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功能重建外科学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翟立杰 编  页数:159  

前言

鼻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历史已有数千年,早期手术主要以修复鼻的缺损,整复鼻的畸形为目的。随着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体解剖学的不断进展,现代医学的兴起,人们对鼻腔、鼻窦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才有了针对鼻腔和鼻窦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因此,外鼻手术的历史远长于鼻腔、鼻窦手术的历史,鼻整形手术始终在鼻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19世纪整形外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外鼻畸形的整复等技术已不再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关注的重点,而逐渐成为整形外科医师的主要业务之一,甚至专业的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教材或参考书对这方面的论述也相对粗浅或干脆不涉及。学科间的壁垒造成了这样一个现实:歪鼻、鞍鼻、驼峰鼻等外鼻畸形的整复由整形外科医师完成,而鼻中隔偏曲、鼻甲畸形等疾病治疗由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医师来完成,换言之,整形外科医师关注鼻的外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医师关注鼻的功能。但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医师在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不矫正外鼻畸形即不能重建鼻的结构,因而也不能很好地恢复鼻的正常功能;而整形外科医师也发现不矫正鼻中隔,则很难矫正歪鼻等畸形。于是两个学科的相关理论、技术再次融合成为必然,遂有学者提出了“鼻功能重建”这样的概念,并迅速得到两个学科大多数人的认同。

