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历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郎生  页数:249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一部增富我们文华传统的杰作       余世存   夏天都过去了。立秋之后的几场暴雨已经送来了“热岛”中久违的凉意,窗外的蝉声不再高亢了:我们就这样又过了一年。但在我心里,一切都更加焦躁不安。我必须尽快向大家介绍郎生。   在我有限的文字生涯里,恐怕很少有像介绍郎生先生这样困难的事情。这是一种面对经典作家作品的困难。   春节期间,我在昆明郊区朋友家小住,郎生来看我,送来他的旧作,即现在的《雪域历》。朋友抢先看了,告诉我,这是久违的经典啊。跟流行的文字不同,这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杰作。我尚不相信,过了几天,到翠湖边休息,静静地把书读完,我很是羡慕郎生:多么难得的经历,他写下来了。   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走过内地,到拉萨工作,独自在雪域西藏采风,深入藏人家庭、恋爱、等级、性情、习俗生活。在这部自传性的异质文化之旅中,郎生以近乎记者的新闻眼光,记录了触动过他的人和事、文化和历史。他的书既是文学,又得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精要;既有80年代的青春和社会元素,又有百年来的世相变迁和众生历史。   这也是青春成长、人生自我完善的奇妙旅行,是如《大唐西域记》一样的取经,是像十七八世纪欧洲一些启蒙作家漫游记一样的探索。郎生跟众多的当代汉语作家不同,他是如此扎根吸附到当地文化环境里去,而向我们报告了时空中的经络和消息,使我们这些“生活在表层”的都市人得以与闻厚实的人生和文明。   我回到北京,多处宣扬这部作品,我希望看到它的新版。想起郎生,他那沉稳的笑容就浮现在眼前。我第一次见郎生,是住在离昆明三四百公里外的长春洞道观里,朋友叫他上来,我们三人在火边烤火、喝茶、聊天,他不怎么说话,多是沉思的样子,看到我时则会笑起来……后来就是今年春节,他来看我,同样是笑,厚实的、善良的、倾心的笑,让人温暖、明亮。   我知道他是我们时代作家中少有的圣徒,他的言路、思路和生路跟流行完全两样。为记录社会生态,他像奥威尔一样,在长达数年间陆续体验过擦鞋人、搓澡工、售货员、清洁工等多种职业……至今在昆明一隅过着清净自守的生活,并把人性的善意、温暖和能量传递给亲人、朋友。   但郎生又是少见的“富家子”。在他那里,西方的经典作家如数家珍;为了向自家的文化致意,他近年又到陶渊明、杜甫、司马迁……的家乡去采访其后人。同时,他热切地关注新生代作家的劳动,对一个逝去的年轻作家,他做了数十万字的笔记;对一个自杀而夭折的天才,他感叹说触动了他的心灵。他也批评了个别当代汉语贡献奖的得主,说他们不具备反思的才情。他热爱读书、旅行和写作,只是因为心性、家传,他跟时代社会拉开了距离,跌撞艰辛地,他把自己的人生岁月铸成了作品。   因此我看到的郎生的作品,有着我们当代汉语文学中少有的现代精神。这种现代性既非拜物主义,也非浪漫主义,其中有艾略特等人提倡的“不是发泄感情,而是逃避感情,它不应该表现个性,而应该逃避个性”,也有我们中国伟大的文教传统,“兴观群怨”。因此,郎生的作品能够穿越岁月,增富我们的文学传统。   隔着时代社会的浮华打量郎生,他代替我们走了一条特立独行的人生路,他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安慰。现在,在孙轶和她的同事们郑重推出郎生作品的时候,我有幸来饶舌几句,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阅读郎生,能够借郎生之力而获得一个完全不同于当下的精神世界。   2011年8月立秋之后十日于青年湖畔

内容概要

  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走过内地,到拉萨工作,独自在雪域西藏采风,深入藏人家庭、恋爱、等级、性情、习俗生活,以近乎记者的新闻眼光,记录了触动过他的人和事、文化和历史。

作者简介

  郎生:本名张宇光。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进藏,任《西藏文学》杂志编辑。1989年至今,在云南某报任编辑、记者。著有《山神之地——藏北聂荣牧区民俗考》,短篇小说集《一道花边》,散文集《直接体验》、《荒僻的中原》等。

书籍目录

余世存 序:一部增富我们文华传统的杰作
第一部 初到圣城
第一章 一无所知的地方
第二章 全然不同的生活
第三章 朋友、领导和同事
第四章 青春纪事
第二部 羌塘草原
第一章 大头羊山谷
第二章 部落的传说
第三章 雪中牧歌
第四章 打狗与取盐
第三部 卫地漫游
第一章 拉萨谣第二章 旷野上的风
第三章 未生娘的面容 第四章 田园歌舞
第五章 失败的苦修
第四部 藏传故事
第一章 轮回际遇 第二章 众生和世相
第三章 地狱与天堂第四章 赤足之旅
后 记 附:撕撑这个平板的空间

