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皇后

出版时间:2002-12-01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国)马特·里德利  页数:312  字数:204000  译者:范昱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以前从事动物学研究的时候,朋友常问我,怎么能够投入三年的时间,只专门研究一种鸟类?普通的松鸡难道还有那么多值得研究的吗?我的答案常令人觉得自负且刺耳:关于人性的研究虽有两千年历史,但所知仍然非常有限;人类除了稍微有点特殊,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哺乳类的一种;除非能够了解人性的演化过程,否则我们无法完全了解自己。
有鉴于此,本书前三分之一专论演化。此外,有关人性的探讨,也仅在这些篇幅加以论述。演化的基础相当重要,但对于基因运作提不起兴趣的人,演化这个课题确实有点困难。但请千万不要因此气馁。我小时候所受的庭训是,一定要先吃完正餐才能享受巧克力蛋糕,甚至到了现在,当我享用巧克力蛋糕时,仍然常有(但也故意忽略)罪恶感。如有读者觉得本书中后半部较易了解,因而跳过前段,直接吃“巧克力蛋糕”,我也可以谅解。
本书充满独道的见解,但其中极少是我的发现。科学家忙于研究,无暇发表他们的新发现,科学作家则常需探究他们的心灵,代为公诸于世,因此常自觉是智力的剽窃者。如以单独的章节而论,写作比我更出色的大有人在,但令我感到自豪的是,就全书而论,水准能够到达如此程度的人为数不多。我的角色即在综合各家的发现,呈献于读者面前。

书籍目录

自 序
第1章 人性
第2章 谜样的事物
第3章 寄生物的力量
第4章 期因的叛变和性别
第5章 孔雀的故事
第6章 多偶和男性
第7章 单偶和女性
第8章 心中有性
第9章 美人计
第10章 棋赛斗智
后 记 自我驯化的猿类

