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的竞争力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蒋佩蓉  页数:195  字数:50000  译者:吴怡娜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偶然的、有趣的误解,使我连续读了蒋佩蓉女士的两本书。一本是已经出版的《佩蓉谈商务礼仪》,一本就是本书。如果说前一本书将我深深吸引的话,那么在读这本书时,我完全陷入其中,书中有趣的案例以及佩蓉女士个人的故事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由此产生的共鸣久久不能平息。  鉴于书中两处提到我和北京四中,所以我有必要道明原委。去年10月,佩蓉女士来到北京四中,我们就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我们最具共识的一点,就是对教育的功利化倾向的担忧——确切地说,是鄙视。几个月后,她寄来了《商务礼仪》一书,并说希望我写点什么。我当时有些不解,因为该书已经出版。书的内容与其说是谈商务礼仪,倒不如说是佩蓉女士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拿出来与读者分享,引导人去获得一种优雅的工作与生活的方式。我将这个想法用电话与她沟通。“您是说《下一代的竞争力》吗?还没有出版呀!”这时我才突然明白是我搞错了,于是我开始读这一本。这两本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读起来有相得益彰之效,可以说我是第一个能够理解这种联系的读者。

内容概要

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蓉女士,根据自己培养孩子的亲身经历,结合众多的面试案例,总结了如何培养具有竞争力孩子的18个话题。  在本书,佩蓉并不打算用说教的口吻,而是透过真实的故事和案例,告诉我们:全球化时代要求孩子具备什么素质,我们如何训练面向未来的下一代。  本书不仅具有前瞻性,能帮助父母、老师和所有关注教育的人士思考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培养有竞争力的下一代;本书还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帮助父母在教养子女过程中举一反三,成为有洞察力和远见的父母。

作者简介

蒋佩蓉,出生在台湾的传统大家庭,从小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11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后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麻省开放、合作、交流的治学理念对其影响深刻。
婚后生育三个孩子,她放弃了IT行业,投身于教育,在社区和学校从事青少年辅导、父母培训有20多年的经验。

书籍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自序 第一章 支持哪种教育体制 第二章 创造力 第三章 合作精神 第四章 激情胜过才智 第五章 过度安排时间 第六章 学会休息 第七章 把挫折看做成长的机会 第八章 打好你的生活牌 第九章 认识你自己 第十章 谦卑的魅力 第十一章 挑战常规 第十二章 给想象力留有空间 第十三章 乐于付出 第十四章 优秀源于真诚 第十五章 做有品格的人 第十六章 广泛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 第十七章 领导力 第十八章 家的影响力 结束语:付诸行动

