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家同  页数:232  译者:薛杨阳  
Tag标签:无  

前言

  代序  对生命的尊重——谈李家同的文章  /杏林子  对一个文字工作者而言,读到一篇好文章往往比自己写了一篇好文章更令人心旷神怡,每每在击节叫好之余,也不禁暗羡,何以这样文情并茂的好文章,自己写不出来!  多年前,我在《联合报》副刊看到一篇游记《荒原之旅》,描述作者前往苏格兰的苍穹岛一游的亲身感怀。作者的文字简练朴素,毫无斧凿之气,却又带一点点近乎童趣的幽默,自然而然吸引着人顺着他的字里行间一同走入荒原之中,仿佛也看到那一望无际的原始大地,漫山遍野自开自谢的石南花,那与世隔绝的荒凉美丽;仿佛也听到狂风吹过山谷,以及《呼啸山庄》女主角鬼魂的呼叫声,那个令人惊悚而荒诞的世界。另一方面,你也发现作者对文学、音乐和电影的熟稔,虽然是一篇游记,却也是一篇人文之旅。  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作者,李家同,是个在文坛尚十分陌生的名字。后来,才霍然发现他是一位大学校长,只怪我孤陋寡闻!  随后,这个名字就经常出现。每一次出现,就是一次惊讶。他不只写游记,也发表他对教育和残疾人福利的一些看法,更多的时候,他写小说。  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男欢女爱的煽情对话,他的故事平铺直述、朴实无华,可是不知为什么,总能触动你心底最敏感的那一根弦,让你不得不去省思一些早已在这个社会存在却一直被我们漠视的现象。  他写肯尼亚的孩子,写卢旺达的难民,写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身心的戕害与摧残,写印度的特蕾莎修女和她的垂死之家……我越来越发现,其实他写的是一种叫做“生命”的东西。  人真的是生而平等吗?在外汇储备丰厚的台湾,对于年收入超过万元的我们,我们喝得起几万元一瓶的洋酒,住得起八位数字的房子,我们实在很难想像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连可遮蔽风雨的屋顶,以及一张可躺卧的床都没有;安定了这么多年,我们离战争已远,早已忘了那些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日子,我们的日子过得太幸福了,幸福得让我们的心逐渐冷漠,逐渐僵硬,我们的心被一堵高高厚厚的墙封闭起来,我们舒适而安逸地住在里面,假装那里就是天堂,然后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没有悲剧。  而李家同,却偏偏要把这堵墙推倒,让我们走出去,在这之前,他已经率先走了出去,以一个大学校长之尊屈就一个搬尸体的工人,握着垂死之人的手,为的是在对方临死之前,感受到一点点人间的温暖和关怀,不至于走得那样孤单凄凉。  他告诉我们,即使一个最贫穷的人,也有他做人的尊严。  李校长的小说,倒让我想起另一则小故事。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一场演奏会前,不慎遗失了他名贵的小提琴,窃贼换了一把破琴给他,面对台下的观众,他说:“今晚,我要证明给你们看:真正的音乐不是出自一把琴,而是流自音乐家的生命!”果然,在帕格尼尼尽心的演奏下,音乐诠释得尽善尽美,让与会的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其实,文学也是。李家同校长的文章,尤其证实了这点。  李家同自序  为陌生人请命  /李家同  我是完完全全的业余作家,学的是电机,研究的是计算机科学。能够写出一些文章来,颇令大家好奇,很多人都在不断地问我同样的问题:“李老师,你是学工的,怎么写得出这些文章来?”  过去我不敢回答这种问题,理由很简单,我总认为我的文章不够好,没有资格回答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仍然不敢说我的文章好,可是我的文章好有人认为是事实,所以我就针对这点在此设法作答吧!  我写文章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确立一个主题;第二个阶段是编一个故事,将这个主题透过故事表现出来。  