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

出版时间:2012-8-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拉什·卡普拉  页数:392  字数:446000  译者:赵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斯德哥尔摩一家运动场的更衣室,一个男人被残忍杀害。不久他的妻子和小女儿的尸体也在家中被发现,尸体被血腥肢解。警察在搜查现场的时候找到幸存的15岁儿子约瑟夫,他浑身是刀伤,已奄奄一息。
  国家警署请来心理医生埃里克对约瑟夫催眠以了解凶案发生的经过。
  真相令人震惊,小男孩约瑟夫竟是杀害并肢解家人的真正凶手。而这时,十年前曾被埃里克催眠的一个女人像幽灵一样出现,埃里克的儿子失踪,恐怖事件也从此一件件接连发生,埃里克面临生死劫……

作者简介

  拉什·卡普拉(lars kepler)是瑞典作家Alexander Ahndoril和Alexandra Coelho
Ahndoril的合署笔名。他们是一对夫妇,现居斯德哥尔摩。
  Alexander
Ahndoril生于1967年。主要从事小说创作,目前已出版7部小说,同时从事剧本创作。
  Alexandra Coelho
Ahndoril生于1966年。主要从事文学评论的写作,目前致力于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索亚的研究工作。目前出版有3部小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夜半惊梦
第二章 约纳警官
第三章 凶案现场
第四章 文身女孩阿依达
第五章 尸检疑点
第六章 背叛
第七章 病孩子本杰明
第八章 战栗真相
第九章 丢失的男孩
第十章 寻找埃芙丽
第十一章 神秘来电
第十二章 审讯
第十三章 催眠危机
第十四章 埃芙丽的男友
第十五章 公寓疑踪
第十六章 嗜血男孩的威胁
第十七章 自杀疑点
第十八章 不伦之恋
第十九章 罪恶溯源
第二十章 杀戮再临
第二十一章 追捕
第二十二章 本杰明失踪
第二十三章 绑架者是谁
第二十四章 退休警察肯尼特
第二十五章 密室
第二十六章 相册“幽灵”
第二十七章 密室惊魂
第二十八章 电脑里的秘密
第二十九章 口袋妖怪
第三十章 来自失踪男孩的电话
第三十一章 外遇
第三十二章 肯尼特遇袭
第三十三章 独自追踪
第三十四章 第14盘磁带
第三十五章 被抹掉的录像记录
第三十六章 绑架现场
第三十七章 不存在的“夏娃?布劳”
第三十八章 她不是夏娃?布劳
第三十九章 腐尸
第四十章 寻找吼鲸王
第四十一章 被削鼻的男孩
第四十二章 阿依达的神秘图片
第四十三章 嗜血男孩之死
第四十四章 “卡斯帕”之谜
第四十五章 利迪娅的老木屋
第四十六章 一线生机
第四十七章 绝命通话
第四十八章 “卡斯帕”真相
第四十九章 精神病人利迪娅
第五十章 目的地南拉普兰
第五十一章 老木屋杀机
第五十二章 惩戒日
第五十三章 雪地大营救
第五十四章 团圆

章节摘录

  埃里克,马利亚·巴克突然从梦中惊醒——电话响了。他醒来之前听到自己微笑着说:“气球和彩带。”突然被惊醒令他的心脏怦怦地跳得厉害,不知道自己的那句话是什么意 思,埃 里克对梦的内容一点儿都不记得了。为了不吵醒妻子西蒙妮,他溜出卧室,关上卧室门之后才开始应答电话。“是,我是埃里克·马利亚·巴克。”一个名叫约纳,林纳的警官询问他是否已经足够清醒,能不能接受一些 重要信 息。他听着警官说话,思绪还仍然停留在梦醒后的黑暗的空洞中。“我听说,你很善于治疗紧急精神创伤。”约纳·林纳说。“是。”埃里克极为简短地回答,一边听着叙述,一边吃了一片止疼片。警官说,他需要讯问一名目击者。这个十五岁的男孩见证了一起双重杀 人案。问题是男孩伤势严重,不省人事,他的情况很不稳定,是在夜间从胡丁格的 神经科 转移至苏尔纳的卡洛琳斯卡医学院附属医院。“负责的医生是谁?”埃里克问道。“丹尼埃拉·理查兹。”“她很有能力,我可以肯定,她能够胜任……”“是她要我打电话给你,”警官打断了他,“她需要你的帮助,而且应 该相当紧急。”埃里克回到卧室取自己的衣服。一束路灯光从窗帘中间的缝隙挤进卧室。西蒙 妮平躺在那里,用奇怪、空洞的眼神看着他。“我本不想弄醒你。”他低声说。“谁啊?”她问道。“一个警察……一个警官,我没有听清他叫什么。”“什么事儿?”“我必须去卡洛琳斯卡医院一趟,”他回答说,“他们需要我帮助一个 男孩。”“现在到底几点了?”她看了看闹钟,闭上了眼睛。他看到她布满斑点的双肩被床单的褶皱压 得一道 一道的。“睡吧,亲爱的。”他低声说。埃里克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客厅,打开了客厅的灯,匆忙地穿上了衣服。一道明 晃晃的金属光在他身后猛地一闪。埃里克转过身,看到儿子的冰鞋挂在门把 手上。他一定是怕忘记才将冰鞋挂在这里的。尽管埃里克很着急,他还是去壁橱里 取出旅 行箱,找到冰刀护套。他把护套套在锋利的冰刀上,又把冰鞋放在地毯上,这才离 开了公寓。P3-4

