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王向远、 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9出版)  作者:王向远 等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在通常所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划分出“百年国难”(1840-1937)时期,由此提出了“百年国难文学”范畴,认为最能体现时代本质与时代特色的文学是“国难文学”,因此需要将“百年国难文学”作为一段相对独立的文学史加以专题研究。全书采用文本分析与史料实证相结合的“文史互证”法及比较文学的“涉外文学”研究法,将一般文学史所忽略的、由外来入侵所造成的历次国难事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及其它文学性史料,加以发掘、整理、统合,并予以系统化、史书化,对其中所蕴含的国难意识、危机理念、心灵震荡、世界观念、爱国情怀、民族情感、反省与批判精神等,加以分析阐发,力图填补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处空白,并对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中的相关史料与叙述,从文学的角度加以丰富和补充。《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可为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关系史与中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中国近代史、国难史及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资料。

作者简介

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翻译文学、东方文学、日本文学、曰军侵华与抗战史、中曰关系等学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400万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及各种单行本著作19种(含合著5种),译著多种计100多万字,发表论文13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鸦片战争文学第一节 战前烟毒泛滥在文学中的反映一、对烟毒泛滥的忧虑与悲哀二、对烟毒肆虐的愤怒与抗议第二节 鸦片战争对诗坛的剧烈冲击一、对山河沦落的震惊与愤懑二、对百姓受难的同情与哀悯第三节 作家诗人的讥讽与赞叹一、对昏聩误国的谴责二、对衰兵怯将的指斥三、对忠臣良将、勇士义民的赞叹第二章 中法战争文学第一节 中法战争战记文学一、中法战事记二、为英雄人物立传第二节 中法战争诗歌一、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二、抗法英雄的赞歌第三节 中法战争后相关题材的小说一、小说《死中求活》二、几部清史演义中的“中法战争演义三、清史演义与谴责小说对张佩纶形象的塑造第三章 甲午战争文学第一节 褒贬之声一、对“债事误国者”的鞭挞二、对抗战将领的赞美第二节 悲愤之诗一、诗人的哀叹二、黄遵宪的甲午组诗与丘逢甲的“失台”之痛第三节 幻灭与反思一、对日观念的形成与幻灭二、文学的反思第四章 庚子事变文学第一节 庚子事变文学中危机四伏的晚清社会一、晚清“教案”与义和团二、宫廷党争与“北战南和”第二节 庚子事变文学中的末世官僚群相一、慈禧太后的形象二、文武官僚群像第三节 庚子事变文学中的众生世相一、狂热抗争的义和团二、不幸不争的老百姓第四节 庚子事变文学中的八国联军及洋人一、八国联军的暴行二、“洋鬼子”的另一面第五章 “二十一条”国难文学第一节 “二十一条”国难纪实文学一、“二十一条”国难纪事二、“二十一条”国难散文第二节 “二十一条”国难小说一、文言短篇小说二、历史演义小说第三节 “二十一条”国难诗歌一、爱国救亡诗二、讽刺谴责诗与战歌第六章 “五卅”及1920年代国难文学第一节 1920年代的国难文学一、1920年代前期的国难文学二、1920年代后期的国难文学第二节 “五卅”诗歌一、激昂高亢的战歌二、哀吊与反思之诗三、通而不俗的歌谣第三节 “五卅”散文、小说与戏剧一、充满临场感的散文二、小说的多侧面叙事三、戏剧文学的现实性与先锋性第七章 “九一八”国难文学第一节 报刊上的“九一八”事变一、报纸上的“九一八”事变二、“九一八”事变与文学期刊三、文学家对“九一八”事变的不同反应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与各体文学创作一、国难小说二、国难戏剧三、国难诗歌四、国难主题的报告文学与散文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区文学一、“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坛二、小说、戏剧、诗歌三、“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流亡作家群第八章 “七七”国难文学第一节 “七七”战事报告文学与散文一、战事报告文学二、报刊社论与时评第二节 “七七”国难诗歌一、国难纪事诗二、抗战救亡诗三、英雄颂歌及哀悼诗四、抗日歌曲和时事鼓词第三节 “七七”国难戏剧一、戏剧文学中的前线与后方二、国难戏剧的宣传性与艺术性第四节 “七七”国难小说一、纪实性短篇小说二、集体创作《华北的烽火》参考文献举要后记

章节摘录

程道一的《庚子事变演义》突出地表现了慈禧骄奢淫逸的一面。作者写她在朝政大事上独断独行,任人唯亲,朝臣对她的决定稍有异议,立刻怒斥甚至杀头,只关心自己的权力,丝毫不顾国家民族大义。慈禧欲立端王之子溥儳为储君,庆王奕劻考虑到溥儳“毫无君人之度”而“恳请择立幼君”,慈禧“已然大怒,当时把脸子一沉”斥责道:“我意已定,谁敢阻挠?”大阿哥在宫内设立拳坛,扮成“团匪”模样,打算装疯卖傻充做“神仙附体”,谋害早已失去实权,被义和拳称为“一龙”的光绪帝,以便自己能早日登基。慈禧目睹此景,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当下大声斥责大阿哥横行无忌,叫道:“当今皇帝是我所立,只有我一人能批评他不好。”在决定是否对外宣战问题上,起初慈禧畏惧洋人势大,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妥善解决之策,也难下定论。然而当端王呈上自己伪造的外国公使要求慈禧归政的照会后,慈禧看了立刻勃然大怒,“气得浑身乱抖,愤然说道:‘他们干涉我的大权,非只一次了,任情挟制,是可忍孰不可忍?’说着将一纸照会向荣禄掷去,气愤说道:‘你看看:外人这等无理,你总说是理应保护使臣,不应宣战。他们索我大沽炮台,紫竹林洋兵也出击我军,我总以宽大为怀,不肯和他们决裂,而今找寻到我的头上来了。若再不同他们较量较量,还不把我驱逐吗?”国家主权可以受到威胁、侵占,但决不能容忍对自己权力的质疑,以个人利益得失决定关乎国家存亡之大事,这就是慈禧太后的原则。1900年8月20日晚上联军攻城的枪炮声越来越大,天下大雨,此时的慈禧太后“追悔不及,只剩落泪,但还未知道各国联军已经人城”。等到半夜,“老太后孤坐深宫,没有一个可靠的臣工,代为运筹画策。到了此时,才想起母子孤苦零丁,被一班庸臣所欺,落到这步田地。越想越难过,不禁痛哭起来。”

后记

本书和我已经出版的《佛心梵影——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2007)一样,是我和学生们合作研究的结晶。也就是1999年7月,我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和批判》一书,作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精品工程项目”的第一本出版发行。我在该书的“后记”中,提到下一步我打算“研究自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结束百余年间的中国国难文学,书名暂定为《中国近现代国难文学史》”。同年9月,我在北京市有关部门和北师大联合举办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出版座谈会”上,又向与会者谈了我的研究汁划:在《“笔部队”和侵华战争》一书以后,打算写两本相关的书:一是将研究范围由文学进一步扩大到文化领域,写出《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二是立足于中国文学,写出《中国近代国难文学史》。(见《中国教育报》工999年9月26日第二版相关文章)。2005年,《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正式出版;现在,《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也完稿并将出版了,虽然从1999到2010用了整整十二年时间,但总算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

编辑推荐

《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