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化大观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少林 编  

内容概要

  《宋元文化大观》介绍了宋元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是从分裂割据的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和民族大融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宋元政治经济形态以及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中外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很多方向都登上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高峰。从社会发展总体层面上来说,宋元时期是在汉唐社会的基础上的继续发展。而且其发展程度高于汉唐,是中国封建社会承上启下的转折期。
  《宋元文化大观》重点介绍了宋元时期在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各方面所取得的空前成就。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宋元文化总论
第二编 文学
第三编 宋元的艺术
第四编 宋元科技
第五编 宋元时期的语言文学、史学、文献学
第六编 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宗教和对外文化交流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整个唐代,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由于大量外族移民人住,商族往来,宗教的传播,西域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文化也广泛的影响着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会、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及像广州这样的海上交通重要城市。这些地区,从饮食、衣着、乐舞到生活趣味,均杂取中西。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国力日渐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唐人人仕,较之前代有更多途径。开科取士,唐沿隋旧,而更加发展成熟。唐代开科,分常选与制举。常选有秀才、明经等12科,其中明经又分为七;制举的确切数目已难了解,但据唐宋人的记载,当有八九十种之多。科举之外,尚有多种入仕途径,如人地方节镇幕府等。人仕的多途径,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批较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塞漠,这对文学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的。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唐代士人功名心特重,安史之乱后,虽有所变化,渐至晚唐而渐见纤弱,但积极人世的总趋势并未改变。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特别是诗)中的昂扬情调。唐初设立史馆,出于以史为鉴的目的,修《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五史。后又以太宗御撰的名义修《晋书》和以私修官审的形式修《南史》和《北史》。八史的修撰,提供了丰富的修史经验,不久便有刘知幾的《史通》出来,广泛地论述史学问题,反映了一种求实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与文学潮流的发展同步。初唐的文学潮流,逐步的向着反伪饰、求真情的方向发展,并从此一步步地摆脱南朝文风的影响。史学上的求实与文学上的求真,同是崇实思潮的产物。史家对于文学问题的论述,更直接影响着文学的走向,如《隋书·文学传论》、《北齐书·文苑传赞》、《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和各史中的作家传、传论中精彩的文学见解,与初唐诗风朝着合南北文学之两长,旨深、调远、辞巧,声律风骨兼备的方向发展不无关系。

编辑推荐

《唐代文化大观》为中华文化大观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代文化大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印刷一般,内容还可以。可以了解自身知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