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汪丁丁  页数:434  字数:382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学术与学术思想史面对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的整体,每一位愿意独立思考的学生都可能问他/她的老师:我凭什么相信你讲授的这一课程所代表的极细小的知识片断是真确的呢?推而广之,在我以有限生命追逐无限知识的过程中,我凭什么相信我所追逐的那一极细小的知识片断不是虚幻的?如果很不幸地,我毕生阅读的核心部分事后表明是虚幻的,我的生命意义是否消失?诸如此类性命攸关的问题,老师们通常不会在所授课程的第一讲里披露给学生,他们担心会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难道老师们可以不允许学生怀疑他们武断地讲授的那些极细小的知识片断吗?难道当代的教育,其宗旨不是要开发学生们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吗?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回避上列的那些问题。开篇所述的问题,我称之为“知识的合法性问题”,或者,遵循哲学认识论的传统,称之为“知识的定义问题”。柏拉图曾问:什么是“知识”?对柏拉图的这一问,西方学者提供了三种解答:其一,知识是主观观念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称为“符合论”;其二,知识是逻辑自洽的观念体系,称为“融洽论”;其三,知识是有根据的确信。这第三种解答其实试图包容前两种解答,故称为“符合—融洽”论。我以为金岳霖先生追求“真且通”的知识论,也属于上列第三种。根据我的观察,学生们及其家长们,由其行为所揭示出来的他们对上述的知识合法性问题的解答,可概括为下列三种:其一,凡时髦的知识,就值得学习和信赖。也就是说,他们为他们喜欢学习的知识片断找到的根据,是社会时尚——因为时髦的知识或许在最近的将来也是可以带来可观收益的知识。其二,凡权威认可的,就值得学习和信赖。也就是说,他们为他们喜欢学习的知识片断找到的根据,是学术权威——因为经过权威认证的知识在未来足够长远的时间里产生的回报或许足以抵消学习知识所支付的成本。其三,我觉得这是笛卡尔在《探究真理的指导原则》里最早阐明了的一种知识态度,即“学究天人之际”的态度。根据这一知识态度,没有什么知识是长期可信赖的,学习知识的目的仅仅在于全面地开发心智,让心智在一切方向上充分涌流。上列三种解答,我向学生们和他们的家长们推荐的,通常是第二种。因为它比较稳妥,不似第一种那样浮躁,也不似第三种那样令人无所适从。换句话说,他们应遵循每一学科的知识共同体长期认可的那些权威认可的标准,凡符合这些标准的知识片断,就具有可以信赖的知识合法性。于是,我们在每一门课程里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人类最新获得的知识片断。但为了求证这些知识片断的知识合法性,我们应追溯这些最新知识的学术源流,务求确信它们是出自学术权威或可逻辑地追溯至权威们的思想。学术的主题固然可以而且往往是与最新获得的知识相关的,但学术主题的知识合法性却必须从学术思想史当中求得。我以为,这就是我当初坚持开设一门“经济学思想史”课程的理由。我观察中国和西方各经济学院系所设的课程,有“经济学”,有“经济史”,有“经济思想史”,有“经济学说史”,甚至可有熊彼特所论的“经济分析史”,却似乎没有“经济学思想史”。对经济活动的分析与预测,是经济学的论域。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和记录,是经济史的论域。对经济活动的思考和反省,是经济思想史的论域。对经济理论的观察和记录,是经济学说史的论域。对经济分析方法的观察和记录,是经济分析史的论域。对经济学的思考和反省,是经济学思想史的论域。阿伦特论证过,思想总是事后发生的,它没有能力预测未来。通常所谓“思想史”的视角,其特征是将研究对象X(一个观念、一项事件、一位作者)置于X由之发生的那一历史情境S内,从而研究者可以理解二元关系{S,X}的意义。经济学思想史是将思想史方法运用于经济学,于是这里出现了许多二元关系{{S,X}},所谓二元关系的集合。这里收录的讲义,根据我在北京大学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本科生讲授经济学思想史的录音,由助教丁建峰和部分听课同学整理。在这里,被研究的对象X,可以代表某一经济学家,或经济学的某一基本概念,或某一经济学理论。与X对应的历史情境S,需要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加以选择。其实,历史从来就是被选择和被建构的。我选择的{{S,X}},当然也就反映了我的个人偏好。这一讲义,也就成为“我的”讲义了。不论如何,其他人的或我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这些讲义的汇总,就是我们这一代学者为经济学基本概念提供的知识合法性论证。我曾反复修正过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清单,现在列出的,或许是最近一次更新的:财富、效用、增长、价值、价格、幸福、正义、自由。应当感谢参与整理了这套讲义的同学们,他们的名字是:丁建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王维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韦环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刘云波(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刘泽宇(东北师范大学)、张慧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李鑫(中国政法大学)、肖珊珊(北京大学心理系硕士生)、周子尧(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易如(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赵赛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袁慧诗(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麻剑锋(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蒋帅(中央财经大学)。读者应当明白,这本讲义是写给本科生的。事实上,我在北京大学讲授的“经济学思想史”早已从本科生课程改为研究生课程。所以,我希望尽快为研究生们撰写一部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内容概要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第2版)是汪丁丁在北京大学讲授“经济学思想史”课程的讲义。这本讲义超越了经济学的专业化视角,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来对经济学进行反思,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和研究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如价值、价格、均衡、货币等。作者的思想并未满足于停留在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基本问题”,而是将这些问题与我们每个人以及全社会的生存状态一起讨论:“善与幸福”、“情感与心灵”、“社会正义”都是作者的关注所在。

作者简介

  汪丁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53年生于沈阳,成长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1981)。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理学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1990)。
  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及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并担任《财经》《新世纪周刊》及“财新传媒”学术顾问。
  著作包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制度分析基础讲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串联的叙事》《盘旋的思想》等20多种。教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社会科学等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

