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丛林日记

出版时间:2002-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古] 切·格瓦拉  页数:160  字数:114000  译者:王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世纪之交,一个职业革命家——切 格瓦拉,迅速成为世界青年的时尚偶像,成为文化领域中的反叛象征。    有人说,格瓦拉是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合适的神话对象,他成了革命、青春、激情、力量和梦想的代名词。有人说,到国外去,凡是有梦露的地方,就有格瓦拉。    有关格瓦拉的争论太多,他总是被人误读,永不被人理解。    通过这部私人日记,你会了解一个真实的格瓦拉。

作者简介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埃内斯托·格瓦拉·德·拉·塞尔纳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他是建筑师埃内斯托·格瓦拉·林奇和塞莉亚·德·拉·塞尔纳的五个孩子中的长子。
1932年由于埃内斯托的哮喘病严重发作,全家由布宜诺斯艾利斯迁至科尔多瓦的上格拉西亚。
格瓦拉

书籍目录

切·格瓦拉生平序言:埃内斯托与阿尔贝托·格拉纳多的旅行一些澄清前兆发现大海 ……一段浪漫插曲切断最后的束缚治疗流感的药方:床圣马丁—德洛斯安第斯周边探险前往巴里罗切的路上:埃内斯托写给母亲的信七湖路“我听到光着双脚的受苦人在般板上划桨击水……”好奇心的对象专家更多的困难“大力士”旅程的结束义务消防员、工人及其他焦康达酒吧里的笑容偷渡者失败丘基卡马塔一公里接一公里的干旱有关智利的回想塔拉塔的新世界在帕查玛玛的土地上太阳湖前往世界的肚脐世界的肚脐印加的土地我们的“地震之主”返回胜利者的家园坚果壳中的库斯科万博省继续向背背穿越秘鲁部我们的希望破灭了总督卡亚利而下埃内斯托致父亲的信(伊基托斯,1952年6月4日)……跋:前往迈阿密后又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埃内斯托

章节摘录

  焦康达酒吧里的笑容  这是我们探险过程中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已经习惯于以我们古怪的服饰与“大力士”落魄的形象吸引好奇者的注意力,而“大力士"气喘病般的轰鸣也能换取招待我们的主人的同情。无论如何,我们曾经成为所谓的“马路绅士”;曾经隶属于那个因其古老而被尊重的“浪游贵族”阶层,以那样的身份作为我们的名片赢得人们的注意。然而一切时过境迁。如今我们不过是自己背着行李的两个流浪汉,跋涉的尘埃蚀刻了我们所有的行头与昔日尊贵的自我。卡车司机把我们丢在进入市区的山坡上。我们疲惫地拖着行李走过街道,身后是路人嘲讽或漠然的目光。远处港口里的船只闪烁着诱人的微光,一片漆黑然而友好的大海喷吐出涨满我们鼻孔的阴郁气息。我们买了面包(面包当时看起来很贵,但随着我们向北行进,事后证明其实它很便宜),继续下山。阿尔贝托显然已经累了;尽管我努力掩饰,但实际上我同样疲惫。所以,当我们  发现一辆停在路边的卡车时,我们围住了车子的主人,给他看我们从圣地亚哥到这里的漫长旅程留下的种种艰辛印记。车主让我们睡在一些木板上,旁边是一些名字以hominis结尾的寄生虫,不过至少我们的头顶还有片屋顶。我们一心想睡觉,但我们到达的消息传到了一个同乡耳中,他当时正在卡车旁边一家破旧的小餐馆里,因此提出想见我们一面。“见面”在智利意味着请客,因此我们两人谁也不愿错过这天赐的运气。我们的同乡看起来已经被邻国的风气深深浸染,喝得烂醉。我好像已经有几个世纪没有尝过鱼的滋味,而葡萄酒是那么美味,我们的主人又如此热情……一句话,我们饱餐了一顿,他还邀请我们第二天到他家去。    焦康达酒吧开门很早,我们一边煮着“梅特”,一边和对我们的旅行颇感兴趣的老板聊天。然后我们起身去探索这座城市。瓦尔帕莱索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建在可以俯瞰海湾的山上,仿佛是从延伸人海的山坡上生长出来的。用波浪状铁皮做房顶的奇怪建筑物一层层排开,彼此之间以迂回的台阶与索道连接。热闹的房屋博物馆独有的美在不同色彩的房屋与灰蓝色的海面的对比中呈现到极点。如同进行耐心的探查手术一样,我们窥探着肮脏的阶梯与黑暗的隐秘角落,与成群的乞丐交谈;我们估量着这座城市的深度与吸引我们的那种腐臭气息。我们张大了鼻孔,以残酷的专注捕捉贫穷的味道。    我们来到港口停泊的船只边,想找找有没有去复活节岛的。得到的消息并不令人振奋:未来六个月里不会有船去那里。我们倒是得到了一个每月飞往那里一次的航班的一些模糊消息。    七湖路  我们决定走七湖路到巴里罗切去。“七湖路”所以得名是因为到达巴里罗切前路边会经过七个湖泊。“大力士”在头几公里中只出了几次小故障,但天黑以后又出现了车前灯被摔坏的老问题。于是我们宿营在一间挖土工人的棚屋里。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因为那天晚上格外地冷。天气的确冷得厉害,不久就有一个陌生人找到我们的棚屋里来借毛毯:他和他的妻子露宿在湖畔,快冻僵了。我们和这对坚忍的夫妇分享了“梅特”,他们仅仅靠一个帐篷和背包里的一点物资已经在湖边住了一段时间。我们觉得他们很可怜。  我们再次出发,经过大小不一的为原始森林环绕的湖泊,大自然的气息亲吻着我们的鼻孔。奇怪的是,湖泊、森林与带有整洁的花园的孤独房舍的景象很快就让我们感到了厌倦。光从表面上观看风景只会让你注意到它们令人厌烦的单调而不会让你深入乡村的灵魂;为达到后一种效果,你必须在一个地方停留几天。  我们最后到了纳韦尔瓦皮湖的北端,饱餐了一顿烧烤后愉快地睡在湖岸上。可是,准备再次上路时,我们发现摩托车后轮被扎了—个洞。一场与内胎进行的烦人较量开始了。我们刚在一侧粘好补丁,就发现另一侧被扎破了。我们用光了所有的补丁,只好留在这里过夜。在这里负责看管的一个奥地利人年轻时也玩过摩托车,他让我们在空闲的棚屋里。他彳艮想帮助我们这些有困难的摩托车车友,但又害怕被老板发现。  看管人用支离破碎的西班牙语告诉我们附近有美洲狮;“美洲狮很歹毒。它们会主动攻击人。它们长着浓密的鬃毛。”  关门时我们才发现看起来很结实的门其实底部关不牢。山里的狮子已经充斥了我们的脑海,我把左轮枪放在枕边,以防狮子在半夜不期而至。我被爪子挠门的声音惊醒寸天已经快亮了。阿尔贝托在我身旁吓得一声不吭。我用手指紧紧扣住左轮枪的扳机。两只发光的眼睛从树林的阴暗处凝视着我们,随即像猫一样跳跃向前,同时巨大的黑色身躯滑过了我们的房门。我的反应完全是下意识的:理性的克制已经被自我保护的本能压倒,我扣动了扳机。轰鸣声在房间四壁回荡了一阵,然后被来自门口一个火把的方向的绝望叫声凝滞。我们心虚地沉默了,从看管人洪亮的喊话声和她妻子附向尸体时歇斯底里的哭声中明白或至少猜到究竟发生了什么;那是他们脾气乖戾的狗:波比。  阿尔贝托到安戈斯图拉去修补轮胎。因为不可能再到把我们视为凶手的人家借宿,我以为自己只能露宿一夜了,幸好我们的摩托车临近另一个看管人的小屋,他让我和他的一个朋友在厨房里借宿。半夜我听到雨声,于是爬起来给摩托车盖上防雨布。由于用来当枕头的羊皮让我过敏,我决定使用一点治哮喘的喷雾剂。正当我做这些事时,和我同睡一屋的人醒了。喷雾声使他猛地抽搐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我发现他的身体紧紧地蜷缩在毛毯下,屏住了呼吸,手里握着一把刀。有过昨晚的经历,我决定保持镇静,不表现出害怕被攻击的样子,因为妄想症在这种地方很容易传染。  第二天晚上我们到达圣卡洛斯—德巴里罗切,在警察局住了一夜,等着搭Modesta Victoria号前往秘鲁。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埃内斯托与阿尔贝托·格拉纳多的旅行  序言:埃内斯托与阿尔贝托·格拉纳多的旅行  埃内斯托·格瓦拉·林奇  阿尔贝托·格拉纳多是一名生物化学家,也是埃内斯托的同学托马斯与格里高利的哥哥。是他提出让埃内斯托参加他穿越南美的旅行。当时是1951年,埃内斯托正在与一个来自科尔多瓦的漂亮女孩交往。包括我在内的全家人都确信他会娶这个女孩。  有一天埃内斯托宣布:“我要到委内瑞拉去,爸爸。”  你们可以想像我当时的惊讶。我问他:“你要去多久?”他说:“一年。”  “你的女朋友怎么办?”我问。  “如果她爱我,她会等着我。”他回答道。  我已经习惯了我儿子的心血来潮,但我也知道他对那个女孩很认真,我以为这会抑制他对发现新领域的渴望。我迷惑了。我无法理解埃内斯托。他身上有我无法完全揣测的东西。这些东西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现。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他对旅行的迷恋只是他对学习的热情的另一侧面。他知道:为了真正了解穷人的需求,他必须周游世界——不是作为停下来拍些漂亮的照片、欣赏风景的旅游者,而是像他那样,分担在每一个道路拐弯处发现的人类苦难,寻找这些苦难的根源。他的旅行是某种形式的社会研究:用他自己的眼睛看外面的世界,但同时也尽他所能解除苦难。  只有具备这样的决心与同情心、具备无法容忍苦难的心灵与情愿为他人牺牲自己的意识,他才能完全置身于人类的悲惨境遇中,而世界上大部分穷人正不幸地处于这种境遇中。数年以后,回想起他的几次旅行,我明白正是这些旅行使他看清了自己真正的使命。  埃内斯托出发去委内瑞拉后,我和我的姐妹以及她们的朋友祖切蒂神父(Father Cuchetti)一起吃午饭。祖切蒂神父因为他的自由思想在阿根廷很有名气。我告诉他们埃内斯托与格拉纳多在亚马孙丛林里的旅行以及他们在圣巴勃罗麻风病村所做的事。神父专心地听完我对麻风病病人悲惨生活的描述,说道:“我的朋友,我自认可以为我的同胞奉献一切;但  我向你承认:在热带缺乏卫生条件的环境里和麻风病病人共度每一个早晨、中午与晚上,这是我做不到的。我的确做不到。我要为你儿子和他的朋友的人道主义与正直脱帽致敬。因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这需要钢铁般的意志、无比的怜悯与仁慈的灵魂。你的儿子前途无量。”  坦白地讲,我已经习惯于在幻想中经历埃内斯托的历次旅行,因此我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猜测他出行的动机。准确地说,他谈论自己的旅行时的那种轻松口气迷惑了我,使他所做的一切看起来像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他没有使用任何戏剧化的说法,装作一切不过是出于好奇,这也许是为了让他的家人放心。  经过很长时间以后,通过他的来信我们才知道他是在追随一种从未离开过他的使命感。他讲述的故事总是生动有趣,而且带有一种讥讽的口吻,让听众总是搞不清他究竟是在开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美丛林日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9条)

