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 里姆斯基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建勋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前言

  时光在流逝,生命在燃烧。当我同理想和希冀相伴的青少年时代依依惜别,即将步入厚重的中年时,一种“人生几何”的感喟时常萦绕于怀。遥忆往昔贫寒的童真岁月,仍愿咀嚼那涩涩的酸楚中播撒出的永生不灭的希望之火。  幼年的时候,家乡总共不过百种物品的“百货店”里,竞有一个柜台是专门售书的。在这里,我发现了牛顿,知道了高尔基,认识了列宁,记住了鲁迅。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事。一天放学回来,一位女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供销社来了一本好书,去看看!”我们一同跑到柜台前,一看是《闪闪的红星》,价格是3角5分钱,这在当时是7个鸡蛋的价钱。我一连三天,每天放学都要去看一看那本书,很怕被别人买走。第四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对母亲说明了缘由。我怯生生地站在母亲面前,好长时间母亲没有说话,母亲那慈爱的目光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拿着3角5分钱,终于如愿买回了那本书。“那一年,我7岁,听大人们说,闹革命了……”一晃,20多年过去了,当我面对苍老的母亲时,仍会清晰地记得买书的情景和书中的故事。  今天,当我踏上生于斯、长于斯又阔别多年的故土时,先要找回的还是少年的梦。还是那个位置,还是那个供销社,房屋早已翻盖一新,店主当然不再是戴着近视眼镜、眼睛一眨一眨的老师傅。除“大件”外,几乎和城里的物品一样丰富,应有尽有。可柜台里再也找不到一本书。当我看到读初一的侄子和读小学五年级的侄女的书架上,课外书几乎都是机器猫、卡通之类时,喉咙里似乎有什么东西难以下咽,心里沉甸甸的。时代不同了,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对象都在发生变化,社会改革和财富增长无疑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我没有恋旧癖,更无意美饰贫乏的年代。但当怀念起童年少年时代那种难以忘怀的景象时,内心深处总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在走向富裕的路途中还应弥补一些遗憾——强健精神的遗憾。  人无法超越生命的自然极限,但可以超越生命本身。人类正是通过他们的创造将自己的文明史推向前进。当我驻足在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前,分明感受到伟大人物的人格力量和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毫无差错却被外公毒打;不是为了几枚铜板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在棺木上睡觉;为了生生不灭的理想在阴暗的面包房里读书:这一幕幕情景仿佛伏尔加河畔不屈的少年高尔基就站在我的面前,与苦难的命运抗争。出身贵族家庭却自幼身残的拜伦,在高贵与卑贱的矛盾中让内心的苦楚升发出一种倔强、刚毅和力量。苦难的确是人生的最好教科书。当他们用心灵慢慢消受种种不幸时,也在创造一种辉煌和永恒。“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每一次记起陈独秀《敬告青年》中的这几句话,都有一种催人奋发的鞭策力量。对于不再拥有生命自然时段上的青少年时期的我,真想让心灵再走一番青少年的路:热爱生命吧!因为生命是一次性“消费”;珍惜青春吧,让青春的亮点变成一片光明,普照以后的所有生命里程。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辉煌和永恒。他们的许许多多成功在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基础,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怀有救国救民、立志创业的信念,这种信念强烈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这方面的材料也很缺乏。本书对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我们由衷地希望这番努力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林乾

内容概要

  《莫扎特里姆斯基》对莫扎特、里姆斯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书籍目录

莫扎特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身挂佩剑的“小魔术师”独揽巴黎音乐界的幼童第一部交响曲的奏响“贵族骑士”与音乐院士将要飞翔起来的音乐家迎接新生活的艰苦磨难短暂而光焰夺目的一生里姆斯基清晨拾趣的岁月乐海弄潮海外巡航回到音乐升华的年代荣耀乐坛