内容概要

本书脉络清晰,逻辑性强。它以基本理论作为开篇章节,随后为一些专题性章节,如鼻中隔形成形术、鼻锥体及鼻小叶的手术、鼻瓣区手术、鼻腔手术、颌面部手术和儿童鼻整形术等等,最后还论及了二期手术、鼻外进路手术、医学影像学技术及移植的应用等。     本书可直接指导临床医生开展此项手术,是一部兼功能与美容整形为一体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鼻功能重建手术的概念  第一节  鼻功能重建手术概述    一、历史回顾    二、鼻功能重建手术的概念    三、鼻功能重建手术的内容    四、鼻功能重建手术的必要性  第二节  鼻结构异常对功能的影响    一、常见鼻结构异常    二、结构异常致功能障碍的机制  第三节  鼻功能重建手术的基本原则    一、功能重建为主,兼顾外形    二、微创原则  第四节  鼻功能重建手术的手术进路    一、鼻内进路    二、鼻外进路第二章  鼻功能重建手术基础  第一节  鼻部解剖    一、鼻部定位术语    二、外鼻的形态    三、外鼻的骨结构    四、外鼻的软骨结构    五、鼻小叶    六、鼻中隔    七、鼻部皮肤    八、鼻部血运    九、鼻部神经分布    十、鼻部肌肉  第二节  鼻部美学特征    一、面部的比例    二、正面观    三、侧面观    四、底面观    五、斜面观  第三节  术前准备    一、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三、履行文书  第四节  麻醉与术前用药    一、全身麻醉    二、局部麻醉  第五节  术后处理与并发症    一、鼻内固定    二、鼻外固定    三、术后近期护理    四、术后近期并发症    五、术后远期护理    六、术后远期并发症第三章  鼻中隔手术  第一节  鼻中隔偏曲类型    一、按部位分类    二、按形态分类    三、按位置高低分类    四、按偏斜方向分类  第二节  鼻中隔矫正重建的基本技术    一、手术进路    二、手术技术  第三节  鼻内镜鼻中隔手术    一、鼻内镜鼻中隔手术简述    二、手术适应证    三、麻醉方法    四、手术器械选择    五、手术技术  第四节  鼻中隔穿孔的修复    一、修复体法    二、直接闭合法    三、旋转粘膜瓣法    四、桥瓣法    五、颊、龈粘膜瓣法    六、下鼻甲粘膜瓣、鼻底粘膜瓣法第四章  鼻锥手术  第一节  歪鼻矫正鼻功能重建术    一、歪鼻的分型    二、手术技术    三、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二节  驼峰鼻矫正术    一、驼峰鼻的类型    二、手术技术    三、手术并发症  第三节  鞍鼻矫正术    一、鞍鼻的分析    二、鞍鼻的分类    三、鞍鼻矫正手术    四、鞍鼻手术的评价    五、手术并发症    六、结论  第四节  改良鼻背截骨术    一、手术方法    二、骨截除并发症  第五节  特殊的鼻锥手术    一、骨鼻锥不对称    二、异常的骨鼻锥弯曲    三、宽的斜方形骨鼻锥    四、鼻根部手术第五章  鼻瓣区手术  第一节  鼻瓣区的生理与病理    一、鼻瓣区的生理    二、影响鼻瓣区功能的常见原因  第二节  鼻瓣区手术    一、改良Z成形术扩大鼻穹隆角    二、移植矫正鼻中段侧壁功能障碍    三、鼻结构加固手术第六章  鼻腔手术  第一节  下鼻甲手术    一、下鼻甲手术类型    二、常用的下鼻甲手术  第二节  中鼻甲手术    一、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    二、中鼻甲切除术  第三节  前鼻孔闭锁成形术  第四节  后鼻孔闭锁成形术    一、后鼻孔闭锁成形术的简介    二、主要手术技术第七章  颌面部畸形整复手术  第一节  先天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术    一、鼻翼软骨上移矫正术    二、牙槽突裂植骨术  第二节  创伤后鼻畸形矫正术    一、新鲜的鼻骨骨折的治疗    二、陈旧性鼻骨骨折的治疗    三、鼻眶筛骨折的治疗第八章  鼻外进路外鼻美容手术  第一节  鼻小柱异常矫正手术    一、鼻小柱倾斜矫正术    二、鼻小柱过短矫正手术    三、鼻小柱过宽矫正手术    四、鼻小柱内陷矫正术  第二节  鼻尖部畸形矫正手术    一、鹰钩鼻矫正手术    二、酒糟鼻手术  第三节  鼻唇角成形手术  第四节  鼻部瘢痕手术  第五节  鼻缺损手术    一、部分鼻缺损    二、全鼻缺损的修复手术第九章  儿童鼻功能重建手术  第一节  儿童时期鼻的解剖特点    一、鼻与面部    二、软骨支撑性结构    三、软骨性鼻中隔的特殊结构    四、软骨穹隆在鼻生长中的作用    五、骨折线与鼻中隔偏移    六、创伤与愈合  第二节  儿童鼻功能重建手术原则    一、手术原则    二、鼻功能重建手术的适应证  第三节  儿童鼻功能重建常见术式    一、儿童鼻中隔手术    二、鼻唇裂手术    三、近期外伤性鼻畸形的治疗    四、远期外伤鼻畸形的治疗第十章  鼻功能重建外科移植材料  第一节  移植材料概述  第二节  常用移植材料    一、生物性移植材料    二、非生物性移植材料    三、组织工程软骨  第三节  移植材料的制作与应用    一、生物性移植材料    二、非生物性移植材料第十一章  二期鼻重建手术  第一节  二期手术的原因  第二节  二期手术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二期手术常见的畸形  第四节  二期手术的基本术式    一、病例分型    二、手术进路    三、典型术式第十二章  医学影像技术在鼻检查中的应甩  第一节  医学影像技术的回顾与发展    一、普通X线摄影    二、数字化X线影像    三、CT影像    四、超声成像  第二节  鼻及鼻窦的影像检查方法    一、常规X线检查    二、CT检查    三、超声检查方法  第三节  鼻的异常影像表现    一、外部支架结构异常的影像表现    二、鼻中隔异常的影像表现    三、鼻腔异常的影像表现附录一  鼻功能重建手术器械附录二  组织工程软骨研究进展    一、研究综述    二、种子细胞    三、支架材料    四、生长因子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二)鼻中隔矫正重建术鼻中隔畸形矫正是功能性鼻腔重建手术的基础。如果不施行鼻中隔(尤其是前部软骨性中隔)的松解与重新定位,就无法行鼻锥体手术。在某种意义上讲,鼻中隔是鼻部的中轴。鼻中隔矫正重建的方法及其意义详见第三章第二节。(三)软骨性歪鼻矫正术软骨部偏斜者多伴有犁骨下缘的脱位。分离单侧鼻中隔粘软骨膜,游离犁骨的粘骨膜,将中隔软骨与犁骨交界处切开.这样一个一侧有粘软骨膜的软骨瓣移至正中位,切开鼻中隔与鼻侧软骨、筛骨垂直板、鼻骨的连接;切除过长的中隔软骨下缘,使中隔软骨恰好复位于正中,并与鼻小柱缝合固定。(四)骨性歪鼻矫正术1.骨鼻锥重塑骨鼻锥截骨包括:旁正中截骨、外侧截骨、横向截骨。首先在鼻背皮肤画出骨鼻锥的轮廓,有助于指导截骨的操作。(1)旁正中截骨:首先行鼻中隔矫正术,通过鼻中隔粘软骨膜下通道将7mm平凿插到鼻骨内侧,斜面向外,凿子恰好放在骨鼻锥下缘,凿子外端向下移至上唇,以尽可能地凿断鼻骨。凿子进入2mm时,逐渐将凿把上移,使其沿鼻背呈直线逐渐凿除。当凿至距横向骨截除标志1~2mm时,凿击的声音由低调变高调,此处即是旁正中骨截断的终点。(2)外侧截骨:在鼻前庭皮肤与粘膜交界区外1mm处做7mm弧形切口,将平凿放在骨鼻锥外缘,其斜面向上,当外侧截骨进行到2/3时,将凿子取出旋转18°,斜面向下,使其斜面向前凿除骨部至横向截骨标志。(3)横向截骨:将弯凿插到外侧骨截除的上缘,凿柄尽可能向外侧移。横向截骨时,凿子的运动是从外向内,同时从后向前。双侧截骨完成后,骨鼻锥即完全活动,根据骨鼻锥畸形的情况对其重新塑形(图4-1-5,6)。

编辑推荐

《鼻功能重建外科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鼻功能重建外科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里的书都是正版的,买书多的话还可以免邮费,非常划算!这本书还没看,看着还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