 
 

  •   关于格瓦拉的书,最好的一本我认为是很多年前北大出版的一本很大的格瓦拉画册,非常好。这本还算不错吧,相比其他的一些。总之格瓦拉是这个星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最纯洁的人类,跟着他,也许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你的心灵肯定永远是纯净的,不会失眠做恶梦。
  •   是格瓦拉的游记,没有什么意思。
  •     记得周恩来总来见过切.格瓦拉以后说过他几乎就是个妄人 不过我还是那么的崇拜切。此时我也在国道318上写我的摩托车日记,记得当时看电影《摩托车日记》我完全不能把那个24岁还显青涩的格瓦拉与后来的革命英雄自由战士联想到一起。
  •     每个人都年轻过,这是格瓦拉的年轻记录。
      
      本身格瓦拉就是一中产后代,一次摩托车之旅的所见所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此弃医从事革命,成为职业革命家。
      
      任何东西成了职业都不简单,包括革命。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职业革命家”的提法出自列宁。
      
      但格瓦拉可谓职业革命家的形象代言人。
      
      大胡子的形象加上英年早逝。
      
      我们对格瓦拉最深刻的印象是那张某个角度摆拍的海报,几乎泛滥般的出现在许多人的T恤衫上。但是,这本书记录的是真真实实的格瓦拉,推荐大家找来读一读。
      
  •     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文明,被殖民后的混血民族。
      有土著,有殖民者白人后代,有梅斯蒂索混血儿,他们该何去何从,他们求独立,他们求独立比北美洲大陆的美国晚,晚了几个世纪,从而也错过了好多。
      墨西哥说西班牙语,墨西哥也是被西班牙殖民了三个世纪,曾经创造了玛雅文化的印第安人埋于故土,偏安一隅,墨也成为了美国的附庸。
      为什么英国的殖民地和西葡的殖民地,最后的境遇差别这么大?
      我对他们求独立的缘由充满了好奇,我不懂,在我的个人理解中,那只是一批人当他们掌握了权势掌握了土地,他们就想摆脱别人的控制。
      就像香港之前有那么多人不想回归祖国,在那些国家,独立是不是更多的是高层和领导人的意志呢?
      这真的是一个邪恶又亵渎的想法。
      切·格瓦拉可以做一个作家了,文字描写能力很强,这些文字为他的追随者提供了无限的追思。
      带着哮喘过一生的格瓦拉,尽管英年早逝,但一生用传奇二字形容再恰当不过:一个激进主义者,一个泛美主义这者,一个战士,一个理想主义者,有着大批追随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他在旅行途中,和好友多次拜访麻风病村,和当地的土著,体会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就是在旅行中,他感悟到了自己的志向和使命。
      当年,毛泽东也曾于学生时代在湖南游学。是以,读千卷书,行万里路。
  •      除内容本身以外,对一本书的评价会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这本书应该是典型之一。就书本身而言,是否是一本出色的作品或者有多出色恐怕会存在很多、差距很大的看法。但正如钦迪奥在导读中所说,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无法不联想到切的未来,联想到马埃斯特拉山脉中那个矫健的身影,联想到在玻利维亚克拉夫拉达-德尔尤罗那个至臻完美的身影。……如果格瓦拉在年轻时代的冒险经历之后并没有成为一名革命者的话,那么,这本书的意义将会截然不同,并且我们也会以不同的心态来阅读本书,虽然这种心态无法想象。”
       所以,对这本书的看法就一定与它是切的作品相关。在这一层面上,文学性的分析不是或者不应是重点,过多的文学性或者诗意的分析很容易成为那种对领袖文学谄媚的、甚至让人恶心的歌颂。
       与格瓦拉相关的,对这本书的最常见的说法是格瓦拉在这次旅行中实现了阶级觉悟。对于一个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领袖的作品,官方当然是最强调这一点。在书中找到这样的证据并不难,格瓦拉在很多地方都描述了他对于贫苦者、对于无产阶级所遭受的悲惨境遇的同情和隐约的、尽管还不成形的为改变其命运进行斗争的理想。甚至格瓦拉自己在古巴革命成功后评价自己的旅行时,也在说明这点。有了作者本人的说明,这点似乎是确凿无疑了。
       但读完这本书,我的感觉是,除非你先入为主的(比如在读了钦迪奥的导读之后)带着寻找这种所谓“阶级觉悟”的痕迹去看的话,这种阶级觉悟的感受并不明显。这更多就是一个善良的青年对于人间疾苦的真诚感受和一种年少的英雄主义而已。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这些用语更多是那个时代的先锋和时髦(从这个意义上,格瓦拉以革命领袖的身份说明阶级觉悟的来临,恐怕也有一定自我意识强化的结果。当然,这么强硬的说作者自己说的都不对,完全是自己一家之言啦)。格瓦拉很多时候表现出来对于那些真正已经用阶级的理论和武器在进行斗争的人和事,并不太感兴趣。旅行途中格瓦拉的情感,与其说是阶级的,不如说是民族主义的,尽管因为拉美当时各个国家的统治者普遍与美国存在牵扯,这种民族主义和阶级往往混杂在一起。但相比消灭资产阶级,赶走美国佬,这是格瓦拉当时甚至是一生更坚持的信念。
       非常抱歉,啰哩啰嗦说半天还没有说到要说的。这样一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这本书所记录的这样一个古灵精怪、天真浪漫、调皮捣蛋的格瓦拉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恐怕是对人性的一种提醒。一直以来,我们对于革命领袖的描绘一直是神性的,包括对他们童年、少年故事的删选或者编造,这些故事看起来不仅单调、乏味而且恐怖,似乎这些少年那时已经知道有朝一日他们要成为万人膜拜的偶像因此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完美性的塑造。但这显然不是人。我们一直以来的观念是这些领袖的权威得来源于他们的完美性,为此我们不惜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道德故事安装在领袖身上(在北朝鲜,这种道德故事已经升华成白头山的神话故事),这种造神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心虚的表现。《摩托日记》及其记载的格瓦拉,让我们明白其实任何领袖(即便是格瓦拉这样偶像级的领袖),从一开始也是普通人而已,进而,使之成为领袖的也许只是其性格和能力中的一部分,但这不会也不应该掩盖其作为人的存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想象这样一个场面,革命之后的格瓦拉读着自己年少时候的日记,有时也会哑然失笑,我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啊(尽管对于格瓦拉来说,自己的纯粹性不需要通过再读曾经的作品来提醒和坚持)。如果每一个革命领袖都能有这样一本日记而在革命成功、位高权重、自我极度膨胀的时候读读,能够想起自己曾经真实的存在,对于人性可能会有更多超越冰冷的阶级框架的理解和宽容,也许,多少悲剧都能避免。
      
