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求索集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白习明  页数:259  字数:305000  

内容概要

  白习明编著的《中医临证求索集》由内科病证、妇科病证、儿科病证、外科病证、杂病五部分组成。内容丰富,取材于诊疗实录,临床实践与中医的整体观念互相印证,理法方药一线贯通,既内涵深邃,又深入浅出,用简练的文字准确地表达了复杂多变的疑、难、重、危病证及其辨治,辨证独到,令人耳目一新。一病一议,夹叙夹论,流畅自然,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白习明,男,汉族,1936年4月出生于四川射洪。出身世医之家,绵阳市名中医。
  幼读四书、五经,古汉语基础扎实。23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师资专业,并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医疗工作,后又任教于绵阳中医学校(现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育工作,善于思索,屡起沉疴,擅于治疗疑、难、重、危、怪病证,学验俱富。临证追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伤寒与温病相结合,古方与时方相结合,内、妇、儿、外务科相结合,四诊与现代检查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不存门户之见,求真务实,不断创新,深得群众爱戴。

书籍目录

卷首语
内科病证
咳嗽咽痛(肺炎)
阳虚咳嗽
冬温(一)
冬温(二)
盛夏寒湿(重感冒)
湿温转寒湿
寒湿
震颤
肩颈强痛
风温误汗
风温夹湿(一)
风温夹湿(二)
少阳喜呕
寒湿致呆
寒湿致癫
湿郁三焦
湿温流连气分
气血(营)两燔
湿温致呆
湿邪盘踞膜原
湿温兼气陷
春温(一)
春温(二)
春温食复
暑温
里结阳明应下失下
暑温咯血
湿热结胸(一)
湿热结胸(二)
痰湿结胸
战汗
大头瘟
伏暑救逆
伏暑
气滞腰痛
湿热腰痛
眩晕(一)
眩晕(二)
眩晕(三梅尼埃综合征)
耳聋
不寐
郁证(一)
郁证(二)
郁证(三)
癫狂(一)
癫狂(二)
癫狂(三)
癫痫(外伤性)
百合病(癔症、夜游)
中风
口僻(面瘫)
噎膈(食管炎)
噎膈(食管癌)
咽痛
喉痹
梅核气(慢性咽炎)
吐血便血
咯血
鼻渊(慢性鼻炎、副鼻窦炎)
鼻衄
齿衄
鼓胀(心包积液)
鼓胀(风湿性心脏病)
鼓胀(肝硬化腹水一)
鼓胀(肝硬化腹水二)
胁痛(肝硬化)
黄疸
吐酸
呕吐
胃脘痛(一)
胃脘痛(二)
胃脘痛(三)
胃痛(浅表性胃炎)
脾胃虚寒
胆道蛔虫
休息痢
滞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便秘
腹痛
心痹(心肌炎)
心痹(风湿性心肌炎)
厥证
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一)
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二)
风水肿(急、慢性肾炎尚未明示者)
热淋
湿热下注(膀胱炎)
肾结石
脚气(一)
脚气(二)
高龄老人滑精
强中(性功能亢进)
小腹痛(性生活过度)
中消(甲亢)
齿舌变黑(一)
齿舌变黑(二)
瘀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失音
漏肩风(肩周炎)
类中风(后遗症)
小腹痛
久泻(一)
久泻(二肠功能紊乱)
喉痹(急性咽炎)
寒热往来
肉痿(进行性肌萎缩)
刺伤性咳嗽
肝胆湿热(高血压)
癃闭(先天性尿道狭窄)
高原痹证(案例三则)
一、热痹(痹久而肌萎筋孪)
二、痛痹(寒气偏胜)
三、心痹(风心病兼肩周炎,湿气胜)
妇科病证
痛经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白带
黄带
不孕(一)
不孕(二)
不孕(三输卵管双侧不通)
妊娠恶阻
产后血崩(胞衣残留)
习惯性流产
子痫
受孕于产后十四天
小便失禁
产后头痛
带证兼夹头痛
小腹痛(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闭经(继发性闭经)
产后腹痛
儿科病证
咳喘(支气管肺炎)
哮病(哮喘型支气管炎)
寒邪直中(急性胃肠炎)
大龄麻疹气阴两虚
水痘
新生婴儿破伤风
初生婴儿湿疹
婴儿泄泻
新生婴儿脐突
脐流脓水
小儿夜汗
小儿厌食
小儿啮齿
小儿眨眼噘嘴
幼儿阴痒
惊梦
高热
外科病证
温散太过,酿湿成痈
隐疹(荨麻疹一)
隐疹(荨麻疹二)
带状疱疹(一)
带状疱疹(二)
肠痈(急性阑尾炎)
乳房小叶增生
腹疮
下石疽(无名肿毒)
湿疹(神经性皮炎)
黄水疮
面部乌斑
斑秃
耳内流脓(中耳炎)
口糜龈烂(口腔炎)
肛周湿疹
肛痒
睾丸胀痛(慢性附睾炎)
瘰疬(慢性淋巴结炎)
热疮(复发性单纯疱疹)
青蛇毒(小腿血栓性深静脉炎)
杂病
苦药味觉其甘
乳汁异常婴儿腹泻
肉食过敏(一)
肉食过敏(二)
南瓜子壅气滞膈
缩阴
白塞病(一)
白塞病(二)
幼儿抓扯阴茎(二则)
走马牙疳
匏舌(陈旧性舌下囊肿)

