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赫塔·米勒  页数:235  字数:148000  译者:沈锡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名制衣厂的年轻女工,因为在运往意大利的衣服中夹带一张“我等你”的纸条,被控在工厂卖淫并失去了工作,而且必须定期接受秘密警察的盘问。秘密警察问话的内容,涉及她过去的一切,每项细节都足以把她推向深渊。制衣女工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清醒地、全神贯注地应对盘问。小说充满诗性的语言,并透过层层盘问,慢慢堆积起主角的记忆。

作者简介

赫塔•米勒
女,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现常居柏林。1982年,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她曾多次获得德国的文学奖项。

章节摘录

  当时,当莉莉命令我在内罗面前克制自己的时候,她正好开始和一个六十六岁的军官睡觉。几周后,他们想起逃亡到匈牙利边境去。他被逮捕了,她被枪杀了,这个愚蠢十足的莉莉。  有一次,莉莉将我带到军官食堂的避暑花园里,把我介绍给那位军官。他穿着便服,上身穿一件细条纹短袖衬衫,下身穿一条灰色夏季裤子,没有肋骨,没有臀部。他用低沉的声音说:很荣幸见到您,我的小姐。  他亲吻我的手。这种完全训练有素的亲吻盛行在古老的宫廷时代。他的嘴干燥而柔软,吻在我的手心里。桌子周围坐着身穿制服的年轻男子。莉莉在这里当然注意到,这些身穿制服的人对美女们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向莉莉投去火柴头。他们感觉到,这个老人已经对她而不是对我施过暴。  那时候,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爆发战争了,军事培训在懒懒散散中大打折扣。这种懒懒散散不得不被那种精巧手工耽搁住了,这种手工可以让每个人胆大妄为:征服美女。漂亮度可以从人的脸蛋、屁股的波浪、彼此的小腿肚、乳房看出来。乳房叫苹果、生梨和落地水果,视乳头的情况而定。征服女人取代了军事演习,人们对士兵们说。与此有关的一切必须在脖子和大腿之间确定。大腿要分开,如果事情开始了,要闭上双眼,不必看脸蛋。大腿和脸蛋不是一切,但乳房至关重要。苹果是值得可喜可贺的,生梨也还凑合。落地水果是士兵们不予考虑的了。征服嘛,有人说,那是给身体的铰链和内心的平衡加了润滑油。这也可以改善婚姻的和谐。那位老军官向莉莉讲述如何在平和中战胜懒散的方法。在他的妻子去世之前,莉莉说,他也经常进行军事演习。她五十岁,他比她大六岁。人们再也用不着向其他人隐瞒,他心满意足的工作带给自己甜蜜的疲惫,来自陌生女人的床,而不是来自营房。她去世以后,他每天到墓地去,走到女人后面真是太无聊了。  我认识的所有女人,突然间发出叽叽啾啾的声音,并且有了酸葡萄的口味,他说,尤其是那些妙龄女人。人生就在食堂和营房之间的沥青地上,在高跟鞋的小腿肚上小步奔跑。他们在床单上,赤着脚,假惺惺地,叹息几声。每分每秒都快乐得死去活来,他担心她们会在他眼皮底下死去。  总的说来,在这个避暑花园里,甚至面对生梨和落地水果,穿制服的每一个人也都是生手。可莉莉有着小巧而坚硬的夏季苹果。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莉莉或许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把他们打发了。他们预料到了这一点,因此团里所有的人一起训练如何征服莉莉。他们认为莉莉那位军官不必再给他的铰链加润滑油了,已经过了精巧手工的时间,是他到了该换班的时候了。他们逼迫他离开莉莉的漂亮肉体。在他们扔出火柴头的手指上,结婚戒指在阳光下熠熠发光;他们的眼睛透过自己的手指看出去,目光就像湿漉漉的子弹在闪耀。老人将烟灰缸放在他的手旁边,说道:  他们病了,我们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呀。  他将桌上的火柴头收集起来扔进烟灰缸里。他的双手像药剂师的手一样白皙。他和莉莉都没有激动,他们没有伪装出平静的样子,他们有耐心。