书籍目录

第一讲(上):日常生活与经济思想
第一讲(下):物质活动与精神诉求
第二讲:思想史方法引论
第三讲:善与幸福
第四讲:财富与效用
第五讲:情感与灵魂
第六讲:价值理论
第七讲:成本、收益和利润
第八讲:价格与货币
第九讲:一般均衡
第十讲:社会正义
第十一讲:情境理性
第十二讲:总复习
附录一:经济学思想史期末考试样题一
附录二:经济学思想史期末考试样题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小穆勒的《功利主义》的谬误 自然主义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小穆勒,在《功利主义》一书中,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宣称,他从老师边沁那里接受了功利主义的看法。小穆勒宣称,快乐和免除痛苦作为目的是惟一值得欲求的事情。这是功利主义的典型看法,有点像快乐主义(享乐主义)。摩尔指出,把幸福定义为或等同于“陕乐与免除痛苦”,这是亚里士多德早就批评过的看法。 利已主义和功利主义 幸福是什么呢?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或效用主义者说,幸福是睢一值得追求的目的。但是他们从没有解释过什么是幸福,没有回答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问题。摩尔说,我们还需要考察享乐主义的论证通常采取的两种方式,第一种形式是纯粹利己主义的,第二种形式是功利主义的。当然,细致地说,利己主义不应该等同于自私自利主义,亚当·斯密强调使用self interested来表示利己,self interested是自利的、合理的、适度的,是一种自然情感。而利己主义是selfish的,是自私自利的。这两个概念完全不同,自私是过分的利己,违反了中庸之道。不自私或者完全利他又违反了自然情感,所以适度利己是对的。对应于利己主义的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最著名的口号是:所有人的效用之和的最大化是制定社会政策的基础,任何社会政策的制定应当最大化所有人的最大幸福。这就是边沁(Jeremy Bentham)当年的口号。他是当时英国最重要的立法者,强调根据效用主义原则来立法。利己主义,作为快乐主义的一种方式,主张每一个人都应当把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当做终极目标。当然,利己主义学说承认,有时候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是靠给别人带来快乐,为了最大化我们自己的效用,我们施合和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这是今天很流行的经济学家基本的对于利他主义的行为,包括雷锋的行为的经济学解释。摩尔把它叫做“另外一种利己主义”,它不同于刚才说的直接的利己主义,只最大化自己的幸福快乐的利己主义。因此有两个利己主义的版本,单纯的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和表现为利他主义的利己主义。当然我们今天还知道第三种利己主义,是正常的或者是“好的利己主义”,就是所谓英文的这个enlightened egoism,不同于selfishness,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不是单纯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是启蒙了的自我中心主义。为什么叫启蒙了的自我中心主义或者是启蒙了的利己主义呢?因为它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尊重别人的利益和产权,然后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一起谋求福利的最大化,这是今天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市场社会里边的大部分人所采取的立场,这就是第三种利己主义。它是自然的,是正常的。当然,摩尔没有用这个词。 利己主义的两种形式不同于功利主义,它们是不重合的,也不是可以互相推演的。因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所有人的效用加在一起被最大化,这是功利主义的目的,但是这显然不是利己主义者的目的和行为方式。边沁是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摩尔认为,“边沁关于快乐主义的主张是仅仅以快乐的量为根据的”,这批评很重要。经济学家试图把所有的幸福折合成单纯的量,但事实上,人类行为和人类的物质活动的发展,并不单纯表现为量的增长,而是质的发展。功利主义或者快乐主义仅仅以快乐的量为依据不是正确的论证。边沁说过:“如果快乐的量相等,那么小孩子的图钉游戏和诗是等价的。”而摩尔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存在着不同质的幸福,这就回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摩尔继续反驳道,“它(功利主义)的当然含义是:判断行为的是非标准,是行为增进每个人的利益的倾向如何。此处,利益通常意味着列入一类的各不同的善之一种,而这些善之所以列入一类,仅仅由于它们是一个人通常欲求的,由于我们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善,所以这些自己的善是我们生活的目的”,这种论证方式是一种同义反复,它不是一种哲学论证,这是不可接受的。摩尔的基本看法就是:善或者是幸福是不可定义的,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是最原初的、最简单的、不能再分解的概念。

编辑推荐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第2版)》编辑推荐:1.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经典课程讲义,全新修订;2.高屋建瓴,追根溯源;以思想史方法思考和反省经济学,为经济学基本概念寻找知识合法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9条)

 
 

  •   汪丁丁的书籍,给人一种全方位的新的感觉,作者在书中把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不仅仅像一般的经济学教科书那样平淡泛味,有古典经济学家的味道,但似又不是,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思想,强调秩序、知识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值得一读,推荐,不过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书籍真的贵的无语
  •   对比了新旧两个版本,基本一样,修订的地方很少。还是老版实惠!
  •   看目录挺好,回去细读去
  •   多视角 多学科讲解经济思想史!
  •   让人耳目一新,很多引经据典,天马行空的同时努力深入浅出,的确不容易,建议购买。。。
  •   思想是很好 的,阅读需要一点基础,书太贵了。
  •   好,有思想的好书!推荐
  •   洋洋洒洒一大本,谈的不仅仅是经济,更在讲人生。
  •   这学期上公选课,就是汪老师的学生,帮着整理本书讲义的研究生。
  •   我喜欢作者写作的视角
  •   有那么点挥洒自如的赶脚,比较过瘾,但读了后面就忘了前面,内容太多了
  •   一次卖得太多了,来不急看,估计还不错。
  •   收获非常那个大
  •   很有启发价值的一本教科书
  •   一本评价很不错的书
  •   异样的写法、启发式的语言
  •   一起送的货,竟然还有末日船票。
  •      经济学是诺贝尔奖唯一一个社会科学奖,因此也被称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但现代经济学之前,经济学可不是什么明珠,而只是一个道德哲学的附庸。可以说,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道德哲学转为实用科学的过程。
       纵观经济学思想的发展,从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神学家,之后的法学家,都对一个问题不解:为什么商品的价格波动这么大?价格与价值什么关系?什么才是一件物品“正确的”或应有的价值?他们注重对good“善”和自然价格进行探讨,即什么是符合理性、上帝、自然的价值。甚至亚当·斯密也是一个道德哲学家,研究经济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发现是“看不见的手”在运作,从而验证其先定和谐的观念,在他眼中更重要的可能是《道德情操论》,而不是《国富论》。
       斯密之后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劳动决定价值,供需决定价格波动。李嘉图发展了这一理论,马克思对之抽象化,发展处了劳动力价值理论。
       可是劳动价值理论无法解决一个斯密为之困惑的例子。即“水和钻石的价值“问题。水对人效用这么大,却价值这么低,而钻石对人几乎没什么效用,却有这么高的价值。正是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这问题才产生了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理论、边际效用原理。
       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之后,整个经济学为之转向,人们发现,既然价值是主观的,而且只能为人们对商品的出价表现出来,则研究价值即困难,又无意义,那就不需要研究价值了,直接研究价格算了。其中的边际价值分析也产生了之后的数理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学。所以人们评价他们三人共同创立了现代经济学,就是使摆脱了道德哲学的束缚,成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成为描述现实,指导现实的科学。
       我认为时代背景的影响也必不可少,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在渡过早期殖民掠夺和积累阶段,需要发展更良好的市场经济,这就需要对供求关系,价格作用,市场主体行为,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了解,甚至数理分析,古典经济学是完全不能进行这种需要的。
       经济学进入了社会科学阶段,则哪种流派能解释现实并应用于现实就会被当作主流。
       经济大萧条,产生了凯恩斯主义,它的负面作用使人们又将之放弃。新古典“完备理性”所不能解释现实世界不能解释的制度、组织原因, 就由新制度主义来补充。自由主义经济学无法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于是产生了发展经济学,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做决策。
       汪丁丁认为经济学应该重归对价值的探讨,但我觉得既然经济学从道德哲学的束缚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学科了,就不必回去了,像社会学、政治学,也并没有重归道德哲学的必要,它们不是对理性世界的探讨,而是对真实世界的描绘。
      
      
  •     汪丁丁老师这本书的特点在于:试图整合经典著作、经典文献以及前沿学术文献,为我们勾勒出善、幸福、财富、效用、情感、价值、成本、收益、利润、价格、一般均衡、社会正义以及情景理性这些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演变史,有利于使读者对各种基本概念建立历史感,同时帮助读者领会经典专著、文献以及前沿文献间的关联。就我个人的阅读经历来看,这本书关于学术天才的内容、效用发展史、威克斯蒂德图、不可能定理、分配正义、似曾相识的感觉等,给现在情景中的我的启发最大。
      
