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即凡而圣

出版时间:2002-9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赫伯特·芬格莱特  页数:149  字数:137000  译者:彭国翔,张华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本书紧扣《论语》的文本,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论语》中孔子的思想观念,力图呈现孔子的思想特质。作者认为,从心理主义和主体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论语》,是出于西方知识背景的误解,而孔子思想的主旨在于礼仪行为的强调。礼仪是人类经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人性的表现,礼仪的践行可以使人性在社群的整体脉络中趋于完善。而人们纯熟地实践人类社会各种角色所要求的礼仪行为,最终便可以从容中道,使人生焕发出神奇的魅力。圣人境界就是人性在不离凡俗世界的礼仪实践中所透射出的神圣光辉。

作者简介

赫伯特·芬格莱特,美国著名哲学家。1921年出生,加州大学洛杉叽分校哲学博士。1948年起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现为该校哲学系荣休教授。曾任美国哲学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除了古典儒爱尤其孔子思想之外,还包括道德哲学、心理学、法学等。由于其杰出的学术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序言第一章 如同神圣礼仪一般的人类社群第二章 一条没有十字路口的大道第三章  人格的所在第四章 传统主义者还是空想家第五章 孔子的一个比喻:神圣的礼器关于文本问题参考文献附录 作者关于《论语》的三篇论文《论语》中人性的音乐《论语》中自我的问题《论语》如何描绘理想的权威及其作用模式译后记

章节摘录

人的道德是在人际交往的具体行为中实现的,这些行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模式。这些模式具有某些一般的特征,所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在于“礼”:它们都是“人际性”(12aisn-to-man-ness)的表达,都是相互忠诚和相互尊重的表达。但是,这些模式也是具体的:它们详细地区分和限定礼仪施行的所有组成部分(ritual performanee-repertoires),这便构成了所谓文明的模式,也就是真正人道的婚丧嫁娶和行军征战,以及为君、为父和为人子等等的礼仪节文。然而,人们决不可以被理解成为仅仅是标准化模式的单元,机械地执行服从宇宙法则或社会法律的刻板仪式。他们也不是自足、独立的个体灵魂,碰巧能与一种社会契约相一致。只有当其原始冲动受到“礼”的型塑时,人们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礼”是人的冲动的圆满实现,是人的冲动的文明表达——不是一种剥夺人性或非人性化的形式主义。“礼”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关系的具体的人性化形式。孔子新颖而创造性的洞见,就是看到了人之存在的这个方面,作为习得的传统和习俗,它的形式是根据一种特别具有启示性的意象“礼”,也就是“神圣性的礼仪”、“神圣化的仪式”,它们存在于孔子之前“礼”这个术语的通常意义之中。在既经学习熟练的礼仪中,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形式做他所应当做的事情。尽管我们谁也没有强制、逼迫、命令、督促或“做”其他任何使之发生的事情,我的姿态却能够和谐地与你的姿态彼此协调。继而,其他参与者又会顺利地遵循我们的姿态。如果所有的人都“克己复礼”,那么,全部所需要的——紧扣字面的意义来说——就是在恰当礼仪情境中的一种最初的礼仪姿态,从那以后,一切都会依之而“发生”。舜(圣王)采取了什么行为?“他只是‘恭己正南面’而已。”(《卫灵公第十五》第4章)现在,至少让我们详细考察一下神圣礼仪的这种富含启示的意象所强调的行为的鲜明特征。

后记

芬格莱特先生的《孔子:即凡而圣》是一部篇幅不长的著作,但是,这部著作出版之后,立刻在英语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直至今日,在相关的研究中,这部著作仍然被作为基本的参考书广泛征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著作已经成为英语学界儒学尤其孔子思想研究的一部现代经典。虽然国内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其不无了解,但该书在中文世界还远未为广大研究者所知。就儒学早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一项共业而言,这显然是一个缺憾。如今,在自身缺乏中国传统历史文献严格训练的情况下对海外学界的中国研究趋之若鹜;在缺乏自身判断力的情况下“一切惟泰西是举”,自然无法在中国文化的广阔研究领域内真正卓然有所建立,难以为深长久远之计。同时,忽视海外中国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不能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将其充分地消化和吸收,也终难成为现代意义上学术研究的大家。在英文版正式出版整整30年后,芬格莱特先生这部著作的中文版才得以面世,能够为中文世界广大的研究者所取益,可谓姗姗来迟。但如果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使之真正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资粮,那么,如今对这部著作进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研读,也仍然为时未晚。北大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张华进行了最初的翻译,他的翻译是认真和努力的。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主编刘东教授为了使本书的翻译精益求精,在亲自对原译稿有部分润饰的情况下,又嘱译事于笔者。于是,笔者又在原译稿的基础上通篇进行了修订和重译。