有一天,我参加一个晚宴,宴会中我提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先生得了老年痴呆症,虽然住在女儿家,却不认识女儿,因此他对他的女儿分外感激,因为他以为自己是陌生人。宴会结束以后,一位客人来找我,告诉我这个故事使他非常感动,劝我将它写出来,让大家知道。  当晚在回家的路上,我有了一个有关主题的灵感,那就是我们替陌生人服务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第二阶段在于构思一个故事,有的故事的确比较难构思,可是这个故事却简单得很,我想了一个几乎是平铺直叙的故事,因为当天晚上在一家旅馆的餐厅里吃饭,我就选了一家饭店作为故事的地点,我在欧洲旅行的时候,常住在一些小而老式的旅馆,这些旅馆提供晚餐,而且是家庭式的,气氛非常好,这个经验使我轻而易举地写出了《陌生人》。  我虽然很喜欢《陌生人》这个短故事,可是我总认为故事太不曲折。虽然发表了,仍然怕被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朋友说这篇文章写得好,台湾清大的王炳丰教授就以电子邮件来告诉我他如何地喜欢这个故事。  静宜有一个女学生,告诉我她的一个故事。她小的时候,生病住在台中荣总医院,儿童节到了,附近的病童们都回家度假,只有她不能离开,当然心情非常不好。就在这个时候,东海大学的一位女学生带了一些玩具来看她,还讲故事给她听。  十年后,我们的这位女学生在一家加油站给摩托车加油,加油站里的收音机传出一个消息:台中荣总征求探访病人的义工,她立刻打电话去应征,从此也开始了替陌生人服务的生涯。  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些陌生人渴望我们的爱与关怀。全世界有十亿人每天可供支配的钱只有一块美金,他们没有办法找到好的工作,他们的孩子没有任何教育,他们没有好的房屋可住,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可吃,有的人终身与干净的水无缘,对他们而言,医生和药品都是只有在梦里才有的。音乐和艺术,即使在梦里都没有。这些数以亿计的穷人,对我们而言,全是陌生人。  要我找一个主题,绝非难事,打开报纸,就可以找到。有段时间,报上提到青少年飙车的话题,他们为什么要飙车?无非是因为他们通常没有什么成就感,飙车至少使他们有了一些成就感。巴西大批青少年站在火车上进站或出站,使我编出了《飙车》这个故事。也希望社会能重视飙车孩子们的心理问题。  听收音机更常使我得到灵感,每到夏天,收音机里就会一再警告大家不要到户外去,因为紫外线太强,我每次听了都很不舒服,因为有大批在户外做苦工的劳工们是不能管什么紫外线的,我们这些夏天可以在屋内吹冷气的人,往往会忘掉窗外在烈日下流汗工作的劳工。《苦工》是我对他们表示的一点敬意。  我曾经参加评审台湾的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的工作,也不禁对中小学老师们深表感激。台湾不是没有青少年犯罪,可是在学校里念书的青少年却很少犯罪。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在学的学生以老师为他们学习的对象。老师们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不在于学问的传授,而是在于榜样的树立,《考试》就是在这个观念之下写成的,当然这篇文章也是为了提醒我自己要做一个好老师。  我喜欢到乡下去,可是从不到什么名山大川。对我来讲,越荒野的地方越好。我常一个人开车向竹东的深山开去,我有一个浪漫的想法,山中白云深处一定有一个没有烦恼的地方,而且我有一个更荒谬的想法,这一次我进入深山以后,就不回去了。  可是我也以我的想法为耻,这种自私自利追求幸福的念头实在不对。虽然我没有去找我想像中的乐园,我却编出了《李花村》这个故事,编这个故事,我为了自圆其说,加了一段“后记”,当然这后记也是假的,没想到很多读者以为这段后记是真的。在此要澄清一下。  为什么叫李花村呢?因为当时我在苗栗的山上发现山上漫山遍野地开了李花,这和我的姓没有什么关系。  