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类证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秦伯未  页数:7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内经类证》是著名中医秦伯未先生研究《内经》病证的专著。作者基于“《内经》有是病,有是症”的观点,对《内经》病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认为“《伤寒论》叙列,”多本《内经》,并将《内经》病证分为50类,列35余证,附条文1200余条。作者条分缕析,探本求源,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很有帮助。  本书出版时仅对目录与标题进行了编辑处理,其余均未改动,以保持原书原貌。

书籍目录

伤寒病证类第一温暑病证类第二热病病证类第三中风症证类第四寒热病证类第五痎疟病证类第六霍乱病证类第七厥逆病证类第八疸病病证类第九消渴病证类第十咳嗽病证类第十一痰饮病证类第十二喘促病证类第十三膈病症证类第十四痿病病证类第十五痹病病证类第十六偏枯病证类第十七瘈疭病证类第十八痉病病证类第十九癫狂病证类第二十积聚病证类第二十一痞满病证类第二十二疝气病证类第二十三鼓胀病证类第二十四水肿病证类第二十五腹痛病证类第二十六腰痛病证类第二十七胁痛病证类第二十八背痛病证类第二十九心痛病证类第三十头痛病证类第三十一口舌病证类第三十二齿牙病证类第三十三咽喉病证类第三十四眼目病症类第三十五耳病病症类第三十六鼻病病证类第三十七眩晕病证类第三十八汗病病证类第三十九寤寐病证类第四十呕吐病证类第四十一哕逆病证类第四十二泄泻病证类第四十三肠澼病证类第四十四便血病证类第四十五便难病证类第四十六前阴病证类第四十七小便病证类第四十八遗泄病证类第四十九痈疽病证类第五十

章节摘录

  伤寒病证类第一  通论(3条)  1.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  2.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3.人迎盛紧者,伤于寒。  太阳证(3条)  1.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为诸阳主气也。  2.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3.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  阳明证(2条)  1.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  2.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  少阳证(2条)  1.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2.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太阴证(2条)  1.伤寒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2.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少阴证(2条)  1.伤寒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2.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  厥阴证(2条)  1.伤寒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2.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  逆证(2条)  1.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矣。  2.两感于寒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温暑病证类第二  通论(4条)  1.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出勿止。  2.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3.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4.阳明司天,终之气,其病温。  温病证(2条)  1.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日病温。  2.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暑病证(2条)  1.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2.因于暑,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逆证(2条)  1.病温,虚甚死。  2.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是邪气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日:出汗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热病病证类第三  通论(5条)  1.冬伤于寒,春生瘅热。  2.脉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3.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4.脉缓而滑,日热中。  5.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热中。  肝热证(3条)  1.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2.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3.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

编辑推荐

  作者条分缕析,探本求源,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很有帮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内经类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4条)

 
 

  •    《内经类证》是著名中医秦伯未先生研究《内经》病证的专著。作者基于“《内经》有是病,有是症”的观点,对《内经》病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认为“《伤寒论》叙列,”多本《内经》,并将《内经》病证分为50类,列35余证,附条文1200余条。作者条分缕析,探本求源,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很有帮助。 是学习内经很必要读的书。
  •   学习内经的一本入门书
  •   关于内经的书不是太多,这个很珍贵!
  •   秦老的这本书把《黄帝内经》中的类证做了很好的总结,是学习的好书!
  •   一代大家秦伯未,这本书加强对内经的学习
  •   简明扼要,要多看多揣摩,多多临床实验才行。。。。学中医难,自学中医难上加难。。。不过终于能接触到中医了。。。。书本小小的,跟想象中的一样。
  •   中国文化太美很好的书,需要潜心研究
  •   好书,不过正文才77页,而目录加序就有20页
  •   内容经典,尽量保持原味,值得细细品读
  •   书还没开始看,略翻了一下,希望多少对自己有点帮助吧
  •   写的不错的一本书。
  •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比可少的一本书。平装的,还行吧。
  •   就2页纸也敢叫书,卖得死贵,可悲
  •   内容详实,语言简洁,大家之作。
  •   装订很好,纸质很好,内容也很好
  •   言其质则兼科学哲学而有之,延期量则兼生理病理方剂而有之
  •   太专业,有点看不懂。
  •   简明经炼,适合去读
  •   仔细的看完收益非浅
  •   书本质量都不错,发货也快
  •   毋庸多说
  •   系统,专业,但又不会生涩无味。
  •   很浅显易懂,针对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很多病症也有详细的配方与用法。
  •   收到。
  •   不是能够很好的理解,需要有一定基础的人去看会比较好的。
  •   秦老是經典大家,他所析的內經,金匱令人看得津津有味
  •   汇总归类,很好
  •   该套书值得买!
  •   出版社做了一件大好事,另我等后辈更多学习的经验。
  •   以后能出合订本就好了,这么一小本一小本买不方便
  •   非常好如若认真研读必有所获
  •   还可以
  •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v
  •   内经类证(第三辑),分类得不错,花了心思
  •   主要是把内经条文分类归纳了一下.方便学习
  •   秦伯未著作,值得一看。
  •   书的内容不算多,但编排不错,适合中医爱好者看
  •   中医经典,必读
  •   需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和中医基础才能看懂
  •   虽然快递有点慢,但态度挺好的,书的质量不错,有时间会慢慢研究的!支持!
  •   非好看,可学习性很强!
  •   本书好,但看起来还是要有点内功才行。
  •   书不错,不过像初级学者看起来吃力。
  •   觉得没有兰台轨范写的好。书很薄,可能自己水平不够吧。不过出自名家,学医的应该有一本。
  •   书不厚,便于携带,可以随时带上没事的时候背背。。。
  •   书本有点薄,但读起来要费点时间...
  •   恩,不错!!
  •   质量怎么样?
  •   只看过一点,应该还可以吧
  •   要是真想学好感觉不如学金匮
    比这本书好点
    这本书只是把内经简化了
    感觉对我意义不大
  •   看上去还可以,还未开始读。
  •   医之悖道久矣。医院公司化,百姓皆为鱼肉。
  •   归类而已,无甚用处
  •   此书一般,实用性不大,教材而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