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缱绻之处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孙鲁燕,童生 编  页数:166  

内容概要

鲁燕,李铁编著的这本《心灵的缱绻之处》是“青春心理励志丛书”
之一种。《心灵的缱绻之处》分为品读异域智慧、聆听名家心声、读书情怀三个部分,撷取了中国、外国、现代、当代总共二十八篇有关读书的经典美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读书的重要性。

书籍目录

1.阅读是一种宗教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阅读的重量
读书的女人
书与人的随想
读书使人优美
阅读是一种宗教
人与书
生命因阅读而精彩
房间里没有书就仿佛人失去了灵魂
感谢书籍
有书伴我
2.阅读经典
读书杂谈
谈读书
读书苦乐
青年人的阅读
阅读经典
朱熹论读书
钱穆读书三得
王蒙:今天我们怎样读书
快乐品书的诀窍
3.书卷长流伴一生
书籍是人永恒的朋友
书卷长流伴一生
为乐趣而读书
谈读书
伍尔芙的阅读时光
美国大萧条时代的阅读记忆(节选)

章节摘录

  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到乡村接受再教育的岁月里,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那些大书陪伴他度过了沉闷的青春期。问他当时为什么读它们,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今天想来,类似上述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群体性的阅读兴奋在八十年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和开放,中国大陆曾经呈现过一种集体性的阅读大潮。文学首当其冲,率先为压抑太久的国人搭建了一条宣泄情感、寄托热望的通道。  曾经出现过千百万人奔走相告,争读一篇小说的时光。也曾经有人在图书馆把喜爱的、又十分抢手的一部几万字的小说手抄下来,为的是可以反复阅读。让人想起“文化大革命”中在民间流传的那些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甚至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那时你走在街上,看到排队的人最多的地方一定是新华书店。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当时中国人对阅读的热望实在是不过分的。这是一种集体狂欢式的阅读运动,山河依旧,百废待兴,人们的精神世界愈加活泼,阅读的领域也快速扩大。除了文学,人们还迫切需要用各种新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获得机会,改变命运。正所谓开卷有益。中国自古便有崇尚读书的传统,“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在八十年代亦有重演。我认识的一位记者当年是煤矿工人,他就是在挖煤的间隙,在阴潮、黑暗的坑道里,借着安全帽上的矿灯,苦读了上百本中外名著。也还有不计其数的大学生,因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夜夜超负荷阅读,有的造成终身眼疾。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心灵的缱绻之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