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云十方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上海人民  作者:慧禅 编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前言

  千载南翔古道场,层楼杰阁冠诸方。千年古刹留云寺,始建于公元505年,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在上海市、嘉定区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留云寺于2000年着手重建。受上海市佛教协会委派,慧禅法师到留云寺主持工作。在慧禅法师带领下,留云寺两序大众,紧紧依托市、区有关部门的领导,积极凝聚广大佛教徒的心血,短短数年间,将一座庄严整齐、美观典雅的寺院呈献出来,成为嘉定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华丽庄重的外表为载体,留云寺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寺院的道风建设、学风建设、制度建设有口皆碑,展现了新时期佛教寺院繁荣勃兴的气象和旺盛的生命力。  寺院重建落成后,慧禅法师适时提出了“以文化传播佛法,以佛法净化人心”的治寺理念,留云寺的主要精力开始转向佛教文化建设事业。作为传播佛教文化的重要工程,也是为了向社会平实介绍留云寺的历史概况和现实风貌,该寺于2006年1月编辑出版了《千年古刹云翔寺》,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社会反响较好。此后,留云寺进一步发挥文字般若的弘化功能,召集学者、作家及佛教界法师、居士,入寺采风、体验生活,撰写出数十篇有关留云寺的散文佳作。  前不久,慧禅法师送来书稿,提出想出《留云十方》散文集的想法,并邀我为散文集作序。接过书稿,尽管事务繁忙,我还是挑灯夜读了所有文章。读后掩卷,颇有感慨。  该散文集,语言清新、笔法流畅、叙事说理、深入浅出,内容涵盖留云寺的历史、传说、人物、建筑、造像、景观等方面,综合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文学手法,将留云寺的前尘往事、现世风貌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散文集的编辑出版,无疑为上海佛教文化建设事业再添成果。我们期盼上海佛教界能够有更多宣传佛教文化的作品问世,从而为广大信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内容概要

  这本散文集是《千年古刹云翔寺》的姊妹篇。打开《留云十方》,我们就能闻到这座千年古寺缕缕香烟中散发出的文化清香。该书不仅是一本集众多大家手笔的散文集,一开卷还会欣赏到大量精彩的佛教图片,读到很多通俗的佛教常识,从而大大提高了《留云十方》的可看性。

