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者:郑兆顺 编  页数:267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9号)以来,我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的热潮。国家投巨资进行的这项新课程改革,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国家下这么大的决心,花这么大的力量进行这次改革,说明这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甚至国家未来的宏大前程。归根究底,这是一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攻坚战。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但原有的教育模式与当前社会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和严重的不适。这就要求教育实践必须有新的发展,教育模式必须有新的创新,教育思想必须有新的突破。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繁、难、偏、旧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而本次新课程改革变化范围之大、内容之广又是史无前例的,因此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灵活的模式可循。针对这些情况,本书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紧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切入点,以研究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导向,以实验探索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案例为载体,探索、归纳、总结了一些新的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编选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理论空洞、无具体实践方法的不足或空白。  本书对古今中外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做了一些介绍,吸收了各种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精华,对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和具体问题做了较深层次的探讨,还特别介绍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多媒体直观教学辅导教学的实例,为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内容概要

  《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数学教法的理论,提出了新课程数学教学的多种方法及教学模式,并选编了一些有一定思路、深度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的具体案例。还特别介绍了一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具辅助教学的实例和切实可行的教学片断,为新课程的实施及顺利进行提供了实用性、操作性强的方法、模式。  《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适用于中学数学一线教师作为教学参考,也可作为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教法教材还可供新课程数学教学研究及其他有关人员参阅。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新课程与数学教学第一章 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第一节 形势与中国的教育现状及展望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第三节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二章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节 教学改革的意义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与学生观第三节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及教学行为的转变第四节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五节 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第三章 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第一节 新课程对备课的要求第二节 新课程理念的数学教学第三节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第四章 新课程与主动参与学习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特征第二节 学习动机与主动参与学习第三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第五章 新课程与“说课”第一节 说课的有关理论第二节 数学说课说什么第三节 说课案例第六章 数学文化的教与学第一节 数学及其在当前的形势第二节 学生的文化认知特点第三节 数学教学第四节 数学学习第五节 数学史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第六节 数学的美第七节 数学教育的作用第八节 数学的应用第七章 教学法的渊源与演进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教学法的发展第二节 几个重要阶段的教学方法及特点第二篇 新课程与教学模式第八章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第一节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及其实施第二节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简例第三节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效能分析及教学建议第四节 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第五节 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第六节 合作学习案例第九章 分层教学模式第一节 新课改与数学分层教学第二节 分层次教学的教育思想基础及理论依据第三节 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第四节 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第五节 教案与教学实录集锦第六节 异域来风第十章 创新型教学模式第一节 创新型教学及其理论依据第二节 创新型教学模式第三节 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及案例第十一章 探究型教学模式第一节 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第二节 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三节 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案例第三篇 新课改下的信息化教育与数学教学第十二章 信息化教育与数学教学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本条理念说明了数学的作用是“工具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工具性表现在通过数据处理、计算、推理、证明和建立数学模型等,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认识周围世界;工具性还体现在数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因为数学的思维方式能促进人类自身创造潜能的发挥,通过数学的语言、思想、方法、技术等也为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应积极地用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历程、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思考本身所带来的无穷魅力引领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价值所在。  第三,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