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管理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王绍玉、 冯百侠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王绍玉,冯百侠 著  页数:215  
Tag标签:无  

前言

当《城市灾害管理》一书最终落笔的时候,笔者内心关于城市灾害管理这一话题的沉重感似乎并没有减轻多少。记得20世纪最后十年,联合国发起国际减灾十年活动(IDNDR)时,曾经提出一个响亮的主题词:“让21世纪成为一个安全少灾的世界”。对此,一些学者认为,未来21世纪的城市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科学与信息之争,必然是包括生态环境及减灾防灾在内的城市安全度之争蒋维,金磊中国城市综合减灾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然而,尽管国际社会为减轻城市灾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也已成功地落下帷幕,但进入新世纪的人们却依然无奈地看到:包括美国“9·11”恐怖袭击、伦敦地铁连环爆炸、SARS疫情、印度洋地震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和中国“5·12”汶川特大地震等在内的一系列城市巨灾的接连发生,似乎并没有比以前减少给人类社会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城市灾害对人们的威胁与伤害也没有因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减轻,更没有因为人类进入新世纪而放慢脚步。因此,加强城市灾害管理,研究探索减轻城市灾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城市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能力,似乎比以往更加紧迫地摆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面前。 强化城市灾害管理,研究探索有效减轻城市灾害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1978~200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792%上升到4490%http://news163com/09/0312/06/546GEUUI0001124Jhtml。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延续的规律一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积聚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财富,同时也积聚了越来越多的灾害风险。据统计,在我国每年的灾害总损失中,城市灾害已占到70%左右,城市灾害管理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越来越严峻的话题。更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城市正日益变成一个相互联系的高科技的复杂系统,城市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对通讯网络、金融网络、信息网络、生命线工程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因而使城市遭受各种灾害威胁的形势也日趋严峻。以我国为例,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因此,城市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加强城市灾害管理成为各级政府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正是基于上述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灾害风险和减轻城市灾害风险威胁对灾害管理学者提出的紧迫任务,笔者从21世纪初即开始了对加强城市灾害管理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并于2005年初,在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和重庆出版社科学著作出版基金的支持和资助下,撰写并出版了《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Urban Disaster Emergency and Management)一书(该书曾获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著作出版奖一等奖)。2006年初,笔者还在瑞士联邦雪与雪崩研究院(SLF)从事灾害风险管理合作研究的时候,忽然收到来自国内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一封电子邮件,邀请笔者就城市灾害管理问题组织撰写一书,并说出版此书的目的是为各级政府有效应对城市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提供决策支持和智力服务;为学界深入研究城市灾害提供最新资讯和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管理和处置城市灾害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工具。鉴于加强我国城市灾害管理对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作为一名灾害风险管理学者的职责与兴趣,笔者欣然同意了邀请,并与河北理工大学冯百侠教授合作,共同担任了此书的撰写任务。

内容概要

  《城市灾害管理》对城市灾害管理分为理论阐述和应用阐述两部分。理论阐述主要探讨了城市灾害的特征与种类,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城市灾害管理的体制架构与功能分析,城市灾害管理的体制建设、法制建设、机制建设与预案建设等问题,并研究探讨了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与评价问题;应用阐述部分,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性质的界定和分类,分别探讨了城市自然灾害的危害与管理、城市事故灾难的危害与管理、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与管理以及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与管理等问题。