编辑推荐

《孔子:即凡而圣》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丛书这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即凡而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芬格莱特教授的这本专著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译笔典雅,读来让人倍感愉悦.无论是在书桌前正襟危坐阅读,还是在床头点灯品读,都是一种享受.作者以哲学视角解读圣人,将思想研究作为切入点,使读者对孔子思想家的身份更增进一分深入了解,为读者更好地品味先师的为人处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本.佳作难得,深入浅出,获益良多,与人分享.
  •   偶然得知有《孔子:即凡而圣》这本书,就去当当购买了,还不错,哲学性很强,建议对西方汉学感兴趣的人阅读
  •   切入的角度与国内的相关论语研究很不同,分析很细腻,推荐
  •   本来是小朋友喜欢孔子才买的,但是等书到了才发现这是一本纯学术的书,太不适合小朋友了。
  •   外国人的另外角度,但又不够深入,只是觉得怪异,不是深刻。所以滑稽而已。
  •     20111224-29
      《孔子:即凡而圣》紧扣《论语》的文本,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论语》中孔子的思想观念,力图呈现孔子的思想特质。作者认为,从心理主义和主体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论语》,是出于西方知识背景的误解,而孔子思想的主旨在于礼仪行为的强调。礼仪是人类经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人性的表现,礼仪的践行可以使人性在社群的整体脉络中趋于完善。而人们纯熟地实践人类社会各种角色所要求的礼仪行为,最终便可以从容中道,使人生焕发出神奇的魅力。圣人境界就是人性在不离凡俗世界的礼仪实践中所透射出的神圣光辉。
      
