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本原理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上海人民  作者: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  页数:365  
Tag标签:无  

前言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把《美学基本原理》的清样送来给我看,要我写一篇序。我粗粗读了一遍,感到很高兴。本书作者是几位在高等师范院校从事美学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根据亲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吸取了近年来美学界的研究成果,用集体力量编写成这本具有一定特色的教材,对美学研究作了可喜的贡献。我觉得这本书有一些明显的优点:首先,全书分为“论美”、“论美感”、“论美的创造”三编,先探讨美的本质,然后从欣赏者和创造者两个角度进行考察。这一结构具有骨架干净、脉络分明的特色。其次,某些问题敢于提出作者自己的独立见解;设立专章讨论“现实美的创造”,尤见新意。第三,涉及艺术问题,选材较严,抓住了艺术领域中有较高美学价值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避免了和另一门课程“艺术概论”(或“文学概论”)的重复。此外,本书材料丰满,文字的表达也比较流畅,某些章节写得颇有诗情画意。作者在《绪论》中说:“美学作为一门科学,既是十分古老的,又是十分年轻的”。正因为“十分年轻”,所以关于美学理论的某些基本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加以阐明,目前尚无定论,而有待于大家来研究、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当然就不免见仁见智,异说纷纭。这是好现象。因为只有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通过百家争鸣,真理才会明白起来,并与错误分清界限。大家知道,关于美的本质以及美与美感的关系,国内存在着不同意见、不同学派。本书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这当然不是说这种主张是定论。我以为,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该把不同学派的见解介绍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做,有利于把美学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内容概要

  《美学基本原理》是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校文科教材”,是同类美学教材中广受读者欢迎的一部,适用于中文、、哲学、艺术类各学科以及政治、教育等学科各专业;还被多所高校指定为报考研究生的参考书。此外,它还被定为中小学教师进修用书。  《美学基本原理》第四版本着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的精神,在保持原有基本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新方法与新成果,进一步增补删改,并对一些学科前沿问题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回答,体现了新世纪美学教材的特色。

书籍目录

序第1章 绪论1.1 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美学1.2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1.3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 美学研究的方法第一编第2章 美的本质与特性2.1 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2.2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2.3 美的价值本质第3章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3.1 美的内容与形式3.2 形式美的构成3.3 形式美的产生与发展第4章 现实美4.1 现实美的地位与意义4.2 社会美4.3 自然美第5章 艺术美5.1 艺术美的本质及其特殊价值5.2 艺术分类的美学根据5.3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第6章 崇高、滑稽.优美与丑6.1 崇高6.2 悲6.3 滑稽(喜)6.4 优美6.5 丑 第二编第7章美感的本质与特性7.1 美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7.2 美感的产生与发展7.3 美感的特性第8章 美的欣赏与判断8.1 美的欣赏的主客观条件8.2 美的欣赏的一般过程8.3 审美趣味的差异性与共同性8.4 审美判断的标准第9章 美感的心理要素9.1 感觉与知觉9.2 想象9.3 情感9.4 理解第三编第10章 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10.1 美的创造的实质10.2 原始社会中美的创造10.3 文明社会中美的创造第11章 现实美的创造11.1 现实美创造的广阔领域11.2 现实美的创造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11.3 现实美的创造与可持续发展第12章 艺术美的创造12.1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12.2 艺术典型与意境的创造12.3 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第13章 美育13.1 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13.2 美育与素质教育13.3 美育的实施初版本后记修订本后记三版本后记第四版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在现代美学理论建设中,我们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又要广泛地吸收现代美学研究多元方法的合理成分。以理性思考为特点的哲学分析方法,是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出发,将审美现象上升为理性规定,通过逻辑推论提出并回答诸如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等重大问题。心理学方法是从审美主体的心理反应来解释和规定审美现象,或从某种特定的心理学说来说明审美活动事实。如果说美学研究的哲学分析方法偏重于宏观研究,那么心理学方法则偏重于微观说明。历史学方法是将审美现象作为历史事实加以考察,重在审美现象的历史过程的研究,即从历时态角度进行纵向说明,以防止出现纯粹静态分析的偏颇。社会学方法着眼于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心理、趣味风尚等,对于审美现象(特别是艺术作品)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研究艺术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审美现象对社会的依赖关系。社会学方法偏重于对审美现象相关因素作共时态横向研究,以防止出现孤立分析某一特定对象的弊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系统论,认为事物除了自身的属性外,还有它所属的系统之中的系统质,因而对于对象的认识首先应当把握其系统整体属性。系统论的研究方法,要求把对象作为具有完整系统的整体来对待,并且把系统及其环境联系起来视为一个更大的系统加以考察。这种着眼于整体与部分(系统与子系统)、整体与环境(系统与更大的系统)之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能够综合地对待研究对象,显示出宏观与微观结合的长处。上述种种研究方法,都可以为我们吸收运用。此外,诸如现象学、符号学、语义分析方法、阐释学以及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工艺学的研究方法,在其各自适用的范围之内,都具有独特的不可代替的成效和作用。在20世纪诸多思想家中,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具有重要地位,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美学近年来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生命美学、生存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等提法,都是与海德格尔思想影响分不开的。海德格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西方传统哲学。自柏拉图以来直至黑格尔的先验本体论被海德格尔讥讽为“形而上学”而痛加挞伐。海德格尔接受并突破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基础存在论(或译“基本本体论”),认为人有意识地介入他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中去,人自身和世界双方都是在这一介入过程中“绽开”出来,“是其所是”,获得自己的本质规定性。人是什么?“人是存在之澄明——人就是这样成其本质的。”