  •     最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五月天。因为陈信宏。
      阿信看了这本书之后有灵感写了《摩托车日记》这首歌。
      感动。浪漫。冒险。潇洒。都在这本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写几句我最爱的歌词吧。
      在陈信宏面前。我的书评就显得太拙劣了。
      
      谁愿意和我 一起写一个传说
      你还梦不梦 疯不疯 还有没有当初浪漫温柔
      谁愿意和我 一起写一个传说
      就算谁能消灭了我 却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日记上写满了梦想 我决定要用这一生背诵
  •     那段时间仿佛接触到很多关于战争的东西,包括这本,人物是值得全世界尊敬的,为了独立自由,作出很多贡献和牺牲,包括生命。革命人物的结局仿佛要么领袖要么死亡,不管是以什么之名,战争总会有人民牺牲。但反抗是必须的,这是一个轮回,总是在爆发后恢复和平,和平后逐渐不公,进而又像锅炉一样,达到一定的温度,就又喷的一声。
      
      摩托车日记讲述的不仅是游记,而是通过游记反映了社会民众的苦与难,反映了现实。好的书籍能够从小故事看到大背景大环境,而那种消遣式的书籍看完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有这个故事,过了几天,连故事是什么都忘记了。
      
      我喜欢他的坚强、勇敢、乐观,也羡慕他的一切好运和惋惜他的不幸。
  •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第一次见到切格瓦拉的logo就喜欢的不得了,那或许就是种难以言表的朝圣者在见到圣城麦加的心情。我很小的时候在读者上看见了他,就发疯一样爱上摩托上的青春。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第一次见到切格瓦拉的logo就喜欢的不得了,那或许就是种难以言表的朝圣者在见到圣城麦加的心情。我很小的时候在读者上看见了他,就发疯一样爱上了这个男人,然后就不断的了解这个长满络腮胡子,头戴贝雷帽的南美英雄。严格来说,我是个没有那个所谓的英雄情节的人,没有崇拜的偶像,没有最爱的作家,就连饭食,都没有挑的。军训时大家都不动筷子坐在一桌“猪食”旁,冷眼略带嘲讽的看着我饕餮而食,奇葩一朵。任何图书只要有,我就看,没什么爱与不爱;当大家都沉醉在周杰伦的电子音乐中,疯狂撕喊时,我依旧只喜欢他的一首歌,可是对他本人没有丝毫的兴趣,音乐之于我,或许只是一种消遣,有也可,没有也行。反正我读书时,有一点音乐都会影响我的头绪。有的时候也很奇怪那些有着坚定信仰的人,很好奇是什么支撑着他
      们的精神。我甚至常常羡慕那些疯狂的歌迷粉丝,是的,至少,他们有足以让他们疯狂热爱与专注的伟大事业。自然,对革命者如切格瓦拉者,那就是膜拜了。到底是什么,可以让一个中产阶级的儿子,前途大好的医学院学生放弃一切,投入到南美的解放运动中去,甚至不计功名得失的。这是我打开这本书前,给自己提出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本年轻的日记,得到点指引,至少在如何坚持内心方面。
       。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我在想,就这么结束了?是的就这么结尾了。很平淡,没有我想要的革命者该有的浪漫与波折,一切都是淡淡的,就像“寒风凛冽,沉闷而令人窒息的天空似乎是我们心境的写照”。没有令人捧腹的情节,没有天花乱坠的语言,没有赚噱头的虚假。是的,就像我们平常每一次的行走,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有意无意的说着他的故事,就像每场考试后自我的反思,摩托上的青春,和大多数的我们没什么两样。在日记里,有着切对考试的深恶痛绝,有着对女友的思念,对在路上的胆怯,以及对社会尚且稚嫩的观点。现在的我们又比他少在哪里呢?读完后,我甚至觉得故事没有发生在拉美,没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在现在,在中国。跟着切的摩托,一路大好风光尽收眼底。那些宝石般闪耀的湖水,棋盘般散落的村子,渔网般密集的丛林,与清风为伴,与日月同辉,这样壮阔的景色,有多少人愿意冒险去欣赏呢?前面,我们是一样的多愁青年,后面的我们却是如井底之蛙般浅薄的众生。我们,大多数的我们,最后都变成了曾经让我们深恶痛绝的那类人。为什么?我想我们缺的是说走就走的勇气,缺少的是或许不是知识而是见识,没有游历过名山大川,没有见识过百态众生,一切知识,都是空谈!我们学到的知识,就像切写到的“另一个时代的尘埃在这里沉淀,仿佛是无形的,但当你伸手去摸的时候,它们又像是溅起了混浊的泥塘”。于是,我也明白了他是如何坚持的,不只是有梦那么回事。有梦的人多了去,都美梦成真了吗?我想是在于他的不断发现,发现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只有眼睛看见的,手上摸到的或许才真能给人一撞击。
       我想试着提炼下青年的切是怎样在思想上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的。   第一次触动:探望复活节岛附近的一个患有哮喘的老妇人,一个医生看见病人无钱医治的力不从心,就会渴望变革,渴望消除不公正的社会制度。
        接下来,在市政厅保护了条误闯入的小狗“不管怎么说,想到有些生灵的平安需要我们来保护时,心里又泛起了一丝安慰”
        接着,在去沙漠里铜矿的夜里,遇到了一对共产党工人夫妇,同情并给了毛毯“这是我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之一。但同样是这个时刻,我对这个至少对我来说全然陌生的人群产生了手足之情。”
        然后又去了矿上,看到工人痛苦的生活,资产家优厚的待遇,“早已有一股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遥想智利篇中,从专业——医疗方面为突破口,分析智利政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次提出“美国人在智利有巨额投资,一旦利益受到威胁,美国人很容易就能动用其经济霸权,耀武扬威”。
       接下来,看见被高压统治下的印第安民族,“他们之所以继续生活,仅仅是因为这是他们无法摆脱的习惯”并吐槽有文化的印第安人被奴化的教育然后在参观库斯科时突然对征服者——白人的厌恶
       高潮发生在麻风病人村的演讲,为拉美联盟!
       升华,给妈妈的信中表明决心“我们不是穷到身无分文,只是凡与我们有一样经历和成就的探险者宁愿死,也不愿在旅馆里享受资产阶级的舒适”
  •     切.格瓦拉,一个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可能他的事迹并不被人们熟悉。但是他那张著名的照片却常常出现在很多青年的服装上。带着有五角星的贝雷帽,中长的头发和浓密的胡须和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深深的吸引了全世界的青年。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他曾经在年轻时候和伙伴骑摩托环游南美呢?
      很多伟人被我们了解都是在他取得了伟大成就后的故事,而他成名前的事情我们要不就是知之甚少,要不就是那些事情已经被传的神乎其神了。而像格瓦拉这样自己在年轻时候写的旅行日记真的很少的。所以我感到十分宝贵。
       切•格瓦拉1951年12月开始和好朋友阿尔维托•格拉纳多一起骑着“力神Ⅱ”开始他们向往已久的旅行,不过他们爱车“大力神Ⅱ”很快就坏了,支持着他们旅游下去的是对无数南美卡车司机的恳求与忽悠。格瓦拉一路上的信条就是不会死去。他的同伴格拉纳多弃医生身份于不顾(尽管他对从医已无太大希望,但格拉纳多已经是一个在职医生了),继续浪汉一样的旅行。
       在这本书中你无法看到一个近乎完人的伟大革命家格瓦拉,你能看到的是一个在和别人聚会中假装喝醉然后将一瓶一瓶的红葡萄酒藏在河边的切•格瓦拉。你看不到一个像你宣传革命的革命者,却能看到一个身无分文却能够天天快乐前行的旅行者。一句话,这本书里没有说教,没有教条。只有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的狂野和偶尔的一些小坏。
      阅读这本书只会让你会心一笑,而不会让你感到厌烦。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切平实的叙述感觉到南美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和艰辛。每一个青年可能都有一个远行的梦,但是有的人开始了,有的人一直没有前行,切•格瓦拉说对于每一个成功的探索者而言,第一戒律就是:凡是远征都有两点,一是起点,二是终点。如果你想让第二个理论上的点和实际的终点相吻合的话,那就不要考虑任何方法—以为旅途是个虚拟的空间,该到终点的时候自然就会到终点,到达“终点”的途径很多,方法自然也很多。也就是说,方法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每一个有梦的少年如果想要远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路上。
      祝愿每一个有梦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摩托日记,是切·格瓦拉在游历美洲大陆的时候写下的日记。而这本书,应该只是部分日记。所以看起来感觉零零碎碎的,无法了解切·格瓦拉在游历美洲大陆的时候,是怎么一个成长的过程。所以,从这本书中看不出切·格瓦拉的伟大,也看不出他怎么变成伟大的。只能看出他在真正从事革命之前,是多么的普通,多么的淳朴,虽然很有活力,也充满激情,但是这样的人,在南美大陆上,应该不稀罕吧。
      其实我倒是真想了解了解切·格瓦拉,怎么就这么牛逼,怎么就被誉为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又不大想看别人为他做的传记,所以就看了这本《摩托日记》。令我有点失望的是,要了解切·格瓦拉,这本《摩托日记》仅仅是个开头。
  •      如果我们知道目标,知道敌人,知道前进的方向,那么唯一要做的就是划分每天的行程,并按计划执行。没有人可以规定这条路该有多长,这条路是每个人的个人之路,是他或她每天的必行之事,是他或她将从个人经历中得到的收获,是他或她实践自己的职业......如果迈向未来已经万事俱备,就让我们借用一下何塞·马蒂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我没有在此刻付诸实践,但我们应该经常遵循,这句话就是行动是最雄辩的言语”
      
