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正骨临床丛书-脊柱损伤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周英杰 主编  页数:378  

内容概要

中国文化名都——洛阳是平乐郭氏正骨的发祥地,在洛阳这块土地上,孕育了民族特色浓厚的近代平乐正骨学术流派。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采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通过对平乐正骨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技术优势的洛阳正骨。    洛阳正骨脊柱外科在传承发展平乐正骨的基础上,大胆吸纳现代高、精、尖新技术,促进和提高了平乐正骨在脊柱损伤的认识和救治发展,加之各种新型器材及植入物的研制成功,从而使大量既往认为无法治疗的伤患今日已有起死回生之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乐正骨脊柱外科。鉴于这一认识,本书编者都是平乐脊柱外科临床及科研长期工作人员,丰富的科研及临床实践,集各家之长、客观地反映我国在各个专题上的最新水平及平乐正骨流派的特点。    本书从临床实用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平乐正骨学术思想及脊柱外科学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成果。力求突出平乐学术思想及现代脊柱外科新技术和学术思想。本书共17章,具体包括脊柱脊髓及脊神经根的应用解剖学,脊柱生物力学,脊柱外科常用手术入路,脊柱疾患的检查与诊断,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脊柱固定技术,各种脊柱脊髓损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是指导临床脊柱外科、矫形外科、神经外科、影像科及康复理疗科医师创新与提高的重要参考工具。    为了易使年轻读者掌握有关内容,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然,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脊柱的应用解剖  第一节  脊柱的表面解剖  第二节  脊柱的骨骼解剖  第三节  脊柱的关节    第四节  脊柱的血供  第五节  脊柱的肌肉第二章  脊髓及脊神经根的应用解剖  第一节  脊髓的形态及位置  第二节  脊髓的内部排列  第三节  脊髓的血液供应  第四节  脊髓的被膜及脊髓腔隙  第五节  脊神经的解剖  第六节  脊髓神经的变异  第七节  自主神经系统第三章  脊柱与脊髓的生物力学  第一节  生物力学在人体中轴系统的意义  第二节  脊柱的生物力学一  第三节  脊髓神经的生物力学  第四节  椎问盘的生物力学  第五节  脊柱固定手术的生物力学原则第四章  脊柱与脊髓神经损伤的检查  第一节  病史  第二节  体格检查  第三节  脊柱脊髓的影像学检查  第四节  其他辅助检查第五章  脊柱牵引与制动  第一节  颈椎牵引与制动  第二节  胸腰椎牵引与制动第六章  脊柱外科手术入路  第一节  上颈椎手术入路  第二节  下颈椎手术入路  第三节  颈胸交界部手术人路  第四节  胸椎手术入路  第五节  胸腰椎手术入路  第六节  腰骶椎手术入路第七章  脊柱脊髓损伤概论  第一节  脊柱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第二节  脊柱损伤的分类及脊髓损伤的类型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第四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  第五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现场救治  第六节  脊髓损伤程度的判定  第七节  根性、丛性、干性神经损伤的鉴别第八章  颈椎与颈髓损伤  第一节  上颈椎损伤  第二节  下颈椎损伤  第三节  颈椎椎板及附件骨折、韧带损伤  第四节  颈脊髓损伤(概述)  第五节  特殊类型的颈髓损伤  第六节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第九章  胸椎与脊髓损伤  第一节  上胸椎骨折脱位  第二节  上胸段脊髓损伤  第三节  胸椎骨折脱位并发肋骨骨折、气血胸第十章  胸腰段骨折脊髓损伤  第一节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第二节  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迟发性脊髓损伤  第三节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顽固性腰痛的治疗第十一章  下腰椎与马尾神经损伤  第一节  下腰椎骨折脱位及马尾神经损伤  第二节  腰椎不稳症诊断与治疗  第三节  腰椎峡部崩裂和滑脱症(外伤性滑脱)第十二章  骶尾部损伤  第一节  骶骨骨折  第二节  尾骨脱位  第三节  骶尾部综合征第十三章  脊柱脊髓火器伤第十四章  截瘫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截瘫患者的性功能  第二节  截瘫患者的生育功能  第三节  截瘫的并发症  第四节  下肢痉挛瘫的手术治疗第十五章  与脊柱相关的软组织伤患  第一节  急性腰扭伤  第二节  颈腰部韧带损伤  第三节  尾骨痛  第四节  肌筋膜纤维织炎  第五节  梨状肌综合征  第六节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七节  软组织劳损  第八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第十六章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及其疗法  第一节  西药治疗及研究进展  第二节  中药与针灸治疗  第三节  其他疗法第十七章  脊髓损伤的功能重建与康复治疗  第一节  功能重建  第二节  康复训练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脊柱的应用解剖  脊柱作为一个具有支持和运动功能的整体,主要负荷重力,缓冲振荡,参与胸、腹、盆壁的组成,保护脊髓、神经根及胸腹脏器等。脊柱主要由脊椎骨及椎问盘组成,脊椎骨包括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5个骶椎及4个尾椎,共33块。  第一节 脊柱的表面解剖  一、脊柱的范围  脊柱区(vertebral region)又称背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软组织所共同分布的区域。其范围是:上界自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下至尾骨尖;两侧界为上自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部、腋后壁与胸壁交界处、腋后线、髂嵴后缘、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  脊柱区又可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和骶尾区。项区上界即脊柱区的下界,下界为第7颈椎棘突至两侧肩峰的连线。胸背区上界即项区下界,下界为第12胸椎棘突、第l2肋下缘、第11肋前部的连线。腰区上界即胸背区下界,下界为两髂嵴后缘及两髂后上棘的连线。骶尾区为两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三点间所围成的三角区。  二、脊柱的生理曲度  (一)脊柱曲度的形成  脊柱的曲度从前后看,成一直线;如从侧面看,则有4个曲度,由于发育和生理上的需要而形成,曲度虽大小不同,但重力垂线应通过各段曲度交界处(图1—1—1)。  (二)维持脊柱正常曲度的因素  维持正常脊柱曲度的因素甚为复杂,主要为不同躯干肌的作用。躯干肌包括:①脊柱肌:浅纵行肌群主要作用为后伸,较少为侧屈;深斜行及横行肌群主要作用为旋转,其次为侧屈。②脊柱外肌:腹肌、腰方肌、腰大肌、肋间肌、菱形肌、斜方肌及背阔肌,所有上述肌肉对维持姿势起重要作用。  (三)脊柱曲度的生理意义  脊柱曲度的存在使脊柱如同一个大的弹簧,增加了脊柱缓冲震荡的能力,生理曲度还扩大了躯干重心基底的面积,加强直立姿势的稳定性。腰椎生理曲度前凸,对负重及维持腰部稳定甚为重要。胸段脊柱和骶尾骨向后弯曲,可增加胸、盆腔的容积,其内部脏器可有活动余地,这些都是生理上所需要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洛阳正骨临床丛书-脊柱损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洛阳正骨一直很有名,而且传承很保守
  •   内容一般,泛泛而论
  •   对于喜欢骨科的工作者尤其是整骨爱好者能脊柱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