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第二编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海文  页数:34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1949-1980)(第2编)》以平实的笔触记录了1949~1980年间党和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作者大多是亲历者、见证人,在再现一个个惊心动魄场景和叱咤风云人物的同时,客观冷静地表露了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本书要目:终生难忘的开国大典转播工作;召开八大前后片段回忆;朱可夫事件与彭德怀庐山罢官;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会谈记录;康生、曹轶欧与“第一张大字报”;林彪的卫士长不得不说;周总理在接到张耀祠报告之后;冒险上书——向毛泽东揭发迟群的前前后后;将“四人帮”押解秦城实录。

作者简介

  李海文,1943年12月生,山西临猗人。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到黑龙江省部队农场劳动锻炼后任中学教师5年。1978年到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工作,1979年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工作,任副组长、研究员、《周恩来年谱》(上)副主编。1998年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任《中共党史研究》副主编、《中共党史资料》主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百年潮》副主编。主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周恩来家世》、《周恩来之路——100个真实的故事》、《彭真市长》,合著《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世纪对话——忆法制奠定人彭真》等十余本书,撰写《审理两案的历史过程和经验》等三十余篇论文。

书籍目录

终生难忘的开国大典转播工作秦城监狱的由来召开八大前后片段回忆朱可夫事件与彭德怀庐山罢官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会谈记录“大跃进”在安徽毫县赫鲁晓夫与毛泽东1959年10月2日会谈记录从布加勒斯特会议到莫斯科会议康生、曹轶欧与“第一张大字报”林彪的卫士长不得不说周总理在接到张耀祠报告之后邓小平政治生涯的第三次低谷的症结何在冒险上书——向毛泽东揭发迟群的前前后后粉碎“四人帮”的实施过程临危受命,稳定上海将“四人帮”押解秦城实录审理林彪、“四人帮”两案