      全书看完觉得这句最好,相较于他游记的部分感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强烈的写出一个大学生对于南美之旅所见所闻的深刻反思,也没有看到一个革命者的端倪,更多的记述了旅途中的一些杂碎,蹭吃蹭住蹭车的经过。也许真正的收获他留在了心里。
      这本书并没有描述他作为一个革命者的革命历程,但一个青年的思想改变是从他所经历的事情而来,在那之中暗藏着潜在的爆发点。去认识自己身处的世界,亲身感受真实的环境,这是青年最最缺乏的成长经历。青年的时候都思维简单,渴望获取新知,如果接受的是一些假象的现实,并误认为那是真实的存在,这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有人说贫穷是怎样的,落后是怎样的,资本甚至共产是怎样的,可究竟事实是什么面貌谁都不知道。不可偏信,唯有自己求证,踏上旅途。
      
  •     多年以前我看到别人白色的文化衫上印着一个带军帽抽雪茄的大胡子大叔的时候就心想这家伙的造型实在碉堡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切的一贯形象,在别的领导人都西装革履装模作样的出现在国际会议上的时候,切总是那么特立独行的一身绿军装,然后一根大雪茄。这和卡斯特罗简直如出一辙。然后这样的印象被世界牢牢记住然后每每看到这样的装扮时,第一就联想到了那个在遥远的美帝后院像钉子一样牢牢扎根的古巴。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切·格瓦拉成为上个世纪607080甚至90年代那个狂飙突进时代西方世界的偶像并不是偶然的。他成为了一个偶像一个象征一个Logo,让人们一看到他就想到了拉丁美洲世界的革命,这在其他偶像英雄身上是从未有过的。
      
      但英雄不是天生的,正如切在《环境的产物》中讲述的那样,这一切都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你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一本游记,事实的确如何,但同时这段经历如同无数评论所说的那样是切在开始革命之旅前夕的一次心灵探索。正是由于这次南美行程加上毕业后的第二个游历才使切深刻体会到南美社会的黑暗与悲惨,才有了后来的弃医从戎。可以说这次旅行如同一颗革命的种子,从一开始就深埋于切的心中了,随着游历的深入,种子慢慢发芽,到后来终于破土参天。
      
      当然单纯从《摩托日记》你还是很难直接发现切和日后的革命生涯之间的联系,但书中对拉美国家的人土风情对旧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深远影响和对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细微描述无不显示着正是由于这样的旅程给切带来了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
      
      观念的转变,灵魂的磨砺,思想的成熟,这或许才是旅行最原始的意义。
      
      
  •     一次旅行,改变人生
      
      
      如果没有毕业之前那次环游拉丁美洲、长达八个月的摩托车艰难之旅,如果不是旅途中一路体会了拉美各国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或许世界上只多了一个富家子弟的医学院毕业生、一位技艺高超的医生,决不会有我们永远怀念的理想主义者切.拉瓦格。
      
      《摩托日记》记述了作者长达八个月的南美之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革命热情如何在他心中萌芽生长的过程。旅行开始时,格瓦拉才二十三岁,刚刚医学院毕业,意气风发,踌躇满怀。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和朋友阿尔维托踏上了环行拉丁美洲的漫长旅途。他们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出发了,不料这辆老爷摩托车不堪重负,很快就报废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位年轻人的热情,他们靠搭便车完成了剩下的旅程。两人饱览了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遗址,感受了南美大地壮丽的自然风光,穿梭于各个国家各色人群中间,他们开始真切体会到社会的真相、民生的艰难。当深入到亚马逊河流域的麻风病人区时,他们被所见所闻深深震撼。正是这次旅行,让切格瓦拉开始思考诸如文明与生存、贫困与革命、幸福与苦难等深刻的哲学问题,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关于此次旅行对拉瓦格人生的重大影响,正如作者本人在1960年在面向医科学生的演讲《环境的产物》中提到的那样,“游历开始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学生,后来成为一名医生。途中我开始感受贫困、饥荒、疾病,亲眼目睹因医疗条件欠缺,儿童的疾病得不到治愈;还有因为饥饿和经年累月的刑罚,麻木的父母只把孩子的死亡当作无关紧要的意外。这样的悲剧在拉美社会饱经风霜的底层家园中频频发生。那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我肩负的使命,这个使命与成为著名的研究人员或是为了医药科学作出实质性贡献一样重要,那就是帮助那些贫苦人民。”
      