      1、学术天才
      
      汪丁丁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以下天才的经历:格劳修斯8岁用拉丁文写诗,11岁进入莱顿大学,14岁拿到博士学位,15岁出使法国,30岁做鹿特丹省长。小穆勒,在父亲指引下,3岁学希腊文,8岁学拉丁文,13岁开始批判李嘉图。
      
      这使我想起了罗尔斯在《道德哲学史讲义》中对休谟的叙述:休谟15岁(1726年)离开大学前开始构思《人性论》,18岁开始写作,21岁制定写作计划,25岁(1736-1737年)完成《人性论》(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P17)。
      
      我想这些天才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不是盲目崇拜天才。而是考虑为什么这些伟大人在这样小的年龄就有这样的成就,而我们却没有呢?记得读殷海光传记时,曾提到殷海光8岁开始读一些很专业的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我想这些伟大人物也是在较早的年龄开始阅读,并且在伟大人物的指导下读的著作都是经典。也就是天才是练出来的,波兰尼兄弟就是最好的例子。德鲁克在《旁观者》中曾经对这一家人进行了引人入胜的介绍。栗本慎一郞在《布达佩斯的故事》中对波兰尼家族进行了更细致的介绍,并且修正了德鲁克的一些说法。
      
      2、效用发展史
      人类活动所遵循的价值原则,是从客观价值论逐渐转变为主观价值论的演化过程(P229)。
      (1)古希腊:“效用”是伦理学概念,指“达到除道德之外其他善的目的和手段”,具有工具性涵义(P124)
      (2)16-17世纪时,经济学问题逐步从道德哲学领域和法理学领域分离出来,成为与民族国家主权相关的问题。学者们变得越来越接近马基雅维利主义:他们不再关心价值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关心价值实质是什么样的(P193)。
      (3)休谟:仁爱和正义这两种情感可以带来巨大效用,这里的效用是社会效用,而不是个体效用(P124)。
      (4)斯密:《国富论》第四章系统论述了效用概念:交换价值即“你还没得到它之前你准备为它付出的努力的价值”;使用价值即“你得到它以后,它能为你节约的努力的价值”。(P220)另外,斯密思考过效用主义的幸福,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说,是internal peace(内心的宁静)P273。
      (5)罗雪尔从财富到效用的逻辑:“财富”的三项析取特征:可消费性;经过交换、存储、生产、转换形态后的可消费性;虽不可消费但是支持上述两种可消费性的过程。“可消费性”的量化界定,即“效用”。古典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简化为“效用”(P123-124)
      (6)奈特为伦理学和经济学划界:为了划清伦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科边界,1917年奈特提出的方案是把基数效用放弃掉,要用序数效用来取代基数效用,经济学才能够和伦理学分家。以此为基础,奈特认为“假如接受序数效用,那么经济学可说的、经济学家可讨论的就只剩下需求曲线了”(P278)。
      (7)维纳的经典文献《The Utility Concept in Value Theory and Its Critics》(1925)综述了此前心理学中的效用研究:效用理论最初是要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价值的决定。到1925年,效用理论达到最后形态,今天所理解的效用理论和1925年相差无几(P129)。
      (8)斯蒂格勒的经典文献《The Early History of Empirical Studies of Consumer Behavior》(1954)介绍了“财富”概念,经验的、实证的消费行为、效用度量(P125)。
      (9)阿罗的《Utilities, Attitudes, Choices:A Review Note》(1958)回顾了效用的经济学理论(Utilities)和行为学理论发展(Attitudes),以此为基础讨论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认为序数效用可以推出逻辑自洽的理性选择方案。阿罗在这篇文章中赞赏了西蒙的适应模型:理性选择理论应该提供“在各种重要场合下进入我们选择集合的那些方案是什么或者应该是什么”,也就是理性选择理论假定备选方案已经存在,并不关注备选方案是怎样来的。(P134)经济学家倾向于引入更多的约束条件,将适应模型简约为理性模型,张五常是这方面的典型(P135-136)。
      在这篇文献中,阿罗进一步指出,通常理性选择理论假定备选方案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没有仔细研究互补关系。汪丁丁的评论是:“从长期的演化而言,互补性是最根本的,替代性是暂时的”。鉴于上述原因,阿罗提出建构依据个体生命史的普适的选择理论:“每个人首先应当选择他的生活道路,然后才能选择各种具体方案”(P135)。
      (10)Peter G.Fishburn和Rakesh K.Sarin的《Fairness and Social Risk I Unaggregated Analyses》:这篇文章解决了主观价值面对的问题,如果从长期来看,价值的标准几乎必定是从客观的立场转向主观的立场。一个长期的理论任务,就是解决主体之间的客观性问题,也即主体之间如何做价值比较。作者还对equity和fairness进行了区分,equity是从部衡量的,fairness是从内部衡量的。(P341)
      
      3、威克斯蒂德图(Wicksteed Graph)
      
      威克斯蒂德英才盖世,1887-1918年在英国最重要的大学里面,他足足开了300门课,包括:希腊戏剧、亚里士多德研究、但丁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P280)。他发明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分析工具,即威克斯蒂德图(Wicksteed Graph)。汪丁丁这本讲义多处出现威克斯蒂德图的相关内容,这有助于理解张五常认为经济学就一个需求定律的思想来源:
      (1)威氏图的来源:1913年的底的时候,英国经济学会选了威克斯蒂德当会长。《经济学学刊》上发表了威克斯蒂德的就职演说《The Scope and Method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Light of the "Marginal" Theory of Value and of Distribution
      》。在演说中,他画了这样一张图(P281)。据John Creedy的论文《The Role of Stocks in Supply and Demand: Wicksteed's Problem》考证:“杰文斯在1871年用过这个图形,瓦尔拉斯(1874)和埃及沃思(1881)都用过这个图形,而且这三个人和威克斯蒂德有过类似师生指导性的关系,威克斯蒂德很熟悉他们的著作。但是他在《常识政治经济学》这本著作里并没有提及这三位先驱者的贡献”。(P282)
      (2)威氏图的重要性:据John Creedy的论文《The Role of Stocks in Supply and Demand: Wicksteed's Problem》介绍这个图远比供求分析对当代经济学更重要,它直接导致了劳动经济学S曲线的产生:“人力资本的供给与劳动时间有关,劳动时间的供给有典型的所谓‘向后弯曲’状况:当你收入很低的时候,你的劳动供给是向上倾斜的;当你的工资收入水平够高的时候,你不愿意干活了,因为干活是一种负效用,你就开始往回弯曲——收入越高,工作时间越少。”(P282)
      (3)需求的强度决定了是做卖方还是买方(P190):“比如限量发行的邮票,供给的人在价格足够低时会转变为需求的人,需求的人在价格足够高时会出卖邮票。”可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供方和需方可以相互转化,这样的例子还有股票、债券等。
      (4)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间的转化(P246):“比如说某种邮票绝版之后,总的邮票数量不变,或者股票公开发行之后,总的流通股的数量不变,所以在最典型的自由市场机制之下,我们基本上可以接受威克斯蒂德图形,认为总的供给量不变。卖股票的人当股票价格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会转过来买股票。也就是说,供给曲线其实是放弃了的需求,所以供给和需求这两条曲线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必须通过威克斯蒂德图形交互作用”。
      (5)进一步解释(P281):“通常总量供给在给定时间之内是不变的,比如说楼房、劳动力、绝版邮票的供给,都是如此。当总量不变的时候,供求可以用威克斯蒂德的图形表示。但是一旦你用了威克斯蒂德图形,总量不变,供给弹性不是无穷的,这时候供给和需求两条曲线之间就不是相互独立的。”
      (6)一物多价(P281-282):“工资或者价格可以完全不发生变化,但是有多个均衡。价格都在同一个水平上,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均衡量,一个是老的,一个是新的,这就是一物多价和一价多量。当你引进威克斯蒂德图形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根本就不是一个物品一个价格。”
      
