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化学工业  作者:李晖  页数:262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自2006年出版以来,受到了高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欢迎,至2010年底已经发行了上万册。这也反映出配位化学在化学、生命科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和强烈需求。 近五年来,作者在配位化学的教学与科研过程中,深深体会到配位化学的迅速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尤其是与超分子化学的相互渗透。因此,在第二版中,作者觉得不得不将超分子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编入到教材中(第1、2章)。同时,X射线衍射技术(包括粉末衍射和单晶衍射)在物质结构分析中的重要性也被每年大量报道的新颖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所证实,说明X射线衍射技术已成为研究配合物结构的最重要的方法。所以,将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编入第3章。同时,鉴于分子轨道理论在复杂配位化合物的成键与结构应用中的局限性,将原第2章中的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第4、5章没有做明显的改动,并不是这部分没有新的发展,而是因为一方面时间有限,没有充足的精力做太多的改动;另一方面,第二版应该保持第一版的主要特色。 第二版的修订与编撰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我的女儿施如菲作为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rvine)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对超分子化学和配位化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为第二版的修订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我的博士研究生汤贝贝为第二版的中英文校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出版社的编辑也为本版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作者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妥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李晖 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1年6月 第一版前言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都是经典的化学学科分支。配位化学作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交叉领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配位化学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不仅给古老的无机化学带来了生机,也为化学领域中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超分子化学与配位化学之间更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看成是广义的配位化学(游效曾院士在全国配位化学会议上的报告)。因此,配位化学已经成为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是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相互渗透、高度融汇的重要学科领域。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为化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配位化学课。也有一些配位化学的专著出版,如游效曾院士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但尚未有合适的教材适应当前相关层次的教学。作者在多年配位化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结合作者多年的国内外的科研经历,编撰了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是一本适应当前国内高等院校化学专业教学需要和21世纪人才培养新需求的教科书。
全书共分五章,第1、2章简介了配位化学的发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3章为配合物结构的谱学研究方法,第4、5章为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配位化学简介
1.1 配位化学的发展历史
1.1.1 配位化学的起源
1.1.2 现代配位化学——沃纳配位理论
1.1.3 广义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
1.2 配合物的基本特征
1.2.1 配合物的概念
1.2.2 配体的分类
1.2.3 配位数与配位几何构型
1.2.4 不饱和配位
1.2.5 第一配位层和第二配位层
1.3 配合物的命名法
1.4 配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1.4.1 异构体的定义
1.4.2 结构异构体
1.4.3 立体异构体
1.4.4 超分子异构
第2章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2.1 化学中的对称性——群论
2.1.1 对称元素
2.1.2 对称操作
2.1.3 分子点群
2.1.4 特征标表
2.2 价键理论
2.2.1 原子轨道的杂化
2.2.2 分子形状
2.3 晶体场理论
2.3.1 八面体构型的晶体场
2.3.2 四面体构型的晶体场
2.3.3 平面正方形构型的晶体场
2.3.4 影响晶体场分裂能(Δ)大小的因素
2.3.5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2.4 分子轨道理论
2.4.1 分子轨道
2.4.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则
2.5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5.1 静电相互作用
2.5.2 氢键
2.5.3 π-π堆积
2.5.4 范德华相互作用
第3章 配合物的现代分析表征方法
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3.1.1 电子跃迁
3.1.2 含n、σ、π电子的物质的吸收
3.1.3 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
3.2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
3.2.1 分子的运动类型
3.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3.2.3 拉曼效应与拉曼散射
3.2.4 拉曼选律与强度
3.2.5 极化效应
3.3 X射线粉末衍射和单晶衍射分析法
3.3.1 衍射和布拉格定律
3.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
3.3.3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
3.4 光电子能谱
3.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4.2 紫外光电子能谱(UPS)
3.5 核磁共振波谱
3.5.1 NMR的基本原理
3.5.2 磁场中原子核对辐射的吸收
3.5.3 化学位移
3.5.4 自旋-自旋偶合
3.5.5 一些1H和13C NMR谱图中的化学位移
3.6 电子顺磁共振(EPR)
3.7 圆二色谱(CD)
第4章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1 几种类型的配合物的结构
4.1.1 金属有机化合物
4.1.2 簇合物
4.1.3 大环配合物
4.1.4 含有过渡金属离子的超分子自组装(多核配合物)
4.2 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4.2.1 热力学稳定性
4.2.2 配合物的稳定性
4.2.3 有关物种浓度的计算
4.3 分子电子器件——氧化还原活性配合物
4.3.1 分子电子学的概念
4.3.2 分子导线
4.3.3 分子开关
4.4 配合物的磁学性质
4.4.1 物质的磁状态
4.4.2 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
4.4.3 抗磁性
4.4.4 顺磁性
4.4.5 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
4.4.6 随温度变化的磁行为
4.5 配合物的光化学性质
4.5.1 光化学过程的基本性质
4.5.2 人工光合作用
第5章 配位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
5.1 简介
5.2 d区金属配合物的反应机理
5.2.1 缔合和离解反应
5.2.2 反应速率的测量
5.2.3 典型的反应进程坐标
5.3 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5.3.1 反应机理的三种模式
5.3.2 平面正方形金属配合物的取代
5.3.3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
5.3.4 异构化反应
5.4 配合物的电子转移反应
5.4.1 外层电子转移
5.4.2 内层电子转移
5.5 金属有机反应机理
5.5.1 简介
5.5.2 基本反应类型
5.5.3 氧化加成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公式
5.5.4 氧化加成反应的机理
5.5.5 迁移反应(“迁移插入”)
5.6 消除反应
5.6.1 氢的消除反应
5.6.2 还原脱氢反应
5.7 均相催化
5.7.1 烯烃加氢
5.7.2 Monsanto醋酸合成
5.7.3 酰氢化反应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配位化学(第2版)》是在作者李晖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的现代分析表征方法,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配位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配位化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当当很不错,继续加油。保证正品,保证低价,保证好的服务。
  •   当当的书,确实不错
  •   书的颜色有分区域,一些页是白色的,一些是黄色的
  •   老师说是不错的教材,比较薄,适合用作教科书,如果需要配位化学的参考书还是需要其他的选择。
  •   内容由浅入深,不错,且是双语
  •   书还没开始细看,翻了翻,感觉还不错!
  •   数的内容还好,就是不要迷信双语版,因为就是中文翻译成英语的,不是英语翻译成中文的,而且翻得水平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