章节摘录

  纠缠复杂的河岸  其后几年,威廉姆斯的学说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名义重现,包含了许多纠结。大体上,依数学模式而言,必须获得特奖,彩券模式才有意义:同理,必须多少有一些扩散者获得生存,而且表现良好,性才能获得报酬,否则性只是白费力气。  由于受到这种限制,也由于多数物种并不生产必须飘洋过海的后代,所以彩券理论没有获得生态学者的青睐。然而还是直到贝尔要求提出彩券模式的直接证据时,这套理论才真的崩溃。贝尔根据物种生态和性的差别列出目录,试图找出生态的不确定性和性之间的关联(威廉姆斯和史密斯都或多或少暗示这种关联的存在)。他认为,由于气候变化较大,环境也比较恶劣,生长于高纬度、高地域的动植物,有性生殖应该更普遍;生长于淡水地区(淡水经常变化不停,有时干旱,有时洪水,夏天干涸,冬天结冰)比稳定的海水地区普遍;生长于环境混乱的杂草丛中的动植物,以及小型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情况也更普遍。可是贝尔的发现却完全相反。无性生物反而体型较小,而且生存于高纬度高地域、淡水和混乱的环境之中;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变化无常,物种数目无法达到饱和状态。结果,就连蚜虫和轮虫的性与恶劣时期的关联都成了神话。蚜虫和纤毛轮虫变成有性,不是因为干旱或寒冬,而是因为数目太多,食物供应不足。在实验室中,只要使它们过度拥挤,立刻就转换成有性生殖。  贝尔对于彩券模式的评断颇具杀伤力:  就算当成一种观念加以接受,它仍然经不起比较分析的考验。  彩券模式断言性最普遍的地方,事实上却最稀少,而且情形正好相反。在变迁环境中繁殖最旺盛的小生物,性居然成为例外;在稳定环境中,大型、长寿、生育缓慢的动物,性才是通则。  这种说法对威廉姆斯有稍欠公允,因为榆树/牡蛎模式至少还指出,榆树进行有性生殖,是子代对于生存空间的竞争激烈所致。1974年,吉思林针对这个观念再加以发挥,并指出许多与经济潮流类似之处。他说:“在饱和的经济体系中,分化显然有利。”他认为多数生物都是兄弟姊妹相互竞争,所以只要和兄弟姊妹稍有差异,生存机会就大增。改变父母赖以生存的做法比较有利,因为在原来生存的领域中,父母的兄弟、朋友早已采取相同的做法了。  贝尔仿照《物种起源》中著名的最后一段,称之为“纠缠的河岸”(tangled bank)理论:  纠缠复杂的河岸上面长满各种植物,小鸟在树丛中引吭高歌,虫子在潮湿的泥土中爬行。仔细想像,真是有趣:这些精致的物种外型各异,互相依赖的方式微妙之至,却都是一些定律的产物。  贝尔以钮扣制造商为例,指出相似之处。一位钮扣制造商没有竞争对手,独占了当地市场。他该怎么办?他可以继续销售钮扣的代用品,也可以增加钮扣的花样,然后鼓励消费者购置各种不同的钮扣,试图扩大市场。同样的,如果性机制能在饱和的环境中生产具有差异的后代,就可能使后代适应新的环境,进而避免彼此的生存竞争。他详尽研究动物王国的有性和无性生殖,结果认为“纠缠的河岸”是所有相关的性生态理论中,最合理、最可能的理论。  河岸派专家有得自大麦和小麦的充分证据:不同变种的混合,其产量大于纯种;植株一经移植,其表现就不如在原地之时,似乎显示基因比较适合故土;在新环境互相竞争时,移植或插枝不如(有性的)播种;性似乎提供了某种可变的好处。  麻烦的是,敌对的理论也提出同样的预测。威廉姆斯说:“如果一个理论的推论与另一理论的推论互相抵触。命运之神可真仁慈。”这是争辩中最尖锐的问题。一位科学家说,这近似于一个人要确定湿淋淋的车道,是下雨、喷水机或河川泛滥引起的。打开喷水机或观看下雨来确定它们都能淋湿车道,根本没有意义,这犯了哲学家所谓的“确定结果的谬误”。喷水机可以淋湿车道,并不代表车道就是它淋湿的。同理,纠缠的河岸符合事实,并不证明它制造这个现象。  目前,纠缠河岸理论已经没有热心的支持者。他们的主要困扰众所周知:如果没有损伤,性为什么要修补它?从牡蛎的观点来看,虽然一只牡蛎的大多数子代都将死亡,但他长大到能够生育,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若真如纠缠河岸论者所假设,基因与此有关,为什么就可以认定在这个世代表现良好的基因重组,到了下一代就会失败?纠缠论者可以有多种解释,但听来都像是特殊的抗辩或诉求而已。指出一两件个案证明性确实有好处相当容易,可是要提升到适合一切哺乳类、鸟类或每一棵松柏的通则,归纳出性确实有超越单性生殖两倍生产力的优点,却无人胆敢尝试。  实验上也有不利于纠缠河岸理论的证据。这个理论推断,子代体型小、为数繁多、彼此竞争的动植物,对于性有较大的兴趣。表面上,为性所做的努力与后代体型的大小无关。世上最大的动物蓝鲸,其幼鲸也相当庞大,重达五吨以上;最大的植物美洲杉,种子却微小之至,其种子重量和大树重量之比,约等于美洲杉和地球之比。然而两者都是有性繁殖。对比之下,变形虫以分裂方式繁殖,后代跟本身一样大,却是无性生殖。  贝尔的学生伯特(Austin Bun)以实际的观察,确定纠缠河岸理论是否符合实情。他的重点不在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而在基因重组的程度。他计算染色体的交叠数目,发现确有交换基因的现象。他以哺乳类为对象,发现基因重组的数量和后代的数目无关;跟体型大小关系不大,却和成就所需的时间有密切关系。换言之,长寿、晚熟的动物不论体型或生育能力的大小,基因混合比早熟、短命的动物频繁。依据柏特的衡量,人类约有三十次染色体交叠;兔子十次;老鼠三次。纠缠河岸理论的推论与此正好相反。  这个理论也和化石证据互相矛盾。演化生物学者在70年代就了解,物种的变化不大:经历数千个世代,物种还是大致相同,然后突然被别的生物取代。纠缠河岸理论抱持的是渐进的观念;如果理论正确,物种迁徙至能够适应的栖息地,每代都有轻微的变化,不可能经因数千世代仍然保留原姿状。物种的逐渐演变发生于小岛之上,或小数目的种类之间,原因略似于穆勒的棘轮效应:偶发的灭种或突变导致的偶发繁盛。大数目的种类,其性的过程阻止了这种现象,原因是新的差异发生,迅速扩散到整个种类。小岛的物种因为近亲繁殖,性无法发挥这种作用。  ……