      启程时,两人只带着“半无意识风格”的唐吉诃德式的梦想,“我们根本没有想过途中我们会遭遇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的眼里只有前方路上飞扬的尘土,而车背上的我们正风雨兼程,风驰电擎般地向北挺进”。两人像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张扬而叛逆,他们冒险经历中,既有快乐、诙谐,也有不少自嘲。在《圣马丁-德洛斯安第斯》里作为烧烤助手,自以为聪明地暗暗偷到了美酒,不想却反被人涮了一场,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智利中部旅行时,利用当地群众对报纸上报道两人是“麻风病专家”信任,到处蹭吃蹭喝,纵情欢乐;夜宿在关不紧门的林中小屋时,对门外奔窜的美洲狮开了一枪,结果打死的却是房东家的狗;花言巧语赢得智利小镇消防站长三个女儿的欢心,得以暂住在消防站,半夜消防警报时他们也英勇地冲了出去,结果却只救了一只猫;躲藏在轮船厕所里想偷渡,差点被臭气熏个半死,被船长发现后,拉瓦格又很不幸地被被分配去打扫那间臭不可闻的厕所。拉瓦格妙笔生花,缓缓叙述那些妙趣横生、真实无比的旅行经历,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而当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发现了美洲大陆的现实时,他的人格思想开始走向成熟,社会阅历也愈发丰富了。当他日益意识到民众的痛苦,而这些苦痛也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时,他萌发了渴望改变的理想。在智利丘基卡玛塔铜矿,他看见了矿工们生存条件的极为恶劣,工人们牺牲健康也仅仅能换来维生的面包屑;在秘鲁的塔拉塔,印第安人对殖民统治漠不关心的状态,让他深深痛惜曾经英勇反抗印加殖民统治的精神已然消逝;在圣巴勃罗麻风病村里医生寥寥,各项医疗设备严重匮乏,麻风病人们如同被社会抛弃的一样,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治疗。旅行中亲眼目睹的不公平不合理事情,让刚从医学院毕业的格瓦拉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深深意识到必须改变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这次美洲的漂泊之旅,更像是作者朝着自我进行的一次心灵旅行,它深深地改变了作者,而其改变之深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想象。阅读本书不但可以对年轻的拉瓦格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他的思想上发生转变的脉络。青年格瓦拉的冒险经历,和他伟大的心灵一样,都让我们明白,旅行不但可以增长见识,认识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也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     一个人来到广州
      短暂的生活
      
      每天要坐半个小时的地铁,上下班
      拥挤的珠江新城站.安静的鱼珠
      
      每天下班的路上看一段.摇摆的列车.形形色色的人们
      我恍然也到了南美.
      
      几十年前的日记
      如今读来,觉得世界没有变化很多
      但是年轻人真的是越来越物质,越来越没有梦想
  •     长久以来,有个疑问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那就是:切•格瓦拉为什么受到世界各地那么多人的崇拜和敬仰?按照通常的思维,格瓦拉是个革命家、政治家,而且是个推崇暴力的革命家、政治家,用当下的话语,“普世价值”似乎并不大。那么,他有什么魅力,能受到超越了民族、地域、宗教和意识形态差异的那么多人的热爱,究竟是为什么?格瓦拉那张肖像照举世闻名,照片上的他,眼神明彻、坚定而又忧郁,好像在传递着什么。近日,笔者读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格瓦拉的《摩托日记》,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摩托日记》是青年格瓦拉周游拉丁美洲时写下的旅行日记。1951年12月,格瓦拉同他的朋友阿尔维托·格拉纳多,骑上一辆破旧的“大力神Ⅱ”摩托车,开始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旅行。他们从阿根廷的科尔多瓦出发,一路北上,横穿整个南美大陆。途中,他们不仅饱览了南美大陆壮美的风光和令人赞叹的印第安文化遗产,也亲眼目睹了拉丁美洲平民的苦难生活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两人一路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对底层人民的贫穷和不幸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并由此从他的心里产生了某种拉丁美洲情怀和革命意识的萌芽,可以说这是一次改变他一生经历的旅行。
      格瓦拉与同伴充满青春的狂野与冒险色彩的旅行,有点像现在的背包客走四方,不知前路有多少未知的、不确定的、危险的因素在悄然以待。他与阿尔维托驾驶的那辆“大力神Ⅱ”老爷摩托车就让他们吃足了苦头。格瓦拉的脚曾被摩托车的油门夹伤、烫伤;在一天时间里,他们乘坐的“大力神Ⅱ”摩托车曾经摔过九次;就连陪伴他们的那条可爱的小狗“归去来兮”也曾从车上被摔下过两次,所幸大难不死。“大力神Ⅱ”彻底趴窝后,格瓦拉与阿尔维托只好依靠自己的双腿继续他们的美洲之旅。沿途,他们绞尽脑汁搭车,利用自己的一点球技冒充阿根廷足坛劲旅“河床”队的球员“骗吃骗喝”,去医院蹭饭;甚至变成偷渡客悄悄登上去智利的轮船,身份被拆穿后,为了获得一份食物,格瓦拉不得不干起了清扫厕所的活儿,恨得他咬牙切齿叫苦不迭。
      “这不是一个英雄传奇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愤世嫉俗者的叙述;至少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这是两个生命的短暂交汇,是两个怀着相似的希望与梦想的生命的一段共同历程。”格瓦拉在这部日记集的开头开宗明义,确认自己的文字并非“宏大叙事”,而是把自己与朋友的冒险定义为生命中的“希望与梦想”之旅。其中有漂泊四方、风雨兼程的艰辛,也有陶醉于南美壮阔奇丽的自然风光中的愉悦,还有青春的浪漫与梦想。在亚马逊森林,格瓦拉曾与同伴划着小船穿梭于湖面,或泛舟垂钓,或徜徉于原始森林,壮丽的大自然让他悟出了:“我的命运就是旅行,或者更恰当地说,旅行就是我们的命运。”明月之夜,他们曾看见一只硕大的牡鹿像光一样闪过,身体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着银色。格瓦拉的心灵为之震颤,感受到了天地之间生命奇妙的律动。而委内瑞拉诗人席尔瓦的诗句“我不知道,在何处寻找一种力量/让我摆脱她的眼神/她的臂弯”,让旅途中的格瓦拉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女朋友,为她牵肠挂肚。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位传奇英雄内心最柔软的一面。
      古巴革命成功之后,格瓦拉在一次对医学工作者的演讲中阐述了他的理想:“革命是对个人能力的解放。”“革命的真正任务在于引导个人能力。”这与马克思的思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一脉相承。格瓦拉同情底层民众的苦难,看重人的觉醒、尊严和自由,将革命当成解放和发展人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思想就萌芽于他的美洲之旅中。在智利的丘基卡马塔铜矿,格瓦拉目睹了自然环境的残酷,工人工作条件的恶劣,触目惊心的矿区坟场只掩埋了少部分死者,而绝大多数死于硅肺、矿难与恶劣气候条件的矿工,根本无人收尸。在拉乔康达酒吧,一位患哮喘病的老太太引起了格瓦拉的注意,一个月前这位老太太还以服务员的职业维生,但一场大病顷刻之间让她沦为赤贫,濒临死亡的边缘。在秘鲁的万卡拉马,一个简陋破旧的诊所里,医生因为向附近的医院申请不到做外科手术的地方,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不治身亡。离诊所不远新建的麻风病医院,没有实验室,没有外科手术设备,而且建在了一个蚊子猖獗、卫生条件极差的地方。这一切都让刚从医科大学毕业的格瓦拉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意识到了改变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的重要性,“那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我肩负的使命,这个使命与成为著名的研究人员或是为医药科学作出实质性贡献一样重要,那就是帮助那些贫苦人民。”
      《摩托日记》中所呈现出的格瓦拉是多色调的。格瓦拉遵循着日记写作的规律,毫无保留地记录下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甚至是一些未必光彩但却属于人性范畴阴秘的东西。比如,在智利一个小镇的修车行,格瓦拉与阿尔维托受到了修车行师傅的热情款待,晚上应邀喝酒,还被邀请与他的妻子一起跳舞。她高兴地跟着格瓦拉走向外面,但突然注意到了丈夫的目光,于是改变了主意,不想跟格瓦拉跳了。可此时酒精却让格瓦拉失态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不顾一切把她拖向门外,结果女主人摔在了地板上。周围跳舞的人见状勃然大怒,疯狂地追打他俩,他们落荒而逃。这是一个不太光彩的故事,格瓦拉却完整地把它写了下来。唯其如此,我们才看见了一个真实的、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的格瓦拉,明白了革命者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既有出类拔萃的品质,也会出现人性的弱点。真实坦诚,敢于担当,这也许真是让世人对格瓦拉充满敬意的地方吧。
      
  •     切•格瓦拉的写作影响很大,这几乎是老一代政治家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有非凡的文学天赋。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是在信息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成长起来的,工具所限,他们想了解不同的世界,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艺术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小说与绘画告诉他们的东西,可能比课堂更多。
      
      诗化思维并不完全是好事,因为它太浪漫,而且有些高傲。在古代,普通人的纵横捭阖无非震恐乡里,但现代则不同,工具为这份豪情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本书中,切•格瓦拉骑着摩托遨游在美洲,他看到了贫困、堕落、贪婪与无助,这和纸上的世界太不同了,毕竟,诗歌里是没有压迫的,人性恶存在的价值就像小怪兽之于奥特曼,无非是一次次被打倒。然而,现实却是另一个脚本。
      
