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理论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建国,陈骢 主编  页数:226  字数:120000  

内容概要

陈建国、陈骢主编的《音乐基础理论》在编著过程中,吸纳了近年来学术前沿的知识内容,并力图使音乐技术理论与音乐文化理论融入一体,打破原教材中相对封闭的结构,加强音乐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科之间的渗透,打破由于拘泥于音乐形态之文化论争以及由于技术至上思维方式影响而产生的欧洲音乐中心论、音乐单元进化论观念。加强乐理课程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实施素质教育。在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树立学生不同的文化相对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思维以及音乐美感方面的熏陶。

书籍目录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临沂大学优秀校本教材》总序韩延明
前言
第一章 音与律
第一节 音
第二节 律
第三节 音高的相对性
第四节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课后练习
第二章 记谱法
第一节 五线谱记谱法
第二节 五线谱如何记录音值及休止
第三节 简谱记谱法
第四节 乐谱的书写格式
第五节 工尺谱
第六节 中国文化背景中的记谱法
课后练习
第三章 节奏与节拍
第一节 节奏与节奏型
第二节 拍子与拍号
第三节 拍子的种类
第四节 节奏的特殊划分——连音符
第五节 节奏强弱关系的异位——切分音
第六节 节拍的正确划分
第七节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课后练习
第四章 音值组合法
第一节 单拍子音值组合法
第二节 复拍子及混合复拍子音值组合法
第三节 休止符的组合法
课后练习
第五章 音程
第一节 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第二节 自然音程变化音程
第三节 音程的转位
课后练习
第六章 和弦
第一节 三和弦
第二节 三和弦的转位
第三节 七和弦
第四节 七和弦的转位
第五节 等和弦
第六节 和弦的重复与省略
第七节 和弦的排列
课后练习
第七章 调式及大、小调式体系
第一节 调式
第二节 大、小调式体系
第三节 大、小调式的名称及标记
第四节 大、小调式的色彩及应用
课后练习
第八章 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第一节 调与调号
第二节 升号调
第三节 降号调
第四节 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
第五节 平行大小调 同主音大小调同中音大小调
第六节 如何识别调式调性
第七节 译谱
课后练习
第九章 民族调式
第一节 五声调式
第二节 五声音阶的应用
第三节 七声调式
第四节 民族调式的表现特征
第五节 如何识别民族调式
课后练习
第十章 欧洲中古调式
第一节 中古调式的种类
第二节 中古调式的色彩及应用
课后练习
第十一章 调式中的音程
第一节 大、小调式中的音程
第二节 民族调式中的音程
第三节 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
第四节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第五节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六节 音程的应用及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课后练习
第十二章 调式中的和弦
第一节 调式中的和弦及标记
第二节 大小调式中的七和弦
第三节 七和弦的应用及解决
第四节 和弦的应用及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课后练习
第十三章 调式变音人工调式半音阶
第一节 调式变音
第二节 人工调式
第三节 半音阶
课后练习
第十四章 调的关系
第一节 近关系各调
第二节 远关系调
第三节 同主音调
第四节 同中音大小调
课后练习
第十五章 调性转换
第一节 调式交替
第二节 转调
第三节 离调
课后练习
第十六章 移调
第一节 移调的方法
第二节 移调乐器及记谱
课后练习
第十七章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第一节 装饰音记号
第二节 演奏法记号
第三节 省略记号
第四节 速度记号
第五节 力度记号
第六节 表情术语
课后练习
第十八章 电脑记谱法
第一节 电脑记谱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记谱软件Overture4.0介绍
课后练习
第十九章 旋律与曲式
第一节 旋律
第二节 曲式
第三节 小型曲式
第四节 大型曲式
课后练习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中国音乐发展史还告诉我们,中国人具有偏爱人声音色的审美倾向。汉晋时期,吹管乐器成为乐队中的主要成员,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观点认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声即是最美好的音色,吹管乐器能发出连音,要比发出“颗粒性”音响的弹拨乐器更美,所以吹管乐器比弹拨乐器更受到当时人们的青睐。宋代有了拉弦乐器之后,又有人发出了“谁道丝声不如竹”的疑问。拉弦乐器的音色比吹管乐器更接近人声,且更易与人声配合,所以大多数的说唱曲种和戏曲剧种都用拉弦乐器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出于对人声音色的偏爱,我国民族乐器还刻意追求接近语言的“韵味”化。中国人对膜振动乐器如二胡非常喜爱,其原因是它们的音色具有语言“韵味”。而胡琴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一组乐器,也与其音色有语言的韵味有关。  我国传统音乐还十分关注“噪音”的运用,在吹、打、弹、拉四类民族乐器中,打击乐器不但产生最早,而且最为重要。如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器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节 律  律学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音乐中所使用的音绝大多数是有确定高度的,律制则是用数学方法规定一系列乐音高度的体系。体系中的每个单位称为“律”,从律制中选择若干个律,便构成不同的音阶。音乐中所有关于音高方面的问题都涉及律学。例如:旋律音程的结构与音准,调式与和声理论中的和协原理,多声部纵向结合时的各种音程关系;乐器制造及调律中的音准与音位的确定,重唱、重奏、合唱、合奏中的音准调节等等。由于音律是与音乐本身的存在紧密联系的,所以尽管律学的研究必须通过物理学与数学的方法,但同时也必然涉及世界各民族音乐中实际运用的音阶、调式。律学最终是为音乐表演的完善、音乐创作的发展、音乐文化的全面提高服务的。  一、泛音列  律学常用弦作为物理试验。弦越长、越粗,音越低。弦越短、越细,音越高。当一条弦振动时,不仅全弦在振动,弦的各部分也在同时振动。全弦振动所发出的声音,称为基音,也称第一分音。弦的各分段振动所发出的声音,称为泛音。其二分之一处发出的声音为第一个泛音,也称二分音。其三分之一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为第二个泛音,也称三分音,以此类推。基音与各泛音同时发响,称为复合音。由于基音最强,泛音较弱,全弦的音高即基音的高度。下例便是以C为基音而生成的泛音列。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音乐基础理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   正版书,孩子很喜欢,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