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王故事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云风  页数:310  字数:260000  

前言

中华历史五千年,产生的大大小小的帝王约有千人左右,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在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王权、皇权至高无上,它以暴力为基础,以天命为矫饰,以“家天下”为特征,以世袭制为传承,对全国或某个地区实行统治。行使王权、皇权的人便是帝王。帝王是最高最尊的统治者,其言被奉为金科玉律,其行被视为规范准则,其思想、意志则与法律无异。帝王的素质和性格不全一样,至少存在着年长与年幼、聪明与愚蠢、好动与爱静、俭朴与奢侈、宽厚与暴虐的区别。但是,只要他们坐上皇位,就是“九五之尊”,就是“金口玉言”,就是绝对的统治者。他们施政,其治国方略、用人之道、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生活等,无不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社会风气和习俗,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内容已沉淀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然而,帝王又是专制制度的产物,特定的角色,决定了他们除具有不同的个性外,还具有普遍的共性,唯我独尊,刚愎乖戾,猜忌多疑,自私贪婪,好大喜功,追求享乐等等。这些共性,在历朝历代的兴亡盛衰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貌似的偶然,大多体现了历史的必然。    中华帝王名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就有“天子”(上天之子)的称谓,“帝”是后世对他们的尊称。大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首建奴隶制国家,称“后”,其子姒启继位,称“后帝”。《说文》:“后者,继君体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字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就是说,“后”象征一个人,凭一张嘴发号施令,所以拥有无限的权力。“帝”被认为是最高天神。“后”与“后帝”,兼有政治的和宗教的色彩。商朝沿用夏制。周朝出现“王”的称谓。《说文》引用董仲舒的解释:“古今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最早的“王”是当做谥号用的,商朝亡国天子死后,贬谥“纣王”。周文王的“文王”、周武王的“武王”等,均为谥号名称。东周时,“王”逐渐用来称在位的天子。《春秋·昭公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这里的“天王”指东周敬王姬匄,即国王。此外,一国之王又称“君”。“君”字是“尹”与“口”的组合,“尹”指官吏,“君”从“尹”从“口”,表示是凌驾于众尹之上的发号施令者,即国君。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出现了诸侯争霸和七国争雄的局面。起初,各国诸侯比较谨慎,随着势力的增强,他们就不那么安分了,也陆续称起“王”来,力图和周王平起平坐。更甚者,公元前228年,秦昭王和齐滑王野心勃勃,还自称“帝”,一为“西帝”,一为“东帝”。此举遭到其他各国的反对,两个月后,草草收场,被迫取消帝号,仍旧称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乃取“皇”、“帝”二字日“皇帝”,作为名号。他自称“始皇帝”,希望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样,中国历史上便有了“皇帝”,并为其后的帝王所沿用,直到清朝灭亡。“皇帝”的意义,远远超出其名号本身。“三皇”只是上古神话中人物,“五帝”只是传说中人物,是接近于半人半神的形象。取“皇帝”二字,就是利用这一形象,将帝王与臣民分开,造成偶像化的崇拜与服从对象。皇帝的权威,不仅来源皇帝本人的神化,而且需要一整套制度加以保证,于是就又有了严格而缜密的礼乐、舆服、避讳、谥号制度等。从此,不管什么人当了皇帝,他的权力都是“神授”的,吃穿住行既同于凡人又别于凡人,高高在上,尊贵无比,违背其意志,就是“不敬”或“造反”,就要受到严厉的惩治。皇权的威严,皇帝的权力,均被推崇到极至,生杀予夺,不可逆违。    纵观中华的帝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开国帝王,很多人都具有雄才大略,艰苦创业,知人善任,孜孜求治。如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秦始皇、汉高祖、东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祖和唐太宗、宋太祖、元太祖和元世祖、明太祖、清太祖和清世祖等,对于促进中国统一国家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类是守成帝王,其中不少人文韬武略,在守成中开拓进取,很有作为。如西汉文帝和景帝,执行“与民休息”政策,注重发展社会经济,天下大治,史称“文景之治”。西汉武帝,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开疆拓土,平定四方,从而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威扬四海,誉满天下。唐太宗既是开国皇帝,又是守成皇帝,虚怀纳谏,开放言路,体察民情,轻徭薄赋,故而使贞观年间,社会安定,风尚纯朴,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英明睿智,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不仅使唐朝,也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被史家誉为“开元盛世”。清朝从康熙到乾隆中叶,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三任皇帝,相继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粉碎边疆少数民族上层反动分子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治绩可观。这百余年间,则被称作“康乾盛世”。不过,从实而论,守成帝王中的多数人,属于平庸无能之辈,前人“栽树”,他们“乘凉”,骄奢淫逸,弊端丛生,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再一类是亡国帝王,大多荒淫残暴,沉湎酒色,重用奸佞,迫害忠良,没有气节,苟且偷生,最后落得国亡身死的下场。夏桀、商纣王、周幽王、秦二世、魏元帝、蜀汉后主、吴末帝、南朝陈后主、隋炀帝、南唐后主、宋徽宗和宋钦宗、元顺帝等,莫不如此。个别亡国帝王如明思宗,曾经试图振作,但河决山崩,时势已然,根本不可能挽揽狂澜,扭转败亡。    中华帝王的活动,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他们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民族”与“大一统”相结合的鲜明特点。