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课堂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韩相河 编  页数:344  

前言

  经过紧张的工作,作为汇集了山东省部分名师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齐鲁名师课堂书系”《走进名师课堂》丛书,现在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作为参与组织、主编本套丛书的成员,回首编撰历程,颇有感慨,在此,把我们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做一交流。  课堂究竟是什么?它仅仅是一个知识单一传输的场所,还是更应当成为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教养等生命品质全面发展的舞台?它关注的仅仅是学生功利性(如各种考试分数)的当下,还是更应当关注为其长远人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奠基  这,确实是值得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命题。  的确,辞书上是有这样的界定:课堂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场所。但是,这些“教学活动”是单纯以功利性的应考为取向,还是以促进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为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才应当是区分孰为真正的“优质教学”,孰为浮躁的“功利教学”的分界点。  其实,可能我们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所以它必然应当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生命获得可持续性全面发展为本。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考量,我们主张应当把课堂定位为人的“生命发展场”。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换言之,也就是要力图在这样的课堂上,至少把“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学习研究数学教育科学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创新的心血结晶。《走进名师课堂:高中数学》通过编者自己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名师视点)、精彩课堂(课例)、深度对话等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对数学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书籍目录

前言专题一 新授课中概念课的教学名师视点精彩课堂课例1 问题导引,自主探究(一)——《向量的加法》教学设计课例2 问题导引,自主探究(二)——《数列》教学设计课例3 观察交流,合作探究(一)——《指数函数》教学设计课例4 观察交流,合作探究(二)——《条件概率》教学设计课例5 类比思考,自主探究——《“且”与“或”》教学设计课例6 动手试验,合作探究——《几何概型》教学设计深度对话专题二 新授课中公式、定理课的教学名师视点精彩课堂课例1 学生的智慧是无限的——《二项式定理》教学设计课例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成功——《直线方程的几种表达式》教学设计课例3 我不比高斯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课例4 生活中的数学——《正弦定理》教学设计课例5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余弦定理》教学设计课例6 感受数学的魅力——《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设计深度对话专题三 新授课中解题课的教学名师视点精彩课堂课例1 以点带面:“探究一解决一拓展提高”模式(一)——“求轨迹方程解题课”教学案例课例2 以点带面:“探究~解决一拓展提高”模式(二)——“椭圆几何性质解题课”教学案例课例3 以点带面:“探究一解决一拓展提高”模式(三)——“向量在判定三角形形状中的应用”教学案例课例4 变式教学:“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学模式(一)——“一道双曲线探究问题引发的解题课”教学案例课例5 变式教学:“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学模式(二)——“类比推理在几何中的应用解题课”教学案例课例6 变式教学:“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学模式(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解题课”教学案例课例7 题组教学:“探索一研究一综合运用”模式(一)——“数列的裂差消项求和法解题课”教学案例课例8 题组教学:“探索一研究一综合运用”模式(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有关计算解题课”教学案例课例9 题组教学:“探索一研究一综合运用”模式(三)——“线面平行问题的证明的解题课”教学案例深度对话专题四 数学专题探究课的教学名师视点精彩课堂课例1 重视观察,自主探究——《杨辉三角》教学设计课例2 数学试验,探究规律——《平面动点的轨迹的探究》教学设计课例3 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应用——《分期付款问题的研究》教学设计课例4 多彩的自然现象与奇妙的数学世界——《雪花曲线的初步探究》教学设计课例5 数学建模论证评比规则是否公平——《评比规则问题研究》教学设计课例6 材料研究,撰写小论文——《指数函数模型的应用》教学设计深度对话专题五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名师视点精彩课堂课例1 知识系统梳理课:全面系统、突出主干(一)——《函数问题选讲》教学设计课例2 知识系统梳理课:全面系统、突出主干(二)——《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课例3 知识系统梳理课:全面系统、突出主干(三)——《直线与圆锥曲线》教学设计课例4 数学思想方法课:润物细无声(一)——《归纳、类比与证明》教学设计课例5 数学思想方法课:润物细无声(二)——《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运用》教学设计课例6 数学思想方法课:润物细无声(三)——《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教学设计课例7 数学应用课:学以致用、深化提高(一)——《导数及其应用》教学设计课例8 数学应用课:学以致用、深化提高(二)——《数列的应用》教学设计深度对话后记

章节摘录

  专题一 新授课中概念课的教学  名师视点  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与把握  (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恩格斯曾说过:“在一定意义上,科学的内容就是概念的体系。”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思维的基本单位。事物有很多属性,其中有的是本质的,有的是非本质的。本质属性就是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与其他事物区分的标志。如,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是圆的本质属性,圆的概念就是这一本质属性的反映。至于圆的半径的长短就不是圆的本质属性,而是非本质属性,圆的概念已舍弃它们。又如,内角和为360°不是矩形的本质属性,而角皆为直角才是矩形的本质属性。  在人脑中形成的各种概念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人们又是通过判断、推理和论证获得新知识,形成新的较深刻的概念。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概念的系统。所以我们认为概念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内容,是数学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学科系统的精髓和灵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进名师课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