  •     这本小册子共五章,前三章分别以礼、道、仁这几个《论语》中的核心词汇为中心展开探讨,第四章就孔子是一个传统主义者还是指出了新的社会理想的思想家、第五章就孔子更推崇个体性还是社会性的问题展开探讨。第二章以下的每一章都会指出一种误读,这个误读可能是从西方视角出发,也可能是今天阅读《论语》时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二章指出的是内在性表述,即将《论语》中的“耻”与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罪”概念等同;第三章是心理主义解读,即把“仁”理解为一种心理状态;第四章是将孔子理解为传统的、守旧的,以及针对此点为孔子做的辩护,芬格莱特认为这种辩护是历史主义的,消解了孔子思想在当代情境依然有意义的可能性;第五章是个体性解读,认为孔子的学说是对“个体人的发现”。这几种由芬格莱特指出的误读都与西方视角有关系,而且也影响到了一般学界对《论语》的解读与思考。倘若不做这样细致的分析,即便是普通中国人在今天读《论语》也可能会以这些观点为背景去理解,只是不自知不彻底罢了。另外,第一章后半部分从奥斯汀语言理论出发说明“礼”的性质与意义,很有参考价值。总之,这部书出入于《论语》与西方思想之间,辨析精密,在学术层面上非常值得一读。
      我认为它另一个层面上更有价值。劳思光先生说过,孔子学说本身要求人们按它所说的进行实践,倘若在其基础上建立的学说系统极为精致,但在修身实践上付诸阙如,孔子的教导也就没多大意义了。就是说,将《论语》当作客体的研究只是学术研究,离“哲学”恐怕还有距离。单看作者对《论语》的解读,未必比朱子的解读让人觉得更有收获;但芬格莱特教授明显对孔子学说有一种相信,他相信这些古老的教诲可以和今天的思想对话,也相信这些教诲对今天的社会依然有助益,而且这些对话和助益都是落到实处的。这一点让人敬慕。
      因此这部书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的风格,如第四章一个脚注都没有。这一点与后面附的三篇论文比较,是很清楚的。
      当然这部书在文本和历史理解上都有一些失误。既然作者并非研究儒家哲学的专家,这些失误都是可以理解的。在文本基础上一些小的错误,并不必然意味着整个论述统无价值。我想有这种想法,大概是学术训练日趋严密的缘故,说到底是一种习俗,并没有就其本身加以严格的分析。如果一定要掌握材料的方方面面才说话,那我们得到的,我们听到的,恐怕就很难有真正的洞见,也会渐渐失去勇气,闭上嘴巴,任由低级意见各处穿梭。
  •      让我们再重复一遍,中国需要的东西不多,只是人格和良心。
         ———明恩溥《中国人的性格》
        美国原哲学学会主席赫伯特·芬格莱特的小作品《孔子:即凡而圣》,让自己从文化的根源上终于理解了前段时间读的19世纪末中国通的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说的那句话:“让我们再重复一遍,中国需要的东西不多,只是人格和良心。” 在这个“声色犬马”、“黑白颠倒”、“乱象丛生”的时代里,他作品中的许多结论显得极为具有说服力。
        中国古人早说过“性相近、习相远”这样经典的话,意思从人性角度讲,各个人种与民族之间作为人的喜怒哀乐愁几乎都是相似的,包括生理上的通婚,黄种人和白种人结合可以生育出也许更聪明的混血儿,依然是人。不像动物,种不一样,如果交媾则肯定会生出个《封神演义》里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来。虽然性与情上人无太大的差异,但在作为文化和制度的实践理性“习”上,却又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自中国拯救民族所有方面的责任在唐宋以后几乎都赋予了政治,从这里足见孔子的在教化方面的至高地位,《论语》文本被赋予了承担教化天下根本大法的权威性。从这本书里解读里,我们发现《论语》与欧洲文明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其只给我们制定了一条大陆,那就是“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西周的“礼”则为代表天道人道根本大法,是社会规则,与性灵没关系,是“一条没有十字路口的大道”,这就意味着,自文明肇始,中国人不存在道德价值上的选择,也不存在知识上的选择,那么也就不存在发之内心的道德困境和个体上的自由意志。在孔子偷换概念后,让我们看到儒家非常的看重理想的统治者和权威作为典范的作用,由“礼”规范的中国人应该尊崇的“道”,亦缺乏一种对个体心灵的根本指涉,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属于一个偶像崇拜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不像欧洲,他们传统里把个人自己看作存在的绝对价值和理想的权威,个人的伟大任务就是要自我解放,超越“超我”的压迫。
        在“礼”里也罢,在《论语》里也罢,和欧洲文明相比,都缺乏关于理性和自由的这些在欧洲文明看来的普世价值的讨论和追问,其要求遵循的“天道”,只不过意味着一个人合乎礼仪的与另一个人生活在一种特定的关系中,这相对私人来说属于一个范围更广的人际关系模式,其中一部分是公共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情况下,人的神圣尊严感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的,不是来自于自我肯定自我认识,因此在中国才有了所谓的“脸面”这个公不公私不私的事物。
        遵循“礼”来处理交往,不仅是人的社会身份体现与表达,也意味着本属于个体人的各种品质就能得到实现,意味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各种具体形式,而绝非仅仅是个体之间的任何关系,这使得人只有生活在一种所谓的公共关系中才具有真正人的意义和价值,自由选择从来没有被表达过,这就否定了个体并不是一个真正或完整的人性存在,个体既不是真正人性的终极单位,也不是人的价值的终极依据,生活中至高的尊严和价值,以及生命的神圣性,都不是个体的存在本身,是在交往中获得的,相对古希腊文明,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个体的理性和幸福乃是人性及其命运的本质。
        孔子一再提倡的“仁”,也意味着属于与他人之间产生的活生生的“礼”的关系,是一个人自己对人道的完美奉献,是否要有这个关怀,这完全要由个人来决定,因为在《论语》里,从来没有内疚和忏悔的概念,以任何的道德愧疚和道德责任来作为罪过的基础在《论语》里不存在,由于缺乏这一担当,也就没有罪过与受罚、痛悔与自新、或价值、尊严,奖赏等与道德责任有关系的内容,以人为根本存在的道德任务的选择问题从来没明确地发生过,中国传统的罚与刑,也是针对“礼”这个社会规则的完整性需要的“纪律”来说的,而不是一种对人性的普遍尊重的价值观的理性反应。
        由于“礼”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关系的具体的人性化形式,因此私的关系与私的利益贯穿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个体根据素好来体现“脸面”和实践“仁爱”,这必然意味着对人格和良知的取舍也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也就导致易约束君子纵容小人了。
  •     西方人解读孔子,是否中肯是否贴切?
      
