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史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  页数:422  
Tag标签:无  

前言

  距离组织编写这套宗教史书至少有15个年头了。15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值得骄傲的变化,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形势下,出版社还要求再出新版,说明这套读物还有读者群,还有社会需要。  最初编写的目的比较简单:我们对于宗教缺乏知识,尤其是对于世界性宗教,缺乏系统的、客观的知识;而通过对宗教史的基础研究,可以是补上这一课的一个好方法。因此,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参加编写的同志普遍注意到社会史与宗教史的关系,宗教信仰与宗教神学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了诸多宗教派别的各自特色,以及它们得以形成的原因。在语言上,尽可能简练明晰,争取蕴涵的内容充实一些,可读性强一些。虽然在方向上是这样定的,但具体做起来,各本书的风格还是有差异的。  研究世界宗教,学习宗教知识,是当年毛泽东同志的提议。而今国内外宗教形势的演变,证明这一提议是多么的富有远见。我们当年编写这套宗教史书,主要是给大学文科学生作选修课教材用的。到了现在,我感到一些有关的领导也不妨翻翻,或许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当前世界奇谲多变的局势,认识宗教在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实际作用。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督教的渊源  第一节 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希伯来民族的早期历史    二 民族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  第二节 基督教产生的宗教背景    一 犹太教    二 犹太教的经典    三 弥赛亚  第三节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基督教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二章 耶稣  第一节 犹太民族解放斗争内部的分化    一 撒都该派    二 法利赛派    三 艾赛尼派    四 奋锐党  第二节 史料中的耶稣    一 现存重要史料中缺少关于耶稣的确切记载    二 《死海古卷》中的“拿撒勒人”  第三节 《福音书》中的耶稣    一 耶稣的诞生    二 耶稣开始布道活动前的准备    三 耶稣的布道活动    四 耶稣的基本主张    五 耶稣的受难与复活第三章 基督徒社团时期  第一节 基督徒社团    一 基督徒社团的产生    二 基督徒社团的组织与活动  第二节 保罗    一 保罗皈依基督    二 旅行布道  第三节 基督教的产生    一 《新约圣经》的形成    二 基督徒社团脱离犹太教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宗教第四章 早期教会  第一节 早期教会的发展与变化    一 早期教会生活状况与发展壮大的原因    二 早期教会的组织    三 早期教会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与日渐腐化  第二节 早期教会与政府的关系    一 教会争取罗马政府的承认    二 罗马政府对基督教实行镇压与怀柔的两手政策  第三节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一 《宽容敕令》    二 《米兰敕令》    三 国家教会  第四节 七次大公会议    一 第一次大公会议——尼西亚公会议    二 第二次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公会议    三 第三次大公会议——以弗所公会议    四 “以弗所强盗会议”    五 第四次大公会议——卡尔西顿公会议    六 第五次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第二次公会议    七 第六次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第三次公会议    八 五六会议——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公会议    九 圣像破坏运动与第七次大公会议——尼西亚第二次公会议  第五节 古代教父    一 哲罗姆    二 奥古斯丁    三 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第五章 基督教的传播与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第一节 东派教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 君士坦丁堡牧首区    二 安提阿牧首区    三 亚历山大里亚牧首区    四 耶路撒冷牧首区  第二节 西方(罗马)教会在欧洲的发展    一 基督教在不列颠诸岛的传播    二 基督教在法兰克等地的传播    三 罗马教会在欧洲其他地区的活动  第三节 东西方教会大分裂第六章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  第一节 教皇的由来及其地位的巩固    一 教皇的由来    二 罗马教皇与法兰克人  第二节 教皇权势发展的顶峰    一 主教叙任权之争    二 教皇与德皇腓特烈一世的斗争    ……第七章  十字军第八章  修道制度的兴起与异端运动第九章  东正教的传播第十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会第十一章  宗教改革第十二章  罗马教会的反改革运动及其内部整顿第十三章  宗教改革后期的新教与天主教第十四章  英国和美国的福音运动第十五章  近代天主教第十六章  近代传教运动第十七章  19世纪德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基督教新教第十八章  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基督教第十九章  20世纪的基督教第二十章  中国早期的基督教第二十一章  中国近现代的基督教附录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从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过程看,它经历了由米利都、爱非斯学派为代表的扬弃神话、崇尚理性的自然哲学阶段和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注重伦理、追求道德完满的道德哲学阶段,最后进入以怀疑派,斯多葛派为代表的不满现实生活、悲观厌世的宗教哲学阶段。伴随着希腊城邦奴隶制由兴盛、繁荣到危机、衰亡的历史,哲学所经历的这一对宗教由否定再到肯定的发展过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为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的到来无疑起到了引导和铺路的作用。  然而,就最直接的影响而言,与基督教的产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哲学思想莫过于古希腊晚期和罗马时期的斯多葛派、犹太一希腊哲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  斯多葛派产生于希腊化时期,芝诺(Zenon,约前336-前264)是该派创始人和早期的代表。这一哲学派别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绝对地由被称为“命运”或天意、神的神秘的必然性所支配的。人作为宇宙体系的一部分也应该自觉地服从“命运”,按照理性生活限制情欲以达到善的境界。晚期斯多葛派又称罗马斯多葛派,以塞涅卡(Seneca,前4—65)、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0-138)和马可?奥勒留?安东尼(Marcur Aureliue Antoninue121-180)为代表。他们把斯多葛派的上述思想发展成一种宗教神学观点,主张敬畏神,对神绝对服从,在生活上安分守己,忍让克制。他们还认为万物既然都是来自神的,人也都是神的儿女,“世界公民”彼此间都是兄弟,应当友爱互助。据《新约。使徒行传》记载,保罗曾与斯多葛派有过接触。不难设想,斯多葛派的上述宿命论、禁欲主义、博爱和世界公民等思想对早期基督教的类似观点存在着相当影响。

