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出版时间:2003-5-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亚米契斯  页数:148  字数: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讲述对爸爸妈妈、对老师朋友、对祖国的爱的故事,是关于小孩子的勇敢、执著和高贵心灵的故事。它不仅让意大利的孩子着迷,也让全世界的孩子痴迷。人们沉浸在故事中经受着持久的感动,直到长大、变老,仍会把这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书籍目录

十月  开学第一天 十七日  可爱的新老师 十八日  意外 二十一日  格拉勃利亚小孩 二十二日  同窗好友 二十五日  挺身而出 二十六日  贫困的母子 二十八日  少年爱国者(每月例话)十一月  清扫烟囱的小孩 一日  卡隆——我的好朋友 四日  烧炭工人和绅 十七日  弟弟的女老师 十日  父亲生气了(致安利柯)  十日  我的同学可莱谛 十三日  老师们和校长先生 十八日  士兵 二十二日  耐利的保护者 二十三日  优等生 二十五日  少年侦探(每月例话)十二月  小商人卡洛斐 一日  虚荣心的惨败 五日  “小石匠” 十一日  雪中悲剧 十六日  学校的女教师们 十七日  探望受伤老人 十八日  小抄写员(每月例话)  学贵有恒 二十八日一月  助教老师 四日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友人来访 十日二月  喜悦的奖牌 四日  玩具火车 十日  朋友的秘密 十七日  爸爸的看护者(每月例话)  金不换的铁匠 十八日  可怜的盲童 二十四日  病中的老师 二十五日三月  七十八号犯人 八日  争吵 二十日  我的姐姐(致安利柯)  二十四日  病中的“小石匠”  二十八日四月  春日 一日  温培尔脱王 三日  幼儿园 四日  自强的体操 五日  父亲的老师 十三日五月  牺牲 九日  消防队员 十一日  万里寻母记(每月例话)  诗 二十六日  聋哑学校 二十八日六月  酷暑 十六日  乡野远足 十九日  夜校颁奖典礼 二十五日七月  考试 四日  口试 七日  告别 十日