我什么都不明白,一个人要是知道自己不再需要她的时候,是否还能有那么多的耐心。可他的脸依然光鲜,他的太阳穴像一张有污渍的纸一样,在遮阳伞的阴影下跳动。莉莉看着他,没有收回一句话,这个我不知道。她的目光和他的目光,正如黑刺李子掉进平静的河水中,原本就是如此。他握住莉莉的手,坐着时肚子前倾。我原以为,因为还有两根火柴飞到了桌上,他此刻一定会大动肝火了。他空着的手将火柴收集起来,另一只手依然坚定地握住莉莉的手,他突然轻轻地开始为莉莉唱起歌来了:    一匹马来到劳改营的院子里  它的头上有一扇窗  你可看到那里有淡青色的望塔厖  他自个儿地唱起来,如此旁若无人,又根本不是那种串会儿门的架势,真是让我受够了。他知道这首歌曲,让我的心很受伤。我爷爷也唱过这首歌,但那是他在劳改营里学来的。我和莉莉都还太年轻,他可以相信这一点。噢耶,如果我跟着他一起唱,那他的舌头将如何停留呢。可只是因为我坐在莉莉和他中间,一起听他唱歌,所以在桌旁感觉这首歌不中听。我看到遮阳伞的伞骨旁边有些地方磨破了。我们坐在阳伞下,于是我搅和了一桩秘密。莉莉不是那名军官的玩物,他爱她。他中断歌声,我让莉莉在他的军官食堂里待着,自己昏昏沉沉地在城里走着。当时,他们脑子里肯定有过逃跑的念头。他两个儿子在加拿大长大成人,他想和她一起到那儿去。  太阳很刺眼,菩提树上绿叶和黄叶随风摇曳,只有黄叶掉落在地上。不管我愿不愿意,绿叶暗指莉莉,黄叶暗指他。  这个男人对莉莉来说是太老了。  我和行人相撞,看到他们已经为时晚矣。那天下午,我独自一身,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到了厂里才算结束,莉莉叫我到她那里去,和我谈一谈军官的事。  自从纸条事件发生后,我再也不允许到楼上的包装车间去了。我上楼的时候,莉莉在过道里等着。我们到后面的一个角落里,她坐在脚后跟上,我倚靠在墙上,说:  尽管他的脸很年轻,但他的肚子里早已是落日余晖了。  听到这话,莉莉抬起头来,将指尖放在地上,睁大眼睛。我伤害到她了。她脖子上面的青筋都露出来了,她的嘴巴已经为叫喊做好了准备。可这时,莉莉将我的手拉了下来,直至我同样跪在她前面,抓住她的臀部。因为正好有一名男子一只手里拿着衣架,从我们身旁走过,装出没看到我们的样子,莉莉低声说:  如果他躺下来,那么落日就像一个枕头一样平坦。  我看到莉莉的脚了。如果第二只脚趾比第一只脚趾长,那么这个人就叫鳏夫脚趾。莉莉就是这么叫的。她说:  他叫我樱桃。  这种叫法和她的蓝色眼睛不相称。当那名拿着衣架的男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并关上包装车间大门时,莉莉说:  风可以刮走树枝上的樱桃,这不是很好吗,你有一双黑眼睛,我叫樱桃。  阳光落到过道里,天花板上的霓虹灯还在亮着。我们就这么坐着,像两个疲惫的孩子。  他在劳改营里待过吗?我问。  莉莉不知道。  你问问他。  莉莉点点头。  奇怪的是,厂区里面没有一丝声响,此刻过道里也是鸦雀无声,连霓虹灯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都能听得见。  今天我想到,那名老军官一定要寻找莉莉了,因为在认识她之前,他和她的死亡达成了协议。他第一次认识莉莉的时候,他像一只马表一样停了:现在我有了意中人。作为退休老人,他总是被吸引到军官食堂的那些制服那里。他的制服被脱下了,他被脱了个精光。他在渴望中成了士兵。他想和莉莉一起到那儿去,那个像从前一样人们看到他穿着制服的地方,尽管他穿的是细条纹夏季衬衫。在士兵花园里展示他的征服,如果他和莉莉独自待在一起,他把迟来的对爱的渴望做到了极致,莉莉的漂亮都难以与之媲美。像他这样的一个人,对边境线上的士兵、狗和子弹知道得一清二楚。他的担心,也就是死亡在追求她,犹如他追求她一样,竟敢成了信仰:莉莉在吓唬死亡,也在为他吓唬死亡。他看得太多,于是成了盲人,他拿莉莉孤注一掷,她可以令他失去理智。  每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回想起自己过去的时光。枪杀莉莉的那个野小子,如果回想一下的话,那么他和那位老人相似。边防哨兵是一个年轻的农民或者工人。或者几个月之后他将成为一名大学生,以后将是教师、医生、牧师、工程师,成为他成为的那个人。他开枪的时候是一个痛苦地在天空下巡逻的人,大风日日夜夜地在吹着孤独之歌。莉莉的肉体使他在地上颤动不止,她的尸体是老天送给他的一份礼物,他为此得到十天的假期。