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散文

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页数:322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国散文创作的革故鼎新出现在20世纪的“五四”时期,散文形态实现了从古代向现代的剧变,散文也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关于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盛况,鲁迅是这样描述的:“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于英国随笔,所以也带有一点幽默和雍容……”而林语堂散文,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自成一家。  林语堂学贯中西,著作卷帙浩繁。虽则在不同的时期,其创作风格不无差异,但皆可从他自题的《联语五则》中去把握,即:“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领现在可行之乐,补生平未读之书。”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可谓宇宙诸事无所不谈。他熟悉中西文化,常常于文中海阔天空地谈开去,所摘取的事例亦中亦西、或大或小,都饶有趣味,文化含量很高。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见《小品文之遗绪》)。从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译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他的文章虽也讲要直面人生,不过并不缀以惨淡的笔墨;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唐晤,潇洒自在,并以达到冲淡的心境为最上乘。这显然有别于左翼作家所主张之战斗的文风,而是站在高于现实处,以自由主义精神写“热心冷眼看人间”的智慧文章。他最终也没能听取鲁迅关于不要把小品文当威“小摆设”的规劝(参看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坚持用散文的笔调本色为文,从而广达自喜、独抒性灵。  纵观五四时期的散文作品,林语堂这种融汇了东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虽缺乏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却也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维度,另辟蹊径,对当时、尤其是当下的读者意义重大。  正如林语堂对艺术的感言:“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会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林语堂的经典散文正是艺术的盛宴,给生活中怅然若失者以人生的况味,给奢侈得意者以更为上乘的情致,给麻木矫饰者以纯然的气度和真挚的滋味……编者汇集了林语堂在各个时期和不同领域中所写的经典散文篇目,意在使那些旋转于快节奏生活中的现代人能够在这位幽默大师的引领下,于焦灼繁忙中舒展心情,体验幽默与从容,获得最好的精神享受。

内容概要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复杂的、有争议的作家。林语堂的散文,在内容上有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除其明显的政治上和观点上的差错外,他的有些思想和主张,如要求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等等,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在今天看来,特别是联系林语堂个人后来发生的变化,既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历史的局限性,也可以明显的看到他的反动的阶级实质。本书收入作者所写主要散文作品共102篇。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平淡中见深长,在现代散文中独树风格。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原名玉堂,福建龙溪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去美国留学;后转赴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1932年起,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抗战开始后,赴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活动。著有《翦拂集》、《大荒集》等。

书籍目录

雅人雅事 我的戒烟 坐在椅中 做文与做人 秋天的况味 我的图书室 有不为 来台后二十四快事 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茶和交友 家园之春 纪元旦 庆祝旧历元旦 论树与石 买鸟 阿方 看电影流泪 我为什么是一个异教徒 乔迁 乐享余年读城记 动人的北平 春日游杭记 记纽约钓鱼 谈海外钓鱼之乐 论游览 说避暑之益 说乡情大话中国人  中国人之聪明 脸与法治 染指民族 中国的国民性 思满大人 萨天师语录 巾国的悠闲理论 悠闲生活的崇尚 论肚子 中国式的家庭理想 叩头的软体操价值 杂说 论笑之可恶 人生之研究 一个准科学公式 论政治病也说先哲 论孔子的幽默 孟子说才志气欲 谁最会享受人生 《关雎》正义 半部《韩非》治天下 茶人智语 论恶性读书 读书的艺术 论读书 读书与看书 论趣 写作的艺术 姻屑 吸烟与教育 哈佛味 从丘吉尔的英文说起 母猪渡河 失败了以后 你且能哭即哭吧! 艺术家旧时旧事 祝土匪 清算月亮 无花蔷薇 孤崖一枝花 鲁迅之死 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纪念孙中山先生 思想花火 论伟大 说潇洒 论梦想 论幽默感 谈涵养 谈直觉 论灵心 说本色之美 论谈话 论买东西 论色即是空 论东西文化的幽默 独身主义——文明的畸形产物  基督徒、希腊人、中国人 性的吸引 女论语 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 心灵欢乐吗? 诗样的人生 人生的乐趣 尘世是惟一的天堂 论人类的尊严 妓女与妾 人生快乐的问题 论老年的来临 据谈智识的鉴别力 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 人类是惟一在工作的动物 猴子的故事 论强壮的肌肉 论不免一死 论任性与不可捉摸 个人主义 回向常识 近情 近乎戏弄的好奇:人类文明的勃兴 