编辑推荐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灿烂千阳,照耀我们成长。  人类最伟大的感悟就是爱,没有爱也没有教育。是爱的教育让幼小的心灵,在感动中慢慢地成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的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每个孩子都来读一读吧!
  •   感谢其他热心会员的推荐,这本书我小孩(12岁)拿到就说:“妈妈,太精美了,我好想看!”还在书边上做了读书笔记,而且字也很大,不亏眼睛。
  •   内容特别好,质量也不错。
  •   书的内容很感人
  •   可是我觉得字还是有点儿小。
  •   排版很不错,看起来很舒服,适合小学、四三年级学生看。
  •      有母爱,有父爱,能让人同情,比如其中的一次地震,母亲为了救女儿,将女儿死死保护住,不管自己的死活。。。。。。
       会教人类怎样做好一个人,怎样才能有一个好品德,好!!!!!!
  •     
       《爱的教育》有不同的版本,漓江社的这本是夏丐尊老先生的译本。不消说语言风格是一派民国风范,就连插图,也怎么看怎么像丰子恺的画风。一页页翻开,浓重的怀旧气息迎面扑来,虽然版式和装帧做得时尚精美,但这本书骨子里的传统文人味道挥之不去。
       这也是自己第一次认认真真看这本书,因为认真,所以看到夏丐尊老先生的序言就已经被打动。他翻译这本书,“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之后翻译和再看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在人类当下纷扰杂乱躁动淡漠的社会处境中,在追求可见可检可控可支配的收益的价值体系中,《爱的教育》——这本由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和亲人的叮嘱构成的记录,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却又弥足珍贵。孩子清澈的视角与成人温暖的心灵在其中交织呈现,一个人与人之间有情有爱、平等尊重、秩序井然的乌托邦式的画卷徐徐展开。尽管此书诞生于1886年,但现在读来仍是引领孩子和父母前行的光亮,其中的真挚、素朴、勇气、责任、力量,永不过时。
       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说,孩子的眼睛与成人的心灵构成了此书的经纬线。
       孩子的眼睛——
       有时极其有趣:“才来入一年级的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驴马似的倔强着,勉强拉了进去。”
       有时细致入微:“和他们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额上直纹一蹙,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招呼是很苦的。”“先生的手还在那里颤抖,额上的皱纹深得好像是伤痕。”
       成人的心灵——
       初雪的时候,孩子们在雪中狂喜。但父亲却在殷殷叮嘱“你因为冬天来了快乐着,但你不要忘记!世间有许多无衣无履,无火暖身的小孩啊!”
       温暖的春日,孩子说:“啊!好快活!我为什么这样快活啊!”“这因为时节既好,而且心里没有亏心事的缘故啰!”母亲说。
       校长对学生的告诫:“华梯尼!不要喂着嫉妒的蛇!这蛇是要吃你的头脑,坏你的心胸的。”
       父亲的教诲:“走街路是最要当心的呀!在街路上也有我们应尽的义务,既然知道在家里样子要好,那么在街路上也是同样,街路就是万人的家呢!”
       成人不仅教育孩子,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绅士的儿子对卖炭者的儿子傲慢无礼,作为绅士的父亲不仅严正地要求自己的儿子道歉,并且“把手向卖炭的伸去”,还向先生请求“从此,请叫他们两个坐在一处。”
       视学官对铁匠的儿子的激励,“把泼来可西的蜡色的脸,缝补过的不合身材的服装打量了一会儿,替他将奖牌悬在肩下,口音中含着深情说:‘泼来可西!今天给你奖牌,并不是因为没有比你更好的人,并且并不单只因为你的才能与勤勉;这奖牌是对于你的心情、勇气及强固的孝行而给的。’”
       “小石匠”来家里玩,身上的白粉粘到了椅背上,儿子要用手扑打,父亲制止并悄悄将之擦去。原因是“凡是从工作上带来的,绝不是脏东西”,见了劳动的人,绝不应该说脏,他身上有着劳动的痕迹。
      卡隆失去了母亲悲恸不已,“我”见着母亲来了跑过去想求抚抱,母亲却将“我”推开。及至看到卡隆羡慕的眼神,“我”方才明白母亲这样做的深意。
       因了这点点滴滴的爱的浸润,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将爱给予了他人,在颁奖礼上,“每逢极小的孩子,衣服褴褛的孩子,头发蓬松的孩子,穿赤服的或是白服的孩子通过的时候,在池座及厢座的孩子都大拍其手。”
       整本书中没有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只有点点滴滴的春风化雨。
       读这本书,不禁想起惠特曼的一首诗: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
       我想,《爱的教育》最珍贵的价值也在于此吧,在最宝贵的童年,让孩子们遇到爱。
      
  •     这本是我小学时买的,算是小人书吧。。
      记得六年级语文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准备一篇读后感然后推荐自己的书。
      我就写了《爱的教育》的读后感,其实我文笔很差,大部分都是抄了后面译者的话,我读书是无法表达出感受的。
      印象很清楚,我最喜欢的是每章后面的故事,有一篇读了我还哭了。。好像是万里寻母那篇,真的很感人吧。
      如果以后我有孩子,一定会好好的教育他,让他感受到爱,让他自己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其实自己是喜欢读沉重的现实小说的,越沉重越能刺激到我,而自己小时候读的却是那些温暖的书,因为回不来,所以我很怀念。
      儿时的记忆总是勾起我的感慨,毕竟二十岁的人了,希望自己可以永远怀有一颗纯真的心,毕竟,现实太过残酷。
      
  •     我读《爱的教育》,晚了十几年。
      
      前段时间回老家,在书架上随手顺了几本书。翻开其中一本《爱的教育》,是九七年版的。扉页上两行稚嫩的正楷,写着“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六日购于某某新华书店”。记得当初语文课上学完《小抄写员》,就按图索骥找到原著看。翻到序,序上说,“特将此书奉献给九岁至十三岁的小学生们。”我当时已经超龄,自认为不再适合看这种“小人书”,所以就扔在了一边。直到最近开始关注教育,才又重新找出来。
      