编辑推荐

  催眠曾经被骗子、卖艺者和世界各地的情报机构滥用  从全球范围看,  技艺精湛并持有医师执照的催眠专家却是凤毛麟角  一个身负数百道刀伤的男孩接受了深度催眠  他说出的真相令所有人瞬间石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催眠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还没有领悟到
  •   没有包装但是纸质很好,刚看开头,还不错。
  •   故事很好,写的不好
  •   催眠师恐怖
  •   有内容,不错读
  •   寄予厚望啊
  •   东西真的很不错啊啊啊
  •     催眠、精神病、人格分裂、潜意识杀人等等,早已是被推理小说用滥掉的元素,所以当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没有被“催眠师”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书名所迷惑,它让我在家呆了一整天。毫无疑问,它是一本令人感到惊喜的推理小说,悬念丛生,环环相扣,让我跟随着情节紧张着、疑惑着、揪心着,欲罢不能。
      本书整体结构上是双线叙事,在调查埃克一家灭门惨案的同时,参与调查的催眠师埃里克的儿子被绑架,两起看上去有着紧密关联的案子,展现出了作者的超强功力,作者将在叙述性诡计发挥到了极致。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完全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绑架案的嫌疑人从嗜血男孩约瑟夫,一步步又反转了真相,嫌疑目标又指向了疯女夏娃布劳,直到发现了夏娃浮肿的尸体时,真相再一次反转。绑架者不是约瑟夫,也不是夏娃,那会是谁呢?
      埃里克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回忆了多年前自己主张的催眠治疗计划,带领我们认识了当时参加催眠治疗小组的成员。他们是一群心理疾病患者,他们中也有精神病者,有暴力狂,有偏执狂。既然绑架者不是约瑟夫,也不是夏娃,那么我自然而然地认定,绑架者一定就在这群病人当中。
      但我实在猜不出是谁,因为到最后你才会知道,真凶原来是那个最不像精神病的、行为表现最为正常的人。推理小说的魅力就在于此,你永远不知道作者将要带你走到哪里,而你却心甘情愿地跟随着,直到最后在心中惊叹:原来是这么回事!
      疯子不好写。疯子的内心世界,在我们常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是松散多变的,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所以要把疯子写得真实可信,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一场疯子的盛大聚会,每一个疯子,都有着他们独立的精神世界,有各自成为疯子的缘由。作者带领着我们在一群疯子中寻找真凶,每个疯子都有绑架和伤害的动机。正因为他们是疯子,所以用正常的刑侦思维是无法找出真凶的,只能通过催眠师的回忆,将我们带入到那个神秘的催眠环境中,再通过对动机的猜测,去对这群疯子一个个的进行筛选排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知道了这些人的灵魂和人性是如何一步步被扭曲的。这正是这本书给我带来极好的阅读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故事本身的精彩之外,我觉得,这本书称得上是推理小说中的百科全书。作者在描写中毫无刻意说教的味道,不露痕迹地展示了刑侦学、法医学、解剖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等等很多在破案中需要用到的知识。
      总而言之,它是一本令人拿起就不想再放下的书。
      
  •     读拉什•卡普拉的《催眠师》如暗夜独行路,在无人的街头沿着晕黄的街灯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忐忑不安地前行。一个人独行不可惧,怕的就是氛围和猜疑的不安的心。拉什•卡普拉的《催眠师》案情亦不复杂,心理描写与人物伪饰非常唬人。近四百页的故事相当厚,于是也看了好久。
      关于催眠。以前有粗略看过催眠方面的书,曾关在小黑屋里被催眠过,也试过自我催眠(现在想来,其实是比较浅的自我暗示),所以对催眠术也并不心生畏惧。小说主角一名催眠师,正式职业是警察,而且是曾有过失,曾经发誓不再使用催眠术的警察,誓言严重到自己的睡眠都重度依赖安眠药。而小说中这起重要的刑侦案件,居然临危受命就交给这位看起来不怎么靠谱的警察埃里克,让人睁大眼睛继续追踪:当警察都开始通过催眠术破案,当立了誓的人要破誓,这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小说中的埃里克,让人看不过眼,很失败,事业庸碌,家庭濒临破裂。两起凶杀案,让他无论选择沉默,还是重操旧业,他终究不能独善其身,置之度外。小说两条明暗线索相互纠缠,一条,埃里克利用给犯罪催眠,抽丝剥茧地一步步接近凶杀案的真相。另一条线,埃里克当年立下如此誓言的原由,也是他患有血友病的儿子失踪案的真相。火线上的埃里克最终不负重望,再次创造奇迹,虽然过程曲折而伴有无数被揭开的痛苦。但也正是这种剥茧抽丝式的调查里,在有限范围和有限道具上使用催眠术,得到了更多人心理上的认可。但很显然,关于催眠术的运用,还有待商榷。埃里克经过此案后,是否再次从事催眠职业,这个作者并没有交待。任何一项技术,用于正道,当然好;若是被利用,走向邪恶,那是很可怖的事。
      
      从整个故事来看,也许因为主人公比较另类,所以风文也略带着黑暗颓废的气息。心理上的创伤,记忆的追根溯源,原本不太讨好读者的因素,经过催眠的包装,立马显出新鲜且震憾的效果。也不能不说,作者找到好的突破口,成功地从旧题材里翻出新花样。
      
      回顾整个故事,除了催眠,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心理创伤及诊疗,无论是约瑟夫和她的姐姐,还是埃里克本人,其实都是心理有创伤者,而他们是否得到了救赎,卖个关子,各位看书吧。
      