或许和我的第一任丈夫一样,他写了不快乐的信。或许像我一样的一个女人,尽管无法和死者较量,但可以抓住爱情发笑和抚摸,她在等待,直至他像一个人一样自以为了不起。他在一瞬间或许是以幸福的名义开枪射击的,然后砰的一声枪响了。犬吠声从远处传来,然后是叫喊声。莉莉那位军官被捆住了手脚,被带到了铁屋中,由那位开枪的渴望幸福的人看守着。莉莉躺在地上。那间铁屋没有前墙壁。地上有一个蓄水池,墙边有一张长凳,角落里有一副担架。那名看守喝了很多水,给自己洗了脸,将衬衫从裤子下面抽出,擦干净,坐下来。那个被捆绑的人不允许坐下来,但他可以望得到莉莉躺着的那块草地。五条狗过来了,青草没到了它们的脖子那里,它们的大腿在草地上面飞奔。在它们后面更远的地方,穷追不舍的士兵奔了过来。等到他们到了莉莉那里,不仅是她的衣服被撕成了破布,那几条狗淘空了她的身体。在它们的狗嘴下面,莉莉像一畦虞美人,鲜红地躺在那里。士兵们把那些狗赶走了,站成一圈。然后,有两个人到了铁屋里,喝了水,将担架带走了。  这是莉莉的继父告诉我的。就像一畦虞美人,他说,我此刻想到了樱桃。  孩子在太阳下睡着了。父亲拿走了他的手绢,他的手指松开了,尽管父亲将他的手臂朝后面弯曲,将手绢塞进他的夹克衫里,他依然在睡觉。尽管父亲将大腿分开很大,给孩子转了个身让他和自己面对面,还站起来让孩子张开的嘴巴靠在他的肩膀上。有轨电车马上就要到达邮政局前面的车站了。他抱着孩子到门口。有轨电车停下了,没有了呼啸声,车子里显得更空荡荡的了。驾驶员抓住第二个小面包,然后迟疑了一下,从瓶子里拿出水喝。为什么他要在吃东西之前喝水呢。邮局门口有一只很大的蓝色信箱,里面能放多少封信呢。如果我往里面放信,那里就永远不会空置了。自从意大利便条事件发生后,我没有再给任何一个人写过信。有时候人们谈论什么,必须说,但不用写。驾驶员在吃第二个小面包,吃完面包屑后他一定会口干舌燥了。车外面,那名父亲抱着那个睡着的孩子在大街上走着,那街上没有斑马线。如果过来一辆小汽车,他走过去就太慢了。谁能抱着一个仍在睡觉的孩子奔跑呢?或许在横穿马路之前,他必须弄明白不会有车辆开过来。但他必须向右越过孩子的脑袋看过去,他可能自己搞错了。如果出什么倒霉的事,那他是有责任的。他难道在小孩睡之前没有和他说过吗:妈妈没戴太阳眼镜,否则就看不到你的眼睛有多蓝了。他去邮局了。他抱着孩子就像抱着一个包裹一样,如果他不醒,他就把他寄走了。一个老太透过敞开的车门口问道:这个车到集市广场去吗?你看看,那上面写着呢,驾驶员说。我没戴眼镜,她说。笔直朝前走,他说,如果集市广场在那儿,我们就到那儿去。老太上了车,驾驶员开车出发了。有一名年轻男子奔跑着跳上了车。他的呼吸声多大呀,把我的空气夺走了。  我在咖啡馆前面的桌旁看到了莉莉的继父。他不希望认出我来,但趁他还没把头转过去,我给他打了声招呼。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要下雨的样子,沿街的桌子旁没有什么客人,我坐在他旁边。既然坐在沿街的桌旁,大家就可以互相闲扯了。他点了杯咖啡,沉默无语。我也点了杯咖啡,沉默无语。这一次,我手里拿着一把雨伞,头上戴着一顶草帽。他看上去和莉莉葬礼时不一样。因为他将桌布上已经干瘪的金合欢树叶扔进烟灰缸,这和莉莉那位军官很相似。但他双手粗笨。等到我们的咖啡放在桌子上,女服务员离开时,他用拇指抓住把儿转动杯子,杯子随即发出刺耳的声音。糖粒粘在了他的拇指上,他用食指把糖粒擦干净,举起杯子出声地喝了起来。  薄得就像女人的袜子,他说。他希望我想到他的厨房爱情吗?我说:也有厚的。  于是,他放声大笑起来,抬起眼睛,仿佛他已经开始接受我了:  莉莉肯定告诉过您,我也是一名军官,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在监狱里看望过莉莉那位军官,这事我做成了。我不认识他,只是以前听说过他的名字。您认识他吗?  见过,我说。  他要比莉莉幸运的多,他说,或者也不是这样,看你怎么看了。他的情况不妙。  说完话,他用食指将一片有皱褶的金合欢叶子弄平整,叶子在中间那里断裂了,他将叶子扔在地上,喉咙里呛了一下,他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 注视着那只烟灰缸,说道:  秋天快要到了。  这个话题我可以和任何人谈论,我想,然后说:  快了。  您在葬礼那天问过我,莉莉看起来什么样子。您肯定您想了解这事吗?