在遥远的古代,中华大地上生活着不同的人群,后来发展成为不同的部族和民族。从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开始,黄河中下游形成了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后统称“汉族”),周围则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华夏族和他们长期交往、斗争、融合,甚至爆发战争。华夏族在与周围不同族群相处中得以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其他众多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更高层次上的民族构成,但不排斥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秦始皇统一天下,中国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基本形成。整个封建社会,就是中国古代疆域开拓、奠定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发展与巩固的过程。自秦朝至西晋,约五百余年,主要是秦统一中国和汉、魏、西晋经营西域(今新疆地区)、西南夷(今云南、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及海南地区。这期间,汉族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自东晋十六国至清朝中期,约一千五百余年,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特别是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作出的贡献尤为显著。鲜卑、契丹、女真族建立的北魏、辽、金政权,都曾统治过北部半个中国,在政治上把黄河流域和今东北地区、蒙古高原,牢固地联结在一起,时长均超过百年。蒙古族和满族建立的元、清两朝,都是中国统一的强大王朝,不仅把今东北地区、蒙古高原和新疆地区的统治权继承并巩固下来,元初还把吐蕃(今西藏、青海)、澎湖、台湾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版图。清朝前期和中期,朝廷进一步改善并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管理与统治,最终奠定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国的疆域。    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有力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就秦朝至清朝两千多年的历史来说,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朝,国家疆域基本上是统一的,共约一千六百余年。三国、东晋与十六国及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与金等时期,国家疆域是分裂的,共约五百余年。这五百余年中,又有四百余年为民族对立和战争时期,与通常所说的国家分裂并不一样,真正分裂的时间只有一百余年。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基本方面;分裂是中国历史的支流,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非基本方面。    历朝有作为的帝王,不论来自哪个民族,都持有“大一统”的国家观,都把“寰宇一统”作为治国安邦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汉族(华夏族)出身的汉高祖说:“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汉书·高帝纪》)唐太宗说:“混六合以为家。”(《唐大诏令集·和蕃》)鲜卑族出身的北魏太武帝说:“廓定四平,混一戎华,其为功也大矣!”(《魏书·太武帝纪》)蒙古族出身的元世祖在改国号为元时说:“见天下一家之义。”(《元史·世祖纪》)“天下”、“一家”、“六合”、“家”、“戎华”、“天下一家”等词,含义基本相同,都是针对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而言。满族出身的清高宗在《密云道中望长城》诗中写道:“此日长城为苑囿,三秋巡狩数经还。”长城,原是隔离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而在清高宗看来,它只是大一统国家内的一个“苑囿”,足见其宽广的胸怀和宏大的气魄。    在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大一统”国家观的形成,是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数千年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为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其功彪炳史册,世世代代,熠熠生辉。    帝王通常是国家的代表和民族的象征。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结束了封建帝制。从那以后,帝王研究成了一门学问。改革开放以来,帝王研究呈热门趋势,关于帝王的理论专著、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纷纷扬扬,层出不穷。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研究,可窥很多历史奥妙,有助于了解和认识过去的那个时代和社会,从而温故知新,借古鉴今,用唐太宗的话说,就是“以古为鉴(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本书无意研究所有的帝王,只是选择他们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八十余人,着重于开国帝王、亡国帝王和有作为有影响的守成帝王,以及出类拔萃的少数民族帝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叙述他们的重大活动,评说他们的功过得失。材料来源主要依据正史,并参考了一些野史和相关论著。文字注意准确、通俗和流畅,努力做到“比正史易懂,比野史可信”,不深奥,不晦涩,读来饶有兴味。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梳子,用来梳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一把钥匙,用来开启中华文化智慧的大门。凭借“梳子”和“钥匙”,以利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走过的威武雄壮而又曲折艰辛的道路,以史为荣,以史为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加热爱并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云风    2011年12月于西安

