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韩]尹胜一 著  页数:211  
Tag标签:无  

前言

  公司职员的真实故事  我们的世界正在飞速地向前发展。  职场人士越来越焦躁不安,不少人抱着“我要在公司抛弃我之前,先找到更好的公司”这样的想法!这种不忠诚的想法对企业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从几年前就开始流行“十几条公司不能泄露的秘密”。现在既然知道企业的真实面目,企业员工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  这是对谁都没有坦言过的公司职员的真实故事!  悄悄准备离职的职场人士已经超过了80%。这一惊人的统计数据在告诉我们,就业前线即将展开一场游击革命。  以992名20~30岁的职场人士为对象,进行了调查。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进入2010年以来,试图离职的人员达到调查整体的83.1%。  ——某就业网站  以1805名职场人士为对象,做了一项“为了离职,有没有偷偷投递简历”的设问调查,结果有79.2%的人回答“有过”。  ——某在线就业网站  以入职未满一年的625名新职员为对象做设问调查,结果显示,应答者中78%的在职人员,都在求职。  ——某就业网站  跨过消极怠工阶段,试图积极跳槽的职场人士也不少。10名职场人士中有8名希望兼职,这一数值比三年前增加了30%。  职场人士中接近10%的人现在已经是兼职一族,但公司却几乎不知道。  兼职即创业的前期。在兼职和全职的天平上,兼职一族们一旦向天平重的那侧倾斜,最终会抛弃没有价值的公司。  以1652名职场人士为调查对象进行设问调查,应答者中有86.3%的人选择“除本企业外,还有兼职(两份工作)意向”。  ——某在线就业网站  以526名职场人士为对象进行的是否有创业意向的调查,结果有97.1%的人回答“想创业”。  ——某就业网站  他们要么是创业者,要么就是想要离职的人  本书所讲故事的主人公,都具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拿破仑、阿蒙森、佩奇、布林、贝尔、沃森、克里克、朱泰山、孙正义、珍秀·特瑞。他们都是通过创业或离职,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人。  拿破仑指责了嘲笑自己的上司,然后辞去了工作,投身到战争之中,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探险家阿蒙森,打败了资金比自己更充裕的斯科特。  谷歌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是一对别出心裁的创业家。  AT&T公司(AT&T Inc.,是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的缩写。中文译名: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则是借助细心的合作伙伴的帮助,才取得了创业的成功。  发现DNA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的沃森和克里克,属于在公司被疏远而选择离职的人。  Max Movie(韩国Max Movie网站) 的朱泰山,因为他人的帮助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软件银行董事长孙正义,初期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凭借银行提供的无担保融资,开始创业的人。  用“fun”进行管理的珍秀·特瑞,虽然满身的缺点,但她是一位把自己的短处活用为长处而取得成功的创业者。  和成功的小矮人握手  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艾萨克·牛顿  不是谁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但谁都可以和矮子握手。  ——尹胜一  这本书除了描写上面提到的故事主人公外,还列举了其他一些成功创业和离职者的故事。通过他们的例子来指导大家,如何去获得成功。如果说雄厚的资金基础,良好的人脉,令所有人羡慕的各种证书,是成为“巨人”的要素;那本书中所说的这些没有名气的人,就是那些具有“用全力以赴的态度,对待微小而琐碎事情”的人。  牛顿曾说过:“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里所说的“巨人”是指前人科学家奉献出他们的一生,所积累下来的科学成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登上巨人的肩膀。只有像牛顿那样能够汲取前人科学成果的天才,才能将这些理论发扬光大。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人。虽然我们无法登上巨人的肩膀,但我们也不用为此感到失望。因为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与帮助我们成功的无名小卒合作。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创业者和离职者的周围总是围绕着几个帮手。不仅如此,每名成功人士至少与三名创业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同路人,并与他们携手前行。  对于那些梦想创业和离职的职场人士来说,读完这本书后,会有八分之一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同盟。随时把本书放在身边来读,就不会丢掉自己的梦想了。  创业、离职的成功率遵循着一条法则,那就是帕累托法则。虽然有80%的职场人士想要离职,但成功只掌握在不到20%的人的手里。如果想让成功概率成倍增长的话,那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携手前行吧。  许多人都爱说这句话“我要是再年轻十岁……”  本书所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够成功创业和顺利跳槽,是因为他们把今天的自己当做十年后的自己来活。他们是一群拒绝停留在此刻,通过展望未来的十年,让时间提前,为了未来的自己,从现在就做好准备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偶然的机遇和幸运,只有为未来的十年描绘蓝图,对未来有所准备的人,才能收获意外的机遇和幸运。  对读者来说,这本书就是最容易握在手里的机遇,同时也是一种幸运。从此刻开始,把它当做成功的跳板吧。  尹胜一

内容概要

拿不出像样的背景和势力的时候,对职场生活产生厌恶的话,是时候见证成功的秘诀了。
没有卓越的才能或大脑,没有让人张大嘴巴的财力或学历的普通人如何梦想着成功呢?作者的回答是,不是与巨人,而是与周边的矮人牵手。这里所说的“矮人”是指普通人应该拥有的,虽然是细节,却有着决定性差异的东西。表面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们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作者简介

尹胜一,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凭借着畅销图书《改变我人生的1%的价值》、《青少年的最后一堂课》、《用1%创造99%的价值》等,成为一位广为人知的作家。他立志为帮助年轻人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的人生而致力于励志图书的撰写,现在的尹胜一也正是如本书所指明的那样,为了十年后的自己更加地成功而做着不断地努力,积极生活,勇于进取。