      因此,汪丁丁认为研究供求曲线需要关注三个问题:1、两条曲线是否独立变化?(威克斯蒂德、张五常、瓦里安)2、需求曲线为何向下?3、供给曲线为何向上?(p248)
      
      此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论及威氏图:
      (1)范里安的《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提到了供给和需求的转换(来源之一: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24379080/;来源之二: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24426923/),举了股票市场、克鲁索经济的例子,供方在价低时购入,变为需方;需方在价高时卖出,变为供方。
      (2)布劳格《凯恩斯以前100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常识》也包含了大量不平凡的特征,至如广泛的利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即认为任何东西的成本等于获得它时所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威克斯蒂德坚持把生产成本当作除需求之外价格决定中的一个独立因素是误入岐途的原因:供给曲线实际上就是‘颠倒了的需求曲线’”。(凯恩斯以前100位杰出的经济学家,P245)
      趁着热情,威克斯蒂德甚至走得非常远,以至于否定供给曲线的存在:“对通常指为决定价格、与需求曲线相配的‘供给曲线’如何看?我大胆和坦率地说:不存在这样的东西”。但是后来他又加上“通常所说的供给曲线在现实中就是拥有商品的这些人的需求曲线”(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第五版,P380)
      (3)张五常:供给学派的阐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e4gj.html
      (4)汪丁丁《麦田里的歌》中有几篇文章(威氏图: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10260)
      (5)李俊慧《经济学讲义(上)》(P126):画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图形,并举了张五常在《交易速度与期货市场(下)》白银期货合约的例子,说明只要价可足够高,需求量会转变成供给量,从而推出供给和需求曲线是一回事。
      
      
      4、不可能定理
      不可能定理和效用理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包括阿罗不可能定理、森不可能定理等。
      (1)阿罗不可能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三定理)
      ①社会选择理论的出现“阿罗在1950年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之所以要写这篇博士论文,是因为我们放弃了经济学的功利主义传统、效用可比的传统。这条路走得很困难人,它最终导致了社会选择理论”(P321)
      ②阿罗不可能定理论提出:阿罗1950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文章《A Difficulty in the Concept of Social Welfare》提出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如果你要求社会理性的话,这就无法避免出现一个独裁者;如果你不要任何独裁,那么你作出来的社会抉择往往是非理性的,也就是很混乱的。”(P321-322)更为精确的表述是:如果我们放弃个体间效用的可比性,放弃基数效用的传统(边沁传统),在满足有偏好必有社会福利函数、正向反应、无关方案独立性、非强加性四个条件的情况下,社会偏好的排序不是强加的,就一定是独裁的(P324)。
      这篇论文还澄清了从斯密到边沁具体做了什么。阿罗认为如果放弃基数效用论,采取序数效用论,也就是主观价值立场,那么我们就必须允许偏好是可变的。
      阿罗悖论产生的逻辑:由于方法论个人主义,经济学家不同意任何两个人之间的效用是可比的。他们是价值的主观论者。我们只能在效用不可比的前提下去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和社会选择问题。(P421)
      ③布坎南对“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评论(P420):这件事情本来就是逻辑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点不惊讶阿罗发现了不可能性,也即个体理性不能解决公共选择的问题(P420)。
      ④效率与公平的冲突导致的“不可能性定理”:起源于斯密开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只有取消方法论个人主义,才能取消这些悖论。为了理解“公平”和“效率”之间冲突的本质,汪丁丁认为需要研究“偏好”问题(P421)。
      ⑤所有不可能性定理的焦点是“偏好”的差异性:阿罗和森的“不可能性定理”,以及所有在产权界定、资源初始配置和再分配的理性化过程出现的“不可能性定理”或者悖论,都指向一个数学假设,就是所谓的“偏好”的差异性(P421)。
      ⑥齐齐尔尼斯基和黑尔解决阿罗悖论的尝试(《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a resolution of the social choice paradox》):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可能性定理”?因为这个社会允许了太多不同的“偏好”。其目标是将“市场选择”和“社会选择”统一,与“社会选择”出现不可能性定理类似,“市场选择”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市场选择”只所以感觉悖论少,是因为主流经济学假定了“可传递性”的“偏好”,将“偏好”统一了,没有了奇怪的“偏好”。(P422)社会选择理论只所以出现不可能性定理,是阿罗首开先河允许社会选择的定义域(Universal domain)是全部逻辑可能的偏好。后来者也不知道如何限制偏好,从而偏好的多样性导致了多样的“不可能性定理”。
      总之,偏好是核心问题,不管是个人理性选择,还是社会理性选择,都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偏好”(P423)
      
      
      5、分配正义
      (1)罗默《Eclectic distributional ethics》:
      ①四种判断社会公平的价值原则:第一种,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第二种,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原则;第三种和第四种,“适度主义”的边际递减原则(P338)
      ②罗默综合四种原则,认为在不同的场合,社会应该采取不同的原则(P336)这里的不同情况指的是社会情景,也即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何一点上一切逻辑可能的分配方案所决定的效用可能性边界。(P338)
      (2)詹姆斯·科瑙(James Konow)分配正义的四个方面《Fair and square the four sid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在程序正义和分配正义的视角下,提出三项更广义的正义原则:第一,可计算性(accountability),即多劳多得原则,但是需要建立可观测的量;第二,效率原则(efficiency),即帕累托原则;第三,自由主义(liberalism),即如果一个社会对人们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满足,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是正义的。这个过程需要全体一致的同意程序,来满足成员的基本需求(P340)。
      (3)peter G.Fishburn和Rakesh K.Sarin的《Fairness and Social Risk I Unaggregated Analyses》
      ①切蛋糕问题(n人无嫉妒切糕问题,P342):两个人容易解决,n人时是“无嫉妒的收入分配”原则(第一个人切,后面n-1个人讨论谁先拿,把第一个人排除在外。然后,从n-1个人中找出第二个切的人,再由剩下的n-2个人讨论谁先拿。(参考书:如何切蛋糕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025012/)
      ②平等(equity)和公正(fairness)的区别:equity侧重从外部衡量,要根据一定社会特定文化、传统与伦理,历史情境依赖,没有普适原则。fairness侧重从内部衡量,是免于嫉妒的状态,比如人们都想和富人换位。(P341-343)
      (4)Luis C.Corchon《A proposal to unify some concepts in the theory of fairness》
      在比较公平和不公平的时候,作者创新的地方在于:你跟什么比较?你是和你以前当农民的日子比较,还是跟你现在的预期比较?一般所谓的不公正,指的是你现在的状况和你向往的状况之间的差距。(P345)
      (5)John C.Harsanyi《Cardinal Welfare, Individualistic Ethics, 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s of Utility》
      这篇文章发表在报考阿罗的博士生之前,因这篇文章引起了阿罗关注。主要思路:假定每一个人天生都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人人生而平等,就是我们说的“性相近”。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后天的偏好和行为的差别呢?(P347)
      