      
  •     
      尽管听起来,侦探是一个颇为专业和神秘的职业,但在事实上,却似乎每个不同背景与专业的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成为名侦探。警局里的警察和警局外的私家侦探这样的专业人士自不待言,像法医和犯罪心理画像师这样的辅助人员也还算沾边儿。而在警察系统之外,则不管沾边不沾边,靠谱不靠谱,则侦探这活儿,就几乎是行行出状元了。什么物理学教授、数学教授、魔术师、记者、作家、占星师、小学生、中学生、退休的演员、在职的神父、更有居住在乡下的热心老太太和泡在酒馆里的老头子,等等,这个单子要是一一排列下去,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没完没了,简直是没有一种人职业或地位的人,不能成为侦探的了,当然,前提是这个人不论是谁,从事何等职业,都一定得有一颗聪明缜密的头脑。
      但是,有没有一种职业,对于侦探有着特别的益处呢?在美剧《危机边缘》(《迷离档案》)中,有一集的剧情讲到,作为主角的科学家沃尔特·贝肖普教授,可以利用所掌握的技术,能够从刚刚死去几秒钟的受害者的眼球中,还原出他在死前最后一刻看到的那个人或景物,于是,透过这项技术,凶手是谁就无需侦探了。如果让沃尔特教授来做侦探的话,那简直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了。
      可惜的是,这种技能只能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在现实主义风格浓厚的推理小说中,恐怕会遭到无数读者的吐槽与口水。但世间的事,从来都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聪明的作家,愿意去挑战种种“不应该”“不可能”,带给大家一份新鲜,勾起读者那早已被了无创意的雷同所熄灭的阅读欲望。
      因此,当“催眠师”的书名与“推理小说”的标签被印在同一本书的封面时,催眠师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来追查凶手,便如同一道闪电般,点亮了我的好奇心:当受害人被催眠后,他真的能为侦破提供线索吗?假如是犯罪嫌疑人接受催眠,那他会说出真相吗?而除此之外,更想借此进入那个神秘的催眠世界,一窥其中玄奥。
      果然,在这点上,《催眠师》一书并没有让人失望,小说开始不多久,催眠术便被派上了用场:为了防止一个女孩子遭受连环杀手的侵害,曾经的催眠师埃里克不得不对她那奄奄一息的弟弟进行催眠,以期找到她,并对她施以保护。但催眠的结果不但让众人大吃一惊,更是引起了一场针对催眠术的舆论风暴,并牵扯出了小说中的另外一个谜团:为什么十年前,埃里克会发誓不再使用催眠术呢?那时的他,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呢?而让这位前催眠师更加提心吊胆的是,他的患有某种严重的血液疾病的儿子,竟然在这个期间被人绑架走了……于是,围绕着催眠术的是是非非,以及埃里克的如烟往事,一个关于事关催眠的犯罪故事,便如抽丝剥茧般一点点呈现了出来。
      而伴随着小说的一页页翻过去,不免心惊肉跳地发现,尽管现实中没有什么技术或设备,能让一个人的记忆或者是想法呈现在大众的面前,但如果你有什么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的话,千万不要去找催眠师,因为他会让你说出一切。尤其是对于罪犯而言,如果想治疗一下自己的心理问题的话,那么,找催眠师就等于是去公安机关自首。所以,在找心理医生前,最好先问一句:您会催眠吗?
      至少,在小说中,催眠术多少是有些神乎其技的。
      
  •     刚工作那阵,参加了几个IT技术的培训班,在班上认识了一个毕业于名校心理专业的女孩,我当时十分诧异,问她为何放着很有前途的心理专业不去干,却要跨专业来干这IT民工?她问我是否知道美国有个职业自杀排行榜。我不知道。她说,在那个榜单上心理专业便名列前茅,你要想帮助别人排解心理问题,难免就要做一个心理垃圾桶,用句时髦的话讲,去接受他人的负能量,常年累月积累下来,难免自身就要出问题。之后她还跟我讲了她在精神病院实习的经历。现在想来,她的说法真有一定的道理,那些帮助别人解开的心结也许只是转移了一个地方存在。而本书的主人公催眠师埃里克在成功地催眠他人的同时,也许也将自己慢慢催眠,祸根也就渐渐深种。
      故事是由一场血腥的屠杀开始,本以为一个嗜血变态的疯狂杀手已经足够了,怎想到读下去才发现这只能算是故事的一个引子罢了,那个变态杀手如同催眠过程中的一句话语、或者一个手势,触发了催眠师埃里克深埋心底的黑暗过往,如同开关开启,所有本以为已经永远消失的过去又从时间的深渊中缓缓地爬了上来,攫住主人公的一切,想把他们永远拖入那无尽的永劫之中。
      说实话,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无法言说的心理问题,北欧那漫长的冬日黑夜似乎太容易让人们拥有无法言说的痛苦与秘密,如同被大雪覆盖一般,在寒冷中变得坚硬或者漆黑。有的人因此变成了屠戮的杀手与变态的施虐者,有的人变得脆弱而神经质,比如主人公夫妇,也有的人因此变得更加坚强,比如那个叫做约纳的警察,而我也似乎只是在读到他的部分时才能吐出一口气,终于能到冰层上面暖和暖和了。而要想看一看那些记忆中的创伤与根源,催眠师恐怕就要像一个掘冰人一般,一点一点的凿开坚冰一探究竟,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也“冻伤”,甚至被记忆的冰层没顶。
      严格地讲,本书应该更像是一本心理悬疑小说,所有的答案都不需要多少推理,它们早已藏在了主人公的记忆深处,连警察都向主人公要求给他一个名字,他才能追查下去。我不知道记忆究竟能藏多深,而又能带来多大的伤害,以本书的故事来看似乎是永远也望不到底,似乎是真能杀人无数。
      本书的名字叫做《催眠师》,不过催眠在书中的份量似乎还不是很重,整体感觉催眠更像是一个触发故事的导火索,而不是故事的核心。催眠这样的情节我曾经在迈克尔•康奈利的《诗人》和《黑色回声》,还有克莱顿•劳森的《死亡飞出大礼帽》中读到过,在有的故事里它是侦探的破案手法,而有的故事里则成为犯罪的帮凶。而我对于这种挖掘记忆的手段实在不了解,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我想如果现实中真的发生有关催眠的案件时,我也会像书中那些大众一样去质疑催眠师是否可以篡改人的记忆吧!毕竟催眠看上去太像一种魔法了。也许也正是因为人们对于催眠的不确定与疑虑,所以许多地方通过催眠得来的口供是无法作为定罪的证据的。这似乎可以让人安心,但其中却也蕴含着巨大的戏剧性的矛盾,而在展现这个矛盾方面本书略显单薄。
      作者的讲故事的功力不错,写作手法也熟练,故事有一定的吸引力,只是情节在后半部分略显老套,如果我为本书打分,满分五颗星,我给三颗星。
      在最后吐一下槽,本书的开本似乎有点大,在拥挤的地铁里实在有些施展不开,当我被紧紧地挤在人群之中,看着周围许多人在人缝之中使用小巧的手机看电子书的时候,便无奈的想到这个城市也许太拥挤了,已经无法容下一本真正的纸质书了。
      
  •     我是埃芙丽,是的,我是那个人,那个明明想自杀,却最终活下来的那个人。
      
      如果你没有在高纬度的地方待过,你无法理解阳光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北欧的冬季漫长而黑暗,12月的日照大概平均是每天五个小时左右,每年冬季芬兰、挪威、瑞典等国家,都有人因抑郁症自杀,这种抑郁症的成因,多是因为缺乏日照而生出的脆弱和恐惧。不过,你知道我不是为了这个自杀的。我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楚楚可怜,我知道约纳警官对我有所怀疑,是的,我知道他曾经询问过西蒙妮,“你有没有亲眼看到约瑟夫行凶?”可是那又能怎样,警察讲求的是证据,而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我是那个无辜的受害者,那个可怜的姐姐。
      