章节摘录

  功德林监狱秦城监狱的前身是国民党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地址在德胜门外功德林一号,故也称功德林监狱。这座监狱是民国4年(即1915年)建造的。1949年5月,华北社会部进驻北平。我当时在华北社会部二室任审讯科长,审讯科有三个看守所,分别由蒋孚民、田世昌和白世栋担任所长。我们押解着300多名犯人从河北平山县进入北平,进京后审讯科及看守所就设置在德胜门外的原国民党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这座监狱当时是由两个部门管辖,犯人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华北军区军法处关押的犯人;另一部分就是我带领审讯科管的犯人。犯人们由两个部门分别安置在东西监房内,各自管理。办公室也是一个院子分为东西两部分,各自办公。1952年,军法处搬走后,所有房屋全部移交公安部一局四处(执行处)。在“功德林”,我们面对的是简陋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同时担负着繁杂的和大量的工作任务。审讯室就设在监房,家属也跟着我们居住和生活在监房。1952年我们在“功德林”的大墙外边盖了一部分简易平房,作为监狱干部的家属住房。但由于数量很少,有一部分干部和家属还得住在监房中。随着预审工作的深入开展,犯人也陆续增加。除了我们审讯科入城时带进的几百名在押犯以外,以后又先后收押了一些“三反”、“镇反”等运动中清理出来的犯人以及一些专案犯人,监房愈发显得紧张。1954年以后,全国六个大区的战犯管理处撤销,全国除保留抚顺战犯管理所外,主要战犯多集中在北京的功德林监狱。此外,在这里还收押了一些外籍犯和特殊犯人。因此,当时犯人的管理问题成了预审工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首先急需解决的就是监房拥挤和管理上区别对待的问题。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我们所接管的功德林即国民党北平第二模范监狱是不合格的。整个监狱从结构到设施都非常不合理,处处都是为摧残人犯而设置的,体现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暴虐和不人道的本性。在这座监狱里没有放风场地,没有审讯室,也没有卫生设施,甚至连个说得过去的厕所都没有。每个监舍的面积很小,还不足二平方米。为防止犯人逃跑,整个监狱的外形呈八卦形,每个八卦角是一栋监房,全部是砖木结构,监舍的出口很少,每扇门都设在“八卦”的角上,反锁着,地面铺的青砖,监舍阴暗潮湿,再加上年久失修,几十年来风风雨雨,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每逢刮风下雨,我们更是为犯人的人身安全担心,甚至在夜里连觉都睡不安稳,半夜常常跑到监房里去查看情况。当时,很多要犯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有的犯人身体虚弱,如果管理不好,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我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思想压力也是很大的。这方面的工作是代表党和国家形象的,是讲政策的,讲人道主义的。而“功德林”的状况和条件远不能体现出这些,远远达不到党对犯人改造和管理工作的要求,这样的监狱是不能再维护下去了,我们确实需要建造一所能适应新中国公安工作和体现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现代化监狱。新监狱选址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诞生,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我们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要去解决。特别是美蒋反动派还很猖狂,空投特务、潜伏特务的破坏活动时有发生。针对当时的形势,公安部罗瑞卿部长亲自确定了建造新监狱的原则:监狱不要建在北京城里,离京城要远些,可以建在郊区或更远些的地方,甚至可以靠近山区、大同或内蒙古等边远地带。1955年秋,我当时担任公安部直属一处处长,主管预审工作。根据罗瑞卿部长的指示精神,我和当时的办公厅副主任于光文及秘书朱慧开始了为新监狱选址的工作。究竟在什么地方建监狱最合适,当时我们心中还是一片空白。所以我们决定先围绕北京城外的东、南、西、北方圆几百里去实地考察,哪里合适就选定在哪里。我们三个人每天清晨出发,带上干粮和两暖瓶茶水,乘吉普车在漫无边际的京郊大地上苦苦寻找着、观察着,这种寻找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但我们的行动是明确的,无非是远离京城的郊外或山区,以及有山有水又交通便利的地方。我们首先奔向北京南郊的周口店一带,走遍了周口店周围十几里的平原,以及方圆二三十里以外的平原山丘,凡是吉普车能开进去的地方,我们几乎无一漏过。就这样我们漫山遍野苦苦寻找了一个多星期也没有发现理想的地方。随后,我们改道奔向京郊的西山一带。在六爷坟周围,我们发现了一处比较理想的地址,这里山水幽幽,景色宜人,山上长着巨大成林的白皮松,山脚下是开阔的平原,绿草茵茵。这里的水质也很好,交通也比较便利,确实是建造监狱的一处比较理想的地方。我们当时很高兴,马上报告了部领导。为此,徐子荣、杨奇清副部长等领导都相继亲临此地视察,也都感到满意。但后来将要具体运作时,北京军区的领导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公安部在这里建造监狱距离军区的设施太近,不同意我们在此地施工建监狱。无奈,只好因此作罢。我们继而又转向京城北面的回龙观地区,继续为新监狱选址。经勘察,这个地区的土质很差,多是很厚的沙土层,这种土质不利于打地基,只好放弃了。经过大半年的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我们终于发现了一处比较理想的地方——秦城。此地位于北京西北远郊的昌平县境内,坐落在燕山脚下,与十三陵相连。南面是天然温泉小汤山,东邻陶峪口水库,西面是四通八达的大汤山。此地远离城市,一面依山,人口稀少,地理环境适于犯人的改造和关押。虽然当时比较荒凉,遍地荒山野草,野狼出没,但自然环境还是比较好的。这里的交通也比较便利,几条公路通向北京城里和远近郊区。我们经过反复勘察和研究,认为此地建造监狱是很合适的,后经罗瑞卿部长拍板,决定将公安部的直属监狱建在秦城。并因地名而将这座监狱称为秦城监狱。P6-9

编辑推荐

  《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1949-1980)(第2编)》是多位当事人的回忆,涉及1949~1980年间党和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情节波谲云诡,人物错综复杂,重要的是作者客观冷静的诠译。作者大多是亲历者、见证人,在再现一个个惊心动魄场景和叱咤风云人物的同时,客观冷静地表露了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第二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