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史

出版时间:1999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印顺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它对印度禅到中国禅的发展、禅学的中国化、牛头宗在中国禅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坛经》的成立与演变、曹溪禅的开展与其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以及又统一于江南曹溪流派等等,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可信的结论,对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禅宗的历史与思想都是十分有价值的。  禅宗是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大概已为中外学者所公认。禅宗是中国的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很大影响,我相信《中国禅宗史》的出版将会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哲学、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印顺法师生活在海峡彼岸,他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大师,我们出版他的著作只是为了使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领域来探讨一些问题,从而使中国文化得到发展。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达摩菩提之禅第一节 达摩传与达摩论达摩及其传说 达摩论第二节 达摩与楞伽经楞伽禅的传承 达摩与求那跋陀 楞伽与如来藏说第三节 达摩门下的传弘达摩禅的传承者 慧可门下的分化 道宣所见的达摩禅第二章 双峰与东山法门第一节 达摩禅的新时代时地适宜于达摩禅的开展 黄梅的门庭施设第二节 道信与人道方便道信传 道信禅门的纲领 一行三昧 入道安心要方便第三节 弘忍东山法门弘忍传 东山法门 修心要论 弘忍的十大弟子第三章 牛头宗之兴起第一节 南宗“南宗”的意义 南宗与南中国精神第二节 牛头宗成立的意义牛头六祖的传承 牛头宗的形成第三节 牛头法融的禅学有关法融的作品 牛头禅的根本思想第四章 东山法门之弘布第一节 东山宗分头弘布慧能的摩诃般若波罗蜜与无相戒 神秀的五方便 净众的三句用心 宣什的传香念佛第二节 东山门下的种种相戒与禅 金刚经与起信论 一行三昧与禅 念佛净心与净心念摩诃般若 指事问义与就事通经第五章 曹溪慧能大师第一节 慧能年代考生卒年代 得法与出家开法的年代第二节 从诞生到黄梅得法早年事迹 不识字 付法 传衣 作偈呈心第三节 南归与出家大庾岭夺法 五年法难 出家与受戒第四节 行化四十余年从广州到韶州 德音远播第五节 入灭前后末后的教诫 入灭 弟子的到处弘化 南北对抗中的插曲第六章 坛经之成立及其演变第一节 坛经的主体部分东山门下的开法传禅 坛经的原始部分第二节 敦煌本坛经的成立荷泽门下的坛经传宗 南方宗旨 坛经的初期流变第三节 坛经的变化组织与内容的变化 名称的变化第七章 荷泽神会与南宗第一节 神会的一生生卒年龄考 参学生涯 南宗顿教的传布 为法的挫折与成功第二节 有关神会的著作《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南阳和上问答杂征义》 《顿悟无生般若颂》第三节 南顿北渐第八章 曹溪禅之开展第一节 曹溪流派中原的荷泽宗 江南的洪州宗与石头宗  剑南的保唐宗第二节 禅风的对立直说与巧说随相与破相 尊教与慢教 重定与轻定第三节 南宗顿教的中心问题坛经(敦煌本)的中心思想 荷泽宗所传 保唐的禅学 洪州(石头)所传第四节 曹溪的直指见性见性成佛直指心传第九章 诸宗抗互与南宗统一第一节 牛头禅的蜕变牛头禅的兴盛 遗则的佛窟学第二节 洪州宗与石头宗禅者的见解 禅者的风格第三节 从对立到南宗统一宗与宗的对立 众流汇归于曹溪