章节摘录

  第四章?激情胜过才智  一个真实的故事?  Amy是我多年前在洛杉矶面试过的一个女孩,当时她正申请就读麻省理工学院。她看上去很普通,给人的印象不深,但举止温文有礼。看过她的成绩单,我并没有发现她的优势所在。她的成绩的确都在平均水平以上,她的SAT成绩也很好,这证明她有能力应付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业,但成绩比她好的大有人在。接下来,我浏览了她参加过的活动介绍,而上面只有一项活动而已。她没有多少社交生活,因为她的朋友圈子除了科学狂,就是和她一起在当地青年会工作的志愿者,她每周要在那里志愿服务40个小时。在我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之前,我问她闲暇时间喜欢做些什么。她告诉我,她喜欢看“探索频道”,尤其是关于医疗技术突破方面的内容。有时候为了看完一个有意思的节目,她甚至会熬到深夜。?  当我就在她的申请表上的这个只有一行的项目深入问讯时,她一股脑地把自己的经历全说了出来。原来,她的小弟弟很早就被诊断患有自闭症,从父母的行动中,她学会了帮忙照料弟弟,并和父母一起成了自闭症的行家。她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解自闭症和最新治疗方法上。Amy有一个目标,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自闭症的治疗方法。虽然年纪轻轻,她却拥有出色的关于自闭症的知识主体架构,这些知识积累来源于:她对这一疾病的科学调研,她在当地青年会为大量自闭症病人服务的实践,还有她的亲身体会——这种疾病如何影响病人(她的弟弟)及其照看者的日常生活。?  在这个面试的季节,我面试了很多出色的人,他们或者写出了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或游戏,或者在各种学术比赛中获奖。然而,我惊奇地发现,Amy已经获得了美国所有顶尖大学提供的奖学金。为了争取她,在顶尖大学之间居然出现了竞争,因为我们都知道,任何时候激情都胜于智力。最后,麻省理工学院输给了斯坦福大学,因为除了全额学费奖学金之外,斯坦福还给她提供了额外的奖学金。?  平衡是一个在各个领域都被频繁提到的词。教育者们强调培养儿童多种兴趣以求平衡。 经常面试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总是带着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单子,上面写满了他们参与 的各种课外活动:运动、音乐、公益服务、学术活动。看起来,他们的发展是平衡的,但我却看不到那个真实的人。在真实这点上,Amy却是清晰的,我可以用一个词概括Amy:自我中心。在约翰?奥特伯格的《你一直想要的生活》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们寻求平衡,事实上却没有意识到:生活被赋予了某种超过我们自身的东西,它忽略自我牺牲和自我否定,而是让我们疯狂、大胆、冒险,不惜一切地投身于一个更伟大的事业。??  在我超过15年的面试经验中,我看到这一点得到反复印证。自我到中国以来,每年都会看到这样的人被录取——他们不只学业优秀,而且对某种东西怀有全然的激情。?  发掘孩子的激情?  那么,为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发掘他们的激情,而且一旦确认这份激情,就帮助他们聚焦于此,而不被其他事物吸引开呢?我们又如何判断哪一种激情转瞬即逝,而哪一种激情可能持续终生呢?《自主学习》一书的作者伯林?伯格提出了一些激情的表现特征:  专注 :一般人只能做十分钟的事,他能专注一小时,不会轻易被打断或分心。?  坚持 :始终坚持到底,即使失败了,也会收拾残局,从头再来。?  没有时间感 :忘记了时间,经常忽略正常作息,不分昼夜,废寝忘食,讨厌别人干扰。  不觉得疲倦 :经常废寝忘食,只要他开心,即使体力透支也不觉得苦,他可以因此不休息,不睡觉。?  动机十足:短暂休息之后,他会很容易继续工作,如果需要他人协助,他会找人帮忙,解决问题后,又投入工作。??  《八个宝盒,让孩子活出精采人生》 的作者提到要启蒙孩子的兴趣,必须:??  时时留心:多留心,能轻易找出孩子充满好奇的事物,引发他的兴趣,长时间下来也许会成为专长。?  不吝鼓励:以实际的语言及行动的鼓励激发孩子兴趣。?  弯下腰来:大人的世界太大,看不清孩子的视野。试着弯下腰,看看孩子的眼里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听孩子的话:对父母而言的好路,未必是对路,还可能会造成孩子短路。当孩子有话要说,请静下来听他说心里话,因为,最了解他的还是他自己。?  适时奖赏:适时奖赏不是要求儿女因而成为大师,而是把事情做得更有趣,让自己开心。  这个夏天,当美国和中国的排球队接受采访时,人在动机方面的不同得到了生动地阐释。美国排球运动员告诉记者,她们选择打排球是因为她们热爱排球这项运动远胜于其他事情。而中国运动员则告诉记者,她们选择排球是因为她们有赢得金牌的最大可能性(其中许多人说她们太矮了,不可能在其他运动中取得成功)。  三个儿子的激情所在  我家的三个男孩性情各异、兴趣也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眼见他们的个性逐渐显现,与我所预想的完全不同。这令我感到很惊奇,同时又十分高兴,因为他们正长成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想要他们成为的那种人。  在这个夏天,我的大儿子凯文面临着一次决定。作为年级数学最好的学生之一,他可以上两年微积分课程,而这课已经学完一半了。为了能在秋天注册,他需要自学完成前一半课程,并通过中途插班的考试,这意味着他不得不把这个夏天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来补上一整年的高等数学课程。