章节摘录

  我的戒烟  凡吸烟的人,大部曾在一时糊涂,发过宏愿,立志戒炯,在相当期内与此烟魔,决一雌雄,到了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自醒悟过来。我有一次也走入歧途,忽然高兴戒烟起来,经过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责备,悔悟前非。我赌咒着,再不颓唐,再不失检,要老老实实做吸烟的信徒,一直到老耄为止。到那时期,也许会听青年会俭德会二三姑六婆的妖言,把他戒绝,因为一人到此时候,总是神经薄弱,身不由主,难代负责。但是意志一日存在,是非一日明白时,决不会再受诱惑。因为经过此次的教训,我已十分明白,无端戒烟断绝我们魂灵的清福,这是一件亏负自己而无益于人的不道德行为。据英围生物化学名家夏尔登(Haldane)教授说,吸烟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有影响于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余三大发明之中,记得有一件是接猴腺青春不老之新术。此是题外不提。  在那三星期中,我如何的昏迷,如何的懦弱,明知于自己的心身有益的一根小小香烟,就没有胆量取来享用,说来真是一段丑史。此时事过境迁,回想起来,倒莫明何以那次昏迷一发发到三星期。若把此三星期中之心理历程细细叙述起来,真是罄竹难书。自然,第一样,这戒炯的念头,根本就有点糊涂。为什么人生世上要戒炯呢?这问题我现在也答不出。但是我们人类的行为,总常是没有理由的,有时故意要做不该做的事,有时处境太闲,无事可做,故意降大任于己身,苦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把自己的天性拂乱一下,预备做大丈夫罢?除去这个理由,我想不出当日何以想出这种下流的念头。这实有点像陶侃之运甓,或是像现代人的健身运动——文人学者无柴可剖,无水可吸,无车可拉,两手在空中无目的的一上一下,为运动而运动,于社会工业之生产,是毫无贡献的。戒烟戒烟,大概就是贤人君子的健灵运动罢。  自然,头三天喉咙口里,以至气管上部,似有一种怪难堪似痒非痒的感觉。这倒易办。我吃薄荷糖,喝铁观音,含法国顶上的补喉糖片。三天之内,便完全把那种怪痒克服消灭了。这是戒烟历程上之第一期,是纯粹关于生理上的奋斗,一点也不足为奇。凡以为戒烟之功夫只在这点的人,忘记吸烟乃魂灵上的事业;此一道理不懂,根本就不配谈吸炯。过了i天,我才进了魂灵战斗之第二期。到此时,我始恍然明白,世上吸炯的人,本有两种,一种只是南郭先生之徒,以吸烟跟人凑热闹而已。这些人之戒烟,是没有第二期的。他们戒烟,毫不费力。据说,他们想不吸就不吸,名之为“坚强的志愿”。其实这种人何尝吸烟?一人如能戒一癖好,如卖掉一件旧服,则其本非癖好可知。这种人吸炯,确是一种肢体上的工作,如刷牙、洗脸一类,可以刷,可以不刷,内心上没有需要,魂灵上没有意义的。这种人除了洗脸、吃饭、回家抱孩儿以外,心灵上是不会有所要求的,晚上同俭德会女会员的太太们看看《伊索寓言》也就安眠就寝了。辛稼轩之词、王摩诘之诗、贝多芬之乐、王实甫之曲是与他们无关的。庐山瀑布还不是从上而下的流水而已?试问读稼轩之词、摩诘之诗而不吸烟,可乎?不可乎?  但是在真正懂得吸烟的人,戒烟却有一个问题,全非俭德会男女会员所能料到的。于我们这一派真正吸炯之徒,戒烟不到二三日,其无意义,与待己之刻薄,就会浮现目前。理智与常识就要问:为什么理由,政治上、社交上、道德上、生理上或者心理上,一人不可吸炯,而故意要以自己的聪明埋没,违背良心,戕贼天性,使我们不能达到那心旷神怡的境地?