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叛乱

出版时间:2008-08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韩书瑞  页数:186  译者:刘平,唐雁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774年秋,山东西南地区数千名男女跟着一个名叫王伦的宗教首领,发动了一场起义。依仗着可以护身、躲避枪炮的咒语,这些白莲教叛乱者杀了三个县的地方官员,并占领了大运河畔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临清,最后,起义者被清政府彻底镇压。    作者运用了目击者的叙述、叛乱者的口供及官方奏报来探究王伦组织的背景和叛乱的过程。她分析了白莲教在清代社会中的作用,并说明了其分支教派清水教是如何为住在各处的信徒提供成就感和群体感的。在研究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状况之后,作者提出,起义的原因更多地是源自教派组织和千禧年信仰的动力,而不是社会本身的危机。    这部引人注目的、可读性很强的著作,对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领域作了新的阐释:白莲教信仰、组织和活动的特性,清代与精英阶层相对的民众社会史以及宗教运动与农民起义之间的关系。因此,它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那个复杂的社会和时代的理解。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韩书瑞 译者:唐雁超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中文版序导言第一部分  准备  背景  教派第二部分  叛乱  发动  上路  进攻  防御  余波结论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准备背景18世纪时,大运河之水从山东西部山区的济宁北部高地流下,穿过华北平原,流向北京。一旦流出这片丘陵地带,大运河就进入了平坦无奇、人口密布的乡野。运河沿岸有白杨和垂柳,北上的旅人可以看到种植着棉花、粟米和小麦的田野,遍布四处的土屋茅舍,最后是大城市中更为密集的住房、店铺——一道充满了舟、车、人、畜声音的鲜活风景。1774年起义的领导者王伦居住的那个小村庄,正位于大运河的西部,在那些丘陵和临清之间,北距临清100公里。王伦在教派中的亲密伙伴和成员也生活在这片区域,他和他的信徒在起义中穿越了寿张、阳一谷、聊城、堂邑和临清这些县份,为他们的事业召集支持者。在谈及王伦自身和他的教派组织之前,我们先考察一下起义的背景,以及形成并在某些方面推动这次运动的社会结构。我们应该在总体上考察一下山东西部,具体考察一下那五个县,特别是王伦的家乡寿张县,然后才能设法重构并理解这次叛乱的背景。在清代中期,大运河对华北的经济至关重要,其河道网络促进了贸易发展,并将这一区域联系在一起;其商业交通是私人和公共财富的巨大来源;它的运行节奏形成了沿岸这些县份数百万人的生活。每年春季,多达5000艘船只从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北上,装载着几百万石漕粮上京。到了秋季,这些船只没有了粮食,但装满了其他货物,在仍然拥挤的大运河上向南行驶,进入山东中部山区,然后进一步南下等待来年的装运。这些漕运船队来来去去,主宰了大运河上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的商业交通,不仅吸引了商人的注意,而且各级政府官员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们从总督往下,都要为漕运的中断和延迟负责。满族旗丁受命驻扎在运河沿线,专门掌控漕运船队。在山东,这些漕粮运输站(卫)位于济宁、东昌、临清和德州。由于大约一万运输工人的出现,这几个县的城市人口都在增加,尤其是在萧条的冬季时分。此外,漕船的行驶还需要从当地人口中临时雇用纤夫和水手。

编辑推荐

《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是作都深化清代民间宗教与农民起义研究的一部力作。其主体由两大部分构成:准备、叛乱。除了对1774年王伦起义事件进行全景式描述以外,作者还提出了以下有价值、给人以启发的观点:在我们追寻西方学者的脚步寻找新理论、新方法来解读历史时,一些西方学者依然坚持传统的研究视角;揭示了中国民间教派与农民叛乱的内在关系,并作了自已的解答;较早、较完整地阐释了“千年王国”、“末世论”观念对王伦起义甚至整个清代农民起义的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山东叛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本著作通过“1774年山东王伦起义”个案,对白莲教信仰、组织、活动特性、清代民众社会史以及宗教运动与农民起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是本好书,内容好,版式也特别精美。
  •   看看历史上的老家里发生的事。无所谓真的假的,反正都是历史。无所谓对错,方正都是为了吃饭。。。,写到这样的话,好像就不是这本书的书评了,方正就是这样的心态下买的这本书,你买不买,自己看着办。
  •   还行,不错,凤凰文库的书基本没什么问题,纸张装订书的内容上来说都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