      每年的11月是北欧自杀率最高的月份,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遥遥无期,很多人因为对未来黑暗岁月的恐惧而选择轻生。因为,可怕的不是你无法掌握未来,而是你明知未来如何,却无法改变的那种无力感。就像我们看《红楼梦》的时候,就算是看到元春省亲,亦或是大观园里姐姐妹妹们结诗社那种热闹场面,我们都无法抑制那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看杨家将一家和睦或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等等也是如此。因为在我们这些已经知晓结果的人看来,书中的花团锦簇更像是一场末世狂欢。因为结局早已注定,不仅我们知道,书中人也知道,因为逃不过的是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正是因为这清醒的认知,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写满了极致。真真是“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现如今,我也成了那书中人。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像是在进行着一场盛大的末日狂欢。曾经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国度只盛产各种优美的童话,但千禧年三部曲的作者斯蒂格·拉森那犹如手术刀般锋利和冷静的文字描绘了笼罩在高福利制度表象下的瑞典,让人们不得不去正视,这个终年寒冷缺乏阳光的地方,是一个多么阴郁和荒芜的存在,那种阴郁和荒芜是打从人心底里泛起的寒冷,和冰冷的天气一道化成了一根根奇形怪状的冰凌,刺的现实千疮百孔。尽管不愿意承认,可是,我们都在被这种现实异化,最浅显的例子就是龙纹身的女孩里的莎兰德,还有我们这个故事里,本杰明的小女友阿依达。纹身、新纳粹主义、哥特风似乎成了年轻人对抗现实的武器。他们太可笑了,这些消极的抵抗不能改变什么,只有我,我会把这现实加诸给我的压力,变成一场梦魇。
      
      在瑞典的各大公司和住宅里,都有配备了紫外线照射灯的“日光室”,目的是在冬天给人们提供一些人造日光用以抵御长夜漫漫带来的压抑感。可是假的终究是假的,就算把自己晒得跟古天乐一样黑,心里那些阴冷的角落,也永远不会有阳光照到。我好冷,一直那么冷,只有血能让我感到片刻的温暖。我曾经有一个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曾经有一个别人都说好的乖乖牌男友。可是,越活在那种看似正常的环境里,我越觉得想发狂。到底是他们疯了,还是我疯了?他们为什么都假装一切正常,一个个都虔诚的像圣徒一样,只有我知道,他们是一群伪君子!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只有我懂利迪亚,我们都只是不想一个人,我们想拼命地抓住些什么,即使知道是徒劳的,可是我还是想去抓住一些什么。
      
      只有约瑟夫是我的,是啊,约瑟夫,我的小乖狗,我的小丈夫,我的孩子。他们都说,约瑟夫是我弟弟,只有我知道,不是的。他不是从母亲的产道中爬出的,我还记得我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他是多么的难过,哦,乖宝宝,没事的,因为医生把你直接从母亲的子宫里取出来交给了我,你是我的。天知道,一开始我是多么的恨你。在我八岁之前,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可是你出生了,你的难产致使妈妈的精神彻底崩溃,她以为你已经死了,所以对你视而不见,而爸爸则对妈妈的反常视而不见。妈妈就坐在床上为她死去的孩子哭啊哭啊,爸爸就躲到体育馆里去逃避现实。我只好照顾你,看着你软软的小身子,津津有味吮吸奶嘴的样子,我就知道,你是我的,我们终将融为一体。有了妹妹之后,妈妈似乎恢复正常了,可是我们都知道,她只是妹妹一个人的妈妈了,你只有我,我也只有你了。
      
      约瑟夫,我差点暴露了自己。警察在小木屋里找到我的时候,想到你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我就无法遏制住自己的怒气,狠狠地咬了一个女警察。我的小乖狗,你知道咬人是会上瘾的,我喜欢和你玩这个游戏。你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是我们一起洗澡、同眠还是打闹,你都渐渐占据了主动,可是我知道,你只听我的话。我承诺过,等我们解决了那些琐碎的事情,解决了爸爸妈妈和妹妹那一家人,我们就可以永远幸福的在一起。还记得我们看的《孤身一人》那本书吗,我们会成功的,我会比故事中的那个女人更成功。因为我始终没有站到台前来。是的,我知道,如果没有那个该死的催眠师埃里克,我们就要成功了,可惜,亲爱的小狗狗,你睡着了,你把你心里小木屋的门向他敞开了,他知道了一切。
      
      这场游戏变得越来越好玩了是不是,可是我可爱的小乖狗,你太沉不住气了。还记得我曾经把自己装成正常人的时候,你有多么的生气,我们都是怪胎,没错,可是,一个把自己伪装成正常人的怪胎才更能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所以小狗狗,我只好亲手解决你。我把刀插入你的肋骨。因为你也是我骨中骨,肉中肉,你永远都是属于我的。
      
      我们的故事看起来有了一个大团圆结局不是吗?看那个所谓的正常人家庭,一个药物依赖的父亲,一个有外遇且严重信任缺乏的母亲,还有一个血友病的儿子。到底什么是正常,什么又是畸形?起码我们一直是那么纯粹的追求着我们的欲望,和欲望中的黑暗。我曾经是那么迷恋阳光,想让阳光驱散一切阴霾,可是我终于明白了,黑暗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再也无法在黑暗中入睡,因为我在黑暗中才可以看清一切。
      
      如果有一天我也遇到了催眠师,我的小乖狗,你放心,他无法伤害我,我会在他以为的梦境中笑着对他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重要的话:本篇书评其实应该算作是同人文了╮(╯▽╰)╭ 书中埃芙丽并没有显现出太多的黑暗特质,可是大概是受了《孤身一人》的影响,我对这个时而柔弱时而果敢的女人充满了好奇心,她在书中着墨不多,可是非常吸引人。所以我就脑补了一些情节,算是对本书的补充:一个可能的可能性。我感觉遵循心理扭曲的人的逻辑去思考我也快变成变态了。不过很好玩就是了。我们知晓的真相,也许永远不是真正的真相。
      