内容概要

中华历史五千年,产生的帝王约有千人。帝王是全国或某个地区最高最尊的统治者,其言被奉为金科玉律,其行被视为规范准则,其思想、意志则与法律无异。他们施政,其治国方略、用人之道、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生活等,无不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社会风气和习俗,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内容已沉淀为中华文化的传统。帝王的活动,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民族”与“大一统”相结合的鲜明特点。中国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大一统”国家观的形成,是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中华帝王故事》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八十余人,着重于汉族开国帝王、亡国帝王和有作为有影响的守成帝王,以及出类拔萃的少数民族帝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叙述他们的重大活动,评说他们的功过得失。
《中华帝王故事》为读者提供一把梳子,用来梳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一把钥匙,用来开启中华文化智慧的大门。凭借“梳子”和“钥匙”
,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走过的威武雄壮而又曲折艰辛的道路,以史为荣,以史为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加热爱并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书由张云风编著。

书籍目录

黄帝——人文初祖,中华之根
唐尧、虞舜——仁德明君的典范
夏后姒禹、后帝姒启——首建“家天下”奴隶制国家
夏桀姒癸——荒淫残暴,国亡身死
商汤子履——审时度势,灭夏建商
商纣王子受——残义损善,焚身鹿台
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_兴周灭商,父子双“圣”
周幽王姬官涅——为博美人笑,烽火戏诸侯
东周平王姬宜臼——王室衰微,名义天子
齐桓公姜小白——一代霸主,结局悲惨
晋文公姬重耳——流亡归国,取威定霸
秦穆公赢任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楚庄王芈旅——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吴王姬光、越王姒勾践——长江下游的霸业
秦昭王赢则——强权政治,远交近攻
秦始皇赢政——叱咤风云,千古一帝
秦二世赢胡亥——花花公子,败家败国
西楚霸王项羽——勇猛武士,失败英雄
汉高祖刘邦——布衣天子,戎马一生
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守成兴业,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汉宣帝刘询、元帝刘夷——盛衰转折,江河日下
匈奴冒顿单于——揭开匈奴古族的文明史
东汉光武帝刘秀——“柔道”政治,光武中兴
东汉明帝刘庄——春日一梦,佛教东传
魏文帝曹丕——父亲栽树他乘凉
蜀汉昭烈帝刘备——百折不挠,成就帝业
吴大帝孙权——自擅江表,奇英人杰
晋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短暂统一,腐朽败亡
东晋元帝司马睿——“王与马,共天下”
前秦高祖苻健、世祖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南朝宋武帝刘裕——寒族兴起,穷汉皇帝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先朝的翻版与覆辙
南朝梁武帝萧衍——菩萨皇帝,活活饿死
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后主陈叔宝——开国者尚俭素,亡国者无心肝
北魏道武帝拓拔珪、太武帝拓拔焘——乘势崛起,统一北方
北魏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全面汉化
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功过参半
隋炀帝杨广——荒淫暴君,独夫民贼
唐高祖李渊——志向不大,本质平庸
唐太宗李世民——文韬武略,功德兼隆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赫赫女皇,颠倒乾坤
唐玄宗李隆基——盛世的辉煌与衰败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汉藏友好佳话
后梁太祖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勖——叛徒皇帝,伶人政治
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出卖国土儿皇帝,乱认祖宗假英雄
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一朝皇帝两个姓,吹响统一前奏曲
宋太祖赵匡胤——兵变开国,权术高手
宋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守内虚外,澶渊之盟
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奢侈腐化亡国,客死异域荒漠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北方草原的豪杰
夏景宗李元昊——书写党项族历史新篇章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金戈铁马,灭辽灭宋
南宋高宗赵构——“直把杭州作汴州”
元太祖孛尔只斤·铁木真——一代天骄,弯弓大雕
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奠定中国现今疆域的基础
明太祖朱元璋——从牧童、和尚到皇帝
明成祖朱棣——夺侄儿皇位,创文武业绩
明思宗朱由检——生不逢时,吊死煤山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白山黑水,开国奠基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鼎,孜孜求治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经文纬武,寰宇一统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承前启后,勤勉国是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揆文奋武,于斯为盛”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计舌——受制受气,无奈人生
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从皇帝到战犯,从战犯到公民

