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研究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林家有  页数:368  字数:4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孙中山研究》在坚持阶级分析方法的原则下,借鉴了西方综合研究的理论,将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作为整体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更加彰显了孙中山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从而加深了对孙中山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位伟大改革家的认识,恢复和显示了孙中山作为中华民族伟大代表和时代巨人的形象。这是孙中山研究的巨大发展和超越。本书是第四辑。

书籍目录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振兴
存异求同与另辟蹊径——海峡两岸辛亥革命史研究的近况与思考
官方纪念与政治评述:新中国对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纪念
形象化的辛亥革命——从火柴盒贴看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辛亥革命前夕广东民间的女性观
上海橡皮股票风潮与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
三·二九起义后广州的社会氛围与广州光复
孙中山与梁启超辛亥革命论的比较
丘逢甲与广东咨议局
《孙文与日本有关人名录》解说
“创立合众政府”与联邦制理想
二元择一——孙中山与兴中会同仁对君宪革新和共和革命的取舍
孙中山“中华民国国父”称号的考察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英国及英国人之关系初探
孙中山两度由天津赴唐山、山海关的考证及“北方大港”、唐津运河计划的提出
孙中山的近代城市建设思想和实践
孙中山伦敦蒙难与清国驻英公使的撤换
试论孙中山的债务观——以革命举债和国家建设为中心
辛亥前后孙中山的“共和”心理
民国时期学人对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解读——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孙中山的发达国家资本论与公营事业之发展:台湾的观察
略论谭平山“科学的三民主义”
“闲话不闲”:《革命闲话》研究
《伍汉持烈士纪念碑》略论
1919—1936年国民党澳门支部的形成与演变
1903年孙中山在曼谷的活动——读泰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有关孙中山1903年访曼谷的资料
祖强自撰年谱
清末香洲商埠史料补辑
约稿启事

章节摘录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格局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对旧城进行改造?怎样把新旧城的建设结合起来?对于这些问题,孙中山提出了许多富有长远意义的看法。他关于近代城市规划、城市分区等城市格局的思想,领先于时代,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城市适应城市近代化的标志。孙中山已经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1917年《中国存亡问题》中,他谈到都市“当其未有计划,任意以延长之,则其形必成为不规则之状,其交通配列必不如意,其天然应有之中心与实际现存之中心乖离,统治改良,种种阻碍,皆由斯起”,他举例说道“试以中国之南京、北京、广州、汉口,日本之东京,比之美国之华盛顿,可以知其差异矣”。我们知道,华盛顿是在美国独立之后,经过政府规划,因政治中心而兴起的都市,而南京、北京、广州、汉口等,要么是首都,要么是省会,既是政治中心,同时又是经济中心,二者叠加,无疑会给城市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带来更大的压力。孙中山进一步指出,这些城市无规则的原因和后果是,“彼南京、广州、东京诸市,非故意为此不规则也,任其自然发达,以变田园为市街,由田园进而任意附益于都市,不由都市自立计划以取用田园,则其糅乱无纪,必不可免”。  对于城市规划,孙中山坚持“抵抗最少”和“获利第一”两原则。“抵抗最少”原则,“乃在未开辟地规划城市、发展实业皆有绝对自由”,公共设施及交通等都可以利用“最新利之方法建设之”。可知,“抵抗最少”原则,是在原有城市的基础上,另辟新地,建设新城,以减少与旧城的冲突,又可利用最新科学技术等研究成果来建设新城,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建设得最好。孙中山在计划建造东方大港时,欲建一港以与上海港区别,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如果改造上海港“须购高价之土地,须毁除费用甚多之基址与现存之布置”,孙中山认为“即此一层所费,已足作成一良好港面”。对于“获利第一”原则,孙中山认为“故凡规划皆当严守之”。在构想建设上海港时,他提出,“故创造市宅中心于浦东,又沿新开河左岸建一新黄浦滩,以增加其计划圈人上海之新地价值”。显然,孙中山的“获利第一”原则,主要目的在于城市更好地发展,提高城市的土地价值等。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孙中山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