      
      
  •      推理故事的乐趣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作者会引领你走哪一条路,看见如何的风景,到达什么样的目的地,你是慵懒的享受这一切过程还是迫不及待地奔向最后的城堡,或是停留于某处的风景不再前行呢?
       犯罪,这东西是无法消失于这世界的,即使在看似祥和高福利的某些国家也是一样。近来新闻报道里越来越多的出现杀人事件,某些事件的残忍程度几乎堪比虚构的小说,让人不禁诧异原来某些东西是那么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案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几乎第一个想到的是警察,而本故事却在警察以外带入了一个催眠师——一个让人感觉充满好奇且有点神秘的职业。到底催眠师会为案件带来什么?是案件的某个重要线索?如果那么容易就得到答案,那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文字呢?呵呵,这似乎是个有点纠结的问题。不过意外的是作者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梦境——一个噩梦,突如其来,像海啸一般,一瞬间一切似乎都改变了。究竟是“局中局”还是“画外画”?谜团在此成几何倍的扩大着,也许你试图在文字间寻觅它们的关联,甚至猜想故事的走向,但也许一切总是不在你预料以内,这才是推理故事的乐趣。
       既然某位催眠师进入了此案件,外加书名《催眠师》,不难想到作者会引领我们步上一条叫“催眠”的道路,只是此路的风景如何,如同催眠师此职业一样,让人充满好奇且带着神秘感呢?在众多的影视剧里,我们印象中的催眠是一个一对一的场景,而本故事里却展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集体催眠——我很好奇其可行性,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催眠么?或者这仅仅是故事的需要而构建的呢?大段大段的催眠场景的描述,让人似乎弄不清楚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甚至有点急切盼望结束这“催眠”回归于现在。而在现在,随着作者展现的各类线索,你隐约看见了目的地的城堡,然后越来越近直至到达。
       首次读瑞典作家的小说,发现他们的文字似乎很舍得笔墨于一些细节,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他们却很认真的一点点勾画出来,让人不由得觉得如果转化成影像的话,他们是不是会给一个两三秒的特写呢?也许这是瑞典人血液里的一种特质吧,像瑞士表一样精细。除了故事,让人觉得有惊喜的是作者——居然是一对夫妻的笔名,这让人惊讶而好奇,他们是如何共画各个场景表达的呢?
      
  •     别了,老木屋
      ——《催眠师》的疯狂故事
         如果说东京密集的人口和繁重的工作是社会派推理如同藤蔓般野蛮生长的土壤,那么北欧阴郁漫长的冬天和荒无人烟的孤寂夜晚,则是《催眠师》中众多疯子成长的最佳培养皿。一部如同《冷血》般残酷的小说,精彩复杂的叙述,游走在邪恶边缘和失控交界的每一个人物,都在精神世界和现实的脱离中,变成患者。或者说,每一个人本质上从出生开始,就因为各种各样程度不一的伤害而变成潜在的定时炸弹,没有疯狂的唯一原因是,我们内心中渴求爱以及释放爱的能量治愈了瘢痕累累的自己。
         而本书就是在写实和虚构中开辟的一个平行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可怖的片段,可能正是现实在幻想天空中弯曲的倒影,而人类难以看到边界的大脑告诉我们,在寒冷刺骨的故事洗礼后,我们会更加珍惜人类宝贵真情的温暖。
         故事的切入是一桩看似不可思议的家庭惨案:男主人被谋杀在运动场更衣室,妻子和女儿被血腥肢解,幸存的儿子约瑟夫,15岁,浑身是伤地昏迷在一边。一个发誓再也不催眠病人的心理医生和前催眠师,基于警察的恳求和拯救目前失踪的大女儿的良好愿景,催眠了这个奄奄一息的少年。然而心理医生埃里克意想不到的是,少年身上掩藏着血淋淋的秘密,而自己的行动,则促使十年前的病人也卷入了自己暗藏危急的生活——儿子离奇失踪,婚姻走向破裂,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
         两条故事的主线交错着向前发展,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们见到的不仅仅是疯狂的嫌疑人,而是居住在他们肉体里面的那个受到伤害却没有复原、走向腐烂的痛苦的灵魂。
         15岁冷血少年约瑟夫,是患有产后忧郁的母亲永不待见的无辜的儿子。他希望获得爱,却不知道爱究竟是什么。他的姐姐是唯一照顾他的人,孤鸟般的依恋,让畸形的错觉变成了他举起屠刀的理由。他最后死于自己对姐姐的单纯的爱,但是他已然不是那个简单和自卑的自己。
         患有血友病的孩子本杰明,从出生起就离不开凝血因子,父母的争吵,让他以为这是他的错,他把自己的病,当做是自己与父母没有血缘关系的某种证明。因为这种自责的情节,他陷入了一个疯子的胁迫之中,他终于明白,父母的爱是无言的眼神,他试图传出求救的信号,一次次,向沼泽的岸边抓去……
         而绑架案件的元凶,则是埃里克十年前就面对过并且因而失去自己研究的一个女患者。她屡屡犯案,却没能得到重视,她的创伤,在被试图揭开腐烂的表层的时候,因为惧怕和痛苦,而咒骂着帮助她的人掩盖于栽赃之下。这个创口,最终演变为吞噬曾经的病友、伤害自己过去爱人、让自己走向万劫不复的巨大黑洞。
         小说中,作者借用心理学家的解释,为我们描述了“老木屋”的概念——一个曾经伤害过你或者你伤害别人的地方。过去风干在时间中,破旧的心门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潘多拉的故事在这些疯狂的精神病人身上上演,保有冷静和正义的主人公们,在艰难和困境中,依然怀有最后的秘密武器——爱与希望。
         故事最后,冰雪世界漫长的冬天就要来临的时候,我们找到了真相。本杰明也终于在自发性脑出血和弥漫性出血要了他的命前,回到了家庭中。我剧透了一点点,没有告诉你凶手是谁,也没有讲全每一个人物和细节。但是我希望,如果你爱推理,能够读读它,因为它如此冷酷和真实;如果你爱故事,能够读读它,因为最后的最后,你能找到爱和希望。
         别了,老木屋!故事结束,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应该结束,彻底,结束。
         By林怿
         2012年8月25日17:35:12
         写于蓝牙小筑
  •     从马丁.贝克到亨宁.曼凯尔的瓦兰德系列,从冰岛的英格里达松到近年身死后成名的斯蒂格·拉森之“千禧年”系列,似乎欧陆的悬疑作在中国引进的除了英国和西班牙,大部分便是瑞典、挪威、芬兰这样的北欧系,而像德、法、意这些文学与小说的滥觞之地在中国的出版却并不具足,这是十分令人困扰的问题。
      
