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

出版时间:2008-07-24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卿希泰,唐大潮  页数:5021  字数:41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引言第一章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  秦汉社会危机与统治思想宗教化  第二节  各种思潮的涌出与融摄第二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  第一节  民间兴起的汉代道教  第二节  魏晋道教的分化和发展  第三节  南北朝道教的改造和充实第三章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  第一节  隋代道教的转折  第二节  盛唐道教的鼎兴  第三节  中、晚唐及五代十国道教的低落  第四节  北宋道教的高涨第四章  南宋金代道教  第一节  符篆派统领和金丹派兴起  第二节  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三大道派的创立第五章  元代道教  第一节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三大道派的发展  第二节  全真道的南传与金丹派南宗  第三节  龙虎宗及其支派——玄教  第四节  茅山宗、阁皂宗及其他符篆道派第六章  明代道教  第一节  明代统治者与道教  第二节  全真道和正一道  第三节  道教的世俗化和民间化第七章  清代民国道教  第一节  衰落期的道教  第二节  陈撄宁与“仙学”第八章  当代道教  第一节  道教的新生  第二节  台湾、香港、澳门的道教  第三节  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第九章  道教的基本信仰及其他  第一节  基本信仰及神仙  第二节  仙境、宫观、组织、戒律及清规  第三节  道藏的编纂及分类第十章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道教与儒学  第二节  道教与佛教  第三节  道教与民间宗教  第四节  道教与民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第五节  道教与文学、美术、音乐附录 一  道教大事记 二  主要参考书目后记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 秦汉社会危机与统治思想宗教化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道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关于此,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魏书·释老志》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葛洪《枕中书》认为道教起源于“二仪未分”之时的“元始天王”。《隋书·经籍志》则云:“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所度皆天仙上品……诸仙得之,始授世人。”如果说《魏书·释老志》的说法还多少有点根据的话,那么,《隋书·经籍志》的说法则完全是荒诞无稽之谈了。然而,这也反映出道教的起源问题确有其错综复杂的特点。  宗教同其他社会历史现象一样,其产生总是与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相联系,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道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亦不例外。当然,道教与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相比,在起源上有它的特殊性,这表现在:它不是由某个教主在短时期内创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  具体说来,道教的正式形成是在东汉的中后期,促使其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重的社会危机。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连续吞并了韩、魏、楚、赵、燕、齐六个大国,中国社会由战国进入秦汉时代。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秦汉社会的发展,又受到封建生产方式的制约,呈现出时起时伏的波浪式发展特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教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喜欢这种学术风格、严谨的历史哲学类书籍
  •   就是装帧差了点,厚厚的一本,纸张字体都很合适,要是封面能用硬点的纸就更适合收藏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