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作者:肖东发 编  页数:207  

内容概要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蔓延数千年,从未中断,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多元一体、影响广泛而深远、不断进取和发展的鲜明特征。纵观3000年的中国出版历史,每一个阶段的出版活动都有因有革,体现出独特的演进轨迹和丰富多彩的发展面貌。因此,对中国3000多年出版历史进行总结提炼,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书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分四个时期来展示中国出版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全景。以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及电子技术应用于出版为标志,划分为四个时期:1.文字的发明和图书文献的产生——竹帛时期;2.造纸术的发明——纸写本时期;3.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印刷时期:4.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时期。附录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形式: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图书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图书。

作者简介

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1994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995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书史、出版史、信息检索、出版经营管理、年鉴学、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等。学术专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担任执行主编的《中国藏书楼》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年鉴学概论》获中国年鉴研究会及北京大学科研著作奖。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六次获北京市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多次赴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讲学或出席学术会议。被台湾南华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聘为教授。

书籍目录

绪论 中国出版的起源与流变第一章 甲骨竹帛时代(公元前21世纪-前2世纪) 一、甲骨文书 二、青铜器铭文 三、竹木简牍  (一)竹木简牍的时间  (二)竹木简牍的内容  (三)竹木简牍的形制  (四)竹木简牍的影响 四、石刻文书  五、丝帛与帛书第二章 纸写本时代(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 一、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  (一)植物纤维纸的发明  (二)造纸术的不断改进  (三)造纸术的外传 二、纸写本书的形制:卷轴制度 三、纸写本时期书籍的流通与交流  (一)民间书贩组成的书肆  (二)最早的书籍集市:槐市  (三)图书传抄复制者:“佣书”  (四)佛经的翻译与传播第三章 手工印刷时代(上):印刷技术篇(公元7世纪-19世纪) 一、雕版印刷术 二、活字印刷术  (一)毕异与泥活字  (二)王祯与木活字  (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四)金属活字 三、套版印刷术  (一)闵氏与凌氏  (二)饾版和拱花 四、印刷术的外传  (一)朝鲜  (二)日本  (三)越南及东南亚  (四)伊朗  (五)欧洲第四章 手工印刷时代(下):刻书系统篇(公元7世纪-19世纪) 一、官刻:政府出版  (一)冯道与儒家经典的首次刻印  (二)吴越国王钱俶雕印佛经  (三)国子监刻书  (四)公使库刻书  (五)经厂本与书帕本  (六)藩刻  (七)武英殿刻书  (八)官书局与译书馆 二、坊刻:民营出版  (一)建安余氏与临安陈氏  (二)明代书坊刻书盛况  (三)清代书坊盛极而变 三、私刻:私人出版  (一)早期的著名私人刻书家:毋昭裔  (二)宋元时期的私家刻书  (三)毛晋与汲古阁      (四)清代的写刻与精刻      四、书院刻书:学术出版     五、寺观刻书:宗教出版 六、印刷时代的书籍流通  (一)繁荣的国内图书贸易  (二)互为影响的“书籍之路”第五章 机械印刷时代(公元19世纪-20世纪40年代) 一、机械印刷技术的传入与应用 二、新式出版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一)商务印书馆与张元济  (二)中华书局与陆费逵……第六章 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出版形态的发展(公元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第七章 飞速进展的“大出版”时代(公元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第八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出版业(公元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结语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甲骨竹帛时代(公元前21世纪-前2世纪)一、甲骨文书出版活动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出版活动是在中华文明形成以后开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一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有充分证据显示,汉字在夏代已经形成并开始走向系统化,中华先民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水平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原始的书写工具和文献开始出现,为早期的出版活动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出版文明也在夏代开启了它的发展历程。从公元前21世纪至前2世纪造纸术发明为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高潮期,奠定了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基础。在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出版活动也逐渐从萌芽状态走向成熟,在文字载体、著述编撰、传抄复制、图书形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最终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历史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学术文化的发展和文字载体的变化,中国图书典籍的数量和篇幅大量增加。一项统计表明,公元25年以前,中国至少已经出现了1033部成型的图书典籍,其中包括了《尚书》、《周易》、《诗经》、《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史记》等一大批能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书籍,这些书籍,字数少则三五千,多则几十万,主要书写在竹木简牍上流传后世。

编辑推荐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是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