      大概要在小说书写的模式上找出共通点来并非难事,上述的几个系列作者均不吝惜让笔墨在多位角色的视线与行动上并进描绘,大概为警察类推理悬疑小说树立了一个了不起的范本的马丁.贝克系列不就屡屡使马丁.贝克只沦为一个串联全作的联接吗,喜欢马丁.贝克系列当然也就是喜欢作者的描述笔触在那些完完全全的不同个性警察间的切换,好像《水浒传》这样的人物志。
      这样的书写当然与第一视角或者单线制运转的写作方式对立,北欧作家热衷于全知的书写模式,如果这种书写方式在亨宁.曼凯尔和英格里达松身上还不算太明显,那么“千禧年”和《催眠师》这样的作品就完全是离雷蒙.钱德勒、劳伦斯,卜洛克、金庸的模式十万八千里了。
      
      北欧的作家擅长人物的刻画,喜欢将不同面貌的苦难借不同面貌的个体展现陈列,当然,我们了解,智者如钱德勒,滑头如卜洛克,他们从深谙通过某特定个体眼光去观望一整个零落世界的努力,如同武侠世界的金庸,这样的小说家们在小说技法上是脱俗的,他们晓得让你在一部小说中只要将自己替换成书中角色一次就好了,我是说,替换一次就够了,一次就足以去观望一整个包容而冲突的世界了,一次就足以有办法说成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这是《大眠》在做的事,是《每个人都死了》在做的事,是金大侠的书写方式。
      
      喜欢让读者在一部小说里替换好多次,变身为心事重重的父亲、变身为哀怨而痛苦的母亲、变身为老当益壮的外公、变身为警察、变身为催眠师、变身为心理疾病患者,这是北欧悬疑惊悚小说在做的事,是《催眠师》作者这个我还不太熟悉的拉什.卡普拉在做的事,是施耐庵在做的事。
      吊诡的是,连北欧这个化身门派的“死对头”,卜洛克也曾有过完全像化身派的《小城》,金庸也有剑走偏锋的《天龙八部》。
      
      
      读完《催眠师》后,我问了妻子一个问题,小说中被催眠者在被催眠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创伤保护,将人格替换成物或动物是否在心理学得领域中是实际存在的,她因为读过相关课程,告诉我伪装、创伤保护是实际存在的,之后我又问了集体催眠的可能性。一直以来,我就对于催眠存在很深切的恐惧与担忧,精神层面的手术与实体外科手术的不同在于,他总多那么一层的道德伦理担忧,当然催眠的实质仅在于通过催眠师的技巧引导,让被催眠者唤醒精神掩体内的创伤记忆,但这种唤醒本身可能带来确知的结果还是可预期但不可控的结果呢?创伤释放当然有助于治疗,病因不找到,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但是是否要考量被治疗者的心理承受力呢?催眠后的记忆恢复所带来的治愈成功与更行恶化的比列几何?好比,一个病人你坦白告之其病情之后,对他的健康是有利的还是会增加其内心恐惧度,将其推向相反的境地。
      
      小说关注的问题不少,虽然大多数是浅尝辄止,但作者本书的话题性透露出我上一段落的意思。回到小说文本本身,这个北欧门派中的一员,即晓得如何因循传统,也懂得让人物找到一个除了生活本身处境描绘之外的特异话题,算是别具一功吧。
  •     最近偏爱悬疑推理,或许是因为平淡的生活需要一点让人心跳的东西吧。
      
      今天终于又看完了这部《催眠师》,觉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也感觉到一点压抑。
      
      这本书是关于催眠的,以前很少接触催眠的人都对催眠抱有一种偏见吧。但是看完这部书之后,你可能不会这样想。催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分成好多层次,可以帮助人找到不敢面对的伤痛,可以让一个人认清楚自己,也可以让罪犯现形。书中的两个案件交错在一起,让人感觉到扑朔迷离,当你以为摸到罪犯的衣角的时候,线索又中断了。这样的过程让人看得既紧张又有点绝望。
      
      书籍带我了解了瑞典这个国家,这个福利化的国家,这个有点冰冷冷的国家,他们的警察机构,甚至是他们的饮食习惯。
      
      书中同时涉及到了医生和警察两种职业,都是特殊的职业,埃里克与约纳都是很好的医生与警察,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受众而在努力的工作,最后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或许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增加交流与了解吧。
      
      故事围绕着一个催眠师的生活展开,他放弃了催眠的技艺,却不得不再用,他陷入了危险,却不自知,他弄丢了儿子,无处寻找,他的妻子误会了他,没有解释。。。。
      
      真是千疮百孔的生活啊。
      
      但是最后对于儿子的热爱,对于妻子的感情,他开始奋斗和寻找,去争取警察的调查,走进自己痛苦的回忆。那一段一段追踪的片段,一度让我紧张的喘不过气来。再最后,父亲为了救助儿子舍弃自己的生命,而恰恰是儿子的救生圈拉住了父亲,才救回了父亲的生命,这一刻,曾经有些淡漠的家庭与生命终于又息息相关的有了联系的一点。
      
      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之后,虽然生活依然没有结束,痛苦依然存在,但这就是生活吧。与痛苦相生相伴,才更加体会到幸福的甜蜜滋味。
      
