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豆建民 编  页数:407  字数:40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乃至企业关注的热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为一种知识产品,必然有其需求和供给。从对发展战略的需求来看,不同层次的区域,会有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主体。不同的区域划分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区域层次:按世界上毗邻的国家之间划分形成的国际性区域,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欧洲联盟由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组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等20个成员组成;按国家内部毗邻地区形成的国内的大区域,如我国的沿海与内地、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等;按国家内部流域划分的区域,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按省区市行政区划分的区域,如我国大陆的31个省级区域;按各级行政区域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划分的经济协作区,如黄河经济协作区、武汉经济协作区、闽粤赣十三地市经济协作区等。  不同的区域层次决定了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主体是不同的。发展战略的需求主体可能是上一个区域层次的政府机构或区域管理机构,如中央政府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也可能是某一区域层次自身的政府机构或区域管理和合作机构,如每一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需要制定本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战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需要制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战略。  各级政府作为具有本区域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制定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其出发点也会各不相同。

内容概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一般的区域发展战略,前者应包含在后者之中,后者具有更广的内涵和外延。区域发展战略具有系统综合性,包括发展的各个方面,涉及人口、资源、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教等各个领域。区域发展不但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全体成员的经济条件的改善,也包括社会政治状况的改善,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各方面素质的提升等。本书仅仅论述了其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本书是《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研究系列》之一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战略制定中的自然资源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供求分析、战略制定中的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等内容。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第二节  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供求分析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分析因素第二章  战略制定中的区位分析  第一节  区位分析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区位经济分析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节  区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三章  战略制定中的自然资源分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  第二节  自然资源因素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发展战略的制定第四章  战略制定中的人力资源分析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发展战略的制定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培养与聚集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产业构成  第四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  第五节  人力资源的流动与合作第五章  战略制定中的金融与资本要素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与资本要素  第二节  资本形成与资本流动分析  第三节  金融和资本要素与发展战略的制定第六章  战略制定中的科技资源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资源  第二节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节  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科教兴市主战略的确立与实施:以上海市为例第七章  战略制定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第三节  区域产业集聚分析  第四节  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第八章  战略制定中的制度环境分析  第一节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制度  第二节  政治体制与法制环境  第三节  公司治理与企业制度  第四节  市场秩序与经济自由度  第五节  政府行政效率第九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规划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与规划编制流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中的SWOT分析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案例研究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现实中具体战略的理论抽象  第二节  区域发展时序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节  经济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驱动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差异与战略协调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异对战略实施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度量  第三节  问题区域的诊断与治理  第四节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战略选择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关系:竞争、冲突、合作与协调  第二节  区域经济关系对战略实施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以长三角为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战略制定中的区位分析如果资源在地理空间上均匀分布,并且所有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无成本地瞬时流动,则不必有区域经济学。事实上,各种特质的土地、交通条件、劳动力(以及附着在劳动力资源上的技术)、资本(包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等)等资源在空间上并不均匀分布,各种不同资源作区际流动不仅涉及不同空间之间的距离以及相互之间的流通条件,还涉及资源的流动成本与流动性高低。企业在进行区位决策时必须考虑与市场和资源的接近程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诸多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诸如信息、外部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聚集经济、网络经济等经济地理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区域经济战略制定中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区域经济的缩影。因此,区域发展战略少不了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区位分析与单一企业进行区位决策分析紧密联系,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区位分析更多地分析特定区域本身及其周边紧密联系区域的资源分布特征和联系,并由此分析特定区域的区位优劣势和发展机遇,为制定总体区域发展战略服务。  第一节 区位分析的理论依据,企业和家庭等任何经济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必须跟它所处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发生各式各样的信息、资金、物资、人员、权利与义务等诸方面的互动交流。这些资源和环境约束必然对应于特定的地理空间位置。因此,区域经济战略分析中的区位分析必须站在各类经济主体角度分析诸多的区位因素(以特定秩序固定的或比较固定的区位资源),优化和开发区位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的区位特征也往往存在差异,它们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经济活动的区域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点、线、网络和面四种形态。比如,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往往呈现出点状,于是就形成了相应的工业区、商业网点、服务网点等;线状、网络状结构包括交通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通讯线、能源运输线(如各种管道设施)、给排水线等;农业多表现为面状。在逻辑上,点、线、面三要素之间的两两组合方式大体有7种组合模式:“点一点”系统(繁星式的节点或聚点),“点一线”系统(项链式),“点一面”系统,“线一线”系统,“线一面”,“面一面”系统(如多个经济区、经济带)。当然还有更复杂组合方式,“点一线一面”就构成了复杂的空间经济系统。1882年由w.高次首次提出“区位”一词,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区位与位置不同,既有区,也有位,与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紧密相关,有被设计的意思。区位理论直接来自于空间经济学。近年来,空间经济学发展迅速,它包括地理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等(这些学科的分界线其实并不十分明确)。一、农业区位理论最初的区位理论(1ocation theory)主要针对农产品的来源问题,与其有关的两个互补性理论分别由李嘉图(1821)和冯·杜能(Von Thunen)(1826)提出。李嘉图建立了基于相对肥力的农业区位理论,但却忽略了运输成本;而杜能则正好相反,他考虑了运输成本。为了研究德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冯·杜能潜心经营农庄十载,收集了详细的资料,于1826年撰写了巨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该书设想了一个孤立于世界的孤立国,四周为荒地所包围,其中心是一个大城市,城市是孤立国制造品的唯一供给者,城市的食品则完全由四周的大平原供给,孤立国内各地自然条件和运输条件相同。冯·杜能通过简化的利润函数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得出结论: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农场生产的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距离,即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密切相关;农业经营规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  在此基础上,杜能设计了孤立国的农业产业布局,即所谓的“六层农作物圈层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主要生产鲜菜、牛奶;第二圈层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层为轮作物圈,主要生产谷物;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畜产品,以谷物为重点;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牧产品,以畜牧为重点;第六圈层是荒野。这就是著名的圈层布局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更多地归属于经济地理学范畴。克鲁格曼(Krugman)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中总结归纳了经济地理学的五大传统,他将冯·杜能的思想列为第五个传统“地租和土地利用”。其他四大传统分别是: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关系和外部经济。  二、工业区位理论  19世纪末,德国学者劳恩哈特(W.Launhardt)利用几何学和微积分,将网络结点分析方法应用于工厂的布局,研究产业迁徙和工业布局问题,1882年在德国《工程师协会期刊》上发表了《确定工商业的合理区位》,第一次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此外,劳恩哈特为研究运输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建立了“劳恩哈特漏斗”;他还研究了两个位于街道不同地点的竞争性供货商在假定对方销售价已定的情况下如何使自己盈利最大;并且还对位于同一地点的不同商品的销售商进行了类似的分析,分析其环形市场区域是如何由运输费用决定的。但是,工业区位理论的真正形成主要在20世纪初至50年代。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提出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名著《工业区位论》(亦译为《工业区位纯理论》或《纯粹区位理论》)于1997年由我国商务印书馆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发行。在这部名著中,韦伯建立了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规则,比较严谨地表述了工业区位理论。韦伯试图回答:究竟什么原因使某个工业从一个区位移至另一个区位;决定迁徙的一般经济规律是什么。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聚集因素。工业如何布局于各个区域主要受区域性因素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宏观战略的指导分析,对开阔思路有益。
  •   质量挺好的,新出版的书,附近的书店没有,我也是当当的老顾客了,还不错,比较满意,书写的也还行。
  •   书本还好,货到的挺快的,就是发票的字迹太潦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