编辑推荐

  《基督教史》是我国最有权威的专家编著的一部最有权威的基督教史。它内容完整充实,史料翔实,对基督教的渊源、发展以及各种运动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基督教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评论员1982814的观点我完全赞成


    也许是我才疏学浅没看过其他更好的基督教史的相关著作吧,和其他对本书评价不高的读者相比,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棒,让我受益匪浅。曾经犹豫读者评价犹豫过要不要买这本书,看了之后发现有些时候别的的评论只是参考,好不好还得靠个人的阅读。
    很多人对本书的意见可以主要在于本书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待整个基督教史的,从阶级矛盾的角度阐释一些问题,我觉得大家是不是受党的教育太多产生了逆反心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式本身是没问题的,本书通从阶级矛盾的角度来看待教会的产生、发展,教权与皇权之间的斗志,教会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而发生的裂变等都挺合情合理而且发人深省的啊,为什么只是因为用了我党的哲学思想就要被减分呢?
    本书极为翔实的介绍了基督教的诞生、发展、教会的变化、教派的冲突、不同神学思想的碰撞,以及时代变革对教会的冲击和影响,解决了我对于基督教的很多困惑,本来买本书是因为看完《玫瑰的名字》产生的延伸阅读的兴趣,现在我已经能够通过本书的阅读和基督徒来探讨神学的一些皮毛的问题了,我觉得这对我已经是极大的获益了。
    尤其是教权和皇权的斗争,书写的很详尽,然而又不枯燥,读来节奏挺快的,让人有一种阅读历史小说的快感,非常的激动人心。
    总之对于本书我只能说:我选择,我喜欢!
  •   感觉还不错,想知道的基本基督教知识都有,比如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基督教的关系,耶稣耶和华的关系,主要宗派与各教派教义等等,不了解基督教的话大部分西方作品比如小说,社会学,哲学,历史甚至经济学都是很难真正理解并阅读的,了解西方必须了解基督教,不看此书也当找一本类似的看
  •   很好的关于基督教的一本书。可以解决很多宗教历史的疑惑,对于理解现在的时事问题有很大帮助。
    另外,和海外尤其是基督教国家的人打交道或者做生意的人,也应该读一下,会容易理解一下对方民族风俗,历史以及社会状态。真的是一本好书。
  •   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不是迷信,更不会阻碍社会发展。因为我没有见过一位美国总统不信仰基督教的。
    通过这本书,了解宗教的情况,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信仰
  •   研究基督教可以看看,比较清楚的讲了发展历史。
  •   我不是一个基督徒 只是希望了解基督教的历史 毕竟 基督徒的婚姻观是我所非常赞成并且为自己做的决定。
  •   对了解教史真的很有帮助
  •   不错 一系列的基本宗教书籍 子的看
  •   老师推荐的书,内容很详实
  •   写得非常清楚。看完这本书,对很多长久以来耳熟能详却始终一知半解的问题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   是的质量不错,内容很符合需要,喜欢。
  •   第二天就收到了,很满意!
  •   需要的朋友推荐购买
  •   看了一个多月,终于要看完了,感觉还是没记住,只能是大致了解,需要多次精读
  •   也许是我才疏学浅没看过其他更好的基督教史的相关著作吧,和其他对本书评价不高的读者相比,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棒,让我受益匪浅。曾经犹豫读者评价犹豫过要不要买这本书,看了之后发现有些时候别的的评论只是参考,好不好还得靠个人的阅读。