准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胸襟豁达、锋发韵流,方有好文出现,读书亦必能会神会意,胸中了无窒碍,神游其问,方算是读。此种心境,不吸烟岂可办到?在这兴会之时,我们觉得伸手拿一支烟乃惟一合理的行为;反是,把一块牛皮糖塞入口里,反为俗不可耐之勾当。我姑举一两件事为证。  我的朋友B君由北平来沪。我们不见面,已有三年了。在北平时,我们是晨昏时常过从的,夜间尤其是吸烟瞎谈文学、哲学、现代美术以及如何改造人间宇宙的种种问题。现在他来了,我们正在家里炉旁叙旧。所谈的无非是旧友的近况及世态的炎凉。每到妙处,我总是心里想伸一只手去取一支香烟,但是表面上却只有立起而又坐下,或者换换坐势。B君却自自然然的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似有不胜其乐之情境。我已告诉他,我戒烟了,所以也不好意思当场破戒。话虽如此,心坎里只觉得不快,嗒然若有所失。我的神志是非常清楚的。每回B君高谈阔论之下,我都能答一个“是”字,而实际上却恨不能同他一样的兴奋倾心而谈。这样畸形的谈了一两小时,我始终不肯破戒,我的朋友就告别了。论“坚强的志愿”与“毅力”我是凯旋胜利者,但是心坎里却只觉得怏怏不乐。过了几天,B君途中来信,说我近来不同了,没有以前的兴奋、爽快,谈吐也大不如前了,他说或者是上海的空气太恶浊所致。到现在,我还是怨悔那夜不曾吸烟。  又有一夜,我们在开会,这会按例每星期一次。到时聚餐之后,有人读论文,作为讨论,通常总是一种吸娴大会。这回轮着C君读论文。题目叫做《宗教与革命》,文中不少诙谐语。记得c君说冯玉祥是进了北派美以美会,蒋介石却进了南派美以美会。有人便说如此则吴佩孚不久定进西派美以美会。在这种扯谈之时,室内的炯气一层一层的浓厚起来,正是暗香浮动奇思涌发之时。诗人H君坐在中间,斜躺椅上,正在学放烟圈,一圈一圈的往上放出,大概诗意也跟着一层一层上升,其态度之自若,若有不足为外人道者。只有我一人不吸烟,觉得如独居化外,被放三危。这时戒炯越看越无意义了。我恍然觉悟,我太昏迷了。我追想搜索当初何以立志戒炯的理由,总搜寻不出一条理由来。  此后,我的良心便时起不安。因为我想,思想之贵在乎兴会之神感,但不吸烟之魂灵将何以兴感起来?有一下午,我去访一位洋女士。女士坐在桌旁,一手吸烟,一手靠在膝上,身微向外,颇有神致。我觉得醒悟之时到了。她拿烟盒请我。我慢慢的,镇静的,从烟盒中取出一支来,知道从此一举,我又得道了。  我回来,即刻叫茶房去买一盒白锡包。在我书桌的右端有一焦迹,是我放烟的地方。因为吸烟很少停止,所以我在旁刻一铭曰“惜阴池”。我本来打算大约要七八年,才能将这二英寸厚的桌面烧透。而在立志戒烟之时,惋惜这“惜阴池”深只有半生丁米突而已。所以这回重复安放香烟时,心上非常快活。因为虽然尚有远大的前途,却可以日日进行不懈。后来因搬屋,书房小,书桌只好卖出,“惜阴池”遂不见。此为余生平第一恨事。

编辑推荐

  林语堂的经典散文是艺术的盛宴,给生活中怅然若失者以人生的况味,给奢侈得意者以更为上乘的情致,给麻木矫饰者以纯然的气度和真挚的滋味……《林语堂散文》编者汇集了林语堂在各个时期和不同领域中所写的经典散文篇目,意在使那些旋转于快节奏生活中的现代人能够在这位幽默大师的引领下,于焦灼繁忙中舒展心情,体验幽默与从容,获得最好的精神享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林语堂散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9条)

