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图饰的文化判读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湖北人民  作者:萧兵  页数:4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不懂得饕餮,就不能理解殷商”——也很难理解中国文化。民以食为天:饕餮是粘连着“饥饿情结”的食欲原型,与“贪婪”无干,却与“夸富宴”(poltach)、人祭或“食人之风”等有紧密联系。作为暴力话语,饕餮纹炫示权威,镇辟邪魅敌恶和“文化他者”。所以,一方面,要用猛虎、藏獒、鸱鹗以及猛兽化的牛羊等为母型,“吞人未咽”,“食人从首始”,必要时还啮食自己,“反害其身”;另一方面,又跟妖魔化的敌方英雄(例如蚩尤)叠合,就像“宙斯盾”那样防身御敌,跟古希腊的墨杜萨之首,古印度的(被自己吃得只剩下面孔的)克提穆卡趋同。这样,就决不能像高本汉、夏鼐们那样将其泛化为“兽面纹”,也不能像华西里耶夫、林巳奈夫那样将它抬高成上帝或太阳神,还不能像艾兰等那样把它看作敬神或自我牺牲的祭品,尤其不能如张光直般说它是帮助巫师升天的“另我”或动物助手。

作者简介

萧兵,原名邵宜健,1933年11月生于福建福州。现任淮阴师院、华中师大中文系、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吉林师大东北文化研究所教授。已出版《楚辞研究》、《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四大小说的人类学趣读》系列著作20余种。曾获中国图书奖、江苏省优秀社科著作奖等。曾赴美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及大陆30余所高校讲学。曾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国务院专家津贴享受者,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以及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饕餮的名称、音义和性格  ◇饕餮(纹)的意义和功能  ◇饕餮,“名从旧有”,其合理性  ◇“饕餮”之名具有不可替代性  ◇由“饕餮”的读音讲到其性格  ◇饕餮是食欲原型意象  ◇饕餮甚至吃自己  ◇“克提穆卡”:自食其身的饕餮  ◇饕餮与祭牲、祭仪  ◇饕餮不是“图腾”  ◇饕餮也不是上帝、天神或祖先神  ◇饕餮是太阳神、月亮神吗  ◇饕餮之眼:佳目对邪视第二章  饕餮纹的识别符号  ◇特殊的额鼻纹  ◇扉棱纹与“尺木”  ◇◇:菱形纹  ◇“篦形饰”  ◇戴“辛”与戴“干”  ◇蚌贝纹,或“类贝纹”第三章  牛面饕餮,吃牯脏与“poltach”  ◇饕餮是有母型的  ◇羊和牛,最常见的饕餮母型  ◇牛和牛头角的巫术功能  ◇崇拜牛又剽椎牛  ◇饕餮为什么多戴角  ◇吃牯脏:聚餐与分食的必要性  ◇“夸富宴”与大酺  ◇“饕餮”之余的性狂欢  ◇“送礼”的喜悲剧  ◇宴后的炫示第四章  “人面饕餮”,猎头,小“神面”  ◇“人面饕餮”  ◇蚩尤的形象  ◇人面的“兽面化”  ◇中国上古艺术:动物本位?人本位?  ◇方鼎“四人面”之意蕴  ◇原始“人面”或“神面”  ◇人/神/鬼/兽面  ◇车马“人面”护饰  ◇猎头与饕餮  ◇可做参照物的“石敢当”  ◇饕餮纹为什么没有下颌骨  ◇青铜人面饰  ◇吞口:葫芦与虎面第五章  饕餮与蚩尤的化形  ◇蚩尤是饕餮的人间版  ◇饕餮与蚩尤的叠合部  ◇蚩尤与“开山”  ◇“蚩尤:饕餮”与龙螭、鸱尾、夔鼍  ◇蚩尤与鼓  ◇蚩尤与蛇虺  ◇蚩尤是枫木之神  ◇鸱鹗与“蚩尤:饕餮”的纠葛  ◇蚩尤制刑作兵与锻冶神秘  ◇饕餮与蚩尤的造型  ◇蚩尤化为水虫第六章  “犬面饕餮”与“吃人食己”的藏獒  ◇饕餮即“狍鹗:穷奇:蜪犬”  ◇神犬“盗谷种”,兆示丰饶  ◇“穷奇”与“狗:犬”的语音分析  ◇作为祭品的犬与饕餮  ◇引魂之犬  ◇军犬藏獒与军帅莫敖  ◇蚩尤或变“猰貐”、天狗  ◇夏文化的“犬面饕餮”  ◇二里头铜饰牌用什么做母型  ◇犬与饕餮的“吐舌”  ◇“龙面”或“龙化”饕餮  ◇神犬化为“龙首”第七章  虎面饕餮与《猛虎食人卣》  ◇猛虎作为神灵  ◇虎的造型  ◇《猛虎食人卣》:完形饕餮  ◇虎图腾的庇佑与示威  ◇《食人卣》:猛虎的拥爱或人虎交合  ◇衔人的虎口:生死通道  ◇“动物伙伴”和“吞食:通天”理论  ◇“动物助手”扩延到饕餮与面具  ◇是“驯兽表演”而不是老虎吃人  ◇张氏理论的强大影响与质疑第八章  人与猛兽,吞噬与牺牲的多元观  ◇被兽吞吃:“自我”与“他我”的合一  ◇“甘人虎口”:双兽夹噬“牺牲”  ◇美洲:猛兽与人关系的复杂性  ◇吃人肉:牺牲被“人神共享”  ◇吃人被“合理化”:安抚与欺骗  ◇中国人和神一般不吃人肉  ◇献食人牲的种种解释  ◇“神虎”吃人牲的辅证  ◇青铜利器上的猛兽食人  ◇被吃的“文化他者”的族属  ◇文化他者被污蔑为“鬼”且加攘逐  ◇猛虎吃鬼也吃旱魃第九章  饕餮(纹)前身或源流及分类  ◇饕餮与泛太平洋文化  ◇“剖分重整”与“兼体造型”  ◇饕餮纹与“肥遗龙”  ◇饕餮纹与东南亚木雕  ◇饕餮纹与西亚、中亚人/兽面  ◇饕餮与中亚“野兽艺术”的可能联系  ◇饕餮与胡姆巴巴、戈尔贡一墨杜萨面具  ◇高庙文化的“前饕餮纹”  ◇新寨彩陶上的“前饕餮纹”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前饕餮纹”  ◇最“近切”的“玉版”准饕餮纹  ◇小“神面”的过渡作用  ◇良渚/二里头柄状饰  ◇良渚“獠牙女阴”神人兽面  ◇饕餮“源流”之小结  ◇饕餮的分类问题  ◇“完形饕餮”