同时,他刚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说,正在努力进行最终的修订完善,以寻找出版商出版。另外,他也有机会成为学校最好的网球运动员,在秋天被选为校队队长,因此他也需要每天练习网球,因为这个夏天,其他运动员都已经去欧洲网球训练营全天练习网球了。每件事情都需要他全心投入,因此,他必须做出选择。  我和丈夫都是工程师,我们自然希望他在10年级就攻读微积分。然而,凯文确信他之所以读微积分更多是为了我们,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不过,他对他的书却充满激情,出于对写作的热爱,他要放弃其他的选择。他要选择一项与写作有关的职业,而不是科学和技术,因为写作是他发自内心热爱东西。经过内心挣扎之后,我不得不抛开自己的虚荣心,也不得不放弃向我的朋友吹嘘他如何擅长数学(恰如他的父母)的机会。同时,我不得不克服我自己的担忧,因为作为一种职业,写作不太可能像搞科技那样给他带来高收入。我只能相信,他的激情将会让他以他热切希望的方式,对他这一代人产生影响。  与凯文刚好相反,我的二儿子凯恩讨厌写作。为了帮助他更多一点喜欢写作,去年夏天,我们返回洛杉矶时,我给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喜剧写作班。结果发现他有极其敏锐的才智,写出了一些我认为最好玩的喜剧片断。在表演过程中,他还能和观众有很好的互动,并让观众大笑不止。他找到了一个感兴趣并让他充满激情的方面。他告诉我们,他将来的职业一定会和某种幽默元素相关。他甚至考虑去当一名喜剧演员,把欢笑带给这个世界。虽然这并非我眼中的理想生活,但他却可以运用天赋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的第三个儿子凯安,自从会走路以来就喜欢跳舞。他喜欢在YouTube网站观看跳舞的视频,并且说服了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街舞班。这个夏天,他报名参加了一个舞蹈班,并公开宣称他热爱芭蕾,尽管他的哥哥和朋友们嘲笑他说女孩子才跳芭蕾。虽然我从未想到儿子会喜欢上舞蹈,但我还是必须克服那种对喜欢做的事进行男女划分的刻板偏见。  你准备好帮助你的孩子发现他们的激情,并帮着培养这份激情了吗(不管它会把人引领到何处)?你准备好放下你自己关于何谓“好生活”或“成功”的先人之见,并帮助你的孩子过一种更幸福的生活了吗?有时候,做这样的决定意味着你或你的孩子将踏上“少有人走的路”,而且还可能因此失去别人的尊敬,甚至失去以往的好名望。不过,最终,与那些刻板地按照传统的看法追求成功的人相比,你的孩子将收获更多的自由和幸福。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佩蓉女士以其自身的成长历程、三个活泼的儿子的教育经历,及长达15年之久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面试新生的经历,从多个角度分享其宝贵的经验与心得,建议忙碌的父母为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早作努力。  ——陈钟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 郭颖忠,美国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是快乐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还是传统的注重基础训练的中国式教育更能发挥孩子的潜能……很多令家长倍感矛盾的问题,佩蓉女士都有精彩的讨论。  ——廖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华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  佩蓉女士关于时间、休息、激情、深度、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论述,值得包括父母在内的每一个教育者思考,因为这与我们的许多传统观念相悖。这里涉及到了价值观的差异。差异在哪里?我认为在眼光。做事情不能没有目标,但目标锁定在哪里,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刘长铭 北京四中校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下一代的竞争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佩蓉女士的书给我们一个独特的深刻的视角,看到如何建立孩子的生命。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教育孩子的书,都是讲到一些表面的技巧。我觉得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对比中,更注重对孩子生命个体的尊重,以及对他们生命价值的认同。值得每位父母认真阅读,并深思。
  •   本书对当下父母心中的一些问题,如中国教育体制与西方教育体制孰是孰非、品格塑造对孩子的意义等做了独到而深刻的探索,强力推荐。
  •   我一直学习各种先进教育理念,有时候挺糊涂的,难道我们传统的教育就一无是处了吗?我也没有能力改变这样的环境,难道只能选择移民才能实施这些教育理念吗?在这本书里面,我看到了我们传统的优秀,也看到了西方教育理念的先进,而且可喜的是,这两者可以结合,作者用自己的实践,讲述了中西结合的例子,非常有借鉴作用。里面有些例子,操作性很强,如果我们坚持照着做的话,收获将无可估量。我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思考的更深远,观点更加成熟,我看到了作者的处理方法,让我知道同样的媒体内容,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去分析,去剖析。总之,这本书,简单,易懂,中西结合,有操作性强的例子。美中不足之处,是某些地方的翻译不够流畅,多念几遍后,方能明白作者的思想。
