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文化的碰撞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吳光正,李舜臣,余來明 編  页数:871  
Tag标签:无  

前言

  关于佛、道二教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陈寅恪先生曾作出这样的判断:“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这里所说的“思想学术”,取其广义,应包括文学艺术。牟宗三论及历史上的南北朝隋唐一段也曾指出,“就哲学言,佛教的启发性最大,开发的新理境最多,所牵涉的层面也最广”(《中国哲学十九讲》第2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这个论断也应适用于文学艺术。陈寅恪同时提到道教,这里暂且不论。佛教对于中国文学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今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这种影响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和文学思想、文学批评等各个领域,而且贯穿在自东晋佛教普遍、深入地影响到中国文化诸领域伊始的各个历史时期。  佛教影响于中国文学体现在方方面面:它的信仰,它的教义、教理(包括印度佛教各部派,中国佛教各学派、各宗派)影响历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新鲜、独特、丰富的内容;历代兴盛的佛教活动,僧团、寺院、社会各阶层居士、信徒以及接受习染的一般民众的宗教生活给文学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灵感、意象和题材;佛教经典(包括翻译佛典和中国人创作的各类佛教典籍)给文学创作的体裁、素材、表现方法、艺术技巧和文学语言等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资源;佛教独特的宗教思维方式启发和丰富了历代作家的想象与构思;内涵丰厚的佛教思想给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提供了众多新的概念、观念、观点和标准,如此等等。

内容概要

  印度文学在中国、《佛所行赞》与佛传文学、关于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禅家的语言、揣籥录(节录)、《沧浪诗话》以前之诗禅说、佛教境界说与艺术意境理论、“神授天书”与“不立文字”等。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编翻译文学与佛典佛教的翻译文学佛教东来对中国文学之影响灵的文学与佛教论佛典翻译文学佛教与中国正统文学印度文学在中国《佛所行赞》与佛传文学关于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禅家的语言揣籥录(节录)《沧浪诗话》以前之诗禅说佛教境界说与艺术意境理论“神授天书”与“不立文字”——佛教与道教的语言传统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中国僧伽之诗生活·绪论佛典与中国古典散文宋元时期非戏剧形态目连救母故事与宝卷的形成汉唐佛教音乐述略中国宝卷的渊源中国宝卷的形成及其演唱形态《痴华婁》题记中国文学中的维摩诘与观世音楚地帛书敦煌残卷与佛教伪经中的伏羲女娲故事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诗与禅随笔禅文献与禅文学论《涅槃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第二编四声三问玄佛并用与山水诗的兴起玄言诗与佛教欲色异相与梁代宫体诗梵呗、转读、伎乐供养与六朝歌诗、声律《归去来兮辞》与佛曲《归去来》——陶渊明《归辞》思想及作意新探中古七言诗体的发展与佛偈翻译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洛阳伽蓝记》的文体特征与中古佛学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佛教的顿悟和渐悟之争与刘勰的“唯务折衷”第三编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校写《五更转》后记(节选)唐代俗讲考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变文的出现《衹园记图》与变文《维摩碎金》探索关于《地狱变文》《破魔变文》与释典王梵志诗论关于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整理的若干问题唐代变文及其它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变文变相关系论——以变相的创作和用途为中心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禅意的“云”——唐诗中一个语词的分析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寒山子诗集》辨正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诗禅关系认识史上的重要环节——读皎然、齐己诗超尘越俗徜徉山水——佛教对柳宗元及其山水游记和景物诗的影响略论佛学对晚唐五代诗格的影响永嘉玄觉及其《证道歌》考辨白居易:三学兼修,妙赅真俗禅与唐宋诗人心态岑参的写景诗与佛经的影响皎然诗禅论打诨、参禅与江西派诗严羽诗禅说析辨黄庭坚与禅宗宋代禅宗的“文字禅”论禅学对诚斋诗歌艺术的影响苏轼散文中的禅宋代诗学术语的禅学语源绕路说禅:从禅的诠释到诗的表达释子绮语——诗僧惠洪的一个面相及其文化信息第四编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中国戏曲所受印度文学及佛教之影响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明清目连戏散论“旦”、“末”与外来文化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从梵剧到俗讲——对一种文化转型现象的剖析“瓦舍”、“勾栏”新解元杂剧《度柳翠》与文字禅《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史实考原佛、道影响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聊斋志异》宗教现象解读论《红楼梦》的三世生命说与两种声音——说《红楼梦》思想意蕴之精髓《西游记》有关佛教的文字与版本繁简问题佛教俗讲、转变伎艺与宋元说话元好问诗禅观中的几个问题实参实悟与元代禅宗美学思潮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王渔洋与禅宗晚明·陸灵说之佛学渊源清初文论中的佛学影响佛禅旨趣与竟陵派诗论后记

章节摘录

  《佛所行赞》是以寂静味为主,太子出家寻求解脱是追求寂静,苦行林和园林精舍环境寂静,佛所悟道说法及最终涅槃体现的都是寂灭之道。《佛所行赞》中也有其它辅助的情味,如艳情味在一般作品中表现为爱情婚姻,在《佛所行赞》中主要表现为太子出家前与耶输陀罗的夫妻生活和众彩女对太子的诱惑;英勇味一般表现为战斗情节,佛陀生平中本无战斗,《佛所行赞》安排了《破魔品》,通过菩萨与魔军的斗争表现其英勇。《佛所行赞》上承《罗摩衍那》史诗,下启古典时代的大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是诗歌的选材和剪裁艺术。《佛所行赞》写佛陀的一生,但不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而是集中概括,选取佛陀一生中的典型事件和场面集中描写。作品主要写了佛的出生、出家、成道、传道和涅槃,其中又集中于出家和涅槃两件大事。写出家用了近两卷,占作品总篇幅的1/3强。写涅槃用了一卷,占1/5强。这样的剪裁对作品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两部分最能表现主人公的伟大人格。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太子,要抛弃一切荣华富贵,战胜各种世俗偏见出家求道,其品格超凡脱俗。年迈多病的释迦牟尼四处游行,教化众生,直至涅槃。显示大慈大悲的博大胸怀和为事业献身奋斗不息的精神。

编辑推荐

  想象力的世界  ——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论丛  八仙文化与八仙文学的现代阐释  ——二十世纪国际八仙论丛  异质文化的碰撞  ——二十世纪“佛教与古代文学”论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异质文化的碰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