      6、似曾相识感(familiarity)
      记得上大学时,会突然有一种感觉,感觉以前来过这个地方,经历过当时的场景。但是,想一想没有来过呀。汪丁丁提到这种能力和创造力关系很大(P398)。记得以前和人聊过,这种感觉好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很恐怖的事情,人的创造力在逐渐消失。老外有一本书《Life Before Life: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s memories of previous lives》(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740600/)专门研究这种似曾相识的前生感。
      
      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08.
  •     1. 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只有人类才有的范畴,人类加入社会的目的是为了欲望的更大满足;
      2. 社会的基本职能是集约效应导致的效率最大化,给人类一张更大的用于满足欲望的饼;
      3. 个人欲望的升级对社会得以维系的巨大压力之一即公平原则,民不患寡而患不均;
      4. 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矛盾之一即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它根源于人性的私,人性的提升和扩展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方法;
      5. 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提升社会的效率。处于不同情境的社会对公平和效率有不同的选择。发达国家更强调公平,发展中国家更注重效率。这也是经济学家在目前的中国最受尊重的原因;
      6. 对欲望的态度是区分不同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欲望的正当性本身现在也已经进入了经济学的视野;
      7. 对欲望即偏好即自由的适当限制是消除阿罗不可能性的矫正方法。
  •     在所有中国经济学家中,我对汪丁丁最为佩服。
      
      他研究的不仅仅是经济学,而是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文理双修,有将社会科学的真理一网打尽的野心。
      
      而我,也有这样的野心。也许这就是同道中人所欲略同吧。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摘要——
      
      价格的
      第一个维度:空间维度
      第二个维度:时间维度
      第三个维度:质量标准
      第四个维度:不确定性
      第五个维度:交易费用
      第六个维度:策略性定价
      第七个维度:社会选择
      第八个维度:社会地位
      第九个维度:微观结构演化
        
      罗默的阶级分析
      1.资本家(地主):雇佣他人劳动,自己不劳动。
      2.小业主(富农):自己为自己劳动,同时雇佣他人劳动。
      3.小资产阶级(中农):自己为自己劳动,不雇佣他人劳动。
      4.半无产阶级(贫农):自己为自己劳动,同时也受雇佣。
      5.无产阶级(雇农):全部劳动都被他人所雇佣。
        
      霍曼斯的行为学五项基本原则
      1.回报原则
      2.激励原则
      3.价值原则
      4.不足——餍足原则
      5.困惑——激怒假说
        
        普兰汀格对知识的定义——假若你的“信仰”告诉你这是真知,你就认为这是真知。否则,你就怀疑这项知识。
        
        这就把“知识”这个概念带到了“信仰”的层面上。你知道些什么,依赖于你相信什么。
        而“信仰”是不可讨论的。
      
      阅读有一定难度,因为背后需要大量数理及文史知识储备。
      
  •     价格的
      第一个维度:空间维度
      第二个维度:时间维度
      第三个维度:质量标准
      第四个维度:不确定性
      第五个维度:交易费用
      第六个维度:策略性定价
      第七个维度:社会选择
      第八个维度:社会地位
      第九个维度:微观结构演化
      
      罗默的阶级分析
      1.资本家(地主):雇佣他人劳动,自己不劳动。
      2.小业主(富农):自己为自己劳动,同时雇佣他人劳动。
      3.小资产阶级(中农):自己为自己劳动,不雇佣他人劳动。
      4.半无产阶级(贫农):自己为自己劳动,同时也受雇佣。
      5.无产阶级(雇农):全部劳动都被他人所雇佣。
      
      霍曼斯的行为学五项基本原则
      1.回报原则
      2.激励原则
      3.价值原则
      4.不足——餍足原则
      5.困惑——激怒假说
      
      普兰汀格对知识的定义——假若你的“信仰”告诉你这是真知,你就认为这是真知。否则,你就怀疑这项知识。
      
      这就把“知识”这个概念带到了“信仰”的层面上。你知道些什么,依赖于你相信什么。
      而“信仰”是不可讨论的。
  •     丁丁教授的这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很有深度,值得一读!特别是对成本、租等关键概念的理解非常有帮助,力荐!但一如丁丁教授的其他作品一样,该书综合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哲学等学科,不是那么容易读,学科跨度大,知识覆盖范围广,需要读者具备较深厚的功底。
  •      想要一个社会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不难想象的是,最优点的确定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为,也就是说,最终的指向是需要社会各个成员素质的共同提高。但是实际上,一个人由于受到无论是社会的还是自身的价值观的影响,会为自己的行为划界。为什么我不偷一瓶矿泉水来喝呢?就是因为偷矿泉水这个行为已经被我限定在可选行为集合之外了。所以,所有社会成员(包括我自己)的选择,决定了我自己的产权的边界,然后,我从里面选择什么是可以选择的。所以,我们必须首先选择什么是可以选择的,也就是选择可选择集合本身,然后才进行资源配置的博弈。经济学家布坎南认为,第一层的、“立宪”层次的选择,是“choosing what to choose”,然后才有“choosing”本身。但是这种产权边界的确立,由于个人认识存在极差,因此是千种万种。
       后来出现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其内容为社会规则和产权要么由独裁者来界定;要么,这个界定过程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即指人的产权边界确立的标准倚仗于个人的偏好,从整体来看是非理性的)。这个定理最后的推论便是个体理性不能解决公共选择的问题,即社会资源达到配置优化的最优点是无法达到的,但是我们是可以追求合理的结果,至少,我们通过一定的途径可以行走这样的通道上。
      那么怎么办呢?一种办法就是要通过公众的对话,在议会上(包括我们所谓的人大和政协),在新闻媒体上不断对话,所以,要有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要听得见每一个人的声音。对话的结果,肯定是让每一个人都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否则就会出现独裁者。这就是公共选择,在阿马迪亚-森以后的学术发展史上,又称为社会选择了。
       另一种方法限制各种各种的偏好,使之不至于产生过于差异的偏好。这种思路走到极端就是大邱庄或南街村的情况,全村一个“偏好”——集体利益最大化。齐齐尔尼斯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人类(实际上她说的是西方人)沿着古希腊开始的市场和民主的道路走到今天,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套社会制度还能允许我们的“偏好”差异到什么程度?显然,被研究的“偏好”范围应当是已经出现在现实世界里,在这些可观测行为里出现的“偏好”差异,我们是允许的。这正是作者在找的思路,但这是一个看上去依赖于“情境理性”研究的一个思路。言下之意在于,你的偏好依赖于你知道些什么,在给定你知识结构的情况下,你的行为才有理性可言。于是理性与否在此途径下的解围取决于你知道多少。但是,你知道多少算是足够理性呢?最典型的是普兰汀格的看法?他把知识定义为后康德时代的柏拉图主义——假若你的“信仰”告诉你这是真知,你就认为这是真知。否则,你就怀疑这项知识。这就把“知识”这个概念带到了“信仰”的层面上。你知道些什么,依赖于你相信什么。
       原来最后的答案还是假若你的“信仰”告诉你这是真知,你就认为这是真知。所以比较现实的办法是,我们仍需要回到第一种方式:要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要听得见每一个人的声音。对话的结果使每个人的“信仰”尽可能填满真知。
      