      全书采用日记体例,以三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描述了一个学年的学习生活。主人公安利柯并没有天天记,不过基本能保证一个月十篇上下,而且篇幅不短,如果披上马甲,活跃在如今的互联网上,算是一位高产的优质博主。新的学年,博主安利柯要迎接新老师,新同学,这些性格迥异的个体,让他在短短一年中接受了受益终身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上课时,调皮捣蛋的同学趁老师背转身,就跳到椅子上撒野。这样的场景,相信谁都不陌生。侥幸没被发现,大家哈哈一笑,老师怒目要求安静之后,这事儿就过去了。可总有例外。一旦被老师发现,后果就难说了。安利柯的新老师正巧回头看见了那个椅子上的孩子,孩子吓得不轻,慌忙坐下等着受罚。老师连表情都没怎么起伏,轻描淡写说了句“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然后附赠了一段我们大家是一家人之类的训导。最后,跳上椅子的学生去求得老师原谅,老师亲了他的额头,说:“快回去!好孩子!”。
      
      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可莱谛在课上呼呼大睡,老师修养再好也忍不住了,大声叫他。当听到有学生说可莱谛早晨五点就起来帮爸爸运柴后,“先生让可莱谛睡着,半点钟以后才走到可莱谛的位置旁,轻轻地吹他的脸,把他吹醒了”。铁匠的儿子泼来可西来家里玩,迷上了玩具火车。安利柯的爸爸会偷偷给儿子塞纸条,上面写着:“泼来可西很欢喜你的火车哩!他不曾有过玩具,你不想个办法吗?”
      
      读到这儿,我才理解为什么夏丏尊要在译者序言里说,要把这本书介绍给父母教师们。他说他自己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流了三天三夜眼泪,后来自己翻译,还经常被感动。他说他流泪是因为惭愧。夏丏尊这样说当然是自谦,有丰子恺的叙述为证:
      
      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
      
      果真是漫画大家,三言两语,就写尽了夏老师的可爱。在丰子恺笔下,夏丏尊爱跟学生讲话,事无巨细的关心,扮演的几乎是家长里“妈妈”的角色,深受学生的敬爱。我想如果有人愿意,能把夏丏尊的故事揉进小说里,似乎也能增色不少。
      
      要我说,与其说《爱的教育》是一本小学生日记,不如更像一部写给教育者的教材。
      
      
      《续爱的教育》
      
      几年后,夏丏尊接了茬,又翻译了亚米契斯挚友孟德格查写的《续爱的教育》。从写作角度来说,这很难说是一本小说,而更像一部个人演讲录。刚开始,安利柯舅父白契还比较矜持,不太讲话,后来发现是个话唠。全书除了少量叙事外,大多数都是白契的单人脱口秀。比夏丏尊更爱说,说了大半本书。话唠归话唠,说的都是金玉良言。我想如果我早在一九九九年就能看完并吸收,也许就不会这么一事无成。
      
      白契的知识和经验,大都是从社会里混出来的,所以不大信看书这一套。他说人学东西,要么从书里学,要么从别人的经验里学,要么从自己的经验里学,“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其价值如果比之铜币,那么从他人的经验得来的知识是银币,从自己的经验得来的知识是金币了。”白契看不上铜币,从没给安利柯推荐过一本书,但他经常把从植物上领悟到的,或者从邻人的经历中学到的经验与安利柯分享。白契不喜欢阅读,因为他更推崇思考,但他又很仰赖写作,同样是因为他推崇思考。写作是思考的结晶,是自己的经验,是闪闪的金币。比如说他要求安利柯做善行历,每天写下自己要做的三件好事,一年就能做一千多件好事;比如他会把自己的经验全都写下来,最后把自己的“金币”倾囊相授。
      
      白契住在海边,所以经常要坐在一块石头上远眺大海,思考也随着视线在天地间驰骋。对于历史,他说:“冗长的历史书中,什么某国国王在某处被杀咧,某年某月某种战争开始咧……徒然记忆了许多这样的事有什么用?……所以要成真的历史家,只读书是不行的。须练习把周围日常生活的事实用了自己的眼去看,用了自己的心去感受,用了自己的头脑去判断那自由正义的精神是在怎样地发展着。……你如果能够写出自己一村的历史,那你就能给予道德宗教或政治以大教训了。这比之于徒事理论的学者的大著述,其价值不知要高得多少呢!”
      
