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认识论演变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金林南  页数:361  字数:283000  

前言

金林南博士在其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扩展写成的这本讨论西方政治思维方式的学术著作,全面总结了西方政治认识论的历史发展和思想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政治哲学的理论成果及其在实践上的意义。国内学界在考察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问题时,曾经持有不同的解读模式,包括阶级论模式、哲学史(思想史)模式、现代化模式等等。这些模式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为西方政治理性描绘了图谱,但也为遮蔽西方政治理性制造了假象。究其根源可能正如本书作者所言:“我们的学习没有真正有效地进入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内核。我们大多数时间内都是在‘急迫’的政治情境下认识西方政治文明的,我们的‘学习’总是那么地‘功利’,有时甚至是那么地‘饥不择食’。我们总是找寻那些看上去‘最可能’救治中国疾病的西方妙药,总是关注那些特别能够‘解渴’的政治理论、方案,而对那些与现实问题似乎非常遥远的政治思维方式等深层次问题显得那么漠然。我们总是关注西方政治认识的果实,而不去关注这些果实是怎么来的。”

内容概要

西方政治认识论以西方政治认识为研究对象,是西方政治认识的认识,具有反思性特质,其主要任务是处理西方政治思维方式,关注西方政治文明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河床”。本书在逻辑架构上把“知识的统治”与“统治的知识”作为全书的问题意识和始终如一的逻辑线索,在篇章结构的安排上主要依据西方政治认识的历史维度展开。本书认为,知识理性与政治现实的张力和平衡是西方政治文明的独特之处。更重要的是,这种张力和平衡不仅表现为观念与思维形态,它更是一种社会结构,对中国政治文明具有独特的镜鉴意义。

作者简介

金林南,1970年12月生于江苏吴县(现为苏州市吴中区)。1989-1993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199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3-2008年就读于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政治哲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  一、政治知识的知识——政治认识论的知识特质  二、从政治认识到政治认识论——我国西方政治认识研究的历史分析    (一)西方政治认识的肇始    (二)学术化研究的奠定——民国时代的西方政治认识研究    (三)意识形态阴霾及其消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西方政治认识研究  三、西方政治认识论研究评估    (一)在经验科学与历史规范之间——国外政治认识论研究评估    (二)走向政治认识论研究——我国西方政治认识论研究现状评估  四、西方政治认识论研究的理论资源    (一)知识理性的反思和自觉——西方认识论的特质和主题嬗变    (二)政治的哲学与哲学的政治——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理念的启示  五、西方政治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意识    (一)西方政治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知识的统治与统治的知识——西方政治认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  六、本书的基本安排第一章在城邦与理性之间——古希腊政治认识论分析  一、城邦与理性的颉颃——古希腊政治认识条件分析    (一)宗教信仰是城邦的组织原则和存在基础    (二)从本原追问到逻辑理性——古希腊哲学理性小解    (三)从Mythos到Logos——城邦与理性颉颃的具体内容  二、古希腊政治观分析——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认识为例    (一)政治的Ontology——古希腊政治观诞生的思维条件    (二)哲学的城邦与城邦的哲学——柏拉图政治观分析    (三)自然的城邦和城邦的自然——亚里士多德政治观分析  本章小结第二章  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神学——罗马、中世纪政治认识论分析  一、新视角的产生一罗马和中世纪政治认识的条件分析    (一)城邦政治的衰退——希腊化、罗马时期政治认识的政治基础    (二)从城邦人到个体人——希腊化、罗马时期政治认识的文化基础    (三)灵与肉的分离——基督教文化的政治认识论效应  二、自然理性与政治实践——西塞罗政治认识论分析    (一)在哲学与历史之间    (二)两种生活的纠缠——哲学沉思与政治实践  三、在上帝和恺撒之间——中世纪政治认识论分析    (一)政治的“下坠”——中世纪政治世界的位置分析    (二)理性的圣意与自由的恶——奥古斯丁政治认识论分析    (三)上帝监护下的自然政治观——托马斯阿奎那政治认识论分析  本章小结第三章  主体性之踵及其悖反——现代性政治认识论分析  一、世界观的格式塔转换    (一)从必然性到偶然性——古今世界观转换分析    (二)主体性之踵——现代性政治观分析  二、西方认识论的主体性转向及其政治认识论效应    (一)西方认识论的主体性转向分析    (二)休谟问题及康德方案的政治认识论效应  三、政治理性的自觉与悖反——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认识论分析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    (二)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轨迹及其政治认识论蕴涵    (三)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认识论分析  本章小结结语:“知识的统治”与  “统治的知识”——西方政治文明的“河床”及其启示  一、“知识的统治”与“统治的知识”的矛盾运动——西方政治文明的“河床史”  二、西方现代性政治认识论知识维度的消解及其摆脱策略  三、权力宰制理性还是理性规制权力——西方政治认识论对中国的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走向政治认识论研究——我国西方政治认识论研究现状评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西方政治认识的研究越来越体现“独立自主”和向纵深发展的特色。所谓“独立自主”是指逐渐摆脱阶级分析模式及哲学史、社会发展史的研究方法,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研究路径;所谓向纵深发展是指对西方政治文明的了解开始进入其内核,开始揭示西方政治认识的内在矛盾。体现上述学术努力的学术成果相当可观,主要包括:第一,在西方政治思想层面自觉探讨西方政治认识的基本规律。由徐大同先生任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以及由他任总主编的五卷本《西方政治思想史》①就体现了这方面的努力与尝试。徐大同先生及其研究团队认为,“政治思想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按照西方政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确立的政治观,“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在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时,认为它的特点主要有三:“由抽象理性思维向实证理性思维演变的过程;由着重关注政治制度向着关注政府运作转变的过程;它的历史发展线索是‘变中有不变’。

后记

著作总算在焦虑不安中有了初步的文字结果,四年多的博士生生涯也到头了,这本书也算是一个初步的交代吧!记得多年前的博士生入学资格面试会上,有老师问为什么要攻读西方政治哲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我经常参加一些学生组织的活动,不经意间发现学生活动中有一种暂且名之为“疑似政治会议”的有趣现象,因这些活动从场景布置、活动程序到总结终了都让人感觉是在参加一次党代会或人代会。更令人深思的是,我们这些生活于象牙塔之中的大学居民们对此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当时我给出的攻读博士学位的理由是以西方政治文明为镜鉴,在理论层面弄清楚为什么政治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如此“总体性”的支配地位,以至于在绝大多数的非政治空间中都能感受到它的支配性影响。这算是当时给自己读博士的一个任务或由头。回过头来看看四年多时间对这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越发觉得离“在理论层面弄清楚”尚有很远距离,本书的写作对上述任务来说只能算是刚刚起了个头。更何况按照本书的研究结论,也许在理论上永远不可能对上述问题给予充分圆满的解答,因为在政治领域可能压根就不存在一个纯粹的“理论层面”。

编辑推荐

《西方政治认识论演变》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政治认识论演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时代不同认识不同变化的世纪
  •   这一系列书,买了一些,待阅中。
  •   内容还没有细看,不过从介绍上来说,还有质量上,都不错。
  •   这是一本学术含量很高的著作。从政治角度研究西方认识论的演变,视角新颖独特,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说服力。是一本很不错的学术著作。
  •   还没看 不过应该还不错
  •   金老师,很牛逼的。今天刚看到他老人家,呵呵。他的课也蛮有启发的,希望您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