  •      遇到这本书,还是因为自己对于“西方经济学说史”这门课的反叛。在论述重商主义时,课本惯性似的用阶级史观这一万能工具对当时的历史现实进行分析。无奈,什么学说即使再正确,但凡经过官方填鸭式的灌输,也会使祖国的花朵听的腻歪。自己在听课时,便想找一本不那么“正统”的经济思想史来看。就这样,因为不纯正的目的,在书架上相中此书。而后的十几天里,我以一天一讲的速度将这本书啃完。
       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科学”,而是伦理学的一种应用,经济学家应该首先具有文化和道德观。而现在,经济学的发展似乎陷入工具理性的怪圈,强调实证分析不错,但不能为了价值中立,而避免规范分析,不去担负起经济学家最基本的责任。
       而对于正在迈入经济学门槛的我们,在中国大学开设经济学说史或思想史(汪丁丁认为二者不同之处暂且忽略)时,能不能把我们对于经济基本概念的脉络梳理清楚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关乎经济专业学生的价值判断,甚至可以影响一代人的思维(以免出大学门时,立马在“乌有之乡”上骂街)。汪丁丁的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按照特定主题,将关键概念的源头以及现状厘清。经济学中的最基本概念,诸如价值、成本、理性、正义、公平、善,都有多维度的涵义。作者用三个维度,即精神秩序、物的秩序、社会秩序,来讲述这些概念的“生命力与张力”。对比我的那门”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官方教材,这本书是纵向的剖析,而非横向的罗列。我的老师教授的线索基本上就是辞典似的:讲讲生平,谈谈著作,说说思想。根本没将许多极端重要的概念放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甚至生物学层面讨论。老师手握马克思主义的利器,将一切的一切均放到马老先生的原话中检验。先不说马克思是否完全正确,我想,研究思想肯定是多方观点交汇更好吧。
       对于重要概念在父辈学科中的位置没有把握,自然搞不清楚它们在经济学中处于什么位置。对于”正义“到底”是什么“,”是过什么“都搞不清楚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把收入分配研究成什么样子。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我想,应该是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以达到理想状态。这个理想状态是什么?一定是边沁的”最大多数人效用最大化“?这些一定不是仅凭经济学所能得到的。在课堂中避而不谈对于美好价值的追求,不谈经济学思想的内核(私有产权与自由主义精神),说极端点,岂不是将学生教成机器,日后去反过头来论证文化大革命的优越性?
      
      
      
      
  •      在有关经济学思想的论述中,幸福、正义、效用等议题的出现频率丝毫不亚于货币、利润和价格,然而在实用主义至上的我国,上述终极意义上的研究却处于边缘状态。于是我们关注收入的增长,却忽视这种增长是否能带来幸福感的提高;我们关注产业发展和GDP提升,却漠视这种提升是否以牺牲社会正义为代价。
      
       当人们对经济学的探讨停留在器的层面,即把它作为一种技术性工具时,经济学作为人学的起源和本质已很少被提起,正如人们推崇斯密的《国富论》而忽视他的《道德情操论》一样。从这个角度说,打破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界限,重新从人学的角度看待经济学思想,正是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一书意义所在。
      
      
  •     按:这是我在未名ypjh版上与师弟师妹们讨论得出的若干片段,虽然零碎且不成系统,但是它真实的反映了现在的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即:经济学和哲学的关系如何,经济学是否必然以效用主义为根基,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可能是什么样子。这样的思考过于仓促,因此并不完善,它的价值在于系统地梳理这半个学期我从汪丁丁老师那里所接受的种种精神与思想,至少能使自己不至于忘记。文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恳请看到文章的各位多多包涵并批评指正。
      
      
      
      1、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伦理学基础是以John.S.Mill为代表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正是由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多数幸福”作为理论支撑,各种效用与剩余的衡量才能被人认可。经济学不只是模型,不只是数学,它内在的东西如果被忽视了估计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它能成为“帝国主义”。
      
      就经济学的根本假设而言,“理性人”确实依然不足以支撑对现实的解释力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限于人类的知识水平,经济学以外的学科又能有什么更好的法子来解释现实呢?如果有学者能够重构经济学的假设并且使之实现现有假设已经达到的高度/自洽性,那么针对经济学的伦理学基础的攻击就能够被破解了。我坚信会有人能够做到的,“无论是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不仅是经济学的伦理学基础与哲学有关,根据李彧可师妹的提醒,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不少哲学思想也和经济学形成了深入的互动,比如:社会契约理论与博弈论的内在关系,新自由主义者诸如罗尔斯、诺齐克等人同时也借助经济学的一些成果构建起的正义理论,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有些人可能会说,正是因为经济学建基于功利主义的基础上,而功利主义是一个在伦理学中饱受抨击的学说,同时将人的行为与思想量化为效用也非常不合理,就断言经济学只能局限在目前所在的领域,也许是失之偏颇的。
      
      同时,如果就此断言经济学过于注重技术细节和技术处理所以无力承担价值思考,则就更加有悖于真实的情况了。确实,在现在的主流中缺少模型或者计量的文章一般被视作另类,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依然有很多经济学家在尝试着缩小模型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他们进行研究的前提就是遵从一定的价值规范,这些规范是他们自己认可的思考的结论。我们不能因为大多数经济学过于注重细节就一概抹杀这个学科的深度,从另一个角度看,经济学之所以有成为“帝国主义”的倾向,可能也跟学者们力图综合使用各种手段探索更深入的问题有关。
      
      说这么多还是想证明:经济学和哲学之间有关系,有很大的关系。现代经济学在边际革命之后经由数学的路径走了一百多年,现在这条路已经快走到头了。接下来的路会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好,但是我相信真正有意义的经济学一定摆脱不了与哲学的关系。我相信柏拉图所说,洞穴里的人们有一小部分正在摆脱倒影走向阳光。他们选择的路径未必完全一致,但是终点一定是在洞穴外面——在这里,他们是完全一致的。
      
      可能还有人会质疑经济学中的均衡解所代表的确定性。关于这一点我也很有意见。具体地说,人类不可能逃脱不确定性的命运,经济学只是运用数学将其简化了并最终找到一个确定的解,这一般是过于简化的理想状态,所以是脱离实际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199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也开始注重对不确定性的分析了,学者们也发现了确定性的结论是多么不靠谱。在这方面,按照汪丁丁老师的看法,Poisson分布和演化路径的应用将大有作为。我们必将面对不确定性,但我们依然可能分析不确定性,不然要这么多学问干什么呢?
      