      切•格瓦拉有绝大的悲悯,他是革命者,即使心中并没有方案,只有一个关于天国的想象,他还是站了出来。
      
      这本书的语言非常优美,特别容易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因为西方文学一直有漫游求道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经》就是历经苦难、战胜挫折的精神升华之路,以后的《天路历程》、《唐•吉诃德》、《悲惨世界》等,莫不如是,用个人史的虔诚与大爱,背负起人类史的罪恶与肮脏,读者因此而获得了“精神升华”式的体验。
      
      革命也是人的天赋权利,在一个豪情渐冷的时代,这本书依然是有它的价值。
      
  •      1928到1951,1989到2012,同过一年多后拿医师证,如果现在是12月。你可以选择任何方式诠释众人的希望,人潮如海,世界此时无声.The world 在于I see it.其实这不是书评,我发错地方了,努力凑满50字中...
  •     本来买这本书之前是做足了当学生的准备的。格瓦拉在我心里是全世界共产主义阵营中最后一位纯洁的人;他的一生短暂而传奇,他的少年必定不同常人。但看完以后却是着实吃了一惊:他的青年风发,少年交游,混吃骗喝,插科打诨,跟我们别无二致。
      
      切·格瓦拉从1951年开始环游南美。与其说是《摩托日记》,其实他的爱车“大力神Ⅱ”很快就坏了,支持着他们旅游下去的是对无数南美卡车司机的恳求与忽悠。格瓦拉一路上的信条绝对应了那本书的景——不去会死。所以他和他的同伴格拉纳多弃医生身份于不顾(尽管他对从医已无太大希望,但格拉纳多已经是一个在职医生了),丧尸一样从阿根廷游荡到秘鲁。
      其实格瓦拉曾经有三次环游南美的经历。第一次他骑车环游了整个北阿根廷,第二次就是这次,第三次他在危地马拉亲眼见证了美国对南美洲民族独立和政治自由的干涉与破坏。他选择了这样的旅行路线,应该是听从了心底渴求泛美主义实现的声音。
      泛美主义这个口号出现以后,在二十世纪初经历了一次巨变。美国的迅速崛起、一战的胜利和联合果品公司这种商业巨鳄的诞生使泛美主义变成美国的工具和南美洲的梦魇。
      格瓦拉的思索从此开始。一个仁慈、好奇而善良的白人,庇隆治下的高等种族,对下层的印第安人充满了关怀。其实这种关怀在起初纯属吃饱了撑的——当然格瓦拉为此最终付出生命,这是后话。
      
      在游记中,格瓦拉将大量的笔墨放在个人的经历和沿途的逸闻趣事上。格瓦拉始终不是一个艺术家,他热爱的是人群,而不是凶险的莽林和奔腾的河流。他的少年心性在文笔中一览无疑:有什么说什么,喝醉了上有夫之妇,碰见草地就踢足球。哮喘、经济困难都没造成什么影响。他的旅伴格拉纳多也着实可爱:一个近三十岁的从业医师,陪着一个少年胡闹致斯,还一本正经的出手混吃骗喝。
      当情况允许两个年轻人沉思的时候,格瓦拉仔细留意了所到之处土著人的生活状态和不独立国家矿产被赤裸裸地掠夺的现实。但这时他仍然是一个敏锐的少年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直到危地马拉,他才见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丑恶冲突,力量的肆无忌惮,决心投笔从戎,走上圣斗士这条不归路。
      
      ——其实所有搞共产主义的革命者,我都不喜欢。理想主义者,我也全都不喜欢。我觉得这些人总是在替别人着想,愤恨地痛斥着凡夫俗子们的丑恶与懒惰。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丑恶和懒惰正是凡夫俗子们的生活状态,一如他们的美好与勤奋。格瓦拉鼓励农村的青少年接受教育,回到农村报效家乡;但那些小孩子缺少维生素的滋润,四肢嶙峋而肚皮鼓胀,即使智力超群,生活也早已定格在温饱上。至于知青下乡,那更是被体制放大了的丑恶的一厢情愿。
      
      但格瓦拉仍然是不同的。只有他是不同的。与凡人不同,与伟人也不同。时至今日,我只能在他身上体会到精神与灵魂的传承,超越人类同一的肉体极限,跨过书籍与智力的堆砌。
      海子关心粮食与蔬菜的时候,他不幸福了,他也不能再喂马劈柴。谁也不明白是为什么,他死在现代工业的象征——火车的淫威之下。而格瓦拉关心着民俗和矿产,于是他没有死掉,而是扛起枪做了一个高端愤青。他奔驰在南美炽热的丛林与大河之间,鼓励着所有的人振臂高呼,身先士卒真枪实弹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格瓦拉从头到脚都是异质的。古巴解放的时候,卡斯特罗让格瓦拉在城外接受敌军的投降——因为他不是一个古巴人,他不能第一个进入哈瓦那,享受胜利女神的光荣。但人类历史上确实又可曾有这样一个外乡人,满腔热血地在异乡的土地上搏命战斗?
      古巴改制后格瓦拉身居要职,先后出任古巴工业司司长、古巴银行行长和古巴工业部部长。但一九六五年的时候,他告别古巴,率领一支国际纵队进入刚果,留下了他情深意切的告别信。在刚果的莽丛中他瘦骨嶙峋食不果腹,而那个时候所有的共产主义领导人都在脑满肠肥鱼肉人民。
      一九六七年,他的身体布满弹孔。他客死在他乡的他乡,为了他坚信的泛美主义从容死去。
      
      他的履历无可挑剔,但他却仍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理想主义者。但他最终成就了一个纯粹的英雄,完美的烈士;因为他从未命令别人前赴后继地为他拼命,他做过的只有扛起枪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别人的幸福慷慨赴死。
      他扛起枪的时候,仍然是一个出游的少年。他的行动是秘密的,但他已经对敌人宣告:老子来了。雷达,卫星,步枪;用尽一切工业文明的骄傲,才能剿灭这个工业文明中诞生的怪胎。不知道他慨然赴死的那一刻,会不会想起自己年轻的那一次出游:《两名阿根廷麻风病专家骑摩托环游全南美》。
  •     如果考量切的一生,题目便失之涵盖、偏重不当,因为不论结果还是过程,切留给我们的都十分的弥足珍贵。
      在没有人生方向的时候,凭着直觉出发,漫无目的的,遭遇千难万险之后,不知不觉便找到了能够坚持、信仰一生的东西。这是我看到的切,那时他还有阿尔维托,以后的一段岁月里,他还有卡斯特罗,再以后,他就只有自己了。他在为他的人生寻找出路,而且不曾停留,虽然他有“悉心照料、丰美食物、重拾学业、获得学位”的希望、退路。
      四岁落水后留下的哮喘症一直伴随着他,在艰苦时日更是肆意猖獗,有人说正是基于肉体苦痛的不断折磨,切才有坚如磐石的意志,才有敏感缜密的心思。他在他的痛苦和别人的苦难里找到了他的人生真谛,所以,他活得比谁都更有价值。凡是成就人生、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的人,谁没经历过起伏跌宕?谁没内心没有点苦痛?
      如果“大力神”没在中途彻底罢工,行程没被交通工具割成一段一段的,他们的探险或许不会持续这么久,也或许会走得更远。
      开始寻找人生方向,以切为先导。
      
  •     这委实有点太花哨的书皮,让我回忆起带着点潮湿和霉味的图书馆。读这本书,正是研二快毕业的时候。工作已搞定,实习也结束,part-time的工作也暂时进入淡季。在图书馆终日昏黄的灯光下游荡。这本书就是在那时候被我摘下了书架。纸面泛着黄斑,许多边角已经脆弱得一碰既掉。
      
      Searching君说格瓦拉和阿尔贝托两位就是真实版的《在路上》,恩,不但是真实版的,恐怕在标题上还应该加注X笑话和e笑话。他们像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嚣张而叛逆,我到现在还记得他们吃光了人家的香瓜,然后半夜bb在人家的屋顶。。。。。窘。直到书的后半段,到达了他们旅途的终点麻风病村,我才震惊于这两个流浪汉身体内我所不熟悉的灵魂。
      
