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06-0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页数:150  

前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 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 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 统美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 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 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 、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 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 、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 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 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 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 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 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 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 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 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 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 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 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 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 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 、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 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 、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 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 、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 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 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 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 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 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 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 ,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 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 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 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 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 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 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 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 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 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 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 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 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 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美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 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 ……

内容概要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丛书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丛书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巅峰阅读文库:和·和平共处》为该系列丛书之一,由于永玉、武丽娜编写,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关于和平共处的故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友好交往  新罗使节和留学生  鉴真东渡日本  陈诚五使西域  朱元璋与邻国友好  明成祖倡友好外交  利玛窦来华传教  传教士修改中国历法  朱舜水东渡日本  朝鲜人来华学制造  越南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第二篇 和平相处  弭兵之会  为和平而生的墨翟  宋辽澶渊之盟  牛温舒促宋夏之和  弘农杨氏优良家风  李士谦和亲睦邻  董文忠为国平刑  “独坐”顾佐心胸豁达  审时度势定策安西  宋文帝治国  秦始皇御边固国  光绪帝准旗人自谋生计  元昊十年戒辽第三篇 和平安定  刘邦缔结和亲之约  细君公主保和平  解忧公主的贡献  隋文帝与突厥相交  李渊与突厥交好  文成公主创和平  金城公主人藏促和盟  李泌说德宗与回纥交好  顿莫贺归唐  云南归顺唐朝  三娘子促蒙汉和好  清朝安和班禅额尔德尼  云南的和平解放  北平的和平解放