      
      
      2、
      
      其实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宣称自己掌握真理,经济学家们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经济学本身就一直在进行反思。经济学所研究的未必就只能局限于交易与价格/价值,而现在的主流则过于偏重于这些方面了。经济学在1880s以来确实发展迅速,但这个方向未必就是恰当的。观察最近的各种经济学新方向就会发现主流已经出现微妙的变化——连芝加哥学派的掌门人Becker都开始研究家庭与婚姻,那么真正的经济学应该focus在哪里就没有什么定论了。从2005到2009的克拉克奖几乎都没有授给传统的经济学者,曾经自以为正统的鲁宾斯坦反倒成了边缘。承认自己的局限,乐于接受批评,善于做出改变,我想这也是经济学生命力旺盛的一个原因吧。同时,经济学的扩展并不意味着挤压其他学科的生存空间,现代学科间的界限并不鲜明,研究领域也完全可以交叉。
      
      经济学“应然”地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由斯密开创的经由对现实的观察解释社会运行的尤其是经济现象的内在机理的方法,它不先验的就是数量方法;而1880s以来的经济学则忽略了这个本质,走上了定量分析的路子,成为“实然”地重视数量化的学科。——它是这个样子,不代表着它的本质就是这样。
      
      关于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有人曾经考证过马歇尔的手稿,确证他在一段时间内深受斯宾塞的影响,欲将社会进化论的方法移植到经济学科中来,但不知何故最终的《原理》还是走上了数学的道路。如果斗胆地假设一下历史,斯宾塞的思想真能影响到《原理》的写作的话,经济学科必然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但是在我看来,无论经济学是什么“样子”,它都不应当脱离我前面所描述的那种思维方式。
      
      
      
      3、
      
      如果有人认为经济学是可以和两P(philosophy&politics)分开的,前者虚假而愚蠢,后者高贵而智慧,那么我一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我很喜欢两P,但是我的态度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论证一个东西而一定抹杀另一个东西:它们三个在本质上有某种融合的必要,这是知识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在我看来,人类的知识是有某种共通性的,经济学的“强势”并不表明它的价值认同就是特殊的。关于这一点,我想等我读完罗素的《人类知识》之后能够给予一个更清晰完整的说明。
      
      至于现代性与经济学的发展,这是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有人认为,“在商言商”应当是基本准则,也即在经济言经济,非经济领域则不能用经济学的这套逻辑来分析,经济学家必须保持克制。其论据是:施特劳斯最强调古典德性,为何进入现代之后社会运转的逻辑不再是virtue,而变成了power和utility。如果这是由那些资本所有者的贪婪所致,那么作为社会良知的底线,知识分子如果还用这套逻辑来分析问题,岂不是无异于助纣为虐。现代性所导致的很多问题确实很难克服,但是自诩为社会精英的我们如果也服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真的会如施特劳斯所说,不是走出洞穴,而是从一个洞穴走向另一个洞穴,而且离洞口越来越远。
      
      关于节制的问题,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跟上述态度完全一致。尤其是大四时深入读了理想国之后,这样的态度一度异常坚固。但是之所以发生转变,是因为听了汪丁丁老师的思想史,在这里我才明白,经济学远非我们平常所见的面目。经济学植根于utility的历史才只不过短短百年,而且它选择这条路径也并非就是来自资本家的贪婪,而是自身分析方式的局限。学习和运用经济学,不代表赞同这套逻辑体系,更不代表坚信它是对的。我愿意为经济学辩护,就是因为我相信它的本质比我们所常见的经济学知识深得多,那不是数学能够完全描述的,更不是效用能够完全概括的,经由一个更恰切的途径我们也许可以离真相更近一些,而了解真相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这与我们选择了什么道路并没有关系。
      
      重回古典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憧憬,不过过于乌托邦也许不能适应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社会——现代性是不好,可是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状态,非常厌倦这种造反,可是马基雅维利、卢梭、尼采都无法规制或者克服的东西,我们能怎样办呢?
      
      现代性的问题亟需解决,但是我对自己非常有自知之明,这个我没有能力和资质去思考。这个态度不意味着选择犬儒的方式,我可以从一些更小的角度入手、从一些很小的问题开始逐步研究事情的真相。无论现代性还是回归古典,涉及的无非就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它是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的,我的能力只能应付研究细节。
      
      
      
      4、
      
      于是我们可以来到结论部分了:
      
      首先,经济学是什么的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个并不容易。我们很轻易地就会被微观宏观和计量的教材迷惑住,而忘记探讨那些知识里面最根本的部分。
      
      其次,经济学与哲学是不能也不应当分开的,说到底人类的知识可以在某个层面上达到统一,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角度探讨问题,也许我们可以更快地到达洞穴之外。
      
      再次,现代人对古典的背叛是一个堕落的过程,但是当我们已经来到堕落结束的局面时,所要讨论的就不是应否堕落,而是如何能够做到挽救这种堕落,让人能够实现至少不比古代更差的生活。我想我自己可以从细节入手,探讨那些微小但是影响深远的东西。比如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或者如何“让城市使生活更美好”。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那么请允许我对你表示最深的谢意,谢谢你愿意看这么长的唠叨。
  •     【http://blog.sina.com.cn/leiwon】当初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是装帧质量,素色的基调搭配方框标题,很复古,很文献。事实也证明作者的学术功底和口述魅力值得出版方做这样的风格处理。一口气读完之后的感觉就是作者堪称经济学界的钱钟书——都是那种下苦功夫做学问的人,有能力、有毅力从故纸堆中总结出连贯的思维逻辑,并且不失时代感。从本书不难看出作者力图横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乃至生物科学来梳理经济学思想的源流与变迁,略有如萨缪尔森般的大综合气派。虽然全书跨学科旁征博引,但好在形散而神不散,始终以斯密的伦理学和经济学思想为主线,不至于让我这种业余选手感觉云山雾绕。另外,作者的思考范围和深度在国内经济学者中应该算是佼佼者吧,书中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有时候会让我自问是不是知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就越困惑、越郁闷……受限于知识水平,我对本书的理解实在是粗浅,最直接的收获——终于知道《国富论》里面只有分工理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汪丁丁老师还建议大家把那一段英语原文背诵下来 @_@ ...
  •     丁丁的书基本都会是精品,因为功力结合心力不出精品,将出何哉。
      非主流是一种态度,我佩服这种态度。让那些人去主流吧,去计量吧,去政策吧。我们就在这安然的徜徉于思想的历程。
      
  •     从经济学思想史看社会发展,汪丁丁老师的作品总是那么让人寻味,各种学科的综合,即有逻辑的思考又结合现实,而且偶尔还很有趣。
  •     历史与思想的纠结不亚于情人之间的缠绵
      ——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学思想史
      
      【读品】http://www.douban.com/group/dp/ 李华芳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普通人很难分清楚“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学思想史”之间的差别,自然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三个奇怪的名字。汪丁丁在《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区分了三个概念。对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思想史”的差别,也许还较容易理解,前者是讲经济发展的历史,比如说侯家驹的《中国经济史》,讨论粮食、物价、土地制度等等;而后两者是讲思想的历史,以经济思想史为题的,有亨特的《经济思想史(第二版)——一种批判性的视角》、猪木武德的《经济思想》、张旭昆的《西方经济思想史18讲》、胡寄窗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以及巫宝三、叶世昌、赵靖等的相关著作。
      