李花村解了我从小就存在的一个谜:谁发现了桃花源?陶渊明有没有给出答案?我在《李花村》里将我的答案讲了出来。当然这是我对《桃花源记》的新诠释,希望文学界不要对我的观念太介意。  有时文章写出以后,就有人以为这是真的故事,《瓷娃娃》就是如此。到过美国的人都喜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写在圣诞前夕,在美国,家家户户都在点亮圣诞树,可是家家户户也都将陌生人挡在门外。有一次,我去加州找我弟弟,他的电话坏了,没有联络上,我就叫了一辆出租车,那位司机是个大汉,他看了地址以后,就大呼不妙,因为那是新小区,地图上没有标明,好几次,他硬了头皮去敲门,当时已是晚上十点左右,没有一个人应门。而且我们的车子停在那里,很是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们可以听到家家户户将大门深锁的声音。  当然,我也有过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经验,我去英国访问呼啸山庄,一路走回来,快近小镇的时候,在路旁看到一幢小房子,这幢小房子的落地玻璃窗的窗台上放满了瓷娃娃,我和我太太都喜欢收藏瓷娃娃,因此我立刻停下来看,我还以为这是一家古董店,没有想到这是一户人家客厅的玻璃窗。客厅不大,但布置得非常舒服。这里显然治安极好,客厅的玻璃窗才能如此公开地面对马路。  这两个不同的经验在圣诞节前夕一齐涌进我的脑中,我在一个深夜中写成了《瓷娃娃》。  我必须坦白承认,这个故事的结局非我所独创,而是抄自堂吉诃德的一句话,“你惟一真正能拥有的财物是你的灵魂”,也许有人会问我这个不学无术的人如何会知道这种名句?静宜大学的网络首页中有一个“每周一句”,全是英文名句,当时我是校长,为了让学生知道我有学问,便常上网去看,这一句就是无意中看到的。  小的时候,常和同学们去台北郊外乱逛,有两次跑进了老和尚住的地方,有一次还被抓进去听佛法。小孩子根本听不懂,我的朋友中有一个最为顽皮,他最不耐烦,老和尚讲故事给我们听时,他猛然点头,他大概想这样可以使老和尚早点结束。老和尚也真的结束了,临走时,提笔写了“高僧说法,顽石点头”送他,意思是你根本是个调皮的小顽石,弄得我的朋友很不好意思。现在想起来,台湾当时一定有不少有智慧而又仁慈的老和尚。我对这些老和尚怀念不已,将他们写进了《前途无量》,人老了,总免不了会怀旧,读者不要怪我吧。  读者一定会发现我对西方社会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无名氏》、《物换星移》等篇章都是我对军备竞赛、贪婪的律师和西方人权所进行的微弱的抗议。每一年,人类要花九千亿美金在军备上,我们总该表示一下关心吧!  我们平时都在为我们自己而忙忙碌碌,实在应该抽点时间,想想陌生人,一个人如果成天只想到自己,一定烦恼很多,而且也一定不会有多大的快乐。我认识一些在孤儿院服务的人,只要话匣子一打开,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谈孩子们的事情:某某孩子找到了学校,某某孩子找到了事做,某某孩子结婚了。他们的生命中,陌生人源源不断而来。他们的幸福完全建筑在那些陌生人的幸福之上。他们的工作永远不会有终止的一天,因为世界上总有无数不幸的陌生人渴望我们伸出援手。他们是聪明的,当他们要离开人世之时,回顾一生,一定会感到心满意足,因为有很多陌生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温馨。  我们的亲人如果遇到什么不幸,我们会立刻感觉得到,也立刻会采取行动,来帮助我们的亲人,我在此要奉劝读者看了我的书以后,也能想到世界上那些不幸的陌生人:他们病了,他们没有食物吃,他们没有水喝,他们被关进了监狱。当他们在受苦的时候,我们不要做一个旁观者。信不信由你,如果你试着向陌生人伸出你的手,快乐与和平会排山倒海地来到你的心中。  新版序  /李家同  也许这是不自觉或者自觉的状态,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心里筑了一道高墙,好像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假装人间没有悲惨,但是封闭的心却很难快乐,因为有这么多悲惨的事情在世界各地上演着。