 
 

  •   非常喜欢林语堂的作品,此书精装本,大气。
  •   一直非常喜欢林语堂先生!这本用来典藏的,没舍得拆封。
  •   本人很喜欢散文,看了这本书,感觉我的一些想法和他很靠近,有一些共鸣。就是书里面有一部分页装反了,有点美中不足。。。
  •   大师的散文就是那么朴实,很好
  •   林先生的散文清新自然,
  •   这本散文编的很好,书的装帧也很精美
  •   收录所有散文,包装非常有感觉
  •   我认为这本书很能陶冶个人的情操,提升自身修养,很好的一本书在质量方面也是很过关的,封面很符合作者的风格。所以还是很好的
  •   一直都喜欢他的作品,无论是文笔、格调、语言、风格和内容。
  •   适合收藏的一本经典书目
  •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封面。简洁,大方。
    朴素而质量很好的感觉 。
    内容就不必说了。
    享受,舒服。
  •   艺术魅力无限 国学韵 儒韵深厚
  •   这本书的版本很好,林先生的文自是不必说了,印刷很好,封片是硬皮的,看起来很古朴。。
  •   封面是牛皮硬纸板,纸质印刷都非常好,书的编排很有味道,内容更是没得说,非常好,买这本书,没错,收藏价值看好!
  •   书的外观,纸质好看,图像精美,遗憾的是,送来的时候有脱层的现象,本书也属于比较容易脱层吧。
  •   不错哦,这本书,淡淡的,淙淙的,浅浅的。如流水,如行云。
  •   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满意
  •   这个商品不错,包装精美,都舍不得拆开啊啊啊!
  •   质量不错 送货真快
  •   屯着,与孩子一起慢慢看。
  •   包装精致,收藏好书
  •   还没看,给孩子买的,包装很好
  •   还没来得及读,但是从外观看很好
  •   文章之精辟,让懵懂的我们豁然开朗。
  •   朗诵的好题材
  •   包装很精美,内容也好。智者!
  •   给孩子买的,古香古色的封面,秀美的文章,孩子非常满意,我也觉得非常棒
  •   是硬壳的!适合收藏!
  •   牛皮封面 大大的一本 书名还镏金 美
  •   给学生买的,是老师推荐的,还没来得及读。
  •   语言精美,构思巧妙,可以精读
  •   书很好,很大气,有时间慢慢欣赏。
  •   书不错,很耐读。
  •   书本装订及内部排版设计都很喜欢,选文也很值得一看。
  •   不错,闲时收藏着看看
  •   林语堂一直就是一位大家,海外留学的他结合了西方的浪漫思想,充满了浪漫的气息,观点突破了当时时代的限制,但是却被成为资产阶级。书真的很好看,但是这个包装一打开就有点拖了,可能和硬质包装有关吧,以后估计要好好保护了
  •   近期才开始读,以前就很喜欢林语堂先生的文章,他的睿智,幽默,每每读来总令人开怀一笑。读他的游记,那种清新自在让人很向往那自由徜徉的大自然
  •   集合了好多方面的散文,是一本不错的书.
  •   大本,精装,大家之作,值得一读。
  •   书整个看上去干净大方,但不知怎的我的书有一些较为严重的脱页现象。。。不过还是不错
  •   书翻页有点困难,会跟过来。
  •   呵呵,书的体积挺大的,内容看了,还可以
  •   好,比较满意。
  •   和网上说的一样,不错
  •   书的质量很好,包装,纸张,排版等都不错。比较大,适合收藏。
  •   爱不爱看,要看缘分了
  •   装帧很好印刷不错
  •   开面很大气,属于适合收藏的包装,看起来不是很方便,容易弄坏。
  •   这套书原本很不错,但装帧太过浮华,装订质量也不怎么样,新书拿到手,一看已经大面积脱胶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