      《摩托日记》在05年被拍成了电影,赶去怀旧,小有失望,但很喜欢里面的配乐,宏大而嘈杂,带着摩托车轰鸣般的和声,让人仿佛触摸得到南美明媚的阳光。
  •     《和那个人在路上》
      
      “这不是一个逞强冒险的故事,也不仅仅是某种愤世嫉俗的记述;至少这些不是出自我们的本意。这不过是带有相同志向与相同梦想的两个生命共同走过的一段路。九个月的时间里一个人可能产生许多想法,上至哲学命题,下至像要一碗汤这样的卑微愿望⋯⋯写下这些字句的人在他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的那一天就死了。我,重新整理并出版他们的那个人,已经不再是我,至少不再是从前的我⋯⋯现在,我把我自己交给你,那个曾经是我的人⋯⋯”
       ——埃内斯托.格瓦拉.德.拉.塞尔纳
      
      埃内斯托在书页之始就宣布了自己的重生,他的文字让人瞬间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好奇。序言几行之间,这个在后来被人们冠以各种超脱尘世的称号的男子却表露着出人意料的平近,温和,冷静和意味深长。而任何决定阅读下去的人,可以几乎是真实地看到他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坐在面前。那个被激情和冲动灌注的青年,他的口袋里有满载而回的故事在等待着喉咙的泻述,他的眼睛里有纷杂狂乱的思绪在寻找着语言和听众。他时而激昂疾呼,时而娓娓而谈,时而幽默调侃⋯⋯他的描述准确而细致,以至于翻动书页带起的油烟和尘土刺激了我们当中有些聆听者的感觉几乎要夺门而出——如果你正同样处于这个容易被理想惊蛰而起的年龄的话。
      
      这本薄薄的书其实不像日记,也不像回忆录。放在今天来看,更像是门户网站上一个点击率甚高的博客,彻夜埋伏争抢沙发的支持者们鼓动着博主时时更新。对于那些只知道这个剪影头像名字的人们而言,埃内斯托的这场旅行和记录是出乎预料地具有娱乐目的和喜剧精神。他文风华美,修辞多样,惯用长句同时表现他丰富的见闻和复杂的思想,对沿途景致不惜辞藻地使用大段细致的文字描述,对人和事的讲述又充满了他奇特的带有诙谐幽默的主观色彩。你甚至可以循着那些拗口陌生的地名,把这本小书看作一本非主流的南美导游手册,如果某个村镇仍然在那里,你甚至可以在书中找到埃内斯托标注的当地风俗。当然这两个骑摩托的旅者在途中的作为让这本书更像是早了一个年代的《在路上》, 埃内斯托 和他的朋友阿尔贝托在路上。他们露宿荒野的处境狼狈不堪,他们骗吃混住的伎俩令人忍俊,他们搭讪姑娘的借口狡猾风流,他们一路闹出的窘相糗事在埃内斯托那滑稽的口气记录下更是让人捧腹⋯⋯他们的身份和勾当似乎更符合在后来那些年代里被创造出来的词汇:嘻皮士,朋克,摩托党⋯⋯但他们不反叛,不破坏,不放纵,不虚度,他们的旅途有理想和拉丁美洲特有的浪漫主义在闪光。
      
      埃内斯托.格瓦拉经常在嬉皮笑脸地回顾完他们的小恶作剧和投机取巧行为后忽然深沉地起笔写下他凝重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旅行的目的和结果——那是一些发自目睹并经历过磨难的内心中最原始形态的对人和社会的思考,没有理论教条,没有旁征博引,像诗歌一样的语言又优美又易懂,煽人心血又不会在冲动消退后留下茫然和追悔。通过他在思考的幻觉中写下的这些文字,同样的身心处境犹如灵魂附体一般占据着我:那是躺在高原荒野上的饥寒和疲惫,是因为受助和施助产生的力气和意志,是地图上说明不清的目的和使命,是开阔眼界思维后的赞叹与焦虑。我在他的日记里唯一没有读出过悔意和悲观,他们艰苦困窘的旅行居然是那么自信和快乐。
      
      我最沉浸于埃内斯托一丝一缕回忆起的流浪旅程中的苦难和折磨,我迫切地想知道:那种被深刻描述的被刺骨的寒冷驱赶着行走在黑暗的荒原上,汗水淌在冻僵的身体上是什么感觉;那种被几乎盲眼的司机载着在临悬崖的蜿蜒山路上提心吊胆地前行,在不安和惊吓中穿过百余个瀑布后迎来山顶上的日出是什么景色;那种沿途可以求到最贫穷的人们的微薄帮助,虽不能满足饥饿和困乏却仍心燃温暖和希望是什么体会;那种被一群病人包围膜拜,被期待着呼唤着却不得不像罪犯一样惶恐沉痛离开是什么心情⋯⋯如果我知道并有所体验,或许就可以像他那样思考——这样的思考或许再也不能影响这个享乐至上的和平年代,但能造就一个人尽可能优秀的品质和灵魂。
      
      “请记住这个二十世纪最后的征人。”——从埃内斯托成为格瓦拉再成为“切”,这个男人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有停留下来。他的一次次出走终于被引为美谈尊为偶像并使他的头像成为这个疯狂世界中一个醒目的流行符号。但是即使“在路上”这三个字总被反复刻意提及但我们已没有人会在路上,我们的交通工具太快捷,我们的栖身场所太舒适,我们的消费口味太挑剔,我们不会请求也得不到陌生的怜悯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多数人的冲动和念头尚未实施便折途而返。
      
      当然我们也不必愧疚和遗憾, 我们应该记住他的全名,应该折叠收起那件印有他头像的T恤, 向这个二十四岁的青年与他的朋友开始的旅途致敬。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     很多时候都是他和老马在支撑着阿根廷的信仰
      
      我永远不会忘记
      
      革命是不朽的!!
      
      26年了…
  •     托朋友的提醒在香港书店买到此书,可能很多人看过它后来拍成的电影《摩托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 ,但这位共产主义革命英雄的手记,在社会主义中国却没有出版,倒是台湾的大块文化出版社发行了。
      
      
      
      此书原版1996年出来,再加上1997年十月是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一股他的潮流袭遍全球,从那以后,全世界流行着那件他长胡子带五星帽的T恤,他代表了一种对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而在中国,卖衣服的售货员说那个是雷锋。
      
      
      
      1960年,当毛泽东与他会面时,毛的第一句话说:“你真年轻。”
      
      
      
      没错,当人年轻,就会有了梦想与冒险,此书讲的是当切格瓦拉还是一个医学院学生,一个阿根廷中产家庭的孩子时,他要用一部摩托车穿越南美洲的旅途。
      
      
      
      革命家都是浪漫的,当他离开女友搭上征途时,他写到:
      
      “不过,我不敢确定,当一块无根的浮木终于被海浪冲刷到某个它寻索已久的摊岸上去时,是否也有资格说:我成功了!”
      
      最后,他不留念美人,他留念江山。
      
      
      
      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的成长。他想上别人老婆而被人追打,在宴会上偷红酒,一路骗吃骗喝,书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到一个天真烂漫的青年飞驰在南美的大地上。
      
      但周遭改变了个人,当他到了贫穷的国度,他放慢了脚步:
      
      “我们像在进行有耐心的解剖,对每一道肮脏的楼道和每一个黑暗的角落展开刺探,又跟一群乞丐谈话。我们探入这城市的最深处,直扰它的黑暗地带。这城市的贫穷气息强烈的刺激了我们的鼻孔。”
      
      
      
      他开始关注一些人,一次在一家餐厅,蹭完饭后老板要他去看一个有病的老顾客,当发现穷人的惨况时:
      “当事情超出一个医生的能力范围时,特别容易让人萌发改造这个不公义社会的头。”
      
      
      
      年青人成长的标志,是从受于到懂得付出。当他为老妇人治病时,他把他身上所有的拉麻明药给了她,这时的CHE,他已改变。
      
      
      
      他开始关心穷人,不满现在政府的腐败。他去到秘鲁利马的一家麻风医院,无私的为病人治疗,和麻风病人接触不带手套,他带去的不只是医生的职能,还有人性的关爱,当他离开的时候,医院的所有人凑钱送给了他一份大礼物和一封信,离别的时候病人们亲自跑来送别,有些还眼泛泪光。而这种舍与得的过程,萌动了一颗青年的心,而这颗心最后带领了一场革命。这本书拍成的电影有一句宣传语:“让这世界改变你,然后你就可以改变世界。”
      
