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

出版时间:2005-12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淑新  页数:313  字数:263000  

内容概要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在20世纪初的中国哲学界掀起过惊涛骇浪。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现代学人借鉴西方哲学的学术规范、理论框架和方法撰写中国哲学史、进行中西哲学融会贯通的最初范型。这一范型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立、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中国现代哲学的创立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本书作者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检视;对胡适在实现中国哲学由传统向现代转换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存在的局限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当代追问:提供了一种深入研究、重新评价胡适哲学思想的新视角。

作者简介

郭淑新,女,1955年10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人。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点导师,外国哲学硕士学位点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朱子学学会常务理事。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主讲

书籍目录

序言:一种重新评价胡适哲学思想的新视角引言第一章 诞生于近现代交会之际,徜徉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一、勤奋的文弱书生,聪颖的翩翩少年   二、传统文化的浸润,现代思潮的濡染   三、沐浴欧风美雨,接受杜威哲学   四、信奉新和平主义,对老子哲学作出新诠第二章 文学革命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换之先河   一、古今中西之争,为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奠定了基础   二、美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催生了胡适的文学革命观念一   三、文学革命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换之先河   四、文学革命与哲学革命的联姻,奠定了胡适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第三章 兼治中西哲学,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   一、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会中,中国哲学研究发生范式转换   二、引入现代思维理念,为禅宗史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基础   三、对自由主义的诠释,在方法论上凸显了哲学诠释学的意蕴   四、对方法论问题进行梳理,使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成为自觉第四章 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到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一、人的解放: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尺度   二、个人的发现:新价值观的核心所在   三、建设新文化: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四、用实证方法研究古典小说:新考据学成为一种学术规范   五、重勘《水经注》案:在方法论问题上倾注毕生心血第五章 与实用主义相即相离,彰显了胡适哲学的时代和民族特质   一、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历史与基本特征   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现状   三、20世纪初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与实用主义相即相离,彰显了胡适哲学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第六章 胡适勇于创新的精神,烛照着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征程   一、熊十力倡扬智识合一论,对传统哲学作出适应时代的调整   二、梁漱溟的比较文化观,凸显了对中西文化的辩证审视   三、冯友兰在方法论上会通中西,促进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   四、金岳霖融会东西方智慧,构筑现代中国的形上学体系   五、冯契的世界哲学观念,从胡适的哲学思想中受到启迪第七章 追问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重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式   一、“但开风气不为师”,难于创始易于增华   二、留给家族的遗产135美金,留给民族的遗产难以估量   三、筚路蓝缕而来,鞠躬尽瘁而去   四、追问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重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式简短的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今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了解,大多是建立在哲学前辈们特别是胡适等人用西方哲学理论构架和方法阐述的中国哲学的基础之上的。鉴于此,对胡适如何依傍西方哲学去解读中国哲学的问题进行厘定考辩,探究其理论得失,既有助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也有益于现当代中国哲学的重新思考。《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的兴奋点,不在于胡适提出的学术观点的本身,而是在于他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