  •   当代父母应该好好阅读的一本好书,因为这是我们教育理念革新的新观念,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外国名校真正欣赏的人才,会让我们更好的知道我们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宝宝,我们为什么要教育,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在早期教育上!!
  •   如果你打算培养你的孩子成为国际化的人,好好读读这本书;
    如果你打算成为国际名牌大学的学生,这本书值得你读;
  •   建议做父母的和即将做父母的都读读这本书,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   本来是同事让帮忙买的,看了简介还不错,我就加了一本,看了之后深受启发,孩子现在5岁,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没想那么多,有了这本书的指导,可以抓住几个侧重点,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还做了笔记呢!打算每年至少读一遍伴随孩子成长!
  •   很不错的,建议父母看一看
  •   给朋友代买的,朋友收到后,说该书非常好。是教育孩子必备的经典之作,朋友正在阅读之中。朋友强烈建议广大家长都能买来阅读一下!
  •   值得家长们和从事教育的人士阅读。
  •   对于家长来说,看完挺授教育的。
  •   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书了。作者的教育方式,来源于欧美的基督教文化,来源于人类的智慧结晶。当我们拒绝学习人类文化遗产,并包装以爱国和国学的名义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封闭了。
  •   很有影响里
    强力推荐
  •   这本书内容很好,书的质量也很好。不错
  •   算了吧,能看就行
  •   不错,同事推荐的,正在研究!
  •   主内的姊妹介绍的书,很好!
  •   个人觉得很受益
  •   Good, I ***e it.
  •   该书明确的表达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指引下的孩子才会快乐、健康。着健康不光是身体的最关键是心理上的健康。
    对于家长的预期值,家长也是学习的过程,孩子的成长成功最终是以什么来衡量?以什么来评判?也是对家长甚至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挑战!最终坚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反省,是这本书的重点。
    愿天下的家长和孩子都能开心的面对生活,面对世界!
  •   作者很大气,能把东西方的文化结合起来,可操作性比较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需要慢养,给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   与国内的书视角非常不同,对应试教育没用,但对希望孩子快乐一生的人来说,太有帮助!
  •   小节的培养、耐心的培养确实是重要的,但是身体的苦练更重要!
    主席早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太重要了,别总是精神高高,身体糟糟,那学了有何用??还不如早死算了......
  •   被蒋老师的履历经历吸引,内容非常有见地,如果更丰富些就好了
  •   基本是这个理,可在中国现今没法做到呀
  •   时间有限只看了一半,另一半正待慢慢消化,内容很好,很有深度,很具指导意义,但客观来讲,这是一本不太容易能让人静下心来认真读的书,但是只要读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
  •   推荐看一看,书的内容不多,虽然不深入但是讲的很实在,推荐看看吧。
  •   说的比较生活化,可能按照外国人的思路写的,但借鉴的意义不是很大,觉得内容不多,也没有提出多少指导性的意见。以为会从麻省理工招聘官的角度告诉我们有潜力的孩子有竞争力的孩子应该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可是没有,例子也少的可怜,视野不开阔
  •   看了几章,虽然也读到了一些于我教育宝宝有益的东西,但是和期望的相比,内容不多。序言中强调了平衡,即家长如何面对东西方文化内容的融合与取舍,但很遗憾,书中所写的东西还是认为西方方法更适当。不过我们的家长多在中国完成培养孩子的责任,所以许多东西可操作性不强。是一本高屋建瓴的书,家长要就其原则多思考来指导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   把全文都看完了,感觉作者应该对中西教育有很深的了解,但本书却写得比较空洞,实例比较少,内容也比较散。感觉是许多个小块的文章拼成的一本书。
  •   亲子教育
  •   替别人买的,她也是拿来送别人的书,所以没看过,不给过多评价
  •   书是好书,但是翻译的不好,有些地方很晦涩难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