编辑推荐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作品集首次登陆中国  这是一场庄严的阅读仪式,还是一次华丽的黑色冒险?  翻译阵容超级豪华——齐集全国著名的德语文学翻译家。  米勒的语言具有无可匹敌的质感、奇幻以及穿透力,带你领略文字的“诗性与残酷美”。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是一部以第一人称讲述的长篇小说。每个人都有坐过公交车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过在公交车上若有所思的时候,可是谁又能像故事主人公“我”这般,在看似平静的旅程中能洞彻人生百态、能道尽半生经历、能掀起你心中无尽的涟漪。  一个个体的故事,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赫塔·米勒真的做到了。  “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行动,一种由脑至手的劳作。”  ——赫塔·米勒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赫塔·米勒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首先是法西斯分子,然后是非法分子。而我生在这个时代,必须超越这个时代。那几个真正的非法分子今天说的并非没有道理:我们曾经是少数人,但我们许多人留了下来。人们需要许多人,他们就像马蜂一样摆脱了原来的生活。    ○我想知道生活是如何发生的,于是离开鞋匠后,我在回家的路上一一检查对世界感到厌倦的种种可能性。第一种也是最好的可能性乃是:从来不被传讯,从不发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从来不被传讯,但发疯了,就像鞋匠的妻子和下面入口处旁边的米库太太一样,这是第二种可能性。第三种可能性是:被传讯,而且发疯了,就像精神病院里那两个疯女人一样。被传讯,但从不发疯,正如我和保罗,这是第四种可能性。不是特别好,但我们这种情况是最好的可能性。    ○它根本不需要名字,国内就这一种白酒,大家都根据标签上的图片给它取名:两棵李子树。男人们对这两棵相依相偎的李子树的熟悉程度,正如女人们之于圣母马利亚和圣子耶稣一样。据说李子代表的是酒鬼和酒瓶之间的挚爱。在我的眼里,这两棵相依相偎的李子树更多地像是结婚照,而不是圣母马利亚和耶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2009年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赫塔米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国文坛一如既往的感到震惊。有人曾经说过:“对中国文学界来说,任何一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是意外,因为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圈里的这些事,要关注和掌控的只是茅奖、鲁奖。这不奇怪,井里青蛙看到的只是一片月饼大的天堂。而这片天堂,跟真正的文学基本上无关”。圈里人尚且如此,读者就更鲜有人知了,如果没有获得诺奖,我想从事创作27年、一共完成了十余部作品、在德国获奖无数的赫塔米勒,会一如既往的与我们无缘。但是她作品中所表现的“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被驱逐人群的生活”,却恰恰是能让我们这个国家很多人产生共鸣,同时也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在集权体制下,对于个体来说压迫与屈辱是一种常态,而反抗则会被高效的驱逐、流放甚至毁灭,但这种殊死的拼争也是个体能够保留尊严的最后一点努力。在《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这部作品中,将普通生命在这种体制下没有尊严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名制衣厂的年轻女工因为作出有悖体制的是事情而失去工作,同时被秘密警察频繁骚扰而失去正常生活,在被讯问的过程中,她更是将过往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痛苦的回忆出来,可以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不只是这个普通女工,而是体制下活着的千千万万个体。的确,这种缺席了尊严的人生,一如《活着》里的富贵,仅仅可以说是活着,而不是生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中的女主角相当的纠结,在这个集权体制中,她的尊严被赤裸裸的羞辱着,因为她想要却没有能力逃脱,在这里只有顺从且麻木的人能过获得特种“尊严”,当然也无非是平静的活着,即使这种“尊严”也是有代价的。你不能乱说话、也不能胡乱思考,这样你才能拥有这种“尊严”的生活。因为政府垄断了所有的生产资料,被踢出这个体系以后,你基本没有生存的资本。更可怕的是,从女工不堪回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普通人堕落的生活,父亲想成为当兵在外的儿子与儿媳性交、家族内强奸已婚妇女的现象比比皆是、女儿想成为亲生父亲的交欢对象、有姿色的年轻女子几乎是公用物品……女工的回忆是支离破碎的,因为里面的痛苦太多,是任何有感情有尊严的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从中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专制体制的残酷性还表现在,人们在没有了政治、思想和言论自由的长期重压之下,会选择更加没有羞耻的生活来麻醉自我、毁灭自我,这人性的整体堕落和崩溃。
      
