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与高考散文导写

出版时间:2003-12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福河  页数:194  

内容概要

“话题作文”题型始用于1999年高考全国卷,至今已连用四年。从对综合语文能力的检测功能和对语文学科写作素质教育导向作用这两个角度比较,话题作文优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因此,高中师生应对话题作文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有个整体把握。    话题作文的出现,不仅仅是也作题型的变化,而是写作教育观念更新的体现。    作为一种源自“材料作文”的新题型,话题作文的确存在诸如中档作文区分度不高、“宿构”问题较严重、议论的深度不足等弊病,但总体而言,“利”远大于“弊”。只要我们全面地、深入地比较使用“话题作文”的高考答卷与使用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标题式命题作文答卷的优劣,话题作文的良好导向作用就突现眼前。

作者简介

王福河,江西师范大学《读写月报》杂志主编;文学院语文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师;江西省中学骨干教师培训语文科主讲;全国青少年写作中心研究员、副理事长;多个学术团体常务理事、理事;《信息日报》教育时空专版高考名师指导专栏作用;《江南都市报》文教版“专家热线”语文科特邀专家。分别于1996年、2001年两度评选为全国优秀语文报刊编辑。
主持的杂志及报纸专栏以解析深入、指导到位、效果显著享盛甚广,尤以作文辅导见长,2002年6月10日的专栏文直击当年高考作文题并解析了例文传为佳话。
其语文教育基本理念为:语文是“言”与“意”不可分割的学科,中国文化传统的数度断裂株连母语教育内在民族精神的断裂,重建以现代人格理念为“意内核”的母语教育系统工程迫在眉睫。
其作文教学基本理念为:“向生活要体验,向书本要发现。”中学生作文应是以阅读为起点、思维为过程、表达为终点的生命运动。

书籍目录

绪论 话题作文——中学写作理念更新的题型第一部分 精神奠基性话题 第一章 “自然”话题导写  一、建立现代人的自然观  二、中华文化的永恒光辉——先哲的自然观  三、对现代生活的质疑  四、精彩文段导读  五、“自然”话题美文(段)选读  六、“自然”理念高考佳作品读 第二章 “生命”意识话题导写  一、对生命的尊重及生命价值观  二、对“少年英雄情结”的反思  三、经典语段导读  四、“生命理念”美文导读  五、“生命”题材高考佳作导读 第三章 “精神家园”话题导写  一、人类生存的三个层面  二、对精神世界单一性的质疑  三、精彩文段导读  四、“精神家园”话题精美短文导读  五、高考作文佳作导读 第四章 人格塑造话题导写  一、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二、“人格”贵在坚守  三、精彩文段导读  四、人格理念高考佳作简评 第五章 哲理话题导写  一、两种“哲理”性  二、经典语段导读  三、高考佳作评析第二部分 话题作文的构思技能 第六章 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 第七章 高考话题作文的立意  一、辐射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  二、虚与实的统一 第八章 记叙性文章立意的深入发掘 第九章 议论性文章立意的深入发掘  一、有层次地析橹  二、解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三、“类、因、法、果”深入方式 第十章 话题作文创新精神培育……第三部分 话题作文的语言技能第四部分 高考散文第五部分 2003年高考散文例析

