的为处理图片而处理图片完全不同,单就这个理念而言,就值得赞赏。
  •   我在读了《视觉之旅》第一部后,接着买本书的。内容主要 讲后期制作,很实用。美中不足的是有许多照片与第一部相同,这是白璧微瑕了。
  •   配合第一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照片的后期处理过程,能够让我了解到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的功能.
  •   这本书能让你明白,再好的修饰技能,必须服从于照片的主题,教会你怎么去发现照片的缺陷并加以改善。
  •   作为摄影爱好者,很喜欢
  •   摄影需要开眼和开脑,借鉴他人的经验是提高自己摄影技术的好办法。
  •   正如其名,这是一本如何从一幅最初的相片用软件来处理,把它变成更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一幅图片。
    主要用到的软件就LightRoom,看完挺好的,其实图片用LR来处理挺快的,不用PS的技术哪么麻烦;还有就是事物的加强和减弱的知识等,真是受益匪浅。
  •   不一样的视觉,不一样的表达。
  •   反复看了两遍了,挺不错的一本书,很实在的解说,但书上说的可以下载实践的照片,是要钱的。
  •   不错!视觉享受!
  •   视觉2挺好的,可以购买。。。
  •   一本很好的lightroom书
  •   有关lightroom的
  •   这个商品不错,这书不错
  •   与一般拼凑内容的书不同,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阅读。
  •   非常不错的书籍,内容很棒。看一看构图光线的运用,得益很多
  •   适合入门后的摄友阅读,买了一套还不错,值得推荐。
  •   内容充实,没有枯燥的理论教条,很实用
  •   此书对我很大的帮助,很不错
  •   这本书在图书馆事先看过,感觉不错值得购买在决定买的
  •   感觉上比第一本更好
  •   總體感覺是不錯的,但裡面的內容還沒細讀。
  •   帮朋友买的,很不错,实用。
  •   看过第一版,期待2一样精彩。
  •   我刚开始看,印象不错,很受启发。
  •   很实用,里面的图很棒
  •   应该不错吧,但愿!
  •   虽然不是用一个软件,但正如他说的,如果只能用某种品牌麦克风唱歌,这样的歌手就不怎么样。哈哈!说得妙极了!
  •   很喜欢 杜舍曼的作品, 很有味道, 让人面目一新, 改变了我对周围的看法, 锻炼了洞察力, 非常好的一本书, 和第一本一齐看,受益匪浅, 很期待第三本出版.
  •   本书强调后期的修饰,视角相对谈得少些,不过还是不错的,毕竟每个人观察事务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   书中更多的是从后期修饰的角度去讲,但还是值得去学习作者的思路和工作方式。值得一看。
  •   文字简单,通俗易懂,以图片说话*更侧重讲解使用"亮房"软件处理图片的思路和方法*是摄影者较好的一本参考书*
  •   讲LIGHTROOM的一本书,想学LIGHTROOM的可以看一下。
  •   这几天一直在看这本书,一跟二都买了,这本主要介绍的是如何通过后期,来表现你当时的想法。建议购买。
  •   书是不错的,可惜收到书脚已烂掉一大片,需改善
  •   继上本书之后,更侧重软件的介绍。还不错
  •   看了一会儿,发现这本书基本上是写原理的,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构图。理解上有难度。
  •   没细看,应该不错
  •   内容丰富有趣,但是对初学者来说,是不适合的。
  •   khu
  •   与视觉之旅1相比,注重后期修片。主要是用lightroom软件来描述照片后期,pS操作也大体一样,可以参考一下大师的后期思维,步骤,总体来说,没有没有视觉之旅1 那么值得购买!
  •   书中的前几章介绍如何控制照片的意境比较有用处,因为,找的就是一种感觉。
    后面的一章介绍实际操作的其实意义不大,但占据了大部分页码,有点浪费了。
  •   按书的提示操作,注册不了,请高手指教
  •   主要是LR技巧,不想学习LR的朋友可以不用买了。
  •   能学到不少东西,深受启发
  •   主要讲LR
  •   活动时购入,书质量不错
  •   早就看中,趁着活动赶紧入手
  •   视觉之旅,技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