      文中不凡很多精彩的阐述,别开生面。中国人解读孔子总难免条条框框,多看看外国人的言论,自然大有裨益。
      
      但更关键的并不是论述本身,而是一种求知和学术研究的态度。很多中国人摒弃生活的这块土地上自古生发出来的儒家思想,但老外却饶有兴致的开始研究,为其所用。字里行间的那种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是中国学术界的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     应该是 即凡俗而神圣。编辑改成 即凡而圣.
      
      圣、神之间,并非同一级序。
      
      孟子曰: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
      翻译当然是灰常好啦!
      
  •   礼失求诸野,只要道不失,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   很有意思,读书会时,一定细细对比下,看看汉学研究都做出了些什么样的挠痒痒
  •   这就像隔靴搔痒,我表情一定很痛苦
  •   有人会在下面逗你笑的
  •   哈哈哈,那一定是那只团子,那我表情铁定更扭曲了
  •   俺也“抱着不买白不买的心情买的”
    俺也“忍痛看完两章,对自己很满意”。
  •   ls握爪
  •   呵呵
    我看了一章,又浏览了一章
    我以为是我有问题。。。。。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礼可以通过动作行为征服别人,使人自发的顺从。这难道不是神奇的力量吗?
  •   看到LZ对神秘主义的嘲笑不禁一哂。在你反驳的时候也不自觉地用上了西哲的术语。
    其实这种中西贯通的学术研究在语词和翻译的问题上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麻烦。
  •   同意。阅读时应当试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作者用的词语的意思。况且这是翻译的,并不是作者本身的用词。
    如果LZ去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相信对“商品拜物教”这个说法又要嘲笑一番。
  •   anyway,谢谢楼上两位的指教。一扯到中西学术词汇这话题就远了,尤其又是二手的翻译版本。饥饿先生觉得我没有“试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作者用的词语的意思。”,那么我也可以将原话送还给你,你也没有试图理解我的意思,而只是对我那些调侃的吐槽的词汇发生了兴趣。
    那么为什么我实在忍不住来吐槽这本书呢,说实话推敲细节我也不记得了,这是两年前看的东西,但是心情还是可以回忆的。因为经过了很多年前像小屁孩似的跟着西哲老师批判孔子,到读到宋明理学之后了解了儒家学说的大变动,又回归到乖乖啃论语以另一种学习心态来看孔子学说的扭曲过程后,我确实很想读到一本能够有足够剖析力度的书,而不是这个这个让人想歪脸的东西。如果二位觉得这书很好,那么就给出好的理由,而不是单单指着说我的不是,否定A不等于肯定B,不过是无益之举。而且两位还非常有默契地完全无视了作者连论语原文字面意思都没搞明白这一点。如果二位可以理解一个“向我们述说了一位名叫‘直躬’的人”的作者,那我也无话可说。
    ps:“如果LZ去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相信对“商品拜物教”这个说法又要嘲笑一番。”这一句,既然我本人在此,那么可以直接告诉您,这个“如果”是不存在的,因为事实是在我读资本论的时候,并没有对这个说法嘲笑一番。
  •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按照只解读字面的逻辑会嘲笑,拜物教和"神奇魅力“和”咒语“不一样怪力乱神吗?
    其实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我只是看了女朋友写仁礼关系的毕业论文,发现里面新颖的观点都是引用自此书。
    通常理解中论语的核心是”仁“, 而本书别出心裁的提出了”礼本说“。此说把我从仁本阵营中拉到了礼本(孔子强调的是秩序而非道德)。
    1 人与动物的区别不是善,而是有着一套共同的行为模式。(秩序+自觉)(束缚原始冲动)
    2 礼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统治者只要“恭己正南面”、“正身”,展现出一种礼仪的姿态,便可万众来归,众星拱辰,不令而行。“)