      对于人生,他用终身开花的柠檬树来比喻:“你第一须有希望之花,这是使你的心闪耀的诗。第二,你非结完全成熟的果实不可,这相当于你完全实行你自己的计划。但只这样还不够,成就了一个计划就心安了,是暮气的人。你如果已成就了一事,还非实行其次的计划不可,恰如柠檬的次第结新实一样。能这样的人,无论何时都有着青年的欢喜、壮健的精神与快乐的觉悟。
      
      “但是终年结实繁多的柠檬也以春季开花最多。人在一生中虽常须开希望之花,但究以青年时所开的花为最美。所以,你须于青年时开出最美的花来,显现泼剌的力与芳香的精神。这力,这精神,就是将来结百倍之实,使你快慰的东西。”
      
      还有对于诗,对于自尊,对于职业……这位舅父的金句多得能像豆子一样滚落开来。
      
      
      把书推荐给孩子和父母教师们
      
      古话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话放到现在,就未必妥当。现在不比当初,从托儿所到大学,教过你的老师可以装好几车,要是把个个老师都当父母亲,做儿女的要累坏。上了十几年学,印象最深的,一提到老师这俩字儿就能蹦出来的人,就是那几位对我特别好的。这不能说我忘恩负义,不记好几车老师的恩。我基本都记得,但是印象有深浅之别。书里的那些教师,一定是学生们最难忘的。安利柯的父母和舅父,也是家庭教育的楷模。
      
      跟着安利柯去小学里呆了一年,结识了那么多优秀的人,又听了舅父几个月的教导,这番教益只恨来得太迟。多年后,我想把这本上个世纪买来的书,当作启蒙书送给我的孩子。
      
  •      以孩子的角度描写了,四年一年的生活,自己受到的教育。父母老师姐姐对自己的教导。居然是一八几几年的生活背景。那个时候的意大利学童教育不得不说比现今天朝的教育强太多了。
       让我想到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是本类似的引人思考的教育书籍。这个学校的校长会把自己的学生们当做自己的孩子,这就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小学校长。只能呵呵了。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四年级毕业时,他们的老师告诉他们,如果这一年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请你们原谅。何时我的老师们会对我说这些话?而不是那些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真像一本童话书啊。书中的老师们会对所有阶层的学生一视同仁;会请求学生的原谅;不会体罚学生;学生考不好就坐立不安,觉得自己没有教好。我承认我很羡慕。只是希望我的孩子,我可以按书中的父母那样去教育引导我的孩子。
       今年从母亲那里才得知,从学前班开始,每一次没有得奖,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因为自己只是个工人的孩子,不是领导的孩子。到现在才恍然大悟,为何初中那个极品女老师会喜欢哪个学习不好的同学,见到我们跟看蝼蚁一样。巴不得多踩几脚。就是因为别人是厂长的孩子。这个社会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我现在能做的只有不断的努力,给孩子一个不至于被老师歧视的未来。
  •     初读是在中学,已过了适读年龄。
      
      看着看着就觉着没意思,便撂倒一边儿了。
      
      感觉像《心灵鸡汤》。
      
      左不过是一些读了让人觉着暖了,喜了,明了的暖流。
      
      不以为然。
      
      相当于打了一针麻醉剂,药劲过了还是会疼。再感动也只是一时而已。能长久的唯有自己的心。欲欣欲恸,完全取决于己身。
  •      在曾经长期受教育学课熏陶时,便对《爱的教育》留下了印象,惭愧一直没有读。如今,在一切安好且摆脱了强迫性读书的压力后,终于在无意中又发现了这一宝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自感觉比其他版本翻译得体),此时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这本著作出自19世纪的意大利作家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之手。据度娘介绍是“现代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从作者的经历来说,他正好见证了国家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并亲身经历过统一国家的战争。因此,这本书不自觉地透露着一种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感动,我想它是从三个角度揭示了主题:爱的教育——用爱教育。
       首先,从孩子或者说学生的角度阐释社会中的大爱与美好。在他们的世界中,父母疼爱子女且期待孩子们的进步成长;教师们以不同的风格关心、爱护学生,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相互体谅,互帮互助……每一份感情在平实间透着不平凡的至真。每每让人情不自禁潮湿眼眶,尽管作品已创作有一个多世纪之久了。仅从这点来说它也值得必读。但本人也不惭地以为,在这一层面上本书存在一缺点,即这个四年级的孩子时常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不是有悖于儿童常规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当然也不排除有心智发育较为成熟的孩子。不过,倘若这本书真正能成为我国青少年必读的书目,相信其正面积极的教育意义将不可低估。孩子们将通过它体会身边各种大爱。
       其次,从教师教育学生这个视角来说,教师们批评或表扬都充满了教育的艺术。比如教师们能够在课堂上轻松地解释爱国主义的内涵,即使在如今看来也不显枯燥僵硬,比当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大量活生生的例子更感亲切。再比如教师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方式教育孩子如何对待新同学,如何改掉嘲笑、讥笑别人的坏毛病,比如大家应该怎么对新同学,班长如何代表大家向新同学问好。虽然简单却绝对能为现在的教师们提供教学的建议。并且,我认为这本书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种理念,教育孩子不只是单纯地提高成绩,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习惯品行的养成。点题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产生难以割舍的感情。如果教师人人都能阅读本书,相信大家能够得到不同的教育方法。
       最后,从家长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说,书中的父母经常以身作则,无声地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有力证明。但首先当然是父母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本书主人公的父母多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告诉孩子基本的人生的道理,我认为在方法论上这不啻为一种教育孩子或者说与孩子沟通的好方式。最欣赏的是书中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多是用具体的方法,例如“你该……做。”而不是单纯打骂,相信这对于塑造孩子的品行来说有直接有效的作用。如果父母都能阅读这本书,相信定能从中受益。
       综述之,这本书的读者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不论是教育职业者还是其他职业者,相信都能从中感受到童真童趣。感受到爱的力量!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翻阅后,决定两人一起每天诵读一篇。
      
