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智慧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姚淦铭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09出版)  作者:姚淦铭  页数:344  
Tag标签:无  

前言

儒家经典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代朱熹编注《四书章句集注》,于是“四书”之名也由此而定。《中庸》与《大学》一样,原先是《礼记》一书里的一篇,《礼记》共有四十九篇,《中庸》是其书的第三十一篇,而《大学》是其书的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以前,虽然有人关注《中庸》与《大学》,但是一直要到宋代,由于时代的需要、各方合力的作用才将它们推向高处,臻于巅峰。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宋代的文化需要让千年的儒家学说重新振兴,催开出生命的新花来;然后能够与其他的学说相抗衡,特别是面对来自佛、道的冲击与挑战。宋代儒学迫切需要义理之学,因此一旦发现了《大学》、《中庸》,特别是蕴藏在《中庸》里面的哲学理论,便尊视为“圣学”的宝藏。于是宋儒拳拳服膺之,汲汲开掘之,滔滔阐扬之,一代新儒学终至勃然兴起。再就儒学本身而言,宋儒治经与唐代迥然有别,不是斤斤于训诂考证,而是察察于义理阐述,以心性命理为主,且又糅合了佛、道之说。宋以后明代传承延续了此种“理学”,或称之“道学”,此便是宋明理学。

内容概要

  《中庸》与《大学》一样,原先是《礼记》一书里的一篇,《礼记》共有四十九篇,《中庸》是其书的第三十一篇,而《大学》是其书的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以前,虽然有人关注《中庸》与《大学》,但是一直要到宋代,由于时代的需要、各方合力的作用才将它们推向高处,臻于巅峰。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宋代的文化需要让千年的儒家学说重新振兴,催开出生命的新花来;然后能够与其他的学说相抗衡,特别是面对来自佛、道的冲击与挑战。宋代儒学迫切需要文理之学,因此一旦发现了《大学》、《中庸》,特别是蕴藏在《中庸》里面的哲学理论,便尊视为“圣学”的宝藏。于是宋儒拳拳服膺之,汲汲开掘之,滔滔阐扬之,一代新儒学终至勃然兴起。再就儒学本身而言,宋儒治经与唐代迥然有别,不是斤斤于训诂考证,而是察于义理阐述,以心性命理为主,且又糅合了佛、道之说。宋以后明代传承延续了此种“理学”,或称之“道学”,此便是宋明理学。

作者简介

姚淦铭,教育部直属“211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奖。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姚淦铭数十年以来专心从事学术研究,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其于古代文化、哲学、经学、文献学、语言学、文字学、书学、饮食文化等领域,均有论著出版。个人独立著作有15部:《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老子与百姓生活》、《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老子百姓读本》、《老子讲义》(韩文版)、《孔子的智慧生活》、《王国维文献学研究》、《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汉字文化思维》、《礼记译注》(台湾)、《趣谈中国摩崖石刻》、《先秦饮食文化研究》(上)(下)、《孝经智慧》、《大学智慧》。另与他人合作论著十多部。姚淦铭个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其论著多次获各级奖励。姚淦铭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先后作了《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与百姓生活》等系列讲演。姚淦铭又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知名主讲人之一,作系列讲座《孔子》,并获“最具亲和力”奖。