  •     小说在西方本来只是上流社会的娱乐,在中国也只是知识分子阶层才能接触之物。随着时代发展,平民大众在满足于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倍加渴望。需求诞生供给,因此出现了很多足供平民们阅读,满足他们兴趣的作品出现了。对于大众来说,追求的不是现实主义,也不是浪漫主义,更不是意识流与心理剖析。娱乐性是此类小说最大的追求。能够在阅读的瞬间得到最大的满足感,这便是适合大众的小说。充满了解谜元素的推理小说就此诞生,从莫格街凶杀案到福尔摩斯,再到阿加莎,奎因等。以欧洲与北美为中心,以解谜为乐趣,以杀人为卖点的推理小说风行起来。推理小说需要缜密思考的逻辑,还需要惊人的诡计与展开。有些人可以从中获得快感,有些人则不喜欢。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于这类小说逐渐没有了兴趣。推理小说逐渐在欧美失去了市场,推理核心也逐渐转移到了日本,日本进行加工改进之后进化成了新的形势。此时,欧美这边的悬疑小说和惊悚小说逐渐兴起,取代了推理小说的地位,就悬疑和惊悚来说,本来只是元素,运用于各种作品中,而将他们作为主要创作方式则成为了新的小说形式,悬疑,puzzler,使人困惑。惊悚,Thriller,使人毛骨索然。这无疑是能获得最大娱乐度的作品类型。悬疑小说需要一条线索从头到底的冒险,惊悚需要营造氛围造成心理幻境。而进入到21世纪以后,悬疑,惊悚,推理中的犯罪逐渐没有了那么清楚界限,逐渐汇集在了一起。如今大多数欧美畅销小说都是如此。而这些要素也是吸引人们的关键所在。
      
      本作的舞台并没有放在熟悉的美国和英国,而是放在了名不见经传的瑞典。不同于以往的背景到底会呈现怎样的情节,很令人有兴趣。实际上,北欧小说着实不少,而且还有已经消声灭迹的古典推理。就文风来说,比起英美小说,北欧小说略显粗糙,这可能跟语言习惯有关。所以北欧的硬汉小说非常有味道。从结构来说,作品可以说相当出色,不同于某些单线程叙事冒险的小说,本作在结构方面可以说是大做文章。首先有三个视角,两条线索。随后还在线索中加入了日本元素,结合舞台背景融入了一些具有犯罪小说特征的社会性。却又不破坏本身的娱乐性。作者的构架可谓不俗。催眠医生埃里克,妻子西蒙尼,警察约纳,这三个都是主角,作品大部分时间都以三人不同的角度叙事。这是现代悬疑小说的写作技巧,在恒定不变的一段时间,分别以不同视角叙事,他们有可能在截点相遇,也有可能在前面的截点相遇。通常某个人物视角叙事结束的时候会留下一个很大的悬念。两条线索分别是约瑟夫全家人被杀与埃里克儿子失踪两个事件。这两个事件相互进行,让人误以为两起事件相关,随后展开调查,找到一个线索然后触发剧情,再找到另一个线索继续触发剧情的发展模式。作为线索的重要之物除了埃里克开始就埋下伏笔的回忆,还有就是口袋妖怪。一个是核心重点,一个是有趣的嚼头。
      
      首先简要说明一下剧情,15岁少年约瑟夫家人遭到残杀,只有他生还,医生埃里克打破不再为他人催眠的誓言对其催眠,得知少年杀死全家真相,某日,约瑟夫逃出医院。紧接着, 埃里克的儿子失踪,两件事不谋而合。在寻找儿子线索的时候发现了儿子喜欢的口袋妖怪,一切都指向了一个叫做吼鲸王的神秘口袋妖怪。口袋妖怪是任天堂的掌机游戏,说实话,我是看到标题中有口袋妖怪才看的这本书,作为资深口袋迷是在难以抵挡这种诱惑。可以看出口袋妖怪在欧洲的影响力。循着口袋妖怪的线索发现了外貌符合吼鲸王的人,其实吼鲸王另有其意,后期吼鲸王成为了破案关键。这里不剧透了。作者用口袋妖怪动画的主角皮卡丘来夸奖孩子的勇气,这说明游戏并不只是玩乐,同样能够促进孩子成长,这也与暗含主题有关。
      在追寻谁是绑架凶手的时候,埃里克开始回忆,这个占了将近80页的篇幅。就是他为什么不再进行催眠治疗的原因。在这回忆里有很多重要人物,可以说回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关键。插入的位置与起到的效果很好,而且又引申出了另一个暗藏主题。凶手就在回忆当中,大家可以猜猜看。顺着这两个线索最终找到凶手,展开决战,决斗是欧美小说管用的手法,绝对不会华丽,但可以感到暴力。在最终决斗之前,约瑟夫杀人案也告一段落,根源同样在于所说的第一个主题。从逻辑上很难想象15岁的孩子有气力杀人碎尸。不拘小节,这就是悬疑小说。
      
      瑞典是福利最高的国家之一,全民从出生到死亡都享受福利。很多人认为那里是天堂。可是有光就有影。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物质文明的背后,精神文明是否高度发达呢。本作虽然是小说,出自灵感来源于现实,作者又没有选用美国当背景,而是选择了熟悉的本国瑞典来看。最起码很有参考价值。瑞典人民的精神绝对有问题,埃里克和西蒙尼都出轨过,一个是和实习医生,一个是和画廊同事。虽然西方倡导自由恋爱,但是结婚之后,甚至都有孩子之后还会做这种事就显得没有责任感,没有底线了。只考虑到自己,轻视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误入歧途,不仅跟小流氓们混在一起,受到欺负也不敢声张。同样,约瑟夫也遭到了父母不公的待遇导致心理畸形寄托于姐姐,将全部压力转换为对性的追求,最终导致悲剧。瑞典的年轻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不懂得关心孩子,他们只有到失去的时候才会想到家庭,在儿子失踪的时候,西蒙尼就散苦恼,就算想转移焦急的情感,也不该和其他男人上床。可以理解这是种逃避,但逃避就是不负责任的代名词。为儿子注射的从来都是父亲,西蒙尼什么也不管,她是个合格的母亲吗?瑞典对于家庭,对于子女的问题存在很大漏洞,尤其是那条关于父母和儿女相处时间的立法更显无情。此外精神病院从N家减少到3家,那是破产吗?我看是医生不负责任的行为,他觉得病人可以出院,其实病人根本没有痊愈,医生自以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机,医生并没有责任感,他们只有脑子没有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心出发,如果将家庭,治疗都看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那么你们就只是机械,即使福利再高也是行尸走肉。家长要从心里关心孩子,医生要从心里关心病人。而不是一味地完成任务,职责。瑞典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精神文明反而在后退。虽然还没有到达东方某个大国道德沦丧的程度。如此以往,恐怕不远了。
      