章节摘录

  风温夹湿(一)  刘某,女,66岁,居民,住绵阳市魏城,1987年2月27日初诊。老人子女众多,外实内虚。其婿迎之于绵,欣赏电子灯会,感而发病,以头身疼痛,恶寒发热,汗出而热不解住进某医院。医以重感论治,延之数日不减,辗转于数医之手,始浼于明。明诊得脉数微弦,寒热往来如疟,午后尤甚,汗出热解,既而又作,头痛身重,口渴喜饮,反酸欲呕,苔白而厚。此湿浊内阻,邪在膜原,法当疏利透达,方拟达原饮加减:  青蒿10g草果仁7g槟榔12g知母10g厚朴12g甘草2g白芍12g黄芩10g白芥子10g郁金12g藿香12g佩兰10g一剂水煎,分六次,日四夜二服。  28日复诊,寒热往来次数减半,口不甚渴,自觉热退,他觉肤热微汗,胸闷胁胀,大便溏,苔黄而厚腻。湿热交蒸之象已露,法拟利湿清热,方遣甘露消毒丹加味:  木通10g石菖蒲4g薄荷10g滑石10g绵茵陈10g射干10g藿香15g浙贝母5g连翘15g白蔻6g槟榔10g草果仁8g二剂水煎,每剂分六次,日三服。  3月2日三诊,寒热已罢,但肢节烦疼,两脚膝以下微肿,苔黄。三焦膜原已畅,而经络关节之湿未除。法当宣通内外,分消上下,方与拈痛汤:  羌活10g防风15g升麻3g猪苓6g泽泻15g绵茵陈12g黄芩10g葛根20g苍术10g白术10g苦参10g知母10g甘草3g 一剂水煎服。  3月3日四诊,肢节烦疼虽解,但膝以下浮肿有增,扪之不温,背部仍疼,苔黄不退,脉来沉细。此为湿热已去,阳亦衰微,当舍苔从脉,易辙改弦,拟五积散水煎,少少与之。  3月5日五诊,其证如前,有增无减,热去湿存而背痛,阳气衰微而脚痛且冷,仅赖五积散之辛,不足以温经通阳,书千金小续命汤与之。  3月7日六诊,脉不甚沉,略见有力,下肢肿消过半,冷亦随之而减,苔微黄而润,似有阳回之兆。药既中病,无妨循法再进,书参附汤合人参败毒散,水煎服。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临证求索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16开本,使用方便,书中介绍了内、妇、儿、外、杂病的病机与治则。
  •   善于总结,启迪思维
  •   家传底蕴,善于总结,启迪思维,好书值得收藏
  •   本地的老中医,现在何方?支持一个。
  •   不错,看了一点,很适合我们看,这还是我们老师的父亲写的,真不错
  •   很喜欢,有病案,慢慢研读吧。
  •   医案不算精品,但可以学习借鉴。
  •   好书,有看头,慢慢研读。
  •   离我最近的中医出的书,当然要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