章节摘录

   第四章  打狗与取盐   刚到该莫那几天,赤桑的头有点儿痛,肯定是路上被风雪弄的,便戴着二哥的狐皮帽子保暖。那帽子是用整张狐狸皮做的,头脚尾巴都在,光泽耀眼,漂亮极了。来该莫的路上,我见过两只金色的火狐在原野中奔跑,像两团跳动的火焰。   有天晚上吃土巴,赤桑揭开锅说,嫂子为我们煮了“古土”,是过年才吃的土巴稀饭,里头加了9种东西:大米、糌粑、萝卜干、干豌豆、牛羊肉、茶叶、盐巴、人参果和奶渣。我尝了一下,说味道偏淡,就从包里把花椒大料取出来,问能不能放点儿进去?大家笑起来,往锅里比画着抛撒的动作。   赤桑说,真过年还要在古土里放面块儿,做成各式各样的形状,或者包点儿东西,看谁吃到什么。不同形状和内馅儿的面块儿代表不同的意思,有三四十种。主要种类及含义如下:   羊头,笨而胆小。牛头,胆大而健壮。太阳,寿命长。月亮,美好吉祥。系马钉,会发财、能骑上好马。羊拐骨,牲畜多、富裕。舌头,爱说假话。手,小偷。长脖子男人,流浪乞丐。背孩子的妇人,私生子。白石子,心肠好。黑石子,心肠坏。   那天的古土里没有面块儿,但我加的大料也很搞笑,大家边说香,边呸呸地往外吐着花椒、八角和草果籽。我把本该放入牛羊肉汤中的大料,全搁在了古土里。   牧人们每天一早一晚吃两顿饭,放牧的会带上干粮做午餐。通常天不亮便吃早饭,傍晚回来安顿好牛羊,天黑了才进晚餐。那天晚饭过后,居民点很热闹,有个青海喇嘛来作法事。   我和赤桑出去,见大家尾随在一个壮年男子身后。那男子是俗装打扮,手里拿着串佛珠。他不时冲手里吹口气,朝每家的牛羊圈撒一把青稞、念几句经文。到伯父家坐下,他和赤桑聊了几句,说党的宗教政策好等。   喇嘛是牧民请来的,在这一带巡回施法,穿俗装是为了不惹眼,怕政府知道他敛财。作法事当然要收费,由请他的居民点每家凑一点儿。   “这个喇嘛收入不错,袍子很讲究。不过,他的嘴真臭!”赤桑说。   我说:“我也闻到了,不过不好说,那可是仙气呀!”   言毕,二人坏笑。   牧人家的神龛内,都供奉着毛泽东像和达赖、班禅的照片,不少人家还贴着华国锋的像。赤桑说:“上面有过通知,要求把华国锋的像取下来。老百姓不愿意,说贴在那里不吃糌粑不吃酥油,自己贴上去的东西,自己揭下来不好。”   “文化大革命”前,那曲地区有100多座寺院,后来尽数毁掉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陆续重建,现在肯定不止200座了。羌塘本教信仰深厚,但经数百年融合,与佛教已难分彼此。在同一个牧人家,也有父子、夫妻各信一教的,但并不勉强对方。一旦信仰了某教,便不会更改。   聂荣过去有寺院十几座,喇嘛800来人。有的小部落寺院其实只是个简单的祭祀场所,由部落头人的兄弟充任活佛。本教活佛也娶妻生子,人称“家庭活佛”。   信仰在民众身上,倒淳朴动人得多。“文化大革命”不许念经作法事,连佛珠也要没收。赤桑的伯父是虔诚的教徒,便把佛珠缝在袍子里,一手揣怀,偷着摸数。   那时,赤桑的伯母还健在。一天,生产队开会,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学习。队长也不知道白求恩是谁,仍要求大家好好想想,谈谈心得体会。赤桑的伯母一直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第二天早上,她去泉边背水,忽见一只小鸟扇着翅膀,一颠一颠地飞过,听叫声很像:“白求——恩、白求——恩。”   她立马赶到队上,开会第一个发言说:“我去背水,听小鸟在叫:‘白求——恩、白求——恩!’万物有灵啊,白求恩同志一定是个大好人!小鸟都在叫他的名字,我们怎么能不向他学习呢?”   另一个牧人汇报批林批孔的成绩说:“这粮票(“粮票”音译为藏语发音与“林彪”相似)又要靠它吃饭又要批判,咋批才好呢,还要请队长指示。至于批孔(“孔”音译成藏语就是“洞”,窟窿眼儿的意思)嘛,这野鼠洞倒是批了一些,我放牛时都堵上了,但草狐狸洞找不到,没批成。”   