书籍目录

绪论1一、城市灾害: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1二、新世纪危情呼唤加强城市灾害管理16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城市灾害管理22第一章 现代城市是灾害的巨大承载体26一、城市与城市灾害26二、城市灾害的种类29三、现代城市是灾害的巨大承载体31四、城市发展新战略与城市可持续发展34第二章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制度的含义及其建立41一、人类对灾害的反应与灾害应急制度的建立41二、发达国家灾害应急制度的特点及其可供我国借鉴的内容43三、中国灾害应急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存在问题45第三章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体制架构与功能分析51一、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是宏大的系统构成51二、社会控制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分析52三、行为反应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分析55四、工程防御与技术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分析57五、紧急救援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分析60第四章 城市灾害管理的组织领导体制63一、灾害的不可避免性与灾害风险63二、城市灾害管理的领导体制66三、城市灾害管理的法制建设69四、发达国家灾害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71第五章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设与管理75一、城市灾害管理应急预案的意义与作用75二、我国城市灾害管理应急预案的特点76三、城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与管理77第六章 城市灾害管理的运行机制80一、城市灾害预测预警机制80二、城市灾害信息报送机制81三、城市灾害指挥协调机制82四、城市灾害应急响应机制82五、城市灾害公共沟通机制84六、城市灾害社会动员机制85七、城市灾害应急保障机制86八、城市灾害恢复重建机制87九、城市灾害调查评估87第七章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89一、强化城市灾害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89二、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内容90三、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目标91四、美国开展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成功实践92五、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95第八章 城市自然灾害的特征与危害99一、城市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99二、城市重大地震灾害及其应急管理101三、城市重大洪水灾害及其应急管理108四、城市重大气象灾害及其应急管理123五、城市重大地质灾害及其应急管理129六、城市重大海洋灾害及其应急管理136第九章 城市事故灾难及其应急管理145一、重大事故灾难及其对城市发展构成的威胁145二、各国预防重大事故灾难的法规与标准147三、对重大事故灾难的应急措施与对策148四、城市重大火灾事故灾难及其应急管理152五、城市重大有毒化学品灾害及其应急管理162六、城市重大交通事故灾害及其应急管理170第十章 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及其管理178一、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是城市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178二、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和发展趋势179三、完善法制建设是对公共安全的最好控制手段181四、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有效预防与控制182五、城市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及其应急管理185六、城市重大信息干扰事件及其管理194第十一章 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及其管理205一、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及类型205二、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206三、SARS:2003年扰动世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9四、中国从非典(SARS)危机处理看教训210五、我国抗御SARS创造的成功经验212六、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长效应急机制213参考文献216

章节摘录

(4)在建立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上。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在社区,近些年来,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社区灾害防御和救援体系的建设。如美国,借助原有的民防体系构建立了非常完备的社区灾害防御和救援体制,据了解,西雅图一个城市就建立了160个社区灾害志愿者组织,平时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灾时实施有效的救援行动,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印度奥里萨邦世纪飓风灾害后的民间组织救援行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灾民自救行动,都充分说明了社区救援行动的巨大作用和意义。(5)在灾害应急管理的上科技与投入问题。采用高科技手段和加大防灾减灾的投入,是我们在当前情况下抵御各种灾害的基本物质保障。在这个问题上,此次抗御非典表现得非常明显。日本这次在抗非典中成为“可在其国内制服非典的国家”,除了政府信息公开,措施果断,国民自觉遵纪守法,讲究个人卫生等原因外,恐怕防治技术手段先进和平时投入比较大是重要原因。如在医疗设备上,日本在全国范围的130家医院设有专门用于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负压式构造”隔离病房。所谓“负压式构造”隔离病房是指为防止病原体外漏,病房被建成双重构造,房间的内外气压不同,外大里小。门窗完全封闭,医护人员只能凭ID卡进入,能形成有效地隔离。在此工作的医护人员全部佩戴特殊口罩和双重防水性隔离服及双重手套,头部还需用一个透明的头罩罩起来:空调中装有特殊的过滤器,排除的污水全部经过加热处理后排出,有了这种特殊病房和特殊保护措施,有效地阻断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危险。目前,日本全国有800张这种“负压式构造”隔离病房用于治疗非典患者。应该说,达到这个水平,防止任何传染病都会是十分有效的。而我们在防止非典初期造成大量医护人员的感染,主要原因是他们的防护设施和装备不到位。(6了在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上。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对我们还是一个非常新的课题。2002年7月河北理工学院灾害与社会研究所发起并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研讨会”,算是在国内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发达国家在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上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在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上,除了科技、投入等因素外,还专门制定了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的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法律与法规、灾害识别与防御评价、灾害管理等13个方面、209个评价要素和1014个评价指标,1997年在国会的推动下,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对联邦各州和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政府应急能力评价的国家。现在,美国正在积极运作,准备将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标准转化称国际标准。

编辑推荐

《城市灾害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灾害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