      悬疑小说通常都是一条线走到底,缺乏情节的惊人展开。但他们却能一直依靠悬念吸引着读者读下去。本书也不例外,从中期开始悬念丛生,一个接一个,直到最后几十页揭开谜底。这也是现代人最追求的爽快阅读感。作品本身的结构如我所说很不错,是本出色的小说。反应的一些瑞典社会问题也具有犯罪小说的特征。元素应用丰富,独特背景恐怕是它脱颖而出的最大原因。
      
  •     在现今很多的职业之中,催眠师这个身份毫无疑问地很是让很多门外汉的人们好奇不已。三百六十五行之中,催眠师这个岗位当仁不让地可以归结为是新近推出的一项职业。对于催眠师这个身份,我相信很多的人们对它的品评肯定是众口不一。有人肯定对此深信不已,有人可能对此嗤之以鼻,有人可能对此半信半疑。然而,不管各个情况的结果如何,我个人还是对于催眠师这三个字的称呼很是的崇拜和好奇。
      
      无独有偶的是,我新近刚读到了一本出自于瑞典作家的悬疑类虚构小说《催眠师》。这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文字内容颇有特色,故事包袱一个接一个地抛出的不错的小说。置身小说之中的显然就是主人公身份便是一名职业催眠师。
      
      作为一本小说的看点,我个人以为有如下的几处值得关注。首先,本书的故事情节真的构思比较得精巧和恢弘。事实上,个人以为轻巧的一大要点需要的是小巧的集合。然而,这本厚实的悬疑作品却时刻彰显着不一样的巧中有大的特色。由催眠师埃里克因为自身职业身份的缘由,我们逐一看到的是一个身心疲惫却又依旧不断前行的催眠师的努力行进路线。在本故事之中,主人公埃里克的着墨点尽管看似不多,但是却时时刻刻地又在潜移默化着对他加以刻画。尽管他是一个主人公,但是外国文学的一大特色非常鲜明地展示着这个主人公非常整体性的人格形象塑造。他不是一个大英雄,但是他却同样有着一颗除恶护正的热心;他不是一个好男人,但是他时刻地一自己的方式爱护着自己的妻儿;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催眠师,但是他却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地运用专业的技术来发挥自己的催眠特长-----如此一个多面体的主人公形象就此带领着书外的你我见证了恐怖的凶杀案,并且如何查疑解惑地找寻被绑架的儿子的经历。于我读者的角度而言,这样的一个多面体的,有棱有角的人物描绘原本以往读到的大英雄形象真实和生动得多。其次,本书看似假单的一个恐怖异常的凶杀案件之中,却可以有如芝麻开花般地层层突破。在这其中的既有针对现实过程中的恐怖案件追踪,更有着催眠师自己逐渐得自我觉醒和斗志的重新振奋。于是乎,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发生于催眠师自己身上的影响着他随后的放弃自我的追踪探疑----一环套一环,却又是环环相连。本故事的内容也在瞬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和增色。再次,如此的悬疑小说之下,不仅仅是带领着读者们见证着催眠师的神奇功力,我们同样更是读到了众多的被人们埋藏于意识之下的阴暗面。也许彼此催眠师可以起到开导的作用,也许此时他会给自身带来灾难。毕竟,最阴暗的角落一旦挖掘而出,注定会有着更多的天崩地裂的震撼力。催眠师不好当,而催眠师又其实非常得重要。一名成功的催眠师其实很是可以给我们人类带来温暖,开导,解脱。事实上,《催眠师》这本小说本身其实很是给予人们深思的还在于自身内在的自省。与其压抑自我的掩饰,倒不如坦然地勇于面对。与其让自己变得被动痛苦,倒不如找个可以让自我的沉重得到疏通的渠道。人性的阴暗面我们不能忽略不计。透过这一系列的悬疑故事,我们也一同在作者的带领下,共同挖掘潜意识之下的阴暗面。无论是书中的罪犯又或是身为催眠师的埃里克其实都有着这样被深藏的一面。只不过罪犯们最终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摆脱这些阴暗而无法得到解放自我;只不过身为催眠师的埃里克最终可以成功地走出阴影,走向光明,走向温馨的家庭。
      
      催眠不易,但是我们书外的读者其实很是可以透过这本小说来自我分析和解读下自我。是不是我们也有什么收藏于内心的黑暗?漫漫人生之路我们又该如何坦然地面对曾经的这些阴暗而昂首前行呢!
      
  •   小说一开场,催眠术就派上了用场
  •   孤独,是这篇书评的向每个人所阐述的意境。但我想说的是何为“孤独”,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希望”,主人公不断的希望,而不断的希望的破灭,造成了“恐惧“造成了“孤独”,”孤独“过后又是”希望"...................,正如宗萨仁波切所说的,构造出我们轮回的苦.,你能想象出自己把自己捆绑在一张自己不想逃脱的网里面,不断的捆不断的编织这苦的因,收获苦的果
    书评中提到“我曾经是那么迷恋阳光,想让阳光驱散一切阴霾,可是我终于明白了,黑暗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再也无法在黑暗中入睡,因为我在黑暗中才可以看清一切。 ”我觉得不错,李小丢,是你自己写的吗,不介意我收藏一下吗
  •   是哈,是我写的,如果是引用的部分都会说明的
  •   真辛苦啊,好长啊
  •   鉴于你写的这么长这么用心我就不提兔子肝神马的了
  •   看標題來的
  •   好喜欢你的字字句句.
  •   只开了台灯一小盏,细细读读你的字,继续追你的书评
  •   最近被同人剧逼得精神崩溃╮(╯▽╰)╭
    放了那男孩——
  •   我也一直琢磨不透如果诶弗里神经正常的话,为什么要咬那个女警官,咬玩还笑。我一直在结局期盼着看到她的告白,但是没有,而且彷佛她又很正义的出现了。这让我很不解,而你的猜想,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而让作者有机会进行故事的延伸。诶福林也许会成为第二个lydia
  •   不小心被你剧透了。
  •   平淡的生活需要一点心跳,比如读《催眠师》
  •   在一个寂静的深夜读过《催眠师》
  •   恩 很适合夜晚读的书 当时读的时候走哪带哪的一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