书籍目录

PART 1
狗的故事·········1  
PART 2
选拔的差异·········29 
PART 3
真理属于我们,还是属于你们?·········57 
PART 4
地球上最棒的阿呆和阿瓜 ·········81 
PART 5
二十世纪最后的机会·········103
PART 6
什么都不留心·········123
PART 7
银行行长室中·········149
PART 8
莫名其妙被解雇·········175
PART 9
吃饭快的习惯就是秘诀?·········197

章节摘录

  探险者斯科特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哪怕仅仅只给他一次这样的机会也 好。但是时光不会倒流,再重新寻找宿营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最大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这个错误的?”他不止一次地追问自己。要是能够顺利到达宿营地,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斯科特在去往南极点的路上便开始不断地胡思乱想了。暴风雪刮得越 来越凶猛了。眼前的世界就像是一堵雪白的墙一般。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 下,斯科特的内心里那种想要时光倒流的夙愿越发地强烈起来了。现在,南极点离他们并不是很遥远,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但是探险队 员们的状态已经非常糟糕了,几乎要接近身体能承受的极限了,不知道什 么时候大家就会完全地垮掉。斯科特本人也深陷到雪盲症的痛苦折磨当中。即便如此,在斯科特的意识当中,他还是觉得这一行人应该继续向南极 迈进。他们必须这样做,别无选择。但是,下一步他不得不做一个选择了。“问题是……速度。”给探险队造成巨大压力的关键,就是他们行进的速度。但是,斯科特 做了荒诞的决定,他决定用人力来推动雪橇,以此继续前进。要是现在就返回的话,斯科特就会陷入深深地犹豫当中。每当计算关 于剩余食物供给量与燃料问题的时候,斯科特总是显得颇为急躁。“问题是现在才开始选择的话,不是有些为时已晚了吗?”他向他的队员们解释道:“我们已经行进了这么远。并且,现在距离我们的目的地只有240千米 的距离。如果我们现在不提高队伍行进的速度,别说是到达我们的目的地 了,就连回到我们的宿营地也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现在必须做出决定—— 时间正在一点点地吞噬着我们的生命,我们不能够有一丝一毫的迟疑。你 们三个人听懂我的话了吗?”他要求年龄较大的一名队员,以及其余几名经常落后、总是拖后腿的 队员们撤回营地,这是一个相当残酷的命令。这些队员经历了千辛万苦才 走到了这里,现在要求这些队员撤回,对他们来说,的确是晴天霹雳。克服了所有的逆境,撑到了现在……让这些朋友返回营地,所有人都 是难以接受的。剩下的人,对于那些即将离开的人都是默默相视,大家无 一例外地陷入到一片沉默之中。斯科特闭上了眼睛。在他的头脑中出现了一个个数字。一天的行进速 度是30千米!最少的行进速度也应该是20千米啊!但事实上,他们现在连 这个数字的一半都没有达到。要是现在不裁减人员的话,想要实现第一个 到达南极的伟大梦想,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二天,队伍里的三个人原路返回了。最后剩下的五个人,继续跟随 着斯科特踏上了走向南极的未知之旅。斯科特想让自己的队员返回,并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在此之前,斯 科特也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这个决定,只不过,他并不知道在此之前的那 些想法是想继续观察那三位队友一下,还是只是暂时冒出的想法而已。这已经是斯科特开始南极探险的第三十六天了。南纬840,在他们所创 建的第三十六个食物储存点,他们又一次进行了人员的整合工作。不管怎 么说,他们这次的整顿为前行减轻了不少负担。果断地“请回”那些行进 速度较慢的队员,这是一种不得不做的选择——因为暴风雪所带来的不可 避免的选择。当时正遭受着疾病侵袭、忍受着巨大痛苦的斯科特就是这样 想的,他打发那些队员与猎犬回去,这是迟早都会做出的决定。不可避免。斯科特不停地摇头,倒不是因为宿营地的事情——从哪里来,再回到 哪里去,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这五个人陷入了与暴风雪进行持续斗争的状态当中,不知道从 什么时候开始刮起的暴风雪把他们前行的路遮挡得严严实实。斯科特感到 内心中有一种愤怒在无名地奔腾。还是再等一等吧,看看后面会不会好起 来。目前的状况也只能够待在现在的宿营地,这是现在最好的选择。“到底这里是什么地方呢?”P2-5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比别人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艾萨克· 牛顿    不是谁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但谁都可以和矮子握手。  ——尹胜一

编辑推荐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赢在十年后的秘密计划》中登场的这些人物,并不一定是有着宏伟事业的商业巨子,不是有着无限广阔的人脉、衣着光鲜闪亮的成功佼佼者。但他们却能够言传身教地教导你如何具备一个个细微而又重要的成功要素,而这些因素,足足可以为十年后的你拥抱人生的成功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那些梦想创业和离职的80%的职场人士来说,相信重新起航的人(RE-STARTER)中,有1/8的人在读完这《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赢在十年后的秘密计划》后,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秘诀。随时放在身边来读,就不会丢掉自己的梦想了。  创业、离职的成功率遵循一条法则,也就是帕累托法则。虽然有80%的职场人士想要离职,但成功只掌握在不到20%的人的手里。如果想让成功概率成倍增长的话,那就找到自己的伙伴,携手前行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