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独特疗法-皮肤针疗法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张学丽 主编  页数:276  字数:224000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总论、治疗上下两篇,上篇详细介绍了皮肤针疗法的治疗原理、特点、操作方法、叩刺部位及其适应证、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为了方便读者,还将临床上常用的十四经腧穴的定位、主治、解剖特点等也编写其内。下篇概述了皮肤针疗法的辨证治疗及处方选穴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103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一病症下有概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在辨证治疗部分,尽可能地介绍不同的皮肤针疗法腧穴处方,给读者以更多的选择;为了避免误诊,对于某些易于混淆的病症,还附有鉴别诊断,以供读者参考;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在病症的最后附有护理与预防。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皮肤针疗法概述   一、皮肤针的种类   二、皮肤针的保管与消毒   第一节 皮肤针疗法的原理及特点   一、皮肤针疗法的原理   二、皮肤针疗法的特点   第二节 皮肤针的操作方法   一、操作方法   二、刺激强度与疗程   第三节 皮肤针的叩刺部位   一、循经叩刺   二、腧穴叩刺   三、局部叩刺 第二章  皮肤针疗法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 皮肤针疗法的适应证   第二节 皮肤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第一节 晕针   第二节 血肿   第三节 皮肤过敏反应   第四节 气胸 第四章  常用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第十三节 督脉   第十四节 任脉下篇  治疗 第一章  治疗总论   第一节 辨证施治概要   一、八纲辨证   二、脏腑辨证   三、经络辨证   第二节 处方与选穴   一、选穴原则   二、配穴方法 第二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内科疾病   一、感冒   二、急性支气管炎   三、慢性支气管炎   四、支气管哮喘   五、肺结核   六、脑血管意外   七、头痛   八、面神经麻痹   九、面肌痉挛   十、三叉神经痛   十一、重症肌无力   十二、高血压病   十三、糖尿病   十四、冠心病   十五、心律不齐   十六、失眠   十七、健忘   十八、精神分裂症   十九、癫痫   二十、神经官能症   二十一、抑郁症   二十二、膈肌痉挛   二十三、急慢性胃炎   二十四、细菌性痢疾   二十五、急慢性肠炎   二十六、便秘   二十七、泌尿系感染   第二节 外科骨科疾病   一、疔疮   二、乳腺炎   三、乳腺增生   四、胆囊炎与胆石症   五、急性阑尾炎   六、泌尿系结石   七、慢性前列腺炎   八、前列腺肥大   九、阳痿   十、遗精   十一、痔   十二、丹毒   十三、腱鞘囊肿   十四、急性腰扭伤   十五、肱骨外上髁炎   十六、落枕   十七、关节炎   十八、颈椎病   十九、肩关节周围炎   二十、坐骨神经痛   二十一、股外侧皮神经炎   第三节 皮科疾病   一、带状疱疹   二、荨麻疹   三、神经性皮炎   四、牛皮癣   五、白癜风   六、脱发症   七、痤疮   八、黄褐斑   第四节 妇儿科疾病   一、月经先期   二、月经后期   三、月经先后不定期   四、痛经   五、月经过多   六、月经过少   七、闭经   八、功能性子宫出血   九、阴道炎   十、阴痒症   十一、更年期综合征   十二、产后尿潴留   十三、乳少   十四、子宫脱垂   十五、不孕症   十六、流行性腮腺炎   十七、遗尿   十八、小儿脑瘫   十九、小儿消化不良   第五节 五官科疾病   一、麦粒肿   二、急性结膜炎   三、近视眼   四、急性充血性青光眼   五、视神经萎缩   六、色盲、色弱   七、急性鼻炎   八、慢性鼻炎   九、过敏性鼻炎   十、鼻窦炎   十一、耳聋、耳鸣   十二、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十三、咽喉肿痛   十四、牙痛   十五、口腔溃疡

章节摘录

  (二)远部取穴  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尤其是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叩刺治疗。它是以经脉循行为依据的,即选取病变部位相关经脉循行路线上远离病灶处的腧穴,如牙痛可选合穴、内庭,咳嗽可选尺泽,胃痛选取足三里,腰痛取委中。具体应用时既可取病变经脉的本经腧穴,也可取表里经或其他相关经脉上的腧穴,如胃痛既可选胃经的足三里,也可选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随证取穴随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治疗,也叫经验取穴。如高热可选大椎,昏迷可选人中,盗汗可选阴郄、后溪等。至于气机失常的病可选膻中、气海;血分病可取血海、膈俞等。针对病因病机的选穴也属随证取穴范畴。  上述取穴原则在临床上除可单独应用外,还常相互配合应用。例如,治疗哮喘实证,可选取膻中、中府、尺泽、列缺,其中中府为近部取穴,尺泽、列缺为远部取穴,膻中为随证取穴。.(四)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皮肤针疗法的取穴还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的解剖知识,如挟脊穴的选取,这种叩刺是以神经的节段性分布相对应的,头面部疾患可取颈挟脊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上肢疾病可取选取挟脊穴的颈下段和胸上段。消化系统疾病可选取挟脊穴的胸中下段,泌尿系统疾病或下肢疾病可选取挟脊穴的腰骶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独特疗法-皮肤针疗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本书在上半部中介绍了配穴方法等基本知识,还有每个穴位的主治病症、属性等等,最好的一点是说明了每个穴位的解剖层次,让初学者能知道穴位的深浅,这是一般穴位图上都不曾画出的,这点很实用。书中下半部是按病症分类配穴,像字典,临症可以翻查,平时多看看也能增长些配穴的知识,了解同一穴位的更多用途,能受到不少启发。看了一段时间了,觉得还是挺不错的一本书,上半部理论内容和下半部实践内容合为一册,用起来很方便,尤其是对我这种初学者,不用再查别的资料了,省事,而且内容上也挺丰富实用,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   皮肤针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是对于穴位的针刺说明蛮详细的,总体来说不错!
  •   学的专业参考书,无所谓喜不喜欢了,为了生存而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