书籍目录

序/觉醒再建心灵圣殿/慧禅自鹤南翔今留云不尽长江滚滚流世界·娑婆世界名人和佛(一)梁启超“慧观”一座寺院,一部史诗禅院古韵名人和佛(二)高吹万写《金刚经》1500天,1500年有特色的佛教文化怫国巡游名人和佛(三)欧阳渐信佛之源今日古寺今日风近代中国僧人朝圣弘法路线 沙弥名人和佛(四)虚云和尚悟透禅关云端梵唱李唐风五体投地名人和佛(五)杨仁山中兴佛法唐风浩荡留住唐风名人和佛(六)圆瑛法师剃度明畅名人和佛(七)韩国钓与宝莲僧一席话拈花微笑瞻仰唐式宝相名人和佛(八)梁羽生借用苏东坡禅话一座大佛寺名人和佛(九)孟小冬与张大千画名人和佛(十)商承祚了遂父愿玄奘译“印度”国名名人和佛(十一)朱镕基读伏虎寺楹联如果名人和佛(十二)胡适为《西游记》续我的断想名人和佛(十三)丁福保和《佛学大辞典》每一面都是佛名人和佛(十四)黄佐临自制卡片名人和佛(十五)施蛰存取专栏名《无相庵笔记》佛性佛国秋游悟禅机名人和佛(十六)许地山为老舍开佛学书目天高云暖坪梵宫名人和佛(十七)胡汉民集唐诗名人和佛(十八)熊十力取自《大智度论》日本唐招提寺镇寺之宝名人和佛(十九)刘叶秋《舟室铭》龙华会入门之妙名人和佛(二十)宗白华的佛头像下静心灵名人和佛(二十一)瞿秋白少年抄经采风半日记名人和佛(二十二)张恨水说《啼笑因缘》名人和佛(二十三)范文澜写《中国通史》禅宗“五山十刹”终于看见了名人和佛(二十四)巴佥与张佛千联名人和佛(二十五)王心运东岳庙题联怡和养性——留云寺赋并序名人和佛(二十六)马一浮三友建寺两功臣名人和佛(二十七)聂绀弩赠巨赞诗名人和佛(二十八)来世仍做常书鸿吠舍怯节(世界佛陀节)我来此地结佛缘香花桥的热闹名人和佛(二十九)广洽法师救鸡名人和佛(三十)蒋介石在南岳衡山佛旗飘飘名人和佛(三十一)盖叫天谈自己前世是个和尚佛曲五代砖塔遐想名人和佛(三十二)鲁迅说阿Q的话浮图国宝话塔佛塔联名人和佛(三十三)周恩来为南岳僧人题字名人和佛(三十四)文怀沙法门寺联气宇轩昂青铜狮“三教”溯源合一山门二月风名人和佛(三十五)毛泽东说大石佛是国宝难忘金刚力士韦陀名人和佛(三十六)梁漱溟自修佛经名人和佛(三十七)孙中山题赠“自由、平等、博爱”禅宗都设有祖师殿晨钟暮鼓,敲击我心佛教全书(三藏)名人和佛(三十八)邓拓谈佛语)名人和佛(三十九)黄炎培读《金刚经》警世钟声响起四十二章经仰观仰观名人和佛(四十)张謇收藏观世音像寺里有尊千手观音名人和佛(四十一)谢希德解南普陀联名人和佛(四十二)胡景翼画佛名人和佛(四十三)宋教仁临死听《金刚经》大慈大悲与众不同的四大天王名人和佛(四十四)陈铭枢释真如招提瞻仰大势至菩萨名人和佛(四十五)赵朴初偈语从文殊殿匾想起名人和佛(四十六)郑振铎《中国版画史图录》大士文殊与普贤名人和佛(四十七)江泽民龙华寺问诗名人和佛(四十八)田汉缙云寺题诗佛教古文献编目大雄宝殿广场名人和佛(四十九)太虚出访写诗抒意说大雄宝殿名人和佛(五十)夏丐尊受刑诵《法华经》大雄宝殿楹联佛陀的微笑如来名人和佛(五十一)胡耀邦指示给僧人着的确良十八罗汉名人和佛(五十二)郁达夫游普陀题联句气势恢宏的壁画名人和佛(五十三)金庸谈真善美大师圣境乎?真境——观释迎牟尼说法图名人和佛(五十四)高剑父临摹壁画名人和佛(五十五)季羡林破解《弥乐会见记》檀越长廊漫步名人和佛(五十六)陈寅恪讲课万佛堂随想名人和佛(五十七)吕叔湘题扉页诗丈六佛像心灵的殿堂:慈氏图书馆藏经楼联 贝叶经名人和佛(五十八)陈石遗南普陀题联沉思的弥勒名人和佛(五十九)饶宗颐写香港大屿山《心经》古代写经和刻经龙藏名人和佛(六十)苏渊雷说《五灯会元》书法,弘扬佛光名人和佛(六十一)丰子恺为弘一绘像放生池遐想名人和佛(六十二)汤用彤的幽默放生池联别具一格放生池名人和佛(六十三)章太炎观佛像文思如潮金秋的七宝池名人和佛(六十四)徐悲鸿绘《天女散花图》八功德水记名人和佛(六十五)潘光旦说禅菩提藏存心中的“禅”舞动心问的翩翩禅字南无 水陆道场名人和佛(六十六)俞曲园灵隐寺联探寻普同塔名人和佛(六十七)赵元任敲木鱼云翔寺外觅旧迹名人和佛(六十八)唐生智以佛教治军寻觅“海会堂”名人和佛(六十九)弘一法师(李叔同)偈语佛地四季名人和佛(七十)胡寄尘译《佛学寓言》灵境绿意名人和佛(七十一)袁克文喜唱《千史戮》佛牙老桂、幼松及其地名人和佛(七十二)沙孟海为灵隐寺题匾名人和佛(七十三)马相伯寿联名人和佛(七十四)巨赞鼓励读《水浒》、《三国》、《红楼梦》火树银花般若天浴佛名人和佛(七十五)邓小平说鉴真诵经人名人和佛(七十六)爱新觉罗-溥儒舌血画佛雨中香客名人和佛(七十七)梅兰芳画罗汉图戒疤的起灭素斋名人和佛(七十八)蔡元培大佛寺联名人和佛(七十九)苏曼殊首译雨果《悲惨世界》龚自珍信佛褐黄僧衣名人和佛(八十)钱化佛绘佛闭双目名人和佛(八十一)老舍赠太虚法师嵌名联佛经的“圆”富有回味的腊八粥名人和佛(八十二)刘文典读佛经挨打名人和佛(八十三)沈从文谈《百喻经》古狮舞除夕听钟祈福名人和佛(八十四)朱复戡为巨钟刻镌名人和佛(八十五)吕碧城临终诗明王上元灯名人和佛(八十六)立明命徒击翻俄国大力士“精神助老”礼赞名人和佛(八十七)陈垣谈寺与僧名人和佛(八十八)吴佩孚书联一元之缘名人和佛(八十九)陈毅赠兄联弘法新理念 节险、慈悲、植福、址道名人和佛(九十) 严北溟弥留时谈孟兰盆节登常入室名人和佛(九十一)王云五自寻基地名人和佛(九十二)关昌硕赠荀慧生横幅名人和佛(九十三)李烈钧仙人洞石刻出世精神、入世功业名人和佛(九十四)吴铁城求弘一墨迹大雄宝殿升光随想名人和佛(九十五)聂荣臻和五台山雨夏名人和佛(九十六)李苦禅名字来由名人和佛(九十七)杨度自称庐山看月大彻大悟名人和佛(九十八)贞绪和尚送徒参军春来佛缘在名人和佛(九十九)郭沫若游天台国清寺名人和佛(一○○)简照南床头常置《金刚经》名人和佛(一○一)周学熙晚年日诵佛号二千声最怜初来地,沪上第一家名人和佛(一○二)周绍良主编《中国汉传佛教文献综录》明人和佛(一○三)叶楚伧禅诗名人和佛(一○四)金克木印度读经海明携云翔,两岸耀怫光名人和佛(一○五)梁实秋集杜诗有情,无情纸上烟云——谈《千年古刹云翔寺》名人和佛(一○六)徐海东与罢花名人和佛(一○七)林海音名自《海潮音》弘法利生,打造和谐社会名人和佛(一○八)朱德赠昆明昙华寺碑记后记/王其兴