类似的笑话在西藏很多。藏族人生性纯真幽默,热爱生活。佛教传入雪域,也是吸收了本教较为世俗、承认人性的方式,才得以畅行无阻的。   在羌塘,与格萨尔史诗呈对角互补关系的,是传奇人物阿古顿巴的故事。阿古顿巴故事和格萨尔史诗一样流传广泛,我陆续听过不少。有趣的,要数在那曲听到的一个:   贫穷的阿古顿巴无以为生,四处流浪。有一天,他来到一座尼寺前,灵机一动,想出了主意。他易容换服,化装成一个姑娘,入寺做了尼僧。   过了一段时间,寺里有尼姑怀孕,肚子凸起来。住持老尼勃然大怒,发誓要查出这个坏蛋来。但怀孕的尼姑都不承认,说自己是在梦中与神仙交合得子。住持找不到证据,只好明察暗访。寺里并无男性居留,有男子到寺内朝觐,也是放下贡物,念经祈祷后便离去了。晚上寺门关闭,外人无法出入,问题一定出在寺内。   住持想出了一个万无一失的甄别办法:她叫人挖了一个坑,自己蹲在坑里,让尼姑一个个从上面跨过。过去的藏族人不穿内裤,尼姑是不是女儿身,便可一目了然。阿古顿巴又想出了主意,他把自己的宝贝用绳带系住,从下往上看不出破绽。   验身那天,阿古顿巴跟在尼僧后面,也从坑上跨跳而过。住持老眼昏花,没看出异样来。阿古顿巴兴高采烈,说他想再跳一次,便又从坑上跃过。谁知绳带松了,他的秘密掉下来,被逮住了。   住持叫人把阿古顿巴摁住,生怕他逃跑,并考虑该用什么办法收拾他。   阿古顿巴对住持说:“您怎么处罚我都行,就是不要用粘了酥油的牛皮绳捆住我,再把我扔到粪池里去!”   住持说:“好,就用这个办法处置你!”   粘了酥油的牛皮绳结很容易解开,阿古顿巴挣脱了捆绑,从通往院墙外的粪池爬了出去。脱掉沾满屎尿的僧袍,他光着身子站在外面。   一个男子骑马给寺里送酥油来,见到了赤身裸体的阿古顿巴。他吃惊地问道:“你怎么光着身子?”   “今天寺里有规定,非得一丝不挂才能进去。这不,我穿着衣服进去,就被扒光了赶出来。”阿古顿巴说。   “那我怎么办呢?”男子问。   “你把袍子脱下来,我替你看着东西,快去快回啊!”阿古顿巴说。   那男子忙下马脱衣,刚进尼寺便被抓住痛打。住持的气还没消呢,又见到了一个更为下流的大胆狂徒,不叫人痛打他一顿才怪呢。那男子好不容易说明情况出得寺来,见自己的衣服、马匹,还有阿古顿巴,都不见了。   他疯狂地追赶,见远处有人骑着马,便大声叫唤起来。阿古顿巴并不着急,他从牛皮口袋里抓了一块白色的羊酥油贴在马头上,然后策马转身朝向那男子。男子见马额是白的,以为自己找错了人,便摆摆手,让阿古顿巴走了。   阿古顿巴来到一个牧民家,年轻的主妇说丈夫出门做生意去了,她一个女人家不好接待外人。阿古顿巴说自己是牧女丈夫的朋友,是受他之托才来的。牧女的丈夫说,他出门前与妻子欢爱,情急中没把事情做完,妻子肚里的孩子还有只耳朵没有做好,就请阿古顿巴顺路来帮个忙。   牧女见阿古顿巴英俊潇洒,自己又孤独寂寞,也很乐意,便着实与他欢爱了一番。阿古顿巴吃饱喝足,给牧女留了块酥油,便轻松地骑马上路了。   这个故事里的阿古顿巴,完全是个擅长骗术的猖巴了。在牧区和农区,阿古顿巴的故事各具特色,形象也变幻不定,但多是以下层身份出现的。被他戏弄过的对象包括国王、大臣、宗本、贵族、头人和僧侣。可叹的是,我至今仍未见到一个像样的译本,哪怕是删节本。   我问赤桑:“牧民管‘谈恋爱’叫什么,有没有相同或者类似的词?”   赤桑想了想说:“没有,起码藏北的话里没有。在北京有汉族同学问我,我就答不上来。”   “那小伙子找姑娘怎么讲?”   “叫‘打狗’。”   “是不是用石头打?”   “是。”   “那打狗干吗,怎么打呢?”   赤桑说,一个居民点的牧民都是亲戚,不能通婚,也不能恋爱。青年男女结交主要在赛马会上,那时人多,有气氛,挑选的余地大,不认识的人唱唱歌跳跳舞就认识了。白天,有意者会用言语挑逗一下对方,或者眉目传情。晚上,小伙子的舞姿就不规矩了,不时拉一拉、扯一扯、碰一碰自己喜欢的姑娘。姑娘有意,就一脸羞答答的样子;无意,便生气讨厌地避开。   