书籍目录

前言篇一:《中庸》的精蕴与价值《中庸》:中国式智慧宝典《中庸》:精神的向度《中庸》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中庸》与中国文化精髓《中庸》几个核心理念《中庸》“三言”之说钱基博介绍《中庸》读法篇二:中庸的深广内涵解读中庸意蕴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中庸智慧面面观辨析:中庸·链接·理念中庸:现代解读的散点观照“执两用中”之道的智慧篇三:中庸的现代智慧中庸:从政·治国·智慧中庸智慧:现代·思维·理论·方法解读:现实生活的中庸案例中庸智慧:当代·饮食·养生梁启超说中庸智慧毛泽东:论中庸的一封信鲁迅:论中庸与国民性林语堂:中庸哲学·生活智慧篇四:《中庸》性命说智慧《中庸》开篇的警策之言智慧:无入不自得·居易以俟命《论语》说“性”与“命性命说:中国历史之一瞥扫描汉语词场:性·命·性命趣说:命运-算命·相术-预测梁启超的《国家运命论》篇五:《中庸》诚的多维视域《中庸》“诚”的三维度诚:人生成功的大智慧“至诚”的哲学思考诚:讲真话的季羡林神秘之域:《中庸》鬼神说至诚:神话·鬼话·鬼城《中庸》:神学家的神学维度之思篇六:《中庸》学问思辨行理想人格:逻辑·进程·历练典范:极高明·道中庸知与行:中庸·体用·合体五诀:最重要的学习智慧励志:弗能弗措·人一己百《中庸》:愚昧的“聪明”人学问思辨行:诸葛亮的卓越智慧钱学森:“学问思辨行”的境界篇七:《中庸》天人之际智慧《中庸》说天道之“诚”“天人合一”的智慧思辨《中庸》:“天人合一”之路径前知:神秘的至诚如神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宋明理学的“天人合一”说现代思考:《中庸》天人之际智慧说“天人合一”:钱穆最后的遗稿篇八:《中庸》修养与教化智慧两修:《中庸》凸现的主题致曲:修身修道智慧学者论《中庸》修养法大师之慧:心与境的修炼反思修身:一份“年终报表致曲修道:香港大学荣誉院士慎独:任继愈修身风范篇九:《中庸》管理智慧“为政在人”的管理之道管理智慧:五·三·九管理:思想·实践·中庸之道中和:卓有成效的方法论碎金屑玉:七则管理智慧篇十:《中庸》思辨智慧结晶《中庸》的思辨智慧与艺术有对:《中庸》的智慧思辨《中庸》意象思维智慧《中庸》:《诗经》的创新诠释思辨结晶:《中庸》与成语篇十一:《中庸》历史之谜《中庸》与子思之谜文献里的子思故事子思撰《中庸》传说《中庸》:作者·本子·质疑话说《子思子》之谜……篇十二:《中庸章句》译读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中庸》是儒家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中庸”则是儒家的最核心的智慧之一。《中庸》是中国式智慧的宝典,“中庸”则是集中体现出中国式的智慧。《中庸》高扬“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文精神。“中庸”是一种至高的道德标准,又是一种卓越的思考的与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中庸》既让你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又使你成为一个于处事、处世充满睿智的人。一、《中庸》:浅近境·至极境《中庸》指出对中庸之道的认知与实行的层次,有粗浅就近境与至极深邃之分别:一是浅近境,一是至极境。1.先从浅近境来说,那么“中庸之道”一点也不玄乎其玄,神乎其神,即使是在普普通通的百姓之中也都会知道,也都会实行的。这正如《中庸》里所说的,“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那是说即使是普通男女的愚笨无知,也可以懂得一点中庸之道。亦然如《中庸》所说的,“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即使是普通男女的不肖无才,也都可以实行一点中庸之道。这一点说得很实在,从古到今,中国的普通民众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实都会知道、实行一点中庸之道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满着中庸的智慧与教导:比如平时饮食,一般人也都知道不要太饿,但也不要吃得太饱;不要没有营养,也不要营养太过。平时生活不要太忙,也不要太闲。与人交往不要太疏,也不要太密。对子女不要不爱,也不要溺爱。养生要讲究,但也不要太讲究。身体要锻炼,但不能过了度,如此等等,随处可见可闻。这就是既不要达不到的“不及”,也不要过了分的“过”。

后记

我的《孝经智慧》、《大学智慧》出版后,很快就销售完了,这或许从某一角度透视到人们在渐渐富裕起来的时候,转而于传统文化、千年国学有了某种热眈与需求。如若细究其深层原因,此或有一种因缘,即是要让自身的精神同样富裕起来,让自我的智慧同步富足起来,让自己的心灵同时美富起来!最近我又收到了韩文版的《老子讲义》,这原是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的讲稿《老子与百姓生活》,在韩国翻译出版了,且颇受欢迎。面对此书,我又体悟到智慧无国界之分,无民族之分,无古今之分。中国智慧,如老子、孔子等智慧,早就踏出国门,融汇在世界的智库中去了;同样许多域外的智慧也早就涌流进国门,融化在中国人的血脉中了。智慧,尤其是经典的智慧,永远是各时代、各民族的最美好的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些也使我“反求诸身”,更加策励自己继续求索前行,为国学的研究、传播、普及作出微薄的贡献。虽然我在《礼记译注》里曾翻译过《中庸》,但是再次深入研究并撰写此书时,还是感到并非易事,而且比写前一本《大学智慧》花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现在我献给读者的这一本小书,既荟萃了古今一些研究者的所得,也写下了自己的心得。然而更企望的是,此书能对读者有所启迪,使心有所获、智有所明、学有所用,从而能向中国经典智慧的深处潜行,汲取更多的智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大学》好比建筑房屋之蓝图及其施工程序,《中庸》好比房屋基础工程之奠定与说明,《论语》与《孟子》则好比建筑此房屋之优良材料,材料特优但分散堆积一地,未经整理、归类及使用,而还待有曾参、孔假这样的优秀工程师,努力策划以达成-美丽之房屋也。  以上以建屋比撰书,现再以建屋喻树人。则此种优良材料,可用以建筑-伟大而华贵之宫殿——圣人,也可以达成一高大舒适之房屋——君子,也可用以达成寻常之住宅——善人,如何抉择,则在乎人之自取耳。    ——梁海明

编辑推荐

《中庸智慧》:姚淦铭新作《中庸智慧》与国学对话,与智慧通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庸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