编辑推荐

  警世钟铭  佛陀为觉悟之众生,众生乃未觉悟之佛陀。圣凡之别,仅在觉与不觉耳。佛陀之觉悟。非比一般,其义为自觉而觉他,悟一切而无所不知,觉一切而无时不觉,故称大彻大悟,正遍知觉。所谓正遍知觉,过去一向如此,叠经时代之考验,现在到处如此,合乎环境之疏导,将来必然如此,可创新兴之境界,即于任何时代、任何环境,觉而不迷也。为欲使有情众生由迷入觉,佛陀随机教化,上求无上佛道而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而同离苦海。依佛经言,众生诸根之中,耳根最利。由耳入门,因闻思慧,返闻自性。念念返觉,始觉合本,便是修慧,由闻思修三慧而入三摩地,可证圆满。故而惭愧僧慧禅依佛陀本旨特建置警世大钟,就中领略如来大悲心愿。二六时中,应时扣鸣,钟声朗朗分明,袅袅远播,和雅圆润,冰清玉洁。触耳所闻,声声入耳,邪念尽去,净念相继,六根都摄,领略心次。警世钟声响起。如闻惊雷,醒人长梦;如闻佛音,妄想尽除;如沐春风,身心调适;如饮甘露,遍体清凉;如闻妙乐,顿忘俗味;如尝法乳,背尘合觉:如乘宝筏,同登觉路;如灌醍醐,具足智能。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警钟入于迷梦,迷梦不得不醒。警世钟为顿圆之最极。转劫浊为清净界,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花生,转命浊为无量寿。钟声入耳,始觉顿生,常闻钟声,与本觉相合,久而久之,可成究竟之觉。  惭愧僧慧禅谨识  佛历二五四六年岁次壬午冬月吉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留云十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