      书是以一个4年级小朋友的视觉来写的,也有爸爸妈妈的话,内容有同学之间的友爱,有父爱, 有母爱,有老师的爱,也有国家的爱,等等等等。的的确确是爱的教育,仔细体会这本书,让孩子和大人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唯一不足的是,本书的翻译版本太多,而且似乎都不尽人意,夏先生的时代过老了,其它版本不够精致,总觉得离美文差了一截。
  •      童年乌托邦,将人性的真善美真实的表现了出来。正如夏丐尊所说,书中叙述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对于教育小孩而言,这本书堪称经典。
       但是由于时代限制,书中过多的描写了见义勇为,忠君爱国,生病死亡等话题,在以后教育我的孩子的时候,我定会有所选择的让他阅读。
  •     渐渐发现,读书,要是有人同读同议论,或许相同的观点能够变得更加深入,或许相左的观点,能扩大自己的视觉思维。这样读来,才会有新的发现。
      
      图书馆借来还很崭新的书,很讨喜,当初因为封面借来的书,能有这样的收获也算是缘分。
      
      相由心生,书由封显。
      
      因为封面而想借来一看的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没想到竟然前面还是有不止一个的阅读者,惊喜的是,他们留下了诙谐的只言片语,瞬间也让整个读书的过程,又有了新的期盼。
      
      找来小刀,竟然在N年之后削铅笔,去需找一种读书的宁静依靠。淡淡的铅笔头留下丁点的语句,但愿能为后面借书的人,带来丁点不同的感想。
      
      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里,去探索一段旅程的惊喜。
      
      一本书,让我对一个国度产生兴趣。
      
      
  •      爱,一个多么伟大字眼,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我看来,爱是纯洁的,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没有梨花带雨,但是心灵就像被洗涤了一般。让我感受到了爱。
       《爱的教育》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阳光灿烂的少年。虽然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但他们没有被现实的残酷所击败,而是迎风向上。
       《爱的教育》让我感受到人的生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而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爱!
       最后,我想说: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就是在珍惜自己。
  •     这本书在我给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里面,之前没有看到过。有一个学生买了它,然后一个学生说,这本书很好看。于是书到手以后我翻看了一下,于是就一直看下来,借我学生的书。
      这个爱的教育,包含了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我们应该有的对朋友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国家的爱,对陌生人的爱,等等。
      书里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他们的每月故事,讲的是勇敢的人,为祖国,为父母,为友谊的付出。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要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并且积极地让孩子去别的同学家里玩。父母教导孩子要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出现问题积极沟通处理。节日来临,为孩子讲解节日的意义,并教给他应该如何去做。还有对劳动者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分。等等等等。
      我觉得书里面学校对学生的那种教育,是我们的学校无法给予的。不管是对学习,友谊,还是爱国。
      我现在的学校,我来了8个月。没有升过一次旗,我没有看到过国旗旗杆和旗台。新的宿舍楼在去年9月修好了,新的综合楼今年3月修好了,新的篮球场跑道今年3月修好了,新的旗台也修好了。可是到现在,没有旗杆也没有国旗。
      连最基本的爱国教育都没有。
      昨天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到这个事,同事说,你以为升旗好么,到时候会有每周一讲,每周一歌,特别是你们语文老师,每周一讲就是你们的事情。我就愕然了,升旗就升旗么?为什么一定要讲或者唱。为什么一定要走这些形式?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学校,我们的教育。
      但是从我自己来说,这本书给予我很多以后教育孩子的知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一个这样的人。
      勇敢,正直,感恩,尊敬,懂得爱的人。
      