章节摘录

  鉴真东渡日本 我国唐朝时期,疆土辽阔,经济繁荣,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 流也达到了空前繁荣。为了能够学到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 唐太宗贞观年问开始,日本就多次派遣遣唐使到中国来,其中成行的就有13 次之多,还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归国,派 使 团前往迎接),两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专使)。在这些使团当中, 有 许多是留学生,还有一部分留学僧,其中不乏好学之士和学识渊博之人。 当然,唐朝也不断有人东渡日本进行中日文化交流,其中贡献最大的就 是鉴真和尚。 鉴真俗姓淳于,14岁时进扬州大云寺,从闻名天下的智满禅师受戒学禅 门。在名师的指引下,鉴真的学业突飞猛进。3年后,他离开大云寺,到达 越 州(今浙江绍兴)的龙兴寺学习戒律,并受“菩萨戒”。 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鉴真云游四方求学,曾到过洛阳、长安等 地。景龙二年(708年),在鉴真20岁时,由律宗法师弘景主持,他受了“具 足戒”。此后,鉴真不断刻苦钻研佛教经义,对律宗也有很深的研究。733 年, 鉴真被誉为江淮一带的受戒大师,在佛徒中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鉴真回到扬州大明寺宣讲戒律。当时,前来 听他讲经和由他受戒的弟子就达4万人之多。这时,鉴真已是学识渊博、威 望 很高的佛学大师了。而且,他还不断组织僧人抄写经书,数目多达3。3万卷 ; 他还设计建造过寺院80多所。因此,日本来到大唐的留学僧都很仰慕他的佛 学造诣。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来到大唐学习。随团前来的 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受日本圣武天皇之命,约请鉴真东渡日本。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十月,荣睿、普照到扬州的大明寺拜谒了鉴 真,并表达日本的仰慕之意,说:佛法虽然流传到日本国,但日本还没有传 法受戒的高僧,请“大和尚东游兴化”。于是,鉴真问寺内诸僧,有谁愿意 应此远请,众僧默然。良久,才有一僧名为祥彦的弟子说:“彼国太远,生 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生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 克,是故众僧缄默。” 鉴真听后,说:“为法事也。”鉴真去意已定。随后,他就开始了东渡 日本 的准备。 第一次东渡日本时,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但由于受到官 厅的干涉而失败。第二次东渡时,鉴真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 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也多达85人。可是船刚刚出长 江口,就遭遇到风浪被击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东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时,又因航船触礁而告失败。 744年,鉴真准备从福州出海,可在前往温州途中又被官厅追及,被强 制 带回扬州。就这样,四次东渡都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鉴真开始了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 泊3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遭遇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达了海南岛南 端的崖县。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都相继去世,鉴 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而染上暑热,并导致双目失明。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十月十五日,日本第十次遣唐使在归国前夕,遣 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大伴古麻吕和仕唐多年、历任唐光禄大夫 、 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等也准备回国, 他们又一同到扬州延光寺参谒鉴真。藤原大使说:“早闻大和尚曾五次东渡 日 本欲去传教,今日得见,万分荣幸。若大和尚仍有此愿,弟子等有船4艘返 日,应用物品俱备,不知肯同行否?” 此时鉴真虽已是66岁高龄的老人,且双目失明,但为了传教授戒,为了 中日人民的友好及文化交流,他依然痛快地应允了日方的恳请。 鉴真要再度东渡日本的消息很快在扬州传开了,这时正好鉴真的弟子仁 干从婺州(今浙江金华市)到扬州来,得知师父将要远行,便约定由他备船在 江头接候。十月二十九日晚,鉴真及弟子工匠等24人从扬州的龙兴寺出发到 江头迅即登船启程,出大运河,入长江,直趋苏州黄泗浦(今江苏省常熟县 黄 泗,即黄歇浦)与日本的遣唐使船队会合。 这次鉴真东渡随身带的物品有如来、观世音等佛像8尊,舍利子、菩提 子 等佛具7种,华严经等佛经84部300多卷,此外,还有王羲之、王献之的真迹 行书等字帖3种。 临行前,鉴真恐经卷有失,十一月十五日与弟子分乘第二、三、四船。 直到十一月十六日船队启航前,鉴真才登上大伴古麻吕的船。然而,船队驶 入东海后,又被强劲的东北风吹散,第四只船杳无踪影,只有剩下的3只船 奋 力向前航行。 十一月二十一日,第一、二两船同到冲绳岛,在多弥岛(今日本种子岛) 的西南与前天晚上停泊在这里的第三艘船会合。 十二月六日,海上刮起了人们渴望的南风,3只船相继起航顺风前进, 而 藤原大使与阿倍仲麻吕所乘的第一船因触礁无法行动。鉴真所乘的第二只船 发向多弥去,7日后到达益救岛(今日本屋久岛)。停泊候风10天,并等待其 余船只。第一船修复后,继续航行,因遇偏北风暴而漂至安南州(今越南境 内),全船180余人,死难者达170人,仅大使藤原清河与阿倍仲麻吕等10余 人幸免于难。第三船后来也航返日本。 十二月十八日,第二艘船自益救岛出发续航,十九日遇到暴风雨,鉴真 等又历经磨难,于十二月二十日中午抵达日本九州萨摩国阿多郡秋妻屋浦( 今 日本鹿儿岛县)。 十二月二十六日,鉴真等人在日僧延庆的引导下,进人了日本的太宰府 , 并于次年(754年)二月一日航达日本遣唐使船队的始发港难波(今日本大阪 附近)。二月四日,鉴真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了日本举国上下的盛大欢 迎, 日本的皇族、贵族、僧侣等,都前来拜见。 三月,吉备真备以敕使的身份,向鉴真宣读了日本天皇的诏书:“大和 尚 远涉沧波,来到我国,朕不胜欣慰。自今以后,授戒传律都由大和尚担任。 ” 四月初,在东大寺设戒坛,由鉴真登坛主持,先后为太上皇圣武天皇、 皇太后、皇子及400余位僧人受戒。 756年,日本孝谦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统理日本全国的僧佛事务。 758年,鉴真卸任,被尊称为“大和上”,恭敬供养。759年,鉴真率众弟子 仿效中国扬州的大明寺格局,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保存至今,被视为日本 的国宝,对日本的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鉴真就在此受戒讲经 , 将律宗传给日本僧人,并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鉴真大师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凭借自己的记忆力校对佛经。他还精通医 学,凭嗅觉辨别草药,为百姓治病,并留下了一卷《鉴上人秘示》的医书, 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鉴真带到日本的中国佛经印 刷品和书法碑帖等,对日本的印刷术、书法艺术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763年,鉴真在日本的招提寺内圆寂。至今,寺内还保留着鉴真的坐像 , 并成为日本的国宝。这是鉴真的弟子忍基和思托用中国的干漆夹法为他雕塑 的。 鉴真在日本生活的10年,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P5-8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