后记

《美学基本原理》自初版问世以来,特别是被正式列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以来,就被国内不少兄弟院校选为基本教材,并被确定为报考文艺学、艺术学、美学、文学艺术类教学论等专业研究生的指定参考书,因此得以连年重印。截止到2009年2月,已累计印刷41次,累计印数615500册。这使我们既感到高兴又难免感到责任重大而内心惴惴。世纪之交的十余年里,虽说“美学热”已经退潮,但美学类著作的出版一直呈现繁荣局面。全国同类教材以及以美学原理命名的学术著作已经出版了几十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已经形成,有些美学专著以采用新视角、突破成说为特色,完全展现出了新的面貌。相比之下,《美学基本原理》算是出版较早、坚持时间较长的一种。上海人民出版社对于本书仍将继续连年重印充满信心,与我们商议再一次修订之后新出第四版。这次修订尽量吸收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观点,也包括对某些新观点进行评述并提出了我们的商榷性意见,有些章节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甚至重写;对全书的文字表达进行了一次锤炼和润色;校改经典著作引文,凡是人民出版社1995年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有了新的译文的,一律改用新译文;书中其他相关引文也重新校对,对于国外学术著作尽量采用新版本中的新译文。应该申明的是,本书的理论体系和整体章节框架构成了本书的基本特色,我们仍然坚持基本不动。最后,谨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本书的学界同仁、广大读者、青年学生表示感谢,并望继续给我们以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美学基本原理(第4版)》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学基本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老师推荐的书籍 ,以后应该也会用得到
  •   研究生的课程,自学自律,自修
  •   物有所值,书本印刷较好。没有质量问题
  •   我的教材书,这个字有点小,排版太密集,看着有点累……不过挺有内涵的,哈哈
  •   学习用书,写的不错,
  •   不知道是不是正版书反正看着是不错
  •   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和同学的正版没区别,想来也是正版。物流很快,之前很忙没来得及评价,今天补上。
  •   简洁易懂,是本好书。我很喜欢。
  •   这本书 正是我想要的,挺好的
  •   是我们老师,一位教授推荐的,爱搞研究的可以看看
  •   买回来后,老师没讲这本书,唉
  •   评论晚了 抱歉 真的很满意
  •   本来以为年关呢 发货估计到新年之后了 ,没想到很快,很开心,三本书都很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