所以我写《让高墙倒下吧》,因为只有高墙倒下,我们才可以有一颗宽广的心。有了宽广、不封闭自己的心,才可以去看见原来双眼被蒙蔽的事物。因为推倒砖墙,我们不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不会怨天尤人,就像心挣脱了茧,有一种重生的力量。  这样简单又重要的一步,其实是我们远离自己不幸的开始!  但是我们要如何面对世界的不幸呢?这个答案很简单,也是我作品中的故事不断出现的主题。“爱”、“宽恕”都是我们灵魂拥有的财富,我写《陌生人》正是要大家每天记得多一点时间给陌生人,只要一点点的爱与关怀,我们就能开始学习倾听真正的需求,不是表面上的帮助,而是真正的分享、分担。用心聆听是重要且关键的一步!  不要忽视一个人的力量!这也是我经常勉励年轻人的话语,每一个生命都独一无二、深具不可替代的意义。因为即使我们身处再不幸的状态,我们都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我们的一份子,如果我们还学不会关怀陌生人,我们又怎么懂得爱呢?  后来我又写了一篇文章《六十八》(后来收录这篇文章的书也在台湾出版了,书名是《故事六十八》),让我们提醒自己记得去多一层的思考,帮助别人这件事并不是一种施舍或者同情,我们帮助他人的心态与方法是不是会让人不好受,至少不能忽视别人的尊严或者让他人因我们而受伤,这是我们可以做的。  在这个世界,我们不是作为单一一个个体存在,我们与他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关爱陌生人是我们的义务,也是使命。如果我们愿意放下心中的成见,看到世界的不幸,就是爱的开始了!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李家同为台湾非常知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多部作品均达到销售几十万的记录。这部作品是从李家同在台湾出版的两部随笔集共50篇左右的文章中精选出约26篇辑成一册。    李家同以关怀弱势群体,尊重社会正义的人道主义者视角,传达需要有严肃的生活态度,应尊重生命,重视人文关怀的理念。书中的多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希望大家能够成为愿意关怀他人、愿为他人奉献的人,鼓励大家多为陌生人服务,能够乐于去当义工,而不是只想到自己,只为自己的功名利禄而终日忙碌,或者只是停留在感动阶段,而不实际付诸行动。    李家同的作品鼓励与人为善,传播互帮互助的理念,阅读李家同的过程也会成为读者涤荡心灵的一次体验。

作者简介

李家同教授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后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博士学位。他曾任台湾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教务长以及代理校长,静宜大学和台湾暨南大学校长。2008年,投身教育33年的他从暨南大学教授之职上退休,那时他已培养出214位博士。
李家同教授近年来从事散文写作,提倡社会关怀,因其作品每每传达出关怀弱势群体的理念,落笔之处真情动人,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李家同教授更是成为“台湾的良心”“台湾的勇者”的最佳写照。

书籍目录

代序:对生命的尊重——谈李家同的文章新版序自序:为陌生人请命车票飙车前途无量苦工李花村视力与偏见富翁与乞丐陌生人我是我我已长大了我的妈妈来看我——一个真实的故事三千宠爱于一身瓷娃娃胎记无名氏三个孩子的故事真面目副作用窃听者让高墙倒下吧——访问特蕾莎修女的感想十全十美的一天对数字正确的认识物换星移纽特,你为什么杀了我?周五的梦魇钥匙穷人陛下——从特蕾莎修女的一封谢函想起考试——仅以此文献给所有辛苦教书的中小学老师我的盲人恩师

章节摘录