章节摘录

  四、“精神家园”话题精美短文导读  您可有精神家园的钥匙  人世中什么光最亮?正午的烈日,钻戒的折光,炫目的闪电?最巧妙的回答是:当你披一身疲惫,裹一领夜色,从远方急切返家,遥望见自家窗口,那一脉橙黄色的灯光,最明、最亮、最辉煌。  家园,自人类告别树巢洞穴生活之后,就成为文明生活的起点和归宿。正常人,谁不珍视灯下亲人的对视,巴山雨夜的回顾?家,意味着温饱、安全、亲情、生命的承接和延续。即使在“性解放”的黄色根据地美国,莱温斯基的两片性感的嘴皮,也几乎把总统掀下宝座,可见大洋彼岸至少在公开的社会道义平台上,家庭庄严性的码码,仍然重于“性解放”的自由。这或许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家庭,均把住房作为消费首选,且装修越来越讲究精美的内在原因。  然而,美轮美奂的华厦代替不了“文君当炉、相如涤器”的浪漫,旋转彩灯下的卡拉OK无法超越青山绿水间响遏行云的讴歌。盛宴豪饮,你能见到多少元稹、白居易似的真情?大江东去,你能听到多少穿透历史的涛声?苏东坡的豁达,杜甫的仁爱,林则徐的刚正,曹雪芹的感伤,似乎成了无处栖身的亡灵,成了科技时代巨大泥石流前的几蓬花草。人们在提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之时,却拎不清我们要继承的是中华民族哪些精神,哪些美德。  到美国读小学的中国姑娘小端木,碰到了一道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制作你的家谱,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这题由女儿的电脑传到她从事研究工作的老爸大端木电脑前,这下轮到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父辈摸头瞪眼了,接受了多年“阶级斗争为纲”、“亲不亲线上分”熏陶的一代,有多少人能说出自己的“高祖父”名字,更遑论生卒年份?直系宗亲姓名尚不被后人重视,精神美德之类虚话就更难求一隅之地。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正在坐视后人如何加速地遗忘我们,坐视拎着先进电脑进出硅谷的华人中,越来越多人的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什么时候我们的中小学母语教育作业中,才会有制作自己家谱这类作业?  精神家园,是人类无形的心泉,是个人的内心星空,是超然物质而又可触摸的另一类世界。以塑造人的精神家园为使命的孔子,他的基本学术思想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立志高远,明天道人道;处世重德行,中规中矩;依据仁心,博爱天下;扩展技能,多才多艺”。道、德、仁、艺是知识精英精神家园的主要支柱。四者本应有内在联系,当前的学校教育,注重于“艺”而忽视对前三者进行新时代的重新审视,致使教育取向与教育实践工程之间矛盾丛生、漏洞百出。学生苦、教师怨、家长急,追根溯源,是我们母语教学挂图上指不出这门学科精神家园的位置。  朋友,课余更多地瞻仰闪烁在时间深处的中外先人们的面孔吧,更多地倾听那些历史的唇边流出的吟唱吧,当你的心泉能随之激荡,你的精神家园能随之葳蕤繁茂,你或许会感到更具备新人类的资格。  [附]  想起古老的大师  洪烛  看见蝴蝶我想起庄子,舞姿翩跹。看见月亮我想起李白,对影成三人。陶渊明是时间深处的隐士,采菊东篱下。——更确切地说他代表一种生活方式,苏轼在赤壁怀古,我去赤壁则怀念苏轼——灵魂俨然有故地重游之感。想起古老的大师,曾经为战乱、贫困、厄运重重阻挠,却依然留下美丽空灵的文字,我承认自己是雕花走廊外迟到的书童。生者与亡者,仅仅一纸之隔。愿我的阅读或朗诵,能给他们以慰藉。  长安米贵,洛阳纸贵,郊寒岛瘦蜀道难。和苦难的大师们相比,遗憾的是我们生存在一个贬值的时代——被风花雪月疲软了骨气,被流行歌曲或颓废摇滚磨钝了听觉,精神的含金量大大地降低了,只剩下一副无法拍卖的躯壳。或许我们更为不幸?大师们的思想,春风吹又生,依然新鲜,现代人的灵魂,却在物质的牛角抵触中折旧了,伤痕累累,破绽百出。  齿轮没有记忆,工业社会产生不了真正的牧歌。再发达的电脑,也创造不出神话般的灵感。精神家园杂草丛生,地址不详。在荒凉的时刻,从蒙满灰尘的书架上取下古代圣贤的经卷,字里行间的呼吸滚烫炙手,我又恢复了清洁的宗旨,并且惊讶:大师们在那原始的年代,居然诞生了如此进步的思想——它们甚至是刻在竹简或印在毛边纸上的。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究竟哪些在倒退呢?或哪些在进化?  他们的姓名,构成我内0的星空——所以人类的文明,也就是人类的光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大师们生活过的。