      反思集权体制下个体的尊严是一个相对沉重也敏感的话题,幸好时代是在进步的。而对于有过相同经历我国,这样的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比如八十年代出现的以卢新华、刘心武、张贤亮、梁晓声等作家为代表的伤痕文学,毕竟我们的一代甚至几代人都受过那一场公开迫害。这种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赫塔米勒的《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等作品重新让我们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本书还有个版本的译名叫《约会》,但我认为相对于“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要逊色许多,尽管“约会”这个题目中隐含着女工在衣服口袋里塞纸条这种幼稚的,却也真实表现出专制体制下的个体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逃离体制的迫切想法,但“不愿面对自己”更能将个体的沉重表现出来。同时由于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所以中文译本读起来有些纠结,有些语句歧义很大。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作者和译者的问题,毕竟赫塔米勒因为写作多次被罗马尼亚政府警告,同时也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因此作品难免出现隐晦、错乱甚至语无伦次,这是此类作品必要和必须的,加入我们带着身临其境的感受去体会,就能品味出其中的深意,难怪德国总理总理默克尔称米勒“缘于极权、压迫、恐惧的生活经历的伟大文学,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
  •   比起书的正文,我更喜欢本书写在前面的文章。
    是赫塔米勒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候的演讲辞。
    今天,你带手绢了吗?
  •   同事特喜欢赫塔.米勒的作品。
  •   一个故事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情节很生动,值得一看
  •   买了两本这个作者的书,刚开始看有点不习惯,毕竟看多了多愁善感的文章,文风比较硬朗。最近想多看看这种风格的文字,正在适应中
  •   第一次在当当网上买书,发现真的很好!!资源齐全、价格便宜、送货快,总之,真的很方便!!以后还来!!喜欢当当网!!
  •   非常喜欢这本书,写的好
  •   书非常好,很喜欢!
  •   一直很期待,但是还没看完
  •   好书、发人深省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还没读完,看到评论买的。
  •   很好看,收全套了。
  •   我的眼光能有错么
  •   推荐大家看看,还不错
  •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是这套《赫塔米勒全集》的第二本,也是和第一本《心兽》一样以工厂女工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在写作时代,行文风格和叙事结构上也颇多相似之处。隐晦的意向、散文诗版的笔调,以及破碎化的叙事这些米勒作品的鲜明特色也一一体现。全书记述了一个年轻的制衣厂女工因为在送往外国的衣物之中夹带“我等你”的纸条而失去工作,并不得不接受秘密警察的定期传讯这一事件。小说没有一般小说的章节,甚至没有任何的分隔而以一种情节上的支离破碎但思绪上的一以贯之来呈现,颇有“意识流”的感觉。在这些破碎化的情节中,唯一有较连贯时间轴的是她某次为接受传讯而搭乘有轨电车时的见闻,可作为串联全文的一条线。因此,本书也可看作是主角在乘坐电车时,在她脑海中一一浮想出来的回忆。这些回忆没有前后之分,也不遵从鲜明的因果关系,可以说是会令初次阅读者感到晕头转向的构成方式。但是,只要你仔细揣摩这些零碎的片断,你就会发现,它们是可以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的。