  苦工  我做大学教授已经很多年了,我注意到大学男生属于白面书生的已经是非常少了,大多数男生都有很健康的肤色,可是比起在外面做工的工人来说,似乎我们的大学生仍然白得多了。  张炳汉是少数皮肤非常黑的那种大学生,难怪他的外号叫做“小黑”,我是他的导师,第一天师生面谈,他就解释给我听为何他如此之黑,他说他从高二开始就去工地做小工,再加上他是屏东乡下长大的,所以皮肤黑得不得了。他说他家不富有,学费和生活费都要靠哥哥,而他哥哥就是一位完全靠劳力赚钱的建筑工人,他大一暑假就跟着他哥哥打工,赚了几万元。  有一天,一位屏东县社会局的社工人员来找我,他告诉我一件令我大吃一惊的事,他说张炳汉现在的父母绝不可能是他的亲生父母,因为他们血型都是O型,而张炳汉却是A型,他们早就发现了这个个案,经过计算机数据库不断的搜寻,他们总算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长话短说,我只在这里说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他们发现张炳汉其实是走失的孩子,他现在的父母领养了他,而他被发现时穿的衣服也有很清楚的记录,当时他只有二岁,十八年来,他的亲生父母仍保留着当年寻人的广告,也从未放弃过找他的念头,那个广告上的衣服和小黑当年被找到的完全吻合,再加上其他的证据,他们已可百分之百地确定小黑可以回到亲生父母的怀抱了。  社工人员问我小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告诉他小黑性格非常爽朗,他建议我们立刻告诉他这个消息。  小黑听到了这个消息,当然感到十分激动,可是,他告诉我,他早就知道他的父母不可能是他的亲生父母,血型是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他和他哥哥完全不像,他哥哥不太会念书,初中毕业以后就去做工了,他却对念书一点困难也没有,他哥哥体格也比他强壮得多。他们俩惟一的相同之处是口音,可是他认为这是因为他从小学他哥哥的缘故。  不要看小黑年纪轻轻,他的决定却充满了智慧,他说他不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什么人物,可是不论他们是什么人,他的身份证上父母栏都不会改变,他的理由非常简单:他们对我这么好,收养了我,含辛茹苦地将我带大,我这一辈子都会认他们为爸爸妈妈。至于亲生父母,我会孝顺他们,将他们看成自己的父母,只是在法律上,我不要认祖归宗了。  我和社工人员都为小黑的决定深受感动,社工人员告诉小黑,他的生父是一位地位不低的公务员,生母是中学老师,他们还有一个儿子,比小黑小一岁,念大学一年级,他们住在台北。  小黑表现得出奇镇静,他要和社工人员一起回屏东去,将这一切告诉他的爸爸妈妈,他的爸爸妈妈是典型的乡下好人,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立刻和台北方面联络,约好周六小黑去台北见他的亲生父母。  谁陪他去呢?这个责任落到我和太太身上,我们夫妇二人抓了小黑,到街上去买了新的牛仔裤,新的花衬衫,当时天已凉了,我们顺便又替他买了一件新毛衣,星期六一早就从台中开车去台北“相亲”。  小黑虽然是个壮汉,可是当他走下汽车的时候,两腿都有点软了,几乎由我和太太扶着他进电梯上楼,大门打开,小黑的妈妈将他一把抱住,哭得像个泪人儿,小黑有没有掉眼泪,我已不记得了,我发现小黑比他妈妈高一个头,现在是由他来轻拍安慰妈妈。事后,他告诉我,当天他在回台中的火车上,大哭一场,弄得旁边的人莫名其妙。我和我太太当然识相地只坐了半小时就走了,半小时内,我观察到他的亲生父母都是非常入情入理的人,他的弟弟和他很像,可是白得多,和小黑一比,真是所谓的白面书生了。我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还是我们的小黑比较漂亮,尤其他笑的时候,黝黑的脸上露出一口白白的牙齿,有一种男孩子特别的魅力。  小黑收到了一件夹克作为礼物,是滑雪的那种羽绒衣,小黑当场试穿,完全合身,这也靠我事先通风报信,将小黑的尺寸告诉了他的亲生父母。  我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小黑要我请客,将他的“双方家长”都请到台中来,我这个导师只好听命,除了两对爸妈以外,我还请了小黑的哥哥和他的亲弟弟,因为大家都是很真诚的人,餐会进行得十分愉快,我发现小黑的哥哥的确比他壮得多,我又发现小黑的弟弟比他们白了太多,小黑好像感到了这一点,他说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做“非洲小白脸”,他显然希望这样说来缩短他和弟弟间的距离。  