所以我热爱这世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字,曾经表达过他们的思想——只要这么想一想,我就加倍地热爱自己的母语。古老的大师,我遵循你们的语法,而触摸到古典的中国。  (附文节选自《读写月报》)  历史唇边流出的另一种卓越  大雪茫茫的北国,四野银妆素裹,田地、树木、屋舍、山岗都失去了原色,包孕到纯白一片的雪世界中。  然而,有经验的人,却可以准确地发现村落的水井,奥秘何在?原来冰封雪冻之时,井口会升腾起袅袅热气,这是因为井底的泉眼源源不断地涌出暖暖的地下水,以至井口像刚揭盖的蒸笼,成为雪地奇观。  大自然的风雪,封不住一口小小的水井,社会的风雪,也封不住千百年来文化精英们喷涌的才情。无论历史如何酷烈,铁骑狼烟肆虐也好,皇权凌压也好,诗文之热气仍在“雪地”顽强地升腾,这无数心泉,汇成中国文化的潜流,千百年来在万民心中流动。  这种历史唇边流淌出的卓越,有我们十分习惯接受的一种,像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之类。先贤的文字,已化为民族的一种精神规范,成为母语教育的基本范文,后贤选用这些诗文,作为弘扬人生大义的例文,作为对后代施行文化熏陶的主页,对此人们完全认可,并无异  议。  然而,历史文化井口喷涌的仅仅是富有治国平天下政治大义或人生大义的话语吗?  当代诗人刘向东说,“我”直到出了大学校门,也没把李白的20字《静夜思》诗意读充分。为什么“窗前明月光”这样明白如话的诗,诗意那么难领会?这或许因为刘向东这代人以及现在的学子们所受的文化教育,缺乏一个读生活抒情诗(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诗)的“共鸣腔”。  正如直到张爱玲冷寂30年之后我们才重新“发现”了张爱玲一样,我们在选择文化熏陶标本时,过于注重教化色彩,过于轻视生活色彩;过于强调政治层面的内蕴,过于轻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尽管人人会有风花雪月,人人会遭遇爱情,然而风花雪月至今是贬义,爱情至今是中学生禁区,未接受过细腻、温馨、甜蜜、苦涩感情洗礼的一代人,到大学毕业时,能领会《静夜思》?能与苏轼在“明月夜、短松岗”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共鸣?又是什么抑制了我们的感悟能力?  诗人、文学评论家张远山先生曾专文为“风花雪月”鸣不平,他说:“愤怒的诗歌属于革命,深刻的诗歌属于哲学。我要描述的诗歌,是吟咏风花雪月的诗歌,我要赞美的行为是对风花雪月的附庸风雅”,“人类的天性正是在追求幸福生活具体化为追求风花雪月、喜欢附庸风雅中趋向完美。”且不论张先生的立论是否周密,社会发展实践已充分证明,文化的多元化促进社会的民主、文明、进步,文化的单一化必然造成社会的僵化、愚昧、暴力。对于古代不同风格的文化遗产,我们还是宽容些好。曾有不少中学师生撰文,反对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段涉及男女之情的民歌《采莲曲》在入选教材时删节,删“艳词”反映了编者的“怕”,事实说明,现教材补入已删部分是正确的,这一点点“风花雪月”,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深入些说,“让人人有权享受风花雪月,是革命的目的;让人人有能力享受风花雪月,则是哲学的目的”。(张远山《永远的风花雪月永远的附庸风雅》)  当我们不再视从《诗经》到《荷塘月色》所引的《采莲曲》中那些描绘日常生活中最细腻、最内在、最温馨、最隐蔽的儿女情长为洪水猛兽、道德败坏、“不健康情调”时,我们才有可能解除心理防范去体悟那些风花雪月的韵致。也只有在具备相当的艺术素养之后,才可能渐渐与古代才子们“心有灵犀一点通”。事实上,建国以来的众多知识分子,包括笔者在内的语文界人士,非常缺乏风花雪月熏陶,这已形成难以弥补的精神缺失。  要感悟“小草在窃窃私语”这样的语句,最好是在蓝天下、绿原中,卧在草地上、头枕青草去听一听;要感悟自由的李白、超脱的王维、多情的柳永、悲怆的辛弃疾、凄愁的李煜……最好先抹去把诗人按政治需求划分等级的人为界限,聆听他们心中那口泉眼涌出的真情吧。作为现代人,我们有权利承接华夏一切优秀文化,有权品味历史唇边流淌出的所有卓越。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话题作文——中学写作理念更新的题型  “话题作文”题型始用于1999年高考全国卷,至今已连用四年。从对综合语文能力的检测功能和对语文学科写作素质教育导向作用这两个角度比较,话题作文优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因此,高中师生应对话题作文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有个整体把握。  话题作文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有两个重要的催生因素。