章节摘录

插图:(3)某些识别符号选择或带随机性,但是,“图腾”,应主要指跟氏族有假想血缘联系的动植物或无生物,亦即“非人类祖先”,一般的自然物、尤其动物崇拜,不一定是“图腾”,认同某种动植物为“祖先”,而没有交媾一授孕情节者,最好只称为“动植物祖灵”。(4)还要考虑其是否具备一系列的社会性制度或规则,例如有关此种“非人类亲属”的饮食、婚姻等行为禁忌(taboo),以及特有的徽识、图绘、仪式、乐舞,等等。所以,饕餮为人们崇拜的图腾物,等等说法,也很难为人所接受。它并没有被商周人看做有异于他者的识别符号,也不是“假想血缘祖先”,更没有这种混形动物与人类婚媾、授孕之类神话传说。跟“玄鸟生商”、“姜嫘履迹”完全不同——即令是后者,也只是在特定语境里,鸟(殷商)、龙(夏周)才被祀为祖灵,而非所有时空中,龙凤都充当“授孕”的图腾;它们有时还会“异化”或“怪化”(例如引起风灾的“大凤:鹏”,“变态”或“畸形”的“龙子”蛟螭等等)。况且,虽说“周袭殷制”,究竟自“夷夏东西”分途以来,商周无论在所处地域、社会结构、历史发展和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周人断不至于把“殷商图腾”当做“精神祖先”,而令人无从“识别”。

编辑推荐

“饕餮”是中国古代最为神秘、最有个性也最难诠解的图饰,决不能泛化为“兽面纹”。 您想不想知道: ——它为什么“吃人”而又不吞咽,甚至于自己吃自己? ——它跟藏獒,跟“吃尽一切”的克提穆卡(Kirttimukha),跟古希腊的“宙斯盾”有相似之处吗? ——它吃人,是为了帮助巫师通神、登天,或者使“自我”与“他我”同化吗? ——它是专家们说的图腾、祖灵、太阳神、月亮神或者上帝吗? ——它跟受尽污蔑,化形公牛、鸱鹗、龙螭的南国英雄、神秘的锻冶师兼兵神蚩尤是什么关系? ——它跟“猎头”、食人之风、夸富宴(poltach)有关系吗? 翻开这本书,就能感受神话、传说、民俗的无穷兴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上古图饰的文化判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书的排版很喜欢,纸张尚可,偏薄,内有插图。
    是本专注于饕餮纹文化含义的书。
    遗憾的是,可能是书太厚了的关系,纸张用的是薄而软的那种。
    这样一本书纸张要是能好些就更好了。
    我期待着读这本书的收获。
  •   对上古图饰的精彩解读和分析,具有极自由的思想和深厚的艺术思考穿透力,值得一读。
  •   和艺术关系不大
  •   很赞,挺满意的
  •   喜歡~很不錯的書
  •   书本的内容还蛮喜欢,但是这个价格感觉有点贵了
  •   就是图差了点
  •   里面很多说明图案画的有点……就是一看就是对它了解的做研究的人画的,但绘画功底又不咋好,很多可能只不过是铅笔稿之类的,作为了解可以看看,但是实际的花纹绘制参考的话就不敢恭维了
  •   冗长乏味的引用、插科打诨的评论、杂乱无章的图片,这些就是这本书的全部。翻开书卷,读者犹如置身于信息的洪流之中,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抓不住。从虚空中来,往虚空中去,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这或许就是老年人心理的真实写照吧……

    作者萧兵教授大概真是很老了,回想当年,他在阐发《老子》和《楚辞》时是何等地意气风发、聪明睿智,而今,却只剩下了一派貌丰实瘪的颓态。岁月,果然不饶人啊……

    所以,“你应趁尚还年幼,在那衰败而绝望的时日还未到来之前,多多记念造你的神。”
  •   很好,图文并茂,解释图片背景也很详实,很厚的一本书
  •   萧兵的书比较耐读,这本书以饕餮纹为中心,以图像比较及图文互证为依据和线索,通过跨文化的观照,对迷雾重重的中国上古文化进行了非常有洞察力的揭示,在某些层面上可与国外某些学者(如林巳奈夫、张光直)等的著作相抗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