章节摘录

  第一节 达摩传与达摩论  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公认的东土初祖。达摩到中国来,对当时的中国佛教,并没有立即引起大影响,然正像播下一颗种子一样,一天天茁壮繁衍起来,终于荫蔽了一切。我们不能用后代禅者的眼光去想象达摩,却决不能轻视达摩。达摩禅所代表的真正意义,以及对中国佛教的深远影响,应该是研究中国佛教,理解中国禅宗的重大课题!  达摩及其传说  菩提达摩的传记,随禅法的发展而先后(及派别)的传说不同。这是宗教界常见的想象,不足为奇。有关菩提达摩的早期传记,有杨街之(公元547年顷作)的《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卷一(大正51?1000中);昙林(约585年卒)的《略辨大乘人道四行及序》(大正85?1284下一1285中);道宣(667年卒)《续高僧传》(此下或简称《续僧传》)卷十六《菩提达摩传》(大正50?551中一下)。《续僧传》的《达摩传》,主要是根据前二书的,略增加一些其他的传说而成。    菩提达摩,简称达摩。在后代禅者的传说中,也有不同的名字。神会(762年卒)的《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此下简称《南宗定是非论》,也是称为菩提达摩的。神会引《禅经序》来证明菩提达摩的传承,如《神会和尚遗集》(以下简称《神会集》,依1968年新印本)(294-295)所说,神会是以《禅经序》的达摩多罗为菩提达摩的。因为这样,在传说中,或称为菩提达摩,或称为达摩多罗。774年顷作的《历代法宝记》,就综合而称为菩提达摩多罗。这是传说中的混乱糅合,并非到中国来传禅的菩提达摩,有这些不同的名字。菩提达摩与达摩多罗,被传说为同一人。达摩多罗或译为达磨多罗,菩提达摩也就被写为菩提达磨了。Dharma,古来音译为达摩(或昙摩)。译为达磨,是始于宋元嘉(430年前后)年问译出的《杂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沦》址达磨(即昙摩)多岁——法救论师造的。昙磨多罗论师与达摩多罗禅师,也有被误作同一人的。如梁僧祜(518年卒)《出三藏记集》卷一二《萨婆多部记目录序》,所载(北方)长安齐公寺所传,仍作昙摩多罗(禅师),而僧祜(南方)《旧记》所传53人中,就写作达磨多罗了(大正55?89上__90上)。神会(在北方)还写作达摩多罗与菩提达摩,而神会下别系,与东方有关的(781年撰)《曹溪别传》,就写作达磨多罗。洪州(马大师)门下(801年)所撰,与江东有关的《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以下简称《宝林传》),就写为菩提达磨了。从此,菩提达摩被改写为菩提达磨,成为后代禅门的定论。达摩而改写为达磨,可说是以新译来改正旧译。然从传写的变化来看,表示了南方禅的兴盛。胜过了北方,南方传说的成为禅门定论。  达摩的故乡,《伽蓝记》作:“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昙林序作:“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子。”胡与婆罗一梵,在隋唐的佛教内部,有严格的区别。但在一般人,每习惯地称天竺为胡。所以“西域胡人”,“西域天竺婆罗门种”,不一定是不同的。在中国史书中,地名相近而被译为波斯的,不止一处。波斯——古代安息国地方,这是一般最熟悉的。《伽蓝记》卷五,噘哒与赊弥间,有名为波斯的小国(大正51?1019下)。在南海中,也有译为波斯的国家。弗琊《南海中之波斯》,考定南海中名为波斯的,有二:一为今缅甸的Pathin;一为今苏门答剌东北岸的Pas6(见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详丛续编》)。译为波斯的地方,是不止一处的,我们也不知南天竺有没有与波斯音相当的。据常情而论,昙林为达摩弟子,比杨街之的传闻得来,应该要正确些。《续僧传》以来,都是以达摩为南天竺人。从达摩所传的禅法来说,南天竺也是更适合的。  达摩的生卒年代,传记不明。《续僧传》有不同的传说,如“达摩传”说:“游化为务,不测所终。”而“慧可传”却说:“达摩灭化洛滨。”“慧可传”所说,应是道宣所得的新资料。