      最近看了两本关于教育的书,深感中国的教育问题之严重。但很多都是我们老师无法解决的。
      我能做的,只能是尽我的能力,让他们快来一点。可是,我能做的,是那么的微薄。
  •     书中蕴涵很多平常生活中的道理,贴切生活,有很多智慧的长者给予了主人公很多智慧的引导,教育他成为一个智慧、正直的青年。如果我们每个人成长中都有一个自知并切勇敢的长者引导,那么生活会更加的顺利。读完之后让人受益匪浅,是一本很好的书。
  •     这是本小学生的日记,暂且不评价作为一个孩子的文笔如何。通过日记所描述的那个世界让我感叹不已。先生(学校老师)的鞠躬尽瘁,让小学生都能感知的那种爱和奉献精神;一些正义的学生挺身而出来保护受欺凌的学生,学生之间更是能做到在知晓贫富差距和身世等级差距的前提下尊重他人;作者父母的价值观的教导,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我在想,故事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意大利,今天的意大利还是那样的美好吗?我没去过意大利,我不得而知。而我知道的是,现在的中国教育体系深深地让我感到遗憾,在我们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真的进步了吗?
      
      如果你是为人师者,如果你是为人父母,花点时间看看吧。正如译者所说 “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 让我们一起看看理想世界的文明状态,算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好。
  •     初中时候读的,选这个主要是我读的貌似就是这个封面的,非常喜欢,觉得很值得一读,温暖了我少年的心啊,害羞ing。。。另外还想说一下读外国小说翻译绝对重要,当时读的时候就觉得文笔流畅,思路清楚,连带感动着我,现在一看,夏丐尊,果然书写的好不好或翻译的好不好,与名气无关啊~~
  •     这本书让我懂得怎样为人处事。其中一篇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不小心伤害到你或你的东西,不要故意报复他。这样会引起争执。如果和同学发生争执,你也要最先承认错误,不要等别人承认,你再来承认。回到家后应向父母承认错误,不要等父母发火再承认。可是承认错误不是嘴上说的,我们要实际行动。这就是和好多人之间的友谊。
  •      本书原名《Coure》,意思是“心”,英译本《Heart》也是“心”的意思。这次从英译本转译,仍旧保留了《爱的教育》作书名。书主要讲了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从四年级开学时的第一天到第二年的7月份,记录了他身边和生活中一点一滴所累积的爱,他一天感受一点,一天反思一点,每天都在爱的世界里成长。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本爱的教育,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关心,而关心别人有多么快乐!
       我摘抄下来的部分,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的部分。一个清扫烟筒的小孩子,把赚来的三十个铜币丢了,他无法回家,于是路过的同学都用自己的钱币帮助他。没有带钱的同学就把自己的鲜花送给他。我觉得这一段是最感人的,这让我感到了要是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就会是一个拥有一切高尚品德的人。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它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
       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学会去理解别人,我们自己遇到困难是纵向获得别人的帮助,而我们平时遇到困难的人时也应该尽力而为的去帮助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时虽然是微小的,但它是无私的、珍贵的、非凡的。。。
  •   沙发~
  •   店长光临,蓬荜生辉!
  •   忙忙忙
  •   在最宝贵的童年,让孩子们遇到爱。
    支持水秀~
  •   囊虫不许催我!
  •   谢谢毛毛!
  •   还真是心有灵犀。@水秀乡不催你!
  •   亲!催吧催吧!我的爪爪就能刨得更快点儿!
  •   慢酌香茗 又去慢酌香茗了吧?老久不见。
  •   嗯 没啥新书 我就出现不了啊。。。
  •   你读的另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是什么?
  •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看看罗素自选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