章节摘录

周幽王姬宫涅(公元前?~前771年)是西周最后一位国君,由于喜新厌旧,嬖爱美女褒姒,导致了亡国丧身的可耻下场。    周幽王原来的王后姓申,是申地(今河南安阳)的申侯之女。申王后生子姬宜臼,姬宜臼已经被立为太子。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发兵攻伐南方的褒国(今陕西勉县东南),褒国失败。褒国为了保住国家,将一位绝色美女褒姒进献给周幽王。周幽王如获至宝,封褒姒为妃。一年后,褒姒生了儿子姬伯服。周幽王满心欢喜,更加宠爱褒姒。    褒姒从南方来到北方,住进豪华的王宫,一切都不适应,一切都不顺心。可是她长得太美了,周幽王爱她爱得发疯。周幽王将褒姒和申王后作了个比较,那简直一是白天鹅,一是老母鸡,真有天壤之别。因此,他作出决定:废黜申王后和姬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褒姒和儿子不知王后、太子为何物,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百无聊赖地打发着漫长的时光。特别是褒姒,思念褒国的山水和亲人,心情抑郁。她从进宫的那天起,就从来没有笑过,眉眼间时时流露出无穷无尽的忧伤。周幽王心想,这样一个美人,怎么老是板着脸呢?应该让她发笑,她笑起来,说不定多漂亮呢!因次,他想方设法逗她哄她,希望她能笑起来。可是,褒姒就是不笑,弄得周幽王束手无策。    周幽壬手下有个佞直叫做虢石父,献媚地说:“大王可以点燃骊山(今陕西临潼骊山)烽火台的烽火,征召诸侯前来,烟呀火呀人呀马呀的,褒后见了,肯定会笑。”    周幽王大喜,连声叫好,吩咐虢石父立刻去办。    这天晚上,周幽王带着褒姒登上骊山,一声令下,烽火点燃,鼓声大作。各地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外敌人寇国都,赶紧率领兵马前来,勤王护驾。顿时,骊山脚卞,车水马龙,旌旗招展,人来人往,群声鼎沸。厨幽王指着山。下的兵马,讨好地说:“我的大美人!这是专门为你安排的,好玩吗?你觉得好玩,不妨笑一笑嘛!”    褒姒看到周幽主拿国事当儿戏,又气又恼,冷笑说:“哼!亏你想得出来!”    周幽王大为高兴。因为褒姒毕竟开口笑了,这比她愁眉苦脸的时候要好看得多。    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不惜动用报警的烽火,也够别出心裁的了。各地诸侯询问敌人何在。周幽王派虢石父回答他们说:“哪有什么敌人?大王是为了引王后发笑,逗你们玩呢!好啦,没事了,回去吧!”    原来如此。诸侯们气得牙根痒痒的,愤恨而退。其后,周幽王故伎重演,又点燃了两次烽火。各地诸侯知道国王是在恶作剧,根本不予理会。    再说那个被废的申王后和太子姬宜臼,恨死了周幽王。母子二人满怀不平和愤恨,跑到申地去,向申侯哭诉了他们的不幸,并添油加醋,说了周幽王和褒姒的许多坏话。申侯一听,勃然大怒,说:“我的女儿,我的外孙,无端被废,遭受耻辱,这还了得?”他当即联合缯地(今河南方城)的缯侯和西方的犬戎族,发兵攻打丰镐。    周幽王长期沉醉在声色犬马之中,朝政腐败,武备松弛,军队没有任何战斗力。联军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到了丰镐城外。情况危急,周幽王又想起了烽火台,急命点燃烽火,征召诸侯。可是,各地诸侯上过当受过骗,说:“国王又玩花样寻开心了,别理他!”结果,没有一兵一卒前来勤王护驾。    周幽王傻眼了。关键时刻,他也就顾不上褒姒和太子了,孤身单骑,出城逃命。他一直逃至骊山下,未及喘息,申侯已经追到。申侯痛斥女婿荒淫无耻,愤怒地将他杀死。可怜的褒姒,则被犬戎人掳去,结局不明。至此,西周灭亡。这一年为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在位只有十一年,死后谥号为“幽”。《谥法解》:“动祭乱常日幽。”一个“幽”字,揭示了他的荒淫和腐朽,西周王朝灭亡在这样一个人的手里,一点也不奇怪。P22-24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帝王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