章节摘录

  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  1756年1月27日,星期日,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市在严冬里颤抖着。  在格特赖德巷的一栋米黄色的五层楼的分租公寓的第三层楼房中,一个小生命在经过一番危险之后终于降生了。  第二天清早,这个赢弱的婴儿被包在羊毛里,在大雪中送到了附近的多姆普莱茨山上的巴罗克教堂。凛冽的寒风像利刃一样从峰峦之间呼啸而下,猛扑到教堂门口,给那些横眉怒目的圣徒雕像裹上了白色的长袍。教堂内,高高耸立的方柱使跪在地上的几个教徒显得低矮渺小。  在圣母玛利亚像前,洗礼仪式正在进行着。高高的铁制洗礼盘敞着盖子,里面灌满了冰凉刺骨的圣水。当圣水浇到那婴儿身上时,婴儿发出了阵阵尖叫。仪式很快就做完了,牧师给这个新生的婴儿赐名翰内斯·克里索斯托马斯·沃尔夫冈格斯·特奥菲勒斯。特奥菲勒斯译成德语是戈特利布,在去意大利旅行一趟后又变成了意大利语中的阿梅丢斯。由此便产生了“沃尔夫冈·阿梅德·莫扎特”这个署名。  莫扎特的父亲生于1719年,其双亲都是敦厚朴实的装订工人。在他年轻的时候,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前程,他从家乡奥茨堡来到了萨尔茨堡。由于他会拉小提琴和作曲,很快就在宫廷中谋得了个职位。  1747年时,他以宫廷作曲家和宫廷乐队副指挥的身份和宫廷里一位非教职官员的女儿结了婚。他虽然有一份固定收入,但稍嫌拮据。他追求了她很长时间,而且非常忠实,这才赢得了她的芳心,对此他不无得意地说:“好事多磨呀!”  莫扎特的母亲性情温柔、开朗,有着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天生的诙谐感,但她一无所长。她能传给儿子莫扎特的唯有乐观、幽默的性格和宽厚质朴的品质。这种品质使莫扎特不以自己的天才而自负,既显得风度翩翩,又能礼貌和善地待人。她是个笃信天主教的贤妻,绝对信任丈夫,对他的打算和固执的看法从不提出疑问,总是言听计从。她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忙家务和照看7年中接连降生的7个孩子。7个孩子中夭折了5个,只剩下1751年7月30日生的玛丽安妮(南内尔)和最小的莫扎特。  莫扎特刚一降生就到教堂去的那一趟居然没有使他丧命,这可令人惊奇。人们都说利奥波德(莫扎特父亲)和安娜·玛丽亚(莫扎特母亲)是萨尔茨堡最漂亮的一对夫妻,他们的孩子也很可能继承父母的好容貌。  但莫扎特由于幼年就聪明绝顶,弄得长才不长貌,小时还挺水灵,长大后反而相貌平平了。  莫扎特的家离宫廷教堂不远,父亲每天都去那里上班。街上一座古老的牌楼通向洛赫尔广场。广场中间照例有一口井,供给周围的居民用水。家庭主妇们都到这里来洗衣服、聊天。  莫扎特一家住着两间居室和一间客厅的房子。客厅的天花板很低,有3扇正对着洛赫尔广场的窗户,窗台上琳琅满目地摆着花草。笼子里的金丝雀对人们善意的引逗报以愉快的啼啭。  每当家里来客人时,母亲都会把客人领到方形的客厅,然后在煮咖啡的同时,把南内尔和莫扎特召唤出来与客人相见。  南内尔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她比莫扎特大4岁。她身材纤细,脸上总带着严肃的表情。她有着莫扎特家族的特征:宽阔的前额,从容的蓝灰色大眼睛,漂亮的金发。  莫扎特到4岁时,长得圆滚滚的,眉眼长得酷似姐姐,脑袋出奇的大。  他蹦蹦跳跳地跑到母亲跟前,爬到她的大腿上,吻了她,在她的面颊上摩挲几下,然后就窜到客人的大腿上,重复一遍刚才的动作,待这一切都做完了以后,一溜小跑到了南内尔身边。  客人们喝着咖啡,看着莫扎特和姐姐一边唱着歌,一边绕着屋子互相追逐。等在乐队当副指挥的父亲干完一天的工作回来后,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家里的气氛不仅非常愉快,而且环境也很舒适。家具是上好的桃木做的,每个房间都有一块大瓷砖和瓷炉子。客厅里放着黑色键盘的钢琴。卧室在中间,孩子们的矮轮小床放在父母的大床底下。最靠里的屋是父亲的书房,书房里有一张写字台,莫扎特最初创作的几首乐曲就是在这张写字台上记下的。莫扎特还没学会写字母就已经会写音符了。从屋里出来,顺着用光溜溜的石块砌成的前厅下去,就是温暖的厨房,那里经常飘出炸阉鸡的香味。  早在玛丽安妮7岁时,莫扎特的父亲就教她弹钢琴了。当时满3岁的莫扎特也在姐姐学钢琴的熏陶下,对钢琴产生了兴趣,时常待在一旁不愿离开。  ……

编辑推荐

  《莫扎特里姆斯基》精选了莫扎特和里姆斯基青少年时代的故事,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名人们的成才经历。希望阅读本书,能鼓励青少年朋友更加发奋学习,激励青少年朋友不断进步,进一步引导他们成长为有责任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合格公民,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后备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莫扎特 里姆斯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