漂亮姑娘大多白天不来,天黑了才来,小伙子可借助篝火观察。现在有了手电,姑娘就无法借夜幕做面纱了。不过有的母亲把女儿看得死死的,一发现异样,便把姑娘带走了。当然,赛马会上的结合,也许只是短暂的,牧区青年以自己找过的情人多而自豪。   那曲有个汉族干部跟牧女打狗,第二天牧女便高兴地对别人讲了,把那个汉族干部搞得很狼狈,他一再嘱咐对方不要讲的。牧民出身的青年即便进城当了工人,也改不掉打狗的习惯,再三教育也没用。在单位、工厂里,打狗算道德败坏了。我问赤桑打不打狗,他说自己是干部,不敢。   牧区青年十八九岁还没找过情人,就要被同伴笑话了。小伙子通常十五六岁便开始性尝试,姑娘求偶的年岁也相仿。但恋爱为什么叫“打狗”呢?开始,我以为是把来偷吃的狗打一顿,撵出去。   有小伙子看中了一个姑娘,认准了她家的帐篷,夜幕降临,便骑马直奔目标而去。这样的夜奔,时常要跑上几十里地,还得约两个伙伴做帮手。为了防止姑娘家的狗通风报信,得带上一条牛腿骨,掏空牛蹄塞满酥油,以堵住贪吃的狗嘴。   到姑娘家已是深夜,帐篷里的人早已入睡。年轻人在远处拴好马,悄悄摸到帐前。按习俗,未婚姑娘多睡在门边。春季母羊产子,接羔的姑娘还会睡在羊圈里,那更是小伙子的好机会。   姑娘知道小伙子要来,不愿意就把袍子裹得紧紧的,不让他近身,但并不叫喊。愿意的话,就不用说了。倘若不小心被姑娘的家人发现,跑得慢的小伙子,是会尝到棍棒和石子击打的滋味的。我把“打狗”理解为此意,赤桑似是非是地点点头,说这样讲也可以。   我再三追问,他才反问道:“你有没有见过两条狗,一公一母,连着,分不开?”见我不明白,他又比画着说:“公狗从母狗身上下来,屁股对着屁股,分不开?”   我恍然大悟道:“小时候跟父母下放,在农村见过,小孩子围着看,拿石头打。那时我还不知道是咋回事儿,觉得挺奇怪的。”   赤桑说:“对了,这就是打狗!”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郎生,我乐意到处宣扬他的观点。后来我的一个毕业的研究生要去云南考察,我一再对他说:不要怀着猎奇的心理,一定要真正把那里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当做一种精神资源去认真研究。   ——北大教授  钱理群   郎生的作品能够穿越岁月,增富我们的文学传统。   ——青年思想家  余世存   他写作的时候甚至没有考虑过诸如立场的选择问题。他不是为别人写作,干吗要受什么立场的拘限。催生这部作品的无疑是他对西藏的迷恋和陶醉,是他对人类生活的热爱和沉迷。   ——学者  摩  罗   他的写作,是为自己,也是为我们每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那种终极意义上的写作。文字特别的真诚,经历也特别的浪漫,能将生命处理得这样细腻而又果敢的人,真的是不多。   ——作家  老  村   你是我们这代人的哥伦布,最早发现了西藏。在西藏喧喧嚷嚷成了批发梦想和利益的大市场时,又最早退出了西藏。你得到了外人不得而知的秘密,轻轻掩上了被自己打开的城门。   ——独立制片人  季  丹   

编辑推荐

   二十个浸满酥油的采访本,   展现最原生态的西藏文化。   第一部关于西藏的田野调查实录。   北大教授钱理群等重量级文学名家鼎力推荐!海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雪域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是继《藏地密码》之后,我所读到的关于西藏的最好的书,很喜欢……
  •   书质量很好,内容还没看呢!
  •   剛收到這本書,封面和印刷非常精美,期待內容也一樣的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