首先,它是写作观念更新的产物。语文教育界自80年代始,就语文的根本属性问题展开了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讨论,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教育界的教师、学者、专家们参与了论争。至1997年,由于众多媒体参与了论争的“炒作”,原属于母语教育学科性、专业性的争议,增加了强烈的社会化色彩。一些报刊文章及书籍出自媒体自身的需求,发表了一些不讲客观、不审事实、惟图轰动效应的偏激言辞。然而也正是这种“双刃剑”作用的“妙作”,激起了包括各阶层人士参与讨论的热情。当媒体的“煽情”作用平静下来后,一批富有历史使命感的学者、编辑、专家及大学中学语文教师,并未因“热点”降温而终止思考,而是进入到涉及写作教育具体问题探讨的系统工程中去。与传统观念相比富有新创意的中学写作理念及写作教材相继面世,成为最终冲击传统标题作文的先声。而高考作文命题,与这场讨论互动并起到超前导引作用。  话题作文的出现,不仅仅是写作题型的变化,而是写作教育观念更新的体现。  我国本是世界上写作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很多珍贵的资源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古代写作教育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是注重引导蒙童先“放胆”再“规范”,由写“放胆文”到写“小心文”。在启蒙教育阶段,青少年的写作兴趣成为精神追求之前,不用章法技能问题的批评来扼杀孩子的写作积极性。这种“放胆文”放到什么程度呢?可用苏轼六岁人私塾后的例子说明。苏轼的启蒙先生是个道士,为人刚正不阿,傲视权贵。他的教学方式是先让学生读书,再按各种书的不同特色来学习表述,而表述的内容任学生发挥。苏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是:“初学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老师让孩子们去“论古今治乱”,不是要孩子有什么治国安邦大计,而是让孩子们打破策论的神秘,无所顾忌地放胆说话。苏轼写《夏侯太初论》时年仅十岁,其中写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小小年纪就对人们或许有面对生活中千金、猛虎的从容,却不能承受破釜、蜂虿之轻的心态放胆讥评。苏轼及当时蒙童们所接受的母语教育形式、学习写作的方法,实与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学习方式及美英诸国的中小学教育方法相近。  然而科举制度影响了这种写作理念的发展,科举考试的评卷规范,孵化出了“八股文”这种应试写作题型。它以“代圣人立言”为立意特点,以规范、程式化的表述为形式特点,它能考查学生对经书的把握、文言功底、行文技能。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话题作文能够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以及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个性化的表述等特点,全面地介绍了高考中话题作文的写作方法。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精神奠基性话题,针对自然、生命、精神家园、人格塑造、哲理话题等不同的话题分门别类的进行了讲解,其中既有经典段落的导读,又有各类题材的高考佳作欣赏和分析,可以使考生对不同的命题都有准确的把握。在第二部分中重点讲述的是话题作文的构思技巧,讲述了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以及写作时的创新途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话题作文的语言技巧,涉及到了表述过程中的言意关系以及书面叙述的明线和暗线。第四部分讲述的是高考中散文的写作。在第五部分中作者分别选取了2003年高考中的记叙性、议论性以及抒情性散文的例文进行分析和讲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话题作文与高考散文导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对学生写作文很有帮助
  •   一句话:实用!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   也是送人的,起初我妹妹她想叫我给她买作文书的,但我想与其鱼不如渔好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