编辑推荐

  里德利务求解释清晰、笔锋流畅、陈述简单明了的事实,而非固守乏味的了“政治正确”教条。这是本令人耳目一新的书。  ——理查德·道金斯,著有《自私的基因》  性是什么?性何以牵涉生物学上两大未解之难题……,里德利详细解释了这个错综复杂又引人争议的课题,立论清晰精确,趣味盎然。  ——《经济学人》  本书精彩检视了性如何演化、性为什么产生演化的科学论战,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无穷尽的演化纠葛……充分展现了创意与才智,令人赞叹不已。  ——《独立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色皇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红色皇后——性与人性的演变》爱丽丝遇到了飞速奔跑中的红色皇后,她奔跑的速度很快,可是因为周围的事物都跟着奔跑,所以看起来像是在原地一样,红色皇后说:在我们这里如果你想达到终点,你只有更快的奔跑才可以。人类历史和基因的演变也是这样的:我们和我们周围的环境(空气、温度、湿度、寄生虫、疾病等等)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这些环境也随之变化,是我们的努力便成了徒劳。这本书师承进化论思想,对于性的演变作了透彻详尽的分析,生物学家们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科目的不胜枚举的翔实案例和研究,说明了性演化到今天的原因,以及这些演化如何影响了人们今天的行为。谈到性,难免会提及影响了人类发展方向的弗洛伊德,但是这本书不同的地方在于弗洛伊德从微观入手,观察一个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性如何对行为产生了影响,而这本书则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了人类发展的漫漫几百万年间,性或者说基因的选择如何造就了今天的饮食男女。阅读的快感很多时候并不来源于学到了多少知识,简单的说这本书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今天的人性都是基因演化的结果。但是乐趣在于读的过程可以了解很多那些被生物学家们称为“进化史上的丑闻”的稀奇古怪的生物,它们构成了今天这个纷繁的世界,然后给予些许暗示:我们的祖先也来源于这样的基因,所以我们注定是如何如何的。比如说:男人易变都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都是那些广撒网的男人们留下的后代,那些不撒网或者撒很小网的男人的后代都被进化掉了;女人太容易变心,是因为男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找不变心的女人为他们抚养后代,因为这种情况下后代的成活率比较高,所以我们都是中规中矩的女人的后代;男人热爱政治,热衷于权利,是因为女人喜欢这样的男人(就如同原始社会里面女人倾心于能够达到野味的男人一样);而女人爱打扮实在是生物进化史的意外:因为大多数生物都是雄性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招揽雌性的注意而不是相反,但是这又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现实,那是因为人类其实是多偶制的,多偶就意味着竞争,竞争总是需要一些伎俩的。这本书翻译得还不错,语言活泼,也好懂,闲来无事,可以随便翻翻。文章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3b73a0100dn0i.html
  •   不错的书,把科学写得像小说一样,不得不佩服外国的科学工作者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感情的出轨也不是完全能受道德的控制的,呵呵,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   科学性强,又像侦探小说一样,是一场思想上的探险之旅。呵呵,可以部分地颠覆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我是教医学的,对于性的进化很感兴趣。于是定了这本书。不过,可能是翻译的缘故或者是作者写作语言的因素,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的,毕竟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跟我们中国人不同,但很多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如果用心来读,还是颇有收获的。如果您也对进化论感兴趣,不妨试读此书。有一个小问题就是书的装订不是太好,读了几十页之后,书背开胶,有几页已经脱落了,有点可惜。
  •   这本书不错,内容相当丰富。对于一些问题介绍了许多不同的、相对的观点。(尽管只是细节上的不同),不想其他作者的书,一般只介绍一种观点。对于那种观点正确,当然现在还难有定论,不过作者的观点可以看得出来。也因为此,读者看的时候需要注意,完整的看,才能体会。如果断续的看,往往会接受一些作者要否定的观点。
  •   从进化和基因角度理解的性
  •   很棒的书,值得看第二遍
  •   进化始
  •   这本书是翻译的英国人的作品,原书应该是一本很好的书。但是不知是本人无知,还是翻译存在某些问题,有些地方看了觉得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又见不到注释,令人费解,例如:1.达尔文的(进化论),众人皆知,这本书却从头到尾是“演化”“演化”的,如第28页:“达尔文以来的演化学说”、第56页的“演化论”“演化论”。2.第41页:“镰型细胞性贫血突变,只有该突变细胞复制两个就足以致命”,两个细胞在人体内,如何寻找证实呢?3.63页“蕈类制造抗生素消灭细菌”、“细菌和蕈类的竞争”、64页“专谈病毒、细菌和蕈类,它们是大多数疾病的起因,擅长侵入细胞。蕈类和细菌的目的在于吃掉细胞”,这些地方的“蕈类”,对吗?4.67页“白血球大约有一千万种”、“因为人体空间有限,只够容纳数百万个相同的细胞,或数百万种不同的细胞各一个。因此每一种白血球细胞平时只能保持有限几个”,本人也曾在显微镜下见过白血球,似乎也不是这么回事。总之,我看过这本书的感觉是:很希望见到另外的译本。
  •   书不错,可惜错别字太多,有些翻译也有问题,不信?看看封面的英文书名吧,少了个“of”。连弄个封面都弄不好,里面的错别字和有争议的翻译就更不用说了。可惜可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