小黑的账户中增加了很多钱,可是小黑的生活一如往常,只是周末有时北上台北,有时南下屏东,他的亲生母亲一开始每天打电话来嘘寒问暖,他只好求饶,因为同学们已经开始嘲笑他了。  大二暑假开始,小黑向我辞行,我问他暑假中要做什么?他说他要去做苦工,我暗示他可以不必担心学费和生活费了,他说他一定要再去屏东,和他哥哥在一起做一个暑假的苦工,他要让他哥哥知道他没有变,他仍是他的弟弟。  我知道屏东的太阳毒得厉害,在烈日之下抬砖头、搬水泥,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我有点舍不得他做这种苦工。小黑看出了我的表情,安慰我,叫我不要担心,他说他就是喜欢做苦工,他还告诉我他做工的时候,向来打赤膊打赤脚,这是他最痛快的时候。  可是小黑没有骗得了我,我知道小黑不是为了喜欢打赤膊、打赤脚而去做苦工的,如果仅仅只要享受这种乐趣,去游泳就可以了,我知道他去做工,完全是为了要做一个好弟弟。  小黑大三没有做工了,他是信息系的学生,大三都有做实验的计划,整个暑假都在计算机房里,他自己说,他一定白了很多。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看到小黑身旁多了一个年轻人,在他旁边玩计算机,我觉得他有点面善,小黑替我介绍,原来这就是他弟弟,可是我怎么样都认不出来了。他过去不是个白面书生吗?现在为什么黑了好多,也强壮多了?  小黑的弟弟告诉我,他已经打了两个暑假的苦工,都是在屏东,两个暑假下来,他就永远黑掉了,我忍不住问他,难道他也需要钱吗?  小黑的弟弟笑了,黝黑的脸,露出了一嘴的白牙齿,他指着小黑对我说“我要当他的弟弟”。  在烈日下做了两个暑假的苦工,他真的成为小黑的弟弟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看了书,感动了!失去感觉太久的我想了又想,人世间有悲有喜,难过;彼此间有聚有散,难猜;我心间有起有落,难看。这一次被敲响了心中的铜钟,静候钟声又再在我生命响起!  ——刘德华  在大智和大爱中感悟人生,这也许是对李家同教授流淌在笔尖的温情文字和质朴情怀的最好解读。一面是成就斐然的科学家、教育家,另一面是至情至性、关爱世人的随笔作家,李家同教授用充满智慧和善良的心,为每一个希望在心底收获安宁与澄净的读者提供了一段最美的阅读旅程。  ——李开复  李先生的这本书非常感人,希望能尽快与读者们分享这份感动!  ——周迅 

编辑推荐

  《陌生人》台湾家喻户晓的“爱的读本”,畅销十年,累计超过100万册!刘德华、李开复、张德芬、周迅、幾米感动推荐!  李家同:为贫童服务的大学校长,特蕾莎修女“穷人救济院”里的义工  《陌生人》的作者李家同为台湾非常知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多部作品均达到销售几十万的记录。  李家同的文字朴实无华,他用浅白的笔触为文字接上了温度,在不说教的感人叙述中,让人发觉暖流缓缓地灌注内心,且久久不散。也因此,李家同的多篇文章成为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美文为更多的读者所熟知。  “如果你试着向陌生人伸出你的手,快乐与和平会排山倒海地来到你的心中。”拿起这部作品,你离快乐也就更近了一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陌生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3条)

 
 

  •   最熟悉的陌生人,最感动的李家同!
  •   给别人买的,包装很好,李家同很好的台湾作家,很喜欢、
  •   不仅自己看了,还推荐给了朋友看。告诉他们:看看李家同先生这本书,方知什么是大爱,也知自己生活是多么幸福。
  •   我从事的是慈善工作,自认为很包容、很有爱心,可是看了这本书,觉得我们真的做得太不够了。特别是那片《让高墙倒下》,特蕾莎和她的修士们、义工们所做的一切,让我觉得无地自容,我们所做的不及他们的脚背。惭愧啊!