    很多人对本书的意见可以主要在于本书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待整个基督教史的,从阶级矛盾的角度阐释一些问题,我觉得大家是不是受党的教育太多产生了逆反心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式本身是没问题的,本书通从阶级矛盾的角度来看待教会的产生、发展,教权与皇权之间的斗志,教会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而发生的裂变等都挺合情合理而且发人深省的啊,为什么只是因为用了我党的哲学思想就要被减分呢?
    本书极为翔实的介绍了基督教的诞生、发展、教会的变化、教派的冲突、不同神学思想的碰撞,以及时代变革对教会的冲击和影响,解决了我对于基督教的很多困惑,本来买本书是因为看完《玫瑰的名字》产生的延伸阅读的兴趣,现在我已经能够通过本书的阅读和基督徒来探讨神学的一些皮毛的问题了,我觉得这对我已经是极大的获益了。
    尤其是教权和皇权的斗争,书写的很详尽,然而又不枯燥,读来节奏挺快的,让人有一种阅读历史小说的快感,非常的激动人心。
    总之对于本书我只能说:我选择,我喜欢!
  •   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是本书最大特点 读完可对基督教数千年历史有个大体了解。不足在于 没有回答如下问题:不同阶层民众出于何种原因信教 ,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 如何受到不同文化影响,科学发达后信徒如何认识科学与上帝的关系等等。总的来说 本书信息量很大 但无法给你关于基督教的感性认识
  •   虽然血腥,确是历史事实。作者基本上尊重了历史。这些是基督教人士也无法否认的。至少基督教作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帮凶这个事实在中国是存在的。
  •   了解了很多很想知道的宗教历史
  •   我们对那些美好的文学作品,只要稍稍有些耐心,就会体会到那里面的美妙,有段时间我曾沉醉于其中,因为这样子讲话是多么的优雅,是那么的令人愉快,真的,如果你没有,那么不要不相信我,也不要着急,只要有点耐心,我想你从这些西方源头开始慢慢的了解,一定一定要有耐心,这套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的确是很高的水平。
  •   书中提供了不少历史资料,对教会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把此书列为必要的参考书。
  •   可以吧…
  •   对于基督教史作基本了解,这本书还可以。
  •   里面内容丰富,虽有诸如“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这样的评论,但是作为历史,事实还是要面对的。可以作为了解基督教的一本参考书
  •   作者的文笔功底太差,没有可读性,一看就是为了完成写书任务而写书;宗教史应该起码有两条主线:时间和思想,但本书写得太乱,读者得读后自己归纳,重复的地方太多,没能突出重点;只适合做个参考书吧
  •   作为历史爱好者了解宗教发展史有一定帮助,但内容枯燥,文字不生动,甚少趣味性。但作为历史专业书籍来阅读就太浅,不够专业。
  •   作为参考还算可以,就是交代的有些走马观花,最为通史了解一下还算可以吧。
  •   教科书 左的思想作崇
  •   作者接受的是党化教育,竟然连最基本的事实都忽略,无知到了极点竟然妄说宗教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帮凶。
  •   很不错的一本基督教书籍
  •   基督教史
  •   很有水平,大师文采
  •   老师要的教材 估计是不错的
  •   活动购入,价格还算便宜
  •   快递很不错 真的 服务很周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