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景林  页数:192  字数:262000  

前言

安全学是安全科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是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本书是在总结多年来国内外有关安全学导论、安全学原理、安全科学导论、安全科学原理等论著、论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安全科学的最新发展,以相关教材的编写为契机,在多名从事安全教学和研究的教授、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编写而成。本书在体系上注意了完整性、条理性;对难点注意了通过由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本质,尽量用准确的词语来阐述。目的是试图构建安全科学的部分理论框架,以促进安全科学的发展。但是,安全科学毕竟是一门非常年轻新兴的学科。不少学者仍然主张用若干学科的安全问题的综合来表征安全科学理论,这使得安全科学学科不能真正树立于学科之林。如何综合各学科的相关理论,主张安全科学自己的理论体系,是许多安全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这也正是本书的一种尝试。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安全科学与安全学,主要介绍安全科学与安全学的学科内涵、地位与作用;第二章安全属性,主要介绍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第三章安全观,主要介绍安全观的内涵及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这一思想;第四章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主要介绍安全认识论指导下的安全方法;第五章灾害与事故,主要介绍灾害与事故的基本特征以及事故模式理论;第六章安全动力学,主要介绍安全系统的灰色建模法和BP神经网络,安全系统的耗散结构和破坏机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涉及许多中外学者,他们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支撑,在此特向各位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特别是徐德蜀研究员,他对支撑本书的重要观点、理论给予肯定和认可,是作者完成本书编写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编写过程中,黄浩、蔡天富、崔磊、吴楠、黄邦超、姜夏冰做了许多工作,没有他们的帮助,本书也很难出版,在此一并表示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和指正!作者二○○九年五月于太原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介绍了安全科学与安全学的学科内涵、地位与作用,安全的属性,安全观的内涵、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灾害与事故以及安全动力学等安全学理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环境工程、采矿工程、通风空调等专业的基础性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或安全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张景林,男,汉族,1938年出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爆炸危险品安全储运》、《安全评价基础》、《燃烧与爆炸》、《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学》等,发表论文60多篇,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项,先后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安全科学与安全学 第一节  绪论  一、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安全科学的定义 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对安全的认识  二、安全科学的产生  三、安全科学的发展 第三节  安全科学是交叉学科 第四节  安全科学的知识体系  一、安全科学的基础知识链  二、安全科学形成机制  三、安全科学知识体系结构  四、安全科学综合理论体系的构成 第五节  安全科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第六节  结束语第二章  安全属性 第一节  人的属性与安全的属性的相关性  一、人命与安全  二、人权与安全  三、人的属性与安全的关系  四、安全的本质  五、对安全本质的分析 第二节  安全的自然属性  一、安全的天性与安全的伴生性  二、安全的自然规律  三、安全自然属性的嬗变 第三节  安全的社会属性  一、人的社会属性  二、以人为本的安全的社会属性  三、社会安全 第四节  安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耦合  一、安全自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的基础  二、安全的社会属性对其自然属性的制约和指导作用第三章  安全观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一、早期的安全宿命观  二、安全知命观  三、系统论与安全系统观  四、大安全观 第三节  安全观的确立依据及其价值所在  一、安全观受世界观所主导  二、安全观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  三、安全观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保障 第四节  安全观的核心及认定  一、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  二、安全观的基础的认定 第五节  大安全观  一、大安全观的提出背景  二、大安全观的提出  三、大安全观的历史  四、大安全观的内涵第四章  安全认识论与安全方法论 第一节  技术风险及其必然性  一、概述  二、风险  三、技术风险事故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  风险最小化方法  一、广义风险控制型管理方法  二、人造系统风险最小化方法 第三节  安全的相对性认识  一、安全的相对性  二、安全问题的范畴理解 ……第五章  灾害与事故第六章  安全动力学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章 安全属性安全属性是认识安全本质的基础,是安全学理论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讨论安全理论的主线。因此,对安全属性的认识在安全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安全命题的主体是人,正如人具有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样,安全命题也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是安全的这两个属性是紧密相关的,要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对两者的属性进行认识。本章以人的属性和安全的属性的相关性讨论为起点,然后分别论述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最后讨论安全的两种属性的联系,从而全面地认识安全的本质规律,为树立科学的安全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安全是生活质量的底线,安全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第一节 人的属性与安全的属性的相关性自人类诞生以来,安全与生命就相伴而生。安全的产生、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类的产生、发展,而且也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过程。因此,对安全属性的认识,首先是从对人的属性的认识开始的,并以人的属性与安全的属性的关系,讨论安全属性的特点和规律。一、人命与安全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生命的宝贵是不言而喻的。这就决定了人的生命必然受到珍惜,保护人的生命或者人的生命安全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是头等大事。

编辑推荐

《安全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安全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开创先河的典籍,架构我国安全学科知识体系的创始性论著。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只有学习应用书中理论的责任,没有评论的资格。好好学习,指导实践,我们的安全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绩效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感谢本书专家为中国安全事业所作的奉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