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亲人在台湾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万华茹  页数:264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书讲述了一个家族、海峡两岸、三代人的心酸故事,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开始于1949年。一个温良恭俭的小康之家,因为内战被分割开来,有的留在了大陆,有的奔走台湾。作者从她的祖父祖母开始,慢慢回忆了自己家族的变迁,从分离后的各自的艰辛生活,到相聚的喜与忧。台海两岸,大家过得都不容易。

作者简介

  万华茹,河南光山人,中学高级教师,自小喜爱文学,。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若干文章。多年来一直有感于家族往事,遂以此为基础,写出《家有亲人在台湾》一书。此书曾以《家有台胞的故事》之名,参加中国首届网络小说大赛并获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冤家夫妻:我的祖父与祖母
第二章 天涯孤旅:大伯父的荣民岁月
第三章 离恨深深:二伯父与梁二妈
第四章 怯对流年:我的父亲和母亲
第五章 日暖风吹:伯父归来
第六章 雾霭夕阳:永远在一起的一家

章节摘录

  王忠送走他们,自己都撑不住哭了,说这往后没粮吃咋办,村里人面面相觑。王忠夫妻俩是标准的老贫农、老好人。王忠是祖父家的三代佃农之后,与祖父一向有缘,他比祖父小十岁,称祖父为老哥。他的屋里人瑞兰,是祖母婆婆从前的随身丫环,人长得瘦高黑俏。这两人在翻身后的新社会里并没有像宣传中所说的那样,对其旧主人反目成仇,批倒批臭。相反,他俩身上保留了人性中最为闪光的东西--怜悯与善良。祖母能活过五九年,幸亏他们的帮助。  生产队的粮食绝大部分交了公粮,冬天来临时,队里的大锅饭越煮越稀,排队领饭时,面黄肌瘦的孩子们编歌唱道:“进了食堂门,稀饭一大盆,盆里照进碗,碗里照进人。”  王忠听了苦笑说:“照进人的稀饭也没有了,队里已经烧锅无米下,明天就要吃青菜。”  一连吃了二十天野菜,全生产队的人都浮肿,走路东倒西歪,食堂的大锅菜也停了。王忠把全队的人都召集到那两间旧草棚里,有气无力地说:“我但凡能弄到一点儿吃的,就拿出来分,眼下万般无奈,都自己想办法过粮食关吧!”他肿亮的黑脸上有层怪异的光,话没说完就“咕咚”一声坐到地上,几个人帮着才把他从满是草灰的地上拉起来。  祖母和德芝小姑饿得头和眼睛比往日大了许多,走路摇摇晃晃地像演皮影戏。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九四九年,历史的一瞬间,时世的大变局。多少普通的中国家庭,从此骨肉分离,音讯隔绝。一道海峡,宛若阴阳分界,生死两茫茫,爱情,亲情,最真挚的人间情感,在横扫天下的政治风暴面前,无比脆弱,被击得粉碎。三十年后,历史绕完圈子,时世回归正常。两岸交通,幸存者相见,却已物是人非,惟有泪千行。一九四九,藏着多少沉默的故事,无声的哀歌。此书把其中一个故事讲了出来,把其中一支哀歌唱了出来,讲得缠绵悱恻,唱得催人肠断。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    《家有亲人在台湾》贵在一个“真”字,从祖父祖母、伯父伯母,直到父亲母亲,娓娓道来,那些历史长河中流淌过的琐碎瞬间栩栩如生,被充满真情的笔触镌刻在岁月的缝隙里,平凡小人物在中国一段大命运中演绎过悲喜今生,不刻意煽情,隐隐萦旋着欲说还休的味道……这份朴素与诚恳是一个家族的写真,也是一个民族的见证。  ——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有亲人在台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小人物的生活拼凑起来才能得到真实的大历史,万氏家族三代在海 峡 两 岸不同的离散悲欢,兜兜转转几十年,终于回归正常。只是,幸存者相见,已是物是人非,惟有泪千行。作者万华茹写得朴素诚恳,我相信这虽然只是万氏一家之事,却可以打动每一位阅读者。
  •   内容非常精彩,赠送的台湾老照片明信片也非常精致。这样的好书不应该被埋没。
    另外,个人感觉,一个国 家不仅需要宏大的叙事,更需要一段段个人的 “小历史”,普通人写史,更容易让人感动吧。
  •   很平实的书,在网上看过前半部分,还是买纸制的看过瘾。写平常人家不常的经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