      不容易理解的是,在“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学思想史”之间到底有什么细微的差别。在胡寄窗、巫宝三等人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中,通常会论及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那些零星而破碎的言论,散落在《论语》、《孟子》与《管子》等典籍中。诸如《论语》中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孟子》的“义利之辩”,以及《管子》的“地不均平和调,则政不可正也”等思想,成一言而不成体系,汪丁丁认为这不算“经济学思想史”,而只能是“经济思想史”。汪丁丁以两个标准区分两者,其一是经济学思想是比较系统的,而不是零星的经济思想;其二是经济学思想是对经济学核心议题的反省,而不是说任何经济思想都是经济学思想。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
      
      在汪丁丁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中,其论述不局限在对“经济思想”的论述,而在于将经济学尤其是经济学的核心议题放在更大范围的思想史范畴中加以评论。“所以在经济学思想史里面做的工作,要求我们超越经济学的专业化视角,对经济学进行反思,把经济学本身当做是一种意见——按照对原初的意见和知识的看法,我们有理由吧今天专业化了的经济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当成一种意见,然后从与其他专业学科(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的意见的对话中,让更高层次的真理自行呈现出来。”这是汪丁丁在这本书中所努力追求的目标。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尽管断言其成功还为时尚早。
      
      当然有时候对经济史的研究也会触及到经济学的核心议题,或者涉及到经济学研究的范式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划分思想史与经济史就会遇见前所未有的困难。借鉴康德的思路,汪丁丁划出了物质活动、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等“三界”,在他早先的一些论述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表达,例如《制度分析基础》、《制度分析基础讲义.1 自然与制度》、《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等。从这一分界来审视侯家驹的《中国经济史》以及黄宗智的《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就会发现“历史与思想”之间的纠结绝不亚于情人之间的缠绵。
      
      中国经济史上下侯家驹的《中国经济史》不同于马克思唯物史观。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古代社会”被后来的信徒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弄成了面目全非的“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经社会主义朝共产主义”飞奔的所谓“历史规律”。而侯家驹却指出马克思观察的西欧小国不可比附中华大地,而对于大国其“治乱”有循环,而小国则会失衡进而趋于另外的均衡。而侯家驹也将中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解释为“合”是大一统的一元体制,而“分”是分裂的多元体制。而这一“统分体制”基于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人地比例协调与失调的过程。
      
      而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不少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经济学家也将眼光投向了地区间竞争带来的经济活力。不过侯家驹的这本老书新出或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醒,地区之间的竞争固然能带来活力,但同时也由此造成了地区分割和国内要素流动的障碍以及相互竞争导致的外部性等,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反过头来对中国经济造成伤害。通过其对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后汉末到南北朝时期的“坞堡经济”、隋朝到盛唐时期的“府兵制度”、中唐五代两宋的“区域经济”以及元明清三朝的“中央集权”的研究,的确显示了统分制度的不同表现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张力。而在此基础上解释的制度变迁,在成一家之言的同时,也对原有的研究范式提出了革新。
      
      经验与理论事实上侯家驹的这一观点与黄宗智在《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对《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及《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的研究有相近之处。所不同的是,黄宗智采用的方法是从满铁资料的实践经验出发,提炼出理论概念包括“内卷化”与“过密化”等,进而引发了学术上的争议。黄宗智认为在人多地少的环境下,小农的选择是在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做出高密度的劳动投入,由此导致了所谓“没有发展的增长”。黄宗智进而认为,中国农民的行为有别于一般经济理论中的理性假定,应当给予特殊处理。虽然对黄宗智的反击也有很多,尤其是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与制度创新的角度,认为黄宗智没有理解经济学上对“发展”的定义,从约束下的求创新的角度看,农民的行为并没有违背理性假设。但黄宗智的理论的确对原有的研究产生了冲击,并且迫使坚守新古典传统的学者进行辩护。
      
      从研究范式的意义上,侯家驹的《中国经济史》和黄宗智的《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虽然表面上是经济史的作品,但实际上也与经济思想史关系密切,同时由于其涉及到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争议,因而与经济学思想史也不无关联。尽管侯家驹与黄宗智关心的还是物质活动与日常生活的领域,但研究本身构成对精神世界的贡献。这或许意味着我们常常无法将纠结在一起的历史与思想截然两分,毕竟棒打鸳鸯这种事情不太厚道,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好。
      
      相关书目:
      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1月,85元。
      
      汪丁丁著:《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40元。
      
      黄宗智著:《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49元。
      
      更多详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08lyu.html
  •   读这本书之前需要先看什么?
  •   似乎汪丁丁有此感叹,经济学终究要消失的,只剩财政金融,如果大家只是把它作为工具,想用锤子,不需要每个人都知道淬火的工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已经变成"脚踏实地"的务实的态度了.
    我这回应似乎并没有必要加在楼主书评下面,只是想说点什么吧.
  •   最近也有此同感。
    关于数理模型应用和证券投资分析也是这样,越来越注重对于结果考量而不顾过程。不讨论方法论,这年代仿佛就像谁得到结果谁就赢了。
  •   “如果有人认为经济学是可以和两P(philosophy&politics)分开的,前者虚假而愚蠢,后者高贵而智慧,”
    上面的括号里关于两P的虚假高贵论似乎反了?
  •   没有反,“前者”是指经济学,“后者”是指两P
  •   奥,这样。我个人觉得经济学也是需要依赖哲学的,同时更加证明哲学,互饲的关系。你真能写
  •   你的古典情结太严重了吧,
    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有差距?
    就是因为它们两个词本身就暗含了差异。
    况且中国现在的主要问题恐怕还是现代化而不是反思现代化,
    做做牛虻还行,
    但是政策恐怕不会考虑这样的观点。
  •   顶一个,写的不错
  •   哲学是根,经济学是形,数学是思维的外化,三者不可分割。
  •   最近正在学Philosophy of Economics,马一个。。
    lz是校友,神奇。。
  •   @Pierrette: 哈校友好,LSE在经济学思想史领域很厉害,不知道这课是经济系开始经济史系开的?
  •   这门课是哲学系的。。
    经济思想史有门课叫“History of Economics: How Theories Change”
  •   汪丁丁的经济学研究偏向哲学。
  •   嗯,去分析经济学的心理学和哲学基础去了
  •   各种学科的综合?,好,我搞一本去
  •   还是很值得期待的一本书,虽然对汪教授深奥晦涩的风格望而却步
  •   看汪的书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   只记得汪哥在《读书》生发过关于市场经济与教育的一篇文章,叼阿,我们全班传阅阿!!!!!!
  •   此书不晦涩
  •   不懂哦......
  •   在书店翻了翻,不过很想看
  •   因为没做好准备 所以受教育了 下次看汪的书最好还是先做点预习
  •   看多少遍能真懂?或者,要多少积累才能真懂?
  •   酣暢淋漓
    很高興看到國內有丁丁老師這樣的學
    讀他的作品會感受的經濟學的美、人類思想的美
  •   编的时候可不怎么美
  •   不难懂,但有点从经济学课中探求人类大同思想,其实经济学有工具化的一面的
  •   写得真好。这才是经济学。从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生物学角度去联系经济学,真精彩。功夫在诗外啊。
  •   学问应该这样才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