    这些回忆首先是主人公自己半身经历的回忆,她的第一次失败婚姻,她第二任丈夫保罗的酗酒和颓废,她何以会被解雇甚至被控投敌叛国,她如何面对秘密警察的盘问和凌辱……而在逐渐清晰的个人经历被勾勒出来后,我们便不难从她回忆中的各色人等中窥见一幅当时罗马尼亚社会压抑沉闷而又荒废颓唐的图景:各类物资的匮乏,令偷盗与假公济私无所不在;家庭关系中的亲情在充满失落的生活中难以维系,人们表面上安于现状,暗地里却寻找任何途径来宣泄被压制的欲望;人们的生活被无所不在的告密和监视所笼罩;大家复诵着对国家的忠诚,心底里却全都希望能够逃亡到国外。主角的父亲每周在工作结束后与年轻女子偷幻;公公想趁儿子当兵而和儿媳上床;第一任丈夫因为她想要离开而差点把她从桥上推下;女友莉莉和无数男人睡觉,包括自己的继父,却因为与一名退休军官一起偷渡国境而被枪杀;她想要离开这个国家,于是幻想能够通过纸条找到自己想象中的意大利人,可却被觊觎自己肉体的同事告发,并从此陷入深渊……从她一段段的回忆之中,我们对当时病态的社会以及身在其中,也已经被恐惧和高压折磨得失去了自我的人们有了最为直观的体认。而她第一任丈夫的公公与她家的历史“渊源”,这桩失败婚姻的因果,以及童年时代的经历也一一浮现,笔锋直指集权统治阶级作为的丧失人性,以及广大民众对自身命运的漠然与麻木。“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恰恰是因为“我”还保留着一份理智,一份旁观者的清醒,一份精神的反抗,所以才拒斥如此丑陋的自我。而那些不再为此痛苦的人,实则是早已经抛弃了自我的人。作者在书中写道:“第一种也是最好的可能性乃是:从来不被传讯,从不发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从来不被传讯,但发疯了,就像鞋匠的妻子和下面入口处旁边的米库太太一样,这是第二种可能性。第三种可能性是:被传讯,而且发疯了,就像精神病院里那两个疯女人一样。被传讯,但从不发疯,正如我和保罗”,可见她是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的。然而,在一个疯狂的社会里,那些不被传讯,看似正常的人们,又是何种嘴脸?她的第一任丈夫、公公、莉莉、父亲,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眼里恐怕是不折不扣的疯狂和病态,却成了那个社会的常态。对此,我们的耳边不得不再次回想起弗洛姆的叹息:“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中,只有精神病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主人公将自己划分在“被传讯但从不发疯”的人群,然而身处如此境地,这是否能够做到?小说最后,那场按照时间轴的流逝而应该到来的传讯并没有发生,而是代之以一种错乱,荒诞而又令人错愕的情节发展,颇为耐人寻味。传讯是否已经进行?还是只不过是主人公脑海中的臆想?她是疯了吗?可那些回忆又为何如此鲜明?也许,正如切斯特顿所说“所谓疯子,并不是失去理智的人,而是失去一切,只剩下理智的人。”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其实又有多少人愿意面对真正的自己?我们今天并不在冷战时期的罗马尼亚,也许不曾有过她那样痛彻的经历,那样黑暗的回忆,然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依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   “以诗歌的洗练与散文的晓畅,呈现了被掠夺者的处境。”诺贝尔授奖词如是说。纵观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已然创作的二十多部作品,无疑集大成者还要数小说作品,她把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韵味恰如其分的融入到了带有政治性的故事体的小说中,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不可被取代的米勒风格,当你开始阅读一本书时,很快就会知道它只能属于米勒,而非他人,这一种个人特质的彰显莫不如说正是诺贝尔文学奖在作家选取上的特色之一,或许这也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恐怕在众多的鸿沟里,缺乏鲜明而独到的个人特色,未尝不是最大的一个软肋。