    李先生的叙事方法、驾驭文字的能力都很特别,如果没有很深的文化和真切的感受,是很难写出这样的故事和道理的。准备将这本书推荐给孩子的语文老师作为他们的阅读材料。
  •   人需要心灵柔软的启发.感动
  •   书中所讲的都是凡人小事,凡人亦可成为伟人。很受感动!
  •   相信李开复的眼光,他的《做最好的自己》让人受益匪浅
  •   他们的故事,小,短.却震撼你内心深处
    陌生人的世界,我们为之祈祷
    爱不释手的是各样的人生
  •   这本书是央视《读书》栏目推荐的,书中的故事大多平实、感人!看完全书后,也会自省,我能做到吗?我很认同书中透出的哲理!
  •   朴实的文字,感人的故事。
  •   会让我们这个社会向善的书,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为善
  •   这本书很好看,讲了一些陌生的人对不认识的人进行帮助,很感人
  •   是本好书,没有看完,拉在旅途中了,希望他的它的下个主人会喜欢!
  •   我认识了陌生人
  •   文笔朴素,小故事很感人
  •   里面的小故事都挺感人,很有道理。一口气看完了。
  •   语言平实,故事感人;细心品读,收获良多。
  •   很不错的书,支持。希望大家喜欢。
  •   很温暖的书,很感让人~净化心灵~呵呵
  •   故事都非常感人,简直成了我的催泪弹。
  •   是一场心的洗涤,总是呆在身边看,佷佷好!!LOVE
  •   宛如纷繁人世中一丝温馨的清风,又如一朵脱俗的白莲。它是最佳的心灵营养品,读它吧!用它去滋养你那为生计而奔波劳累的身心,去灌溉你那被世事榨干的灵魂,给自己的心灵一个小憩的港湾。
  •   虽是平凡事但却触动心灵深处。
  •   看了以后,会让人更加宽容,活得更快乐。
  •   看到我哭啊,感人,值得思考.
  •   一个一个的小故事,非常平实的人生肌理,值得品读。
  •   一些轻轻浅浅的文字,温暖。
  •   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一个个平实的瞬间 之前买的那本丢了 再买一本珍藏
  •   故事简单,好极了,深受教育和启发
  •   很不错 书也很好看 满意!
  •   拿到书了,挺不错的,没有折损,缺页什么的,很满意。
  •   还没有拆,感觉不错
  •   非常好,很正能量,专门买给妹妹看的
  •   跟同学买的
  •   这就是说那些电视上演的困难山区。
  •   环境和飞机返回
  •   很喜欢,以后还会在这里买哦.
  •   李家同的写的故事,还不错,不过不认为值得买
  •   我没觉得读起来有多么的感动,我觉得是因为我还小,我的阅历不够,我没经历过太多,所以我感觉不到感动,但是这本书还是值得读一读的
  •   如果你想看图的,这本书没有!但这本有的是让读者更多的感动!
  •   谁和谁是陌生人呢,看看
  •   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封面也蛮漂亮!!!
  •   人应该多一些包容,少一些猜忌。
  •   挺感人的,还不错
  •   还未正式阅读,应该不错!
  •   帮别人买的,看起来还行~~~~
  •   篇幅较短、
  •   作者善于编故事。文学的价值在于其真实性。虽然所编的故事也反映了世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用故事的方式写会令人读起来不累,也会比较有印象,但一旦丧失了其真实性,读起来就有点心不在焉了。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作者的母亲的,一位母亲有一个酗酒大人的丈夫,第一个儿子离家出走,不知所终,她把第二个儿子遗弃了,然后屡屡去儿子所在的天主教孤儿院看望,更曾组织了一些有钱的人向孤儿院捐出了壹佰万元。这位母亲就是作者李家同的母亲。
  •   看过可能是他写的,專門替中國人寫的英文文法,觉得不错,search了一下人名,就看到这本了。希望好看!
  •   还没有正式看,但在《读者》看了节选,觉得不错
  •   如果文中的故事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就好了。当知道是小说的时候,有些失望。
  •   读起来有点儿心灵鸡汤的意味。仅供小读
  •   我以为都是散文,谁知道还有的是小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