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都文化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国硕  页数:219  
Tag标签:无  

前言

  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郑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纂的“郑州历史文化系列研究丛书”,现推出专著十种,即将印行,要我为此写几句话。我了解了这一规模宏大的系列研究丛书内容,在欣幸之余,重温了一些有关的历史、考古文献,不禁感慨系之。  “郑州历史文化系列研究丛书”包括《郑州古代都城》、《郑州商都文化》等十部著作,都是在学术上非常有前沿意义的。大家记得,过去长时期以来,学者间以及社会上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成见,认为郑州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相对晚起,虽然西周初年曾封有管国,年祚也甚短暂,更谈不到这里作过王朝的都城。将郑州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乃是郑州商城这一重大发现经过多年研究论证的结果。看过1993年8月“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研讨会”和2003年11月“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座谈会”与会专家的倡议书的读者,都会对这个历程有深刻的印象。  和学术史上许许多多的重要发现(或发明)一样,郑州商城遗址的研究认证也经历了复杂的曲折历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之初,考古学者已在郑州发现早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遗存,随后不久便找出了城址。然而,郑州商城的巨大雄伟超出以往所能想象,甚至一时在学术界引起质疑和争议。只是由于发掘和研究的学者坚强的毅力,大量证据不断被研究和发掘出来,这才终于获得学术界的公认。

内容概要

本书以历史文化的角度和视野,利用大量的考古学材料和文献材料,参考生态学、建筑学、古文字学、古都学、民族学、社会学以及科技考古等研究成果,在论述商王朝历史和都城、确定郑州商都文化之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郑州商都的确定、郑州商都的建造、郑州商都文化的源流、郑州商都的文化面貌与文化特性、郑州商都与商业文化、郑州商都文化的地位与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有关商族的起源地、迁徙路线及商族的得名,如何确定商代有何都城和商代都城的始建年代,郑州商城的都城性质与延续年代,郑州商都与其他商都的关系,郑州商都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郑州商都文化的来源、形成及其文化特性,郑州商都商业的形成,郑州为中国大古都的必然性、郑州商都文化之世界文化遗产属性等焦点课题,作者都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  本书对史学、考古学、文化和地方史志工作者、文史爱好者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郑州商都文化以及夏商考古与夏商历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商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一、商族的起源  二、商族的迁徙  三、商族的强大与殷革夏命  四、商王朝的发展 第二节 商王朝都城  一、如何确定商代都城  二、依据文献材料确定的商代都城  三、考古发现的商代都城 第三节 郑州商都文化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  二、商文化  三、商都文化  四、郑州商都文化第二章 郑州商都的确定 第一节 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确定  一、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  二、郑州商城的确定 第二节 郑州商城的性质  一、郑州商城的都城性质  二、有关郑州商城为何王之都的争议  三、郑州商城为商代前期都城  四、郑州商城为商代前期的主都 第三节 郑州商都的延续年代  一、从文献记载核计的郑州商都年代  二、从考古发现推定的郑州商都年代  三、碳十四测年确定的郑州商都年代第三章 郑州商都的建造 第一节 郑州商都区位的择立  一、天下之中  二、优越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郑州商都的规划与布局  一、郑州商都的规划设计  二、郑州商都的布局 第三节 郑州商都的营建  一、宫殿区和一般居民区的营建  二、城垣与护城河的营建  三、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立 第四节 郑州商都的军事防御体系  一、都城军事防御设施的多重性  二、都城外围军事防御屏障的倚重  三、都城周边地区方国军事重镇的设立第四章 郑州商都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郑州商都文化的来源  一、下七垣文化的产生  二、下七垣文化的性质 第二节 郑州商都文化的形成  一、夏末商初诸文化在郑州地区的汇集  二、二里岗文化在郑州地区的形成 第三节 郑州地区的后商都文化  一、商代后期文化  二、两周文化  三、汉以后文化第五章 郑州商都文化面貌与文化特性 第一节 郑州商都文化面貌  一、王权政治  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三、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  四、繁荣的手工业  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郑州商都文化特性  一、郑州商都文化的先进性  二、郑州商都文化的融合性  三、郑州商都文化的辐射性第六章 郑州商都与商业文化 第一节 商族的得名与先商时期的经商活动  一、商族的得名  二、先商时期商族的经商活动 第二节 郑州商都的商业经济  一、郑州商都商业的形成  二、商业经济在商代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节 商业文化在郑州地区的形成  一、专业商人的出现  二、两周时期郑地的商业文化第七章 郑州商都文化的地位与价值 第一节 大古都文化  一、大古都的涵义  二、郑州为中国大古都的必然性 第二节 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从世界文化史看郑州商都文化的价值与地位  二、郑州商都文化之世界文化遗产属性附录 郑州商都文化发现大事记主要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在夏代国家制度的基础上,商王朝建立起完整的国家机器,机构组织不断趋于完备。在官僚管理体制上,商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商王之下,有地位高、权势大的卿相,常伴在商王之左右,如汤时期的伊尹、仲虺,太戊时的伊陟、巫咸,武丁时期的傅说、甘盘等。在卿相之下设立“多尹”、“百僚”等政务官以及分管各项具体事物的“多臣”、“小臣”等职务。这些官僚机构《尚书·酒诰》称作“内服”,包括百僚、庶尹、亚、服、宗工等;《大盂鼎》铭文作“殷正百辟”。商王朝制订了刑法。《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商代的法律已相当完备,《吕氏春秋·孝行览》说商代有“刑三百”,《韩非子·内储说上》甚至称商法有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其云:“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商代刑罚种类繁多。《荀子·正名》说:“刑名从商。”殷墟卜辞中有各种刑罚,如刖刑(断足)、劓刑(割鼻子)、宫刑(割生殖器或幽闭)、伐刑(砍头)等。传说商纣时期还有炮烙之刑、脯刑(做成肉干)、醢刑(剁为肉酱)等酷刑。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郑州商都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