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经典语录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新宇 编  页数:260  

内容概要

  “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曾出现过油印或铅印的各种版本,但由于时代政治文化的影响,那些语录大多是关于斗争的文字。在一个高喊革命口号,而且相信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都“其乐无穷”的时代,对任何遗产的选择都常常陷入单一,而不能面对其全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且,正是那个年代的选择和打扮,使鲁迅的形象变得尖刻怪僻、面目狰狞。使许多人至今望而生畏。鲁迅曾经指出,世人摘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使陶渊明成了一个飘逸诗人;其实,陶渊明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写下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句子。所以,我们的摘编努力避免以偏概全,力图展示鲁迅思想的全貌。

作者简介

李新宇,男,山东青州人,生于1955年2月,1978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大梦谁先觉》、《愧对鲁迅》、《走过荒原》、《鲁迅的选择》、《呐喊点评》、《爱神的重塑》、《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中国当代诗歌潮流》、与人合作出版有《新时期小说的文化选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水浒传》《三国演义》批判,主编有《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史》、《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编 01.人生 02.处世 03.人性与人格 04.启蒙 05.革命 06.自我剖析 第二编 01.传统与国粹 02.历史与国情 03.中国人 04.国民性 05.秩序与规范 06.台绩与治术 07.守旧与革新 08.封闭与开放 第三编 01.文学 02.文学家 03.文艺与社会 04.文人与文坛 05.语言文字 06.创作 07.批评 08.翻译 09.读书 10.知识阶级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是因为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是“仍旧贯”的老调子。 第二,是个人的老调子还未唱完,国家却已经灭亡了好几次了。何以呢?我想,凡有老旧的调子,一到有一个时候,是都应该唱完的,凡是有良心,有觉悟的人,到一个时候,自然知道老调子不该再唱,将它抛弃。但是,一般以自己为中心的人们,却决不肯以民众为主体,而专图自己的便利,总是三翻四复的唱不完。于是,自己的老调子固然唱不完,而国家却已被唱完了。 ——《集外集拾遗·老调子已经唱完》 老调子将中国唱完,完了好几次,而它却仍然可以唱下去。因此就发生一点小议论。有人说:“可见中国的老调子实在好,正不妨唱下去。试看元朝的蒙古人,清朝的满洲人,不是都被我们同化了么?照此看来,则将来无论何国,中国都会这样地将他们同化的。”原来我们中国就如生着传染病的病人一般,自己生了病,还会将病传到别人身上去,这倒是一种特别的本领。 殊不知这种意见,在现在是非常错误的。我们为甚么能够同化蒙古人和满洲人呢?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比我们的低得多。倘使别人的文化和我们的相敌或更进步,那结果便要大不相同了。他们倘比我们更聪明,这时候,我们不但不能同化他们,反要被他们利用了我们的腐败文化,来治理我们这腐败民族。他们对于中国人,是毫不爱惜的,当然任凭你腐败下去。现在听说又很有别国人在尊重中国的旧文化了,那里是真在尊重呢,不过是利用! ——《集外集拾遗,老调子已经唱完》 十九世纪以后的文艺,和十八世纪以前的文艺大不相同。十八世纪的英国小说,它的目的就在供给太太小姐们的消遣,所讲的都是愉快风趣的话。十九世纪的后半世纪,完全变成和人生问题发生密切关系。我们看了,总觉得十二分的不舒服,可是我们还得气也不透地看下去。这因为以前的文艺,好像写别一个社会,我们只要鉴赏:现在的文艺,就在写我们自己的社会,连我们自己也写进去;在小说里可以发见社会,也可以发见我们自己;以前的文艺,如隔岸观火,没有什么切身关系;现在的文艺,连自己也烧在这里面,自己一定深深感觉到;一到自己感觉到,一定要参加到社会去!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但何以大家偏要选出Ibsen来呢?如青木教授在后文所说,因为要建设西洋式的新剧,要高扬戏剧到真的文学底地位,要以白话来兴散文剧,还有,因为事已亟矣,便只好先以实例来刺戟天下读书人的直感:这自然都确当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

编辑推荐

《鲁迅经典语录》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鲁迅经典语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编者的眼光别具一格,不愧为鲁迅编撰学的一大家,可惜他编的《鲁迅大全集》售价太贵,此为美中不足,甚为遗憾,只能暂时望书兴叹。
  •   一本好书!!!!!
  •   我的大学老师李新宇教授披沙拣金,编选而成。反复阅读,直至成诵,信手拈来,近而言之,为了学问;远而言之,为了做人,都值得我们去阅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