《续僧传》卷一六“慧可传”(大正50?552上)说:  达摩灭化洛滨,可亦埋形河涣。而昔怀嘉誉,传檄邦畿,使其道  俗来仪,请从师范……后以天平之初,北就新邺,盛开秘苑。  慧可是达摩弟子,在达摩人灭后,曾在河涣(黄河边)弘化,天平年问才到新邺去。当时迁都邺城(故城在今河南临漳县西),是天平元年(534年)。所以从达摩入灭到慧可去邺都,应有数年的距离。达摩人灭,大约在530年顷。达摩曾赞叹永宁大寺,大寺是建于熙平元年(516年),永熙三年(534年)为雷火所毁的。当时达摩“自云一百五十岁”,如传说属实,那达摩可能达150岁的高寿。  达摩从海道来中国,自南而北,这是一致的传说。昙林序泛说:“远涉山海,游化汉魏。”汉与魏,就是当时的南方与北魏。《续僧传》却说得更具体:“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最初到达中国,时代还是刘宋(420?478年)。登陆的地方——南越,为今海南岛的对岸地方。达摩在478年以前,早就到了中国,末了才过江到北魏。在江南一带,达摩应有一长期的逗留。  达摩在北魏,“游化嵩洛”。嵩山少林寺,是魏文帝(496年)为佛陀禅师造的。传说达摩也曾在少林寺住。达摩在北魏传禅的情形,如昙林序说:“亡心(寂默)之士,莫不归心;(取相)存见之流,乃生讥谤。”一开始,达摩禅就显得不平凡!能深得达摩宗旨的,当时“唯有道育、慧可”二沙门。道育与慧可,亲近达摩的时间不会太久。如序说:“幸逢法师,事之数载……。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续僧传》作,“寻亲事之,经四五载。……感其精诚,诲以真法”。然“慧可传”说:“奉以为师,毕命承旨。从学六载,精究一乘。”大抵经过了五六年,才得达摩真法的传授,这主要是达摩弟子昙林的传说。它宗杜胎(713年顷作)《传法宝纪》说:  师事六年,志取通悟……密以方便开发,顿令其心直入法界。  然四五年间,研寻文照,以楞伽经授可曰:吾观汉地化道者,唯与此经相应。  杜拙依旧有的资料,而解说为:慧可亲近达摩六年,然后得法悟入。未悟以前,达摩就以《楞伽经》来化道。所以说:“四五年问,研寻文照”;“四五年精究明彻”。杜肚是这样地会通了四五载与六年的异说,也会通了传授《楞伽》与离言顿入的传说。早期的传说,就是这样;面壁九年之类,那是后起的传说了!  菩提达摩的传说,因达摩禅的发达而增多起来。有的是传说,有的是附会,也有的是任意的编造。这里,只略述以说明传说的意义。可看作源于黄梅(可能更早些)的传说,有三说:一是《传法宝纪》说。达摩六度被毒,最后是受毒而示现人灭的。二是《传法宝纪》说:宋云从西域回来,在葱岭见到了达摩。达摩的门人开棺一看,原来是空的。三是《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此下简称《坛经》),说梁武帝见达摩,问造寺度僧有无功德。这三项传说中,前后二项,可能多少有事实依据的。宋云去西域,是神龟元年(518年),正光元年(520年)回来。那时达摩正在北魏传禅,所以宋云在葱岭见到达摩,是不符事实的。这只是《续僧传》“游化为务,莫测所终”的新构想。达摩死了(其实是回去了),又在别处见到,这是中国道教化了的神话。P1-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以人类全部历史和整个地球为背景,来观察东两方文化的关系,这样才能看出两大文化体系相对消长、互相学习的关系,才能真正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了解两方文化,了解东方文化,了解中国文化。  ——季羡林 周一良 庞朴  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中罔人开始逐步恢复对于自己文化的信心,能够心平气和的探讨普世价值和中国人独特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寻求其中的契合点。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体现的是一种普遍和谐的思想。  ——汤一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禅宗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