      
      
      但革命家不等于政治家,革命家有一份纯真率直的性情,他们为了一个梦想可以无私奉献,但做一个政治家必须攻于心计,善于全局盘算,是一个识时务者,所以卡斯特罗成为了古巴领袖,而切格瓦拉67年在玻利维亚被处死。
      
      
      
      在梁文道的《弱水三千》里讲到:当看完这部电影(摩托日记)走出电影院的大门后,大家眼眶红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在被这世界改变的旅途之后就踏上了改变世界的道路,而我们在被世界改变之后却留下来成为它的观众。
      
      
      此文源于本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ongmenhoi
  •     無論你是Che的崇拜者還是仰慕者,我都不會讓你阻止我說出這本書的真相,與其探討Che這位革命奇人的龐大光環,我更願意探討這本兩個無賴痞子混吃混喝環遊南美洲的旅遊記事所帶給我的一些感想。不可否認,之所以會閱讀這本書,是受到了許多網誌上的引介,對於這個和卡斯楚並肩作戰,開創古巴新世紀的革命家,你一定會帶著一種崇高的心情打開這本書,但讓我先提醒你,這位革命家的日常生活和我們所熟悉的孫中山或是蔣中正可是截然不同,我會這樣形容 --Che 更像是個正常人吧!
      
      如果你還不知道Che是誰,可以查查網路,這本書就記錄了195 1~1952年之間他與學長阿爾貝托的一趟南美洲摩托車之旅。從遊記中的記載可以看到這兩個絕世活寶一路無謂艱難、勇往直前的完成旅程,嗯....,其實是一路死賴爛纏、騙吃騙喝的完成旅程啦!請不要誤會我這樣負面的詞彙,閱讀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震撼就是這兩個痞子所擁有的一種很奇特的信念--Just Do It。是的,就是那個Nike廣告成天掛在嘴上的口號,對於這兩個痞子來說,要做就做,做了就沒有甚麼太多考慮,也許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倆可以幾乎無料的完成這趟旅程,也許正因為這樣的天性,所以Che可以從一個醫學院的畢業生變為一位加入革命戰鬥的鬥士,而這正是我們(至少是我)好像越來越缺乏的東西,我們總是考慮太多,伴隨著遺憾也越來越多!
      
      如果提到旅行,你馬上就擔心起錢不夠、住哪裡、會不會餓肚,那這 本書實在太顛沛流離;如果提到革命鬥士,你馬上就生起無謂的敬意 ,那這本書實在太真實;但如果你心中還有那麼一點點甚麼莫名的衝 動,別懷疑,到圖書館借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吧!
      
      後記一:不曉得國父、蔣公年輕時是否有寫日記,很想看點真實的東 西,順便研究一下為什麼中國的偉人都有點怪,不太真實。
  •      本来不认识,是因为那部摩托日记的电影,才特意去图书馆找出这本书看的。
       看看觉得这就是一部日记,流浪在外,体验杂七杂八的事情。很多场面回忆起来电影里很形象,不知道电影里的那个游泳的湖是不是就是书里的那个丛林里的湖。
       我看电影感触很多,但看书的时候就只是跟着切在南美旅行,体会他体会的。
       至于为什么是如此多的青年的偶像,我想读完了我会有答案吧。
  •   也可以看的出来呀,矿山工人的生活,还有美洲人对他们的热情··都会改变他的··
  •   太喜欢这个故事,及改编的电影了。
  •   故事很理想主义吧,大概无论世事如何,每人心底仍是对现实有些幻想。
    又或许正因为现实不如意,我们才更需要理想主义者吧:)
  •   是因为看过韩寒的《他的国》,知道了切.格瓦拉,试着去了解,会被他短短一生的传奇色彩吸引。。。。
  •   韩寒的东西说实话除了偶尔的博客,其他的还没怎么看过,好像也看下去
  •   短短几行字 让人好感慨
  •   现在很多人往往靠物质来显示自己的价值,但其实内心的空虚是无论吃多少美食、买多少名牌都填补不了的,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为了获得平静,必须要有心灵的成长
  •   有梦想的都在远方呢。
  •   不准卖萌- -
  •   不卖萌还有出路么!
  •   即使我觉得韩寒那本小说写的不好 但还是想到了
    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书
  •   韩寒的?哪一本?
  •   1988和世界谈谈那本
  •   那本啊...总觉得挺怪的,一会儿很有感一会儿很罗嗦那种
  •   感觉就像是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吧
    年轻时候的Che其实跟身边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差别太远
    PS:“喝醉了上有夫之妇” 是误读吧。。。是跳舞而已。。。
  •   不是吧...跳到一半格瓦拉把她拖出去了才搞的那女人的丈夫和朋友们打他...
  •   "修理行有位师傅对我们特别友好,还邀我跟他妻子一起跳舞,... 他热情的妻子也正在兴头上,我那时满肚子都是智利酒,拉起她的手就领她到外面去。她顺从地跟在我后面,但是突然她注意到她丈夫正看着我们,于是她就告诉我,她还是不去了。"
    原来我一直都误读了?
    算了,年轻的che确实年少轻狂啊〜
  •   对啊你说拉出去是干什么...
  •   真是节操碎一地...
    一开始以为拉到舞池跳舞的说。。。
  •   为理想而奋斗的岁月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贝。
  •   怀抱理想主义的愤青,这八个月的旅行确实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看到了自己生活中很难发现的世界的一部分,也改变了日后他的生活走向
  •   整本日记在最后一篇《一些事后的想法》中,格瓦拉突如其来地描述了一场近乎幻觉的交谈,纪录这次交谈的文字与旅行无关。却以最坦白诚实而又仿如哲言的口吻讲述着革命的灵魂和本质,难以想像这么深刻的文字是出自当时对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斗争尚且模糊的格瓦拉之手,所以我认为其“近乎幻觉”。
    他这样写道:
    ——“问题在于,”他继续说道,“人民需要教育,但他们只能在随后的过程中而不是在掌握权力以前得到这些。他们只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这种学习有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需要消耗许多无辜的生命。但也可能不是这样。也可能这些生命都不是无辜的,因为他们都属于那个肩负着原罪的团体。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学会迎合的能力。所有这些人、所有没有能力学会迎合的人——比如说你和我——都会至死诅咒这个他们曾经用巨大的牺牲帮助建立起的政权。革命是没有人性的,所以它会攫取他们的生命。甚或将他们的记忆当作控制跟随在他们后面的年轻一代的范例或工具。我的罪孽更深重一些,因为我更敏感也更经验丰富。无论你管这叫什么,我死的时候深知自己的牺牲不过源自一种象征了我们摇摇欲坠的文明的固执。我也知道(虽然这并不会改变历史的进程与你对我个人的看法),你会以握紧拳头、咬紧牙关的姿态死去,因为你不是那种毫无生气的象征符号,你是这个即将被摧毁的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一员。蜂巢的精神都体现在你的语言与动作上。你和我一样有利用价值,但现在你还不明白你的贡献对那个即将把你牺牲掉的社会究竟有多少利用价值。”
  •   现在,我把我自己交给你,那个曾经是我的人。
    ------------------------就是这句话。那么吸引我开始阅读...
    时光倒流了。
  •   “你和我一样有利用价值,但现在你还不明白你的贡献对那个即将把你牺牲掉的社会究竟有多少利用价值。”
    对于这样的话,只有具有同样深邃思想的脑袋才能读到字字珠玑。真欣赏楼主的大脑神经末梢,这样的评论,足以让那场飘散在时空中的艰深旅行拥有了复苏后的初绽笑颜。
  •   看过,没想到年轻时的格瓦拉是这么摇滚这么嘻皮,他们干的那些事可以拍一个幽默连续剧了
    但比我们现在做的事有意义多了
  •   没关系,自认为自己现在做的事也很有意义
  •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
  •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面对理想。
  •   写得很好啊……
    我也是一个医学生,在看到他亲切地递出手与麻风病人握手的时候,被他的人格所感动了
    希望有机会读下这本书
  •   好想看看这本书啊。电影看过了。
  •   我们被它强奸之后选择了忍受
  •   蒋先生有记日记吧
  •   国人正经起来总正襟危坐,苦大仇深的样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