    孔子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礼在社会和生活中的神圣性
    - 确立礼的来源(通过古代传说,不是真实历史,而是符合孔子需要的具有神秘感和权威性的历史)
    - 保证礼的普遍性(必须每个人都共同维持,这个制度才能有效力)(”是可忍孰不可忍“,”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他觉得孔子一生的目的就是消灭不礼行为,创建一个天下都受尊重的体制
    - 确保礼的长效性(设计仁的概念,保证礼的自觉发生)
    3 孔子讲"仁" 孔子从没给仁下过定义,一直都是教给不同的人怎样做到仁。他不关心什么是仁,只关心怎样致仁,只关心. 孔子看人是不是君子,不看其内心价值取向和对善恶的分辨,只看行为表现出来的是不是合乎秩序(礼)的
  •   否定A不等于肯定B,但否定a是否也否定了A呢?
    就我在上面指出的语词和翻译问题,我想还是就你对第一节对仪式的吐槽而言的。
    另外,作者对一些基本段落的解读确实显得粗糙了一些,把“直躬”看作人名也确实可笑。
    后者的错误可能让LZ无法忍受,以至把这本书贬得很低,我觉得这有些太偏执了,偶尔的细小错误应该是在忍受范围之内的。
    诚如你所言,芬格莱特提到的“礼”所发挥的仪式共感效应看上去有些巫怪,而这个观点倒是芬格莱特的主要观点之一,也饱受另一位汉学家史华慈的诟病。芬格莱特试图做到的可能是一种把“礼”内在化的行动,如此“礼”就超越了无根性的规范,或可真正进入“克己复礼”之状态。
    我觉得是有些道理,当然,见仁见智罢了。
  •   用西方理论来研究分析孔子的思想嘛~这位芬老师自己读的论语呀,还是读的译本啊,哪个译本啊~
  •   说到“直躬”,我倒马上想到庄子~
  •   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孔子看成是“即凡而圣”者,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圣者,其神圣的原因在于入世。礼制是入世方式的一种,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仪式。确实看起来很难懂,我觉得真的是翻译的问题,中国好多学术书籍都是翻译得读起来想“以头抢地”
  •   关于直躬那段,楼主你真的看完了吗。。。原文明明还有一句:“然而孔子却机智地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孔子说在他的家乡也有这样一个被认为是正直的儿子,却为他的父亲作了隐瞒,保护了自己的父亲,这个儿子也被认为是一个正直的人。”
    虽然“也是”和论语原文的“异于是”含义不同,但还不算大错。说人家作者根本没读懂论语,也太草率了吧
  •   呃,ls觉得我草率这个我是认同的,我自己现在还得依靠把自己写的东西看一遍才记得起曾经写了什么,看完之后的感想是让我知道了当时的阅读感受肯定非常糟糕才让我写出这么一篇吐槽文来,至于作者这本书里其他被我无视的忽视的没看到的信息我是没法了解了。我现在又看到我给ls某个同学的回复里有‘否定A不等于肯定B’这句话,我想这个同学大概误会了我的意思。我这个不是反语,也不是诘问。如果只是为了否定我,那么你可以随时来否定,我无所谓,把槽吐出来难道还容不得人家说道吗。但是否定本身如果变成最终的目的和意义,那不是无益之举吗,我既不感到困扰,你也不感到受益。当然这么说的意思还有一个是说我自己这篇吐槽文本身可能对别人来说也是无益之举,因为只有否定的信息而没有肯定和正面的。无非是让我当时憋在胸中的浊气通畅而已(虽然这对我当时的状态来讲非常重要)。所以我才说给出好的理由。。。
    现在看到各位补充的部观点倒是蛮有意思,这部分的帮助比这本书本身给我的反而多。可能就像某位说是看了女友论文的新颖观点时的感想差不多,现在我的感想是果然要通过一些曲折的途径才看到有意思的东西。
    ps 月无影的话我很赞同。我想我无法忍受的成分里可能最少五成是翻译造成的的
  •   只看了楼主对第一章的解读,从这一点来看,窃以为楼主是在曲解原书的意思。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本书很卓越,但也并不能曲解的进行批判。况且,作为一本好几十年前的著作,还是在当时那种更为曲解的学术环境中,此书堪称有所洞见,即使其学术本身的价值至于今天要有所折扣,但其学术史的意义却不可抹杀。
  •   对这个系列的书有些印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