    那么为什么米勒的风格如此特别呢?其实从作家创作的第二个时期,1988—1997年中最为代表性的罗马尼亚三部曲中不难窥到一些端倪。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1992年),《心兽》(1994年)和《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1997年)这三部小说被称为罗马尼亚三部曲,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故事背景,罗马尼亚的独裁者齐奥塞斯库的高压统治时期;一脉相承的文学构架,隐晦的诗歌意象和散文体的行文方式;和殊途同归的人文诉求,精神的压抑与扼杀反而激起了觉醒般的抗争,人民与统治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我们以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态度来解读,会发现在许多的相似里,也有着细微的差异,这一点正好与作者创作时间的脉络相吻合。

    在《狐狸那时已是猎人》中,作者给了我们最为鲜明的方向,在监视与被监视,逃逸和追捕之间,直接指向了高压社会下遑遑而不得安宁的精神状态,绝望,恐怖的内心挣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漠然,冷酷,和丑陋,直到结尾,在齐奥塞斯库的瞬间倒台中,作者给出了明确的指向,被压抑的愤怒,从猎物到猎人的转变。

    而在《心兽》里,两个隐晦的意象其实也不难被发现,其一就是在书中反复大量出现的心兽,意指为心中的野兽,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野兽并不尽相同,另一处,就是青李子,高压的政权载体,而小说试图探讨的正是在精神被劫持的国度里,思想出路的可能性,全书表现出强烈的挣扎性。

    如果说狐狸代表了最直观的感受,那么心兽就是进一步的探索,在不可被调和的矛盾体系中,试图打开一个缺口,结果除了逃离故土,别无他法,而朋友的死亡,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这种探寻最后是以失败告终。

    在前面的两部小说中,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来自于工厂,到了《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时亦然,而白色的,压抑的氛围同样四处弥散,莫须有的罪名安插,被监控的日常生活,不安的内心惶恐,以及不间断的审讯都你追我赶的挤压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几近窒息。还好,米勒用她的文字的意境平衡了这种瘴气,使文本的政体性隐匿于若隐若现中。

    而《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除了这些相同之外,有了更加纵深的扩展。整个故事起始于奔赴传讯之命的一段旅途,一辆有轨电车之上的颠簸带来了作者思想上的回流,记忆的闸门打开之后并不是以一种均一的态势奔流,而是不时的各自奔走一番,有时甚至毫无预警,如同曾经走失的儿童的最终归队,“我”略带意识流式的讲述,给读者确实带来了一定的阅读困难,可是虽然破碎,但是并不残缺,米勒的故事其实是完整的,甚至是深刻的。

    在《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里作者开始了更加明显的内省:“说那些我已经养成习惯的东西对我有用,那是要求过高了。它们有用,但不是对我有用。一些东西,它顶多就是过日子的那种生活。人们对此不应该指望自己获得脑袋里的幸福。对生活可以谈得很多。对幸福没什么好谈的,否则它就不再是幸福了。甚至连人们错过的幸福,也是经受不住谈论的。在那些我所养成习惯的东西那里,涉及的是日子,而不是幸福。”幸福指的是精神上的餍足,而在集权统治之下,没有幸福,只有日子。“胡桃和那件仍在生长的衬衣,只是在额外地制造恐惧。那又能怎样,如果一个人只能够制造恐惧,为什么还希望制造自己的幸福呢。”胡桃与衬衣代表了怯懦,虽然有思想性的觉醒,却无法有行动上的抵抗,最终甚至会消减对幸福的渴望。

    由社会的感知更加转向内心的体察预示着米勒在创作中思想纬度的扩展,当然,她隐晦的意象表达也再次把矛头对准了集权统治,“一辆敞开式卡车穿过十字路口,里面装的是绵羊。它们一个个挤在挂车里,车即便再摇晃,它们也不会倒下来。没有脑袋,没有肚子,只是黑白相间的羊毛。”待宰割的,毫无反抗之力的绵羊,代表了整个国家民众的状态,而无法置身事外又不得不冷眼旁观的“我”无疑成为了异类,由此小说也带出了名字中的寓意: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米勒不愿面对的是心无所归的异状,她的恐惧正是源自于我们共通的集体记忆,所以我们害怕,以至于今天的我们同样不愿面对记忆之重。

    应该承认政治体的追求多少会削弱文学体的纯洁,米勒的政治思想和文学理念成就了其独一无二性,也局限性了她更为广博的创作发展,在对一种体制否定的同时,更多的表现出自我的,个体的游离,而缺少男性作家的宏观大气。不过正如授奖词所言,两方面的兼备反而成就了一种平衡,今天我们读米勒,完全可以选择是感性的追随一场文字的漫游还是勇敢的闯入时空之门,今天我们面对米勒,根本无需逃避!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德)赫塔•米勒 著 沈锡良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赫塔的书如果几本书一起读会更容易理解,也会有更多收获
  •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写的真切,有共鸣
  •   物资匮乏,精神匮乏。这就是我对书中的那个年代的印象。人与人之间的麻木以及精神与人品都到了崩溃的边缘,女主角在这边缘很小心翼翼的行走。。。。。。
  •   不知道,总觉得外国文章表达方式需要要另外一种解读方式
  •   很有个性的一位女作家的作品,读得非常过瘾。先开始进入她的世界有一点难,但进去之后发现另有一片天地。不亏她的名声。向喜欢读有个性小说的读者推荐啦~~
  •   翻译的质量很高,值得一读,很细腻
  •   很深,文化差异不是特别懂
  •   还没有看完呢,看了作者09年获得诺贝尔奖时的演讲。感觉太深奥了,不过我坚持看下去的。
  •   这是我看的赫塔•米勒的第一本书,会选择着一本来读,是因为这个书名吸引到了我。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过不愿面对自己的时刻。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赫塔•米勒这位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无所知,所以对她的作品和写作风格更是完全不了解,就是带着这样的一种好奇和盲目开始了这一场赫塔•米勒的阅读之旅。

    读完这一本我的感觉是这并不是一本十分好读的书,虽然情节其实很简单,但是文字太琐碎,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这就是所谓的诗意的语言?整个故事的载体是一部公交车,主角在前往接受秘密警察盘问的路途中,把自己的过去如电影回放般的回顾一遍,读者正是从这些回忆里了解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作者采用现实与回忆交替的叙述方式,不停在现实和记忆之间切换,现实很单薄。而回忆很丰富,一次公交车之旅让一个本并不复杂的故事变得丰满起来。

    小说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虽然文字显得琐碎但故事很有画面感,这让读者很容易陷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仿佛是一个女子坐在公交车上给你讲述她的故事,而你就是她身旁的乘客。一直以来都觉得坐车和走路的时候是特别适合思考的,而主角就是利用了一段看似平静公交车旅程,回顾过去,感知社会,洞悉人生。虽然这只是一个关于一名制衣厂的年轻女工的故事,但我们不难从她的故事里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缩影——一个独裁、专制、没有言论自由的社会。

    看书的时候想起前不久看的电影《窃听风暴》,虽然两者发生的国家不同,故事情节也并没有什么可比性,但都揭示了那个时代潜在的主角——秘密警察。一个国家秘密警察控制着,他们就如同奥威尔的《1984》中的电幕系统一样掌握和控制着人民的思想。在这种专制的体制下,对个人而言根本没有对错,只有当权者的言论。所以对本书的主角来说,命运并不在她自己手中,而是早已被“决定”了的。

    后来发现本书的作者有着一些与本书主角类似的经历:1982年,她在罗马尼亚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低地》,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的艰苦生活,在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此后更是多次在书中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由于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她和丈夫于1987年离开罗马尼亚移民到德国。作为一个女作家,米勒不仅在她的作品中涉及政治,更是有着强硬的政治态度。米勒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上说: “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行动,一种由脑至手的劳作。” 而她自己,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行动着。
      
    “我们曾经是少数人,但我们许多人留了下来。”我很喜欢封面上在这句话。在那个没有自由的时代里,又有多少人能认真的坚持自己?
  •   不错,一个故事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很残酷
  •   是的,这本书就是一本不看简介就不知道讲什么的书。只看了四分之一,因为真的不知道这是在讲什么。也许是它太深奥啊,或者是非要看完了书才会明白书的内容吧!
    这本书都是以文中主人公的心理角度来写,在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法上确实是不错,但是主人公的内心似乎有点凌乱脱线,一会是这一会是那。我都快跟不上她的节奏了。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好难看懂。。哎,别买了,,,我都想扔掉了。。
  •   帮朋友买的,还没有看到,不知